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女追男隔层纱说经过
严君平大咖养成史
书接上回。
圣姑蒙着面纱悄悄地上了余雄乘坐的牛车,两人一番调笑后,圣姑说出一番震惊的话来。严君平被关在了鹤鸣山。余雄大惊失色,央求圣姑说个详细。牛车在金牛大道上缓慢地前进,到成都时间还有很久,这圣姑故意这么安排,乘坐木牛拉车,在这么缓慢的前进中与余雄多呆一会时间。这女人就是奇怪,男人千方百计的追求她时,故作不愿意,还指天发誓这辈子若答应了如何如何,怎么样怎么样?
转眼间,男子不上心了,女人又倒转过来追男的。眼下圣姑就如同这样,只愿意与余雄在这牛车里多呆一时间,为了这多呆的时间,圣姑只得找话题来说说。这就把严君平被关在鹤鸣山的事情引出来了。圣姑坐在牛车里,面对着余雄,目光中已然看到鹤鸣山一般。
那日白帝公孙述、严君平和圣姑分手后。圣姑径直上了九顶山,去寻找余雄,准备把余雄带回来送到坤位去看管这八个鬼娃。圣姑一走,这里国师张过天同白帝公孙述和严君平喝酒,说道到各个方位视察。国师张过天趾高气昂的,根本就没把白帝放在眼里。严君平见国师如此自大,遂有了想杀害国师的意图。严君平与白帝公孙述谋划,在机会凑巧的时候找个借口除掉国师。这国师还蒙在鼓里,继续他的作威作福。
机会来得很快,在视察乾坤婆赵大广的坤位的时候,国师张过天飞扬跋扈的性格再次展露,因而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国师张过天被八个鬼童利用训练的雌雄乾坤剑刺入肚腹,当场毙命。
赵大广为了把事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祈求白帝公孙述和严君平帮忙。白帝公孙述早就想收纳这赵大广为自己的属下,只是苦于鹤鸣山树大根深,不敢轻举妄动。现在趁此机会,说服赵大广。赵大广不想让东门一家八十多口人遭此横祸,遂与白帝公孙述联手消除国师张过天的影响。
严君平帮着赵大广准备将国师张过天的遗体用一种药水处理掉从而不留一丝痕迹。这个时候,有孩童禀报辅导传授员赵小戈不见了。听闻赵小戈溜走了,赵大广面如死灰,看着地上的国师遗体发愣。
白帝公孙述也是一脸的错愕。严君平献计道:“我们现在想把国师遗体用药水处理掉已不可能,眼下我们只得向张道陵说明这件事完全是一个意外,不是某个人有意为之。”白帝公孙述看着严君平问道:“大师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看。”
赵大广此刻早已没有了不男不女的妖娆,全身都是冷汗。望着严君平,说道:“只要能够消除我一门八十多口人的灾祸,大师快说说到底如何处理?”严君平道:“国师视察靠的太近,八个鬼童训炼的时候失手雌雄乾坤剑,这事本就是国师张过天的责任,他若不下场观看,这事就不会发生,只是这事张道陵有可能不相信。”
白帝公孙述点头道:“张道陵脾气暴烈,性格古怪,与你对路了怎么都可以,若是一言不合就可以杀全家诛九族,如此完完整整的说这件事他必然不相信。”赵大广惶恐地说道:“大师,你快说说,这事如何处理?”
严君平看着赵大广早已六神无主,像一只没头苍蝇一般找不到出去的门缝,心中劾然不解。觉得赵大广位列道家第三名,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情理之中。这赵大广这时的心完全在家中八十多口人身上,根本就没有思考其他的,更何况这里有白帝公孙述和严君平两位大咖在出主意,赵大广因此也就无暇他顾了。只把希望寄托在严君平和白帝公孙述身上了。
严君平说道:“我们在这里坤位大门口左边,把国师张过天埋在哪里,上修一座坟,碑上刻着‘大成国师张过天,鞠躬尽瘁传诸天’,我们在这里搞个办丧的仪式,大搞七七四十九天,还把张道陵请过来共同做这件事,这样一来我们高调办丧,就可以化解被怀疑的嫌疑。”严君平停了一下又说道:“同时,赵兄在修书一封,把这里的误杀国师的经过上奏白帝公孙述,再以白帝名义派人送到鹤鸣山上请张道陵过目,如此一来,张道陵就是想发作也只能轻描淡写的,训练场上误杀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也就只得作罢,不好发作。”
白帝公孙述说道:“这谁前去鹤鸣山送这封述说事情的经过信件?”严君平略一思量,说道:“还是我前去吧!一来我可以凭着这张老脸,二来我亲眼目睹这事件的经过,别人被问起来还说不清楚容易误事,我这就不同了,可以添油加醋的说得张道陵只有点头的份。”
白帝公孙述道:“很好,我们这就处理,先吩咐侍者把国师遗体抬出去用石棺装殓,赵大广就到住地修书去。”赵大广即刻进入自己临时的住地吩咐侍童铺纸磨墨。这里国师张过天的遗体被抬入石棺中,紧跟着八个人将石棺抬到坤位门口左边位置放好。等着严君平勘察地理位置。
严君平偕同白帝公孙述,在黄门侍者的陪同下,到了坤位的大门口。眼下,坤位这里早已按照赵大广的吩咐,开始布置起来。
严君平站在大门口,看着门楣上书写的“进门即重生,出户乃逍遥”。思量道,把生死看得如此淡然的也只有赵大广了。只是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相当难。就比如赵大广在国师被误杀一事上就显得忧心忡忡的,感觉失去了分寸一般。再看身旁的白帝公孙述,也逍遥不起来,当日被刘秀伐蜀将士射中的哪一箭,早已是魂飞天外,但白帝公孙述躲入这地下依然做起了白帝光复大成国的梦想,想逍遥谈何容易?
一念及此,严君平遂想到了自己。先前自己落魄成都,凭着半部《道德指归》过着清贫的日子,在巷口开了一家卜筮档口,借以谋生。卜筮档口开了一个多月,进入卜筮占卜的人并不多,每日的花销都攒不起。心中十分的焦躁,觉得自己好歹也是精通四书五经,饱读李聃《道德经》之人,怎么会落魄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