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杭州西湖。

红叶在碧绿的水面上印染上了水墨色的叶丛。

微风吹拂而来,没有掀起波澜,湖面犹如江南蓝印花布一般素雅纯粹,而又透着宁静。

朱厚照坐在一艘画舫里,画舫内吴音婉转,昆曲悠扬,让刚吃了两杯米酒的他不知是醉着还是迷着。

但没有兵戈声与血腥气的太平风还是让他最终沉睡了过去。

说到底,还是如今的江南依旧歌舞升平,没有受倭乱的影响而片地狼藉,使得朱厚照才彻底放心,在这西湖上昼卧长眠。

朱厚照没有禁止在自己来西湖游玩的时候不让百姓来。

因而受他的影响再加上西湖本就如西子一般迷人,使得前来的游人塞满了整个西湖,乌青色之下,一时不知何处是人群,何处是水面。

但好在现在是大明,汉家的天下,又值太平盛世,礼乐管制不甚严厉,风气大开之时。

故这些士民虽说十分密集,但汉服独有的峨冠博带彩袖白纱倒也使得这些汉家士民如鲜花一般簇拥在各处。

随着花香飘来的吴侬软语听在人耳里十分亲切,至少没有胡音,没有来自东洋的腔调。

不过,朱厚照发现,除了吴侬软语外,在这些清波间荡漾着的声音还有大明官话声音,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通话,全民教育的普及与标准拼音读法的普及,使得来自地域不同而方言不同的百姓可以利用一种语言交流,而不再仅仅寄托于文字和熟人翻译。

“听听这看似官话却又依旧带着各地方言腔调的话音,看得出来,路引制度取缔数十年后,来各处名胜旅游的大明百姓也越来越多,饶是这西湖,亦有了这无数天南地北的人。”

朱厚照笑着说了一句,陪在一旁随时禀报各处倭寇剿灭之事的朱纨笑着回道:

“诚如陛下所言,路引制度取缔,天下士民莫不如还林之羁鸟,自由了许多,也促进了如今这旅游之盛,苏杭等地名胜皆因此得了厚利,有士大夫甚至不惜开放私园以供百姓游玩而收其费用,竟有日赚万余银元者。”

“说来,这也和陛下开创了我大明第一盛世有关,百姓富足方能游,何况如今之大明,即便是村村之间,亦有水泥之硬路,更有蒸汽机车通行天下,使得天下隐士无处可隐,天下百姓无处不可游也!”

李天宠也附和了一句。

朱厚照听后只是微微一笑,但他也承认自己执政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也的确促进了大明的旅游业的发展。

毕竟在这以前,游玩天下只是士大夫们专有的娱乐活动,百姓没机会也没这个兴趣去旅游。

可如今不一样,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朝廷给予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再加上自身随着全民教育普及而对文化与旅游需求的增加,使得大明如今的旅游业是越来越兴旺发达。

甚至,已经有官员开始建议朝廷增设旅游局,管理天下旅游事务。

对于朱厚照而言,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对大明整个国家的利益是有益的,也能丰富百姓们的生活,带动地方经济。

要不然,朱厚照也不会在古稀之年还要周游各处,且各处留下自己的墨宝,甚至不惜以重金要求一些文人雅士在此留名,为的就是促进大明旅游业的发展。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朱厚照的心思,或者愿意看见朱厚照这样做。

游玩天下本就是统治阶层的特权,是肉食者的福利,亦如穿金戴银、披红挂彩一样。

但如今,这些都已经开始平民化。

这对于一些士大夫们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毕竟这意味着等级森严的社会在逐渐趋向平等,上层人的特权正在被大众所拥有。

“贩夫走卒、妇孺草民,皆敢对李杜苏辛加以评点,还敢到这名胜留名抒怀,真正是礼乐崩坏,不知廉耻啊!”

