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贾琏早料到,荣国府要修造大观园,银钱不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俗话说破船还有三千钉,更何况现在的贾府,还远远不像原着后期那样窘迫。

在元春封妃,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刻,随便凑一凑,也能把基本的框架给搭起来。

所以大观园是肯定能盖的。

只不过,贾珍不愿意拿出荟芳园来盖省亲园子,这倒是有点出乎贾琏的预料。

他记得,原着里贾家为了这件事可是上下齐心,宁国府也仿若是和荣国府一家人一般,直接把荟芳园给割出大部分来盖园子的。

难道,当真是原着里当时的荣国府十分富裕,是钱给到位了?

具体情况贾琏也无从考究了,只是贾琏心里已经谋算了大观园很久,实在很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大观园是何种模样。

而且,大观园建成之后,就可以让黛玉等人搬进大观园去住。多的不说,到时候黛玉单独住一处别馆,二宝再想要去勾搭他的林妹妹就没那么容易了……

心里有了计较的贾琏,在听了贾政等人的陈述之后,严肃的开口道:

“为大姐姐归省筹建行宫,是我们家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无论家里有多困难,我们也要尽全力完成这件事。

但是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事关重大,我们却必须做万全的准备,因为一旦这件事开展开来,就没有半途而废的说法。

所以,我还是要问一句,咱们家为了大姐姐归省这件事,究竟能够拿出多少银子来办。

多有多的办法,少有少的办法,这都是可以商榷的,最怕的便是初时铺盘的太大,而至于后继无力,那就不美了,旁人看我们家的笑话还罢,若是因此累及大姐姐的声望,那我们将来还有何面目去见她?

大姐姐为了我们家,这么多年幽居深宫,从豆蔻之年熬过了桃李年华。如今好不容易熬出头了,若是我们这些至亲之人,连接她回家看一眼的本事都没有,想来岂不令人寒心?”

贾琏这话一说,众人皆面有戚戚焉,不知该说什么好。

贾母更是一时间老泪涌动,似乎有些难以抒发的情绪。

王熙凤则暗暗瞅了贾琏一眼,大家在这儿商量正事呢,你倒好,上来就弄煽情的一套,故意要把喜事搞得这么沉闷不可?

王夫人本来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的,如今听了贾琏的话,更是加重了决心。

见贾琏真心要问,倒也不讳言,直道:“官库中的存银,还有差不离十万。

我之前与老太太商议过了,那些年江南甄家做丝绸生意,好心拉着我们家入了伙,最后连本金带红利,大概也有五万的银子。因我们家也不着急用银子,所以就没有动,一直放在甄家收着。

另外,南京的房租地亩,也有几年没收上京来了,我们之前也查过了账本,老宅那边的库里,大概也有三万两的存银。

如此几下合在一起,就有十八万两。除此之外,我和老太太商议,各自再凑出两万两银子,如此一共凑成二十二万银子,想来也差不多就够了……”

二十二万两现银子,绝对是一笔令人动容的数字。

世间富贵人家万千,但是能够拿出这个数来的,绝对是凤毛麟角。不是巨商,就是巨贪。

连贾珍都眉头挑了挑。

原以为这边经年开销巨大,没想到,还能有此等规模的存银……

但是贾琏听了之后,却摇摇头。

“若是单独办大姐姐这件事,或许差不多了。

但是算时间,咱们家所有的产业,包括全国各地的房租、地租,至少也要到九月、十月才能到。

难道为办大姐姐这一件事,咱们家其他所有的事就都不办了?显然不能,别的不说,眼下就有老爷的寿辰要办,八月里还有老太太的,除此之外,还有咱们家日常的开销,各家府邸迎来送往,为娘娘置办节礼……”

贾琏的话,又让其他人沉思起来。

是呀,偌大的荣国府,几百号人,难道一次性就把钱用光了?就算今年能对付过去,那明年,后年,将来呢?

虽然王熙凤等人经常打趣说吃口饭就行了,但是真要过拮据的日子,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贾政叹道:“除了老太太的,我今年可以一切从简……”

从此可见,贾政表面傲娇,实则也是非常想要办成省亲这件事的。

贾琏对贾政一拱手:“即便老爷肯委屈自己,外人见我们家突然如此,难免猜疑。

所以,老爷的正事,也是不能耽误的。

其实,就算从老爷这里省下一笔,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咱们家现在只为筹建行宫,便已经捉襟见肘……老爷可别忘了,等到行宫筹建完毕,将来迎接娘娘省亲,可还有一个大头……”

众人心里一紧,是呀,后妃移驾回家省亲,自古鲜有的大恩典,家里自然要按照最高,更高的典仪来迎接的。到时候所需的花费,只怕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贾政沉默了。

王夫人虽然也知道贾琏不是信口胡说,但是求成心切的她,见贾琏连番给众人泼冷水,还是忍不住怀疑:难道琏儿是怕家里把钱花光了,所以心里不情愿?

“那依你说,咱们家该怎么办?你自己方才也说了,这件事是正当该办的,总不至于因为银子就停摆不办了吧?

咱们家再难,应该也不至于此。”

王夫人自然有理由怀疑贾琏的用心,之前议论的,不过都是家里能拿出来的现银子。

真到了至极为难的时候,家族的产业,家里的财物,随便变卖一些,哪一样不值钱?

坐拥国公府百年基业的荣国府当权者,从来不为银钱担心是有原因的,因为真的不差钱!

贾琏看了王夫人一眼,心里的轻蔑差点就表露出来了。

“太太误会了,侄儿自然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官中的银钱,应该留下一部分预备为办家里的其他大事,不能全部拿来办省亲这一件。

省亲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办成了,是我们整个贾族的荣耀。

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上,不能只有老太太和太太出银子,我们作为家族的一份子,也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好。”

贾琏说着,环视众人一圈,道:“我父亲生前,好收藏玩物,这是他老人家的喜好,作为儿子自是支持的。

本来想着,将他老人家生前喜爱的那些东西,全部放入他的墓穴之中,聊解他老人家九泉之下的烦闷,也算是做儿子的一番孝心。

但是后来思之,他老人家留下的那些东西,多数价值不菲,若是全部放入墓穴之中,难免惹得宵小惦记……

所以最终只选择了几件他老人家最喜欢的殉入其中,余下的则尽数变换成钱财,想着将来家中若有甚大事,好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这么快就真的遇到了。

所以,太太若是不嫌弃,侄儿愿意将这部分钱全部拿出来给家里办大事用。虽然不甚多,也算是侄儿作为家族一份子的心意。”

贾琏的话,让众人都有些意外。

自古钱财谁不爱,能不出银子,哪个愿意将自己的钱拿出来大家一起用?

没见贾琏这话一说完,边上一直装木头人的邢夫人,一子下就坐不住了!

倒也是,贾赦留下来的东西,论理是该有她的一份……

只不过,这个时候,她即便不情愿,也不敢反对。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