已致仕的南京礼部尚书王鹗便对这样的现象极为痛斥,也难以接受。

如今,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因为前来面圣的百姓太多,以至于他这个寓居西湖的大乡绅也只能排队求见。

王鹗虽然难以接受原本属于士大夫阶层的待遇逐渐平民化的现象,但这的确是不可逆转的现象。

朱厚照带给大明的不仅仅是近代化的武器与工业体系,还有逐渐趋于平等的近代文明,以及等级社会逐渐土崩瓦解的趋势。

听着暖风送来的各色官话,朱厚照发现此时的大明百姓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念出几句唐诗宋词来,还有自己原创的。

这让他很是欣慰,欣慰大明的文化普及程度真的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朱厚照一直就在想,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变成了读书人会是什么样。

如今,他这个太上皇算是已经对这种社会改革结果能够窥见一二,至少他能看见的是,百姓们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所谓的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之人很多时候也会更加轻易地被拆穿为欺世盗名之辈,甚至一些大儒也会受到来自民间思想家的挑战。

倭寇没有对大明的东南造成困扰,对于心怀叵测的一些沿海士族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但沿海士族们很快就发现倭寇没有给大明的东南沿海的百姓造成大的困扰,不是因为倭寇不够坏,是因为大明布置在东南的官军太过强大,而且这都跟朱纨与戚继光等人有关。

于是。

一些关于朱纨滥杀与戚继光纵兵劫掠的流言蜚语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除此之外,一些被士族收买的文人也开始发表言论斥责朝廷在东南放置过多的军队,以致民众受扰,江南不宁。

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些流言蜚语与各种鄙视军队的言论都没能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遭受到很多民众的反驳。

“谁都看的出来,如今之倭寇,无论战力还是数量,都远胜于数十年前,他们见人就杀,见村就烧,但却只针对庶民官府,很明显,这些倭寇是有意制造恐慌,且和地方势力勾结而欲乱朝廷之政者,故当今诋毁官军之流言若非书生愚见,便是刻意为之也!”

一名身着大明版学生装的青年学子正一边走着一边和自己的几名同窗如此说道。

微服私访的朱厚照不由得听了个真切,一时间也笑了出来,心想如今的大明国民果然已非数十年前的国民可比,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对舆论有自己的判断力。

当然,尽管国民已经不是愚民,但百姓就是百姓,对于朝政依旧不可能左右得了。

大明朝还是文官做主的朝廷。

尽管武臣已经不再受制于文官,但因为如今是太平盛世,国内没有大的战争,武将多数是对内政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不能干涉内政的,因而,看上去,现在的大明朝屡屡在政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还是这些文官。

只要是文官主政自然免不了唇枪舌剑,勾心斗角;

表面上看,如今的大明朝内政最值得人关注的事是内阁首辅夏言拒绝执行皇帝朱载垒关于要求各地藩国递解加征税收进京的事,让人们不由得因此发现夏言居然敢这么大胆!

朱厚照也关注着这件事的后续,他不担心夏言会不会被自己皇帝儿子除掉,因为他相信夏言这样做肯定也有了承担这样做的后果的准备,他更加不认为夏言这是在挑战皇权,因为自己的皇帝儿子可以罢免夏言重新任免一个愿意副署签名的首辅就行。

朱厚照担心的是夏言的威望和与自己的关系会让自己这位皇帝儿子不敢与夏言直接决裂,但又会因此怨恨上夏言并被一些小人利用。

犹如朱厚照所料的是,夏言没有被朱载垒罢免,作为新登基的皇帝,朱载垒不敢随意罢免一个威望甚重的老首辅,尤其是在自己这个太上皇还在世的时候,因而,表面上,朱载垒还是让了步,让这个决议暂时搁置下来。

但是,在朱厚照刚游玩西湖没多久,就见传旨官来到朱纨这里,旨意内容是改朱纨提督闽浙军务为巡视闽浙,意思便是不再具备调动东南沿海兵力的权力。

“京城传来消息说是兵科右给事中林业以臣擅调军队滋扰地方为由建议朝廷改自己提督闽浙军务为巡视,没曾想到,陛下竟同意了”,朱纨向朱厚照说后就不由得喟然一叹,然后也忍不住愤然道:

“这些闽浙的官员多半是看臣是元辅的门生,如今见元辅不被陛下所喜,而趁此进谗!”

朱厚照看着表现激动的朱纨只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卿不必如此愤慨,看上去提督军务改为巡视闽浙似乎是取消了你的调兵之权,但朕的近卫军还是可以调动的。”

朱厚照说着便对李天宠吩咐道:“传朕敕旨,着近卫军第九军王崇古由湖广赶去福建,临时成立近卫军抗倭总指挥部,任命巡视闽浙朱纨为总指挥!”

近卫军是朱厚照直接控制的军队,军队钱粮与武器供应俱是他自己的产业,军官也都是他忠君社的成员,不是朝廷的军队,因而,朱厚照自己是直接调动的。

如今,闽浙的一些官员有意限制朱纨的调兵权,而增加倭寇祸乱东南的机会,甚至成功利用皇帝与内阁首辅的矛盾而让剥夺掉了朱纨的调兵权。

但朱厚照偏偏不让这些官员如意,直接将近卫军第九军增调至东南来,虽说这些近卫军非海军,不善海战,但在陆地上枪毙这些倭寇也是绰绰有余的。

朱纨只得领旨,他现在是一边按照皇帝朱载垒的旨意巡视闽浙一边按照太上皇朱厚照的旨意参与调配近卫军留在东南的官兵四处平倭。

正因为此,使得倭寇依旧没有占到便宜,数万近卫军化整为零,组成小分队,散落在东南各地,基本上四五名的近卫军就能消灭十倍于自己的倭寇。

悍勇善战的倭寇在近代化枪械装备的近卫军官兵面前只能是被动挨枪子的命运,而且正因为此,到了最后,连当地百姓也不再怕了这些倭寇,开始自发抵抗倭寇,或者直接给这些进行单独特种行动的近卫军通风报信,使得倭寇基本上一旦踏入大明沿海疆土就无法生还。

“南边竟还是如此安宁!这些倭寇干什么吃的!”

工部尚书赵文华看着一则关于着名戏班将要到宁波、杭州、南京、苏州、福州、泉州等地巡演的消息后就知道大规模的倭乱依旧没有发生,要不然这些民间戏剧明星也不敢这个时候去东南沿海巡演,这让他内心很是郁闷。

“据我家的人带来消息说,朱纨没有调兵之权后,整个东南沿海出没的官军不减反增,最后才打听得清楚,是湖广的近卫军第九军去了福建,所以说,这肯定还是跟太上皇有关!”

林业不由得从旁说道。

“看样子朱纨是投了太上皇,唉!”

赵文华无奈地一拍桌子,他与其他暗中想为自己这些南方士绅谋利的文官们一样,内心里依旧不得不承认朱厚照依旧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可尽管朱厚照现在已经变成了太上皇,他们也不能拿朱厚照怎么样,因为连皇帝陛下都不敢拿太上皇之前任命的内阁首辅怎么样,何况他们这些人。

“太上皇,又是太上皇!依罗某看,这太上皇若不死,这天下士绅就难有宁日!何不找机会结果了他,他一个古稀老人,即便是死了也没多少人会怀疑,而且也不是不好弄死!”

和赵文华关系走得很近的仇鸾不由得说道。

“慎言!太上皇岂能是说杀就能杀得了的!他背后有多少勋贵朝臣在支持,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江南士绅罢市抗加税,结果天下最富的财阀都帮着他!别以为现在西厂在皇帝手里,你这样说,就不会有什么事,去南边的那位虽然变成了太上皇,可他没瞎也没聋!”

所谓的智囊罗龙文不由得说道。

一直沉默着的严世蕃听此不由得阴森森笑了起来,且从最阴暗无光的角落里走了出来:“不能杀也不能撵,难道就不能把太上皇请走么,我们这位太上皇想必也玩腻了江南的风光,难道就不能去看看草原,看看大漠孤烟直?”

……

朱厚照打了个喷嚏,越发寒冷的天气让他不得不承认南方的阴冷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扛住的,何况眼下小冰河气候现象还愈加强烈,他唯一庆幸的是没有去关外,他现在只想去更南的地方。

但在启程之前,他还要等着大明军方总参谋部对出兵日本的战略方针。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