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次的上元节灯会,我必取头名!”

开元二十四年元宵节,初出茅庐的陈十一郎意气风发地立下了Flag。

这个时候距离他岳父柳察躬先生称赞他“天与之摛翰振藻”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神童”之名也渐渐传开,参加过几场与成名才子的诗战,势头正劲。

他隐隐觉得,自己只需要一个契机,在更大的舞台上将自己所会的名诗一一展示给众人,就能一举成名,轰动天下。

天子座驾东都,上元节便是最好的舞台。

“魏婆,苌弟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大哥陈当是陈成的第一个小粉丝,对弟弟的“才华”信服得很,冲着外祖母笑道:“这次苌弟一定拿个名次,给魏婆您长脸。”

陈成的外婆、骆氏的老娘,一直住在乡下老家,等女婿陈兼当了登封的县丞,接老人家到登封小住,尽尽孝心。恰逢上元节,都说东都的灯会好看,更有巧匠毛顺坐镇,上阳宫三十间灯楼亮相,仙景也不过如此了。小辈们自然要带老人家来洛阳开开眼界。

“好呀好呀!”外祖母一手抚摸着陈当的小脑袋,一手抚摸着陈成的小脑袋,感慨道:“当初你们魏公在世的时候,诗文是写得极出色的,我们骆家也是诗书传家。未曾想,到了你们舅父这一代,竟然是一个拿得出手的也无!令祖先蒙羞矣!”

说着笑眯眯地看着陈成道:“却不想,这诗才,却是传到了苌儿这里!世所谓‘隔代传’,‘隔代传’——岂不如是耶?”

听“魏婆”说自己继承了“魏公”的衣钵,陈成倒是乐意让她看看自己“继承”的结果。

不仅如此,我还要“青出于蓝”呢!

起初的时候陈成不知道此时的人对外婆该如何称呼,我该叫“姥姥”?“俺奶”?

最后知道是叫“wei婆”。

“嗯?这时候就叫‘外婆’了?”陈成诧异。

“是‘魏’,不是‘外’……”大唐土着们纠正没文化的陈十一郎。

魏婆……

怎么怪怪的……

那外公呢?

是不是就该叫“魏公”了?

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一点儿也不错。

听起来就像是“魏国公”似的,还挺拽……

事实上,还真跟“魏国公”相关!

谁当过“魏公”?曹操啊!

东汉末年分三国,谁都知道汉献帝是傀儡皇帝,被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汉献帝是君,曹操是臣,但同时汉献帝又是曹操的女婿,一口气娶了曹操三个女儿为妻。所以,曹操一生没有篡汉自立,多少也因为有这一层裙带关系。

曹操嫁了女儿之后,把汉献帝的皇后废掉,囚禁而死,然后让汉献帝把自己的女儿曹节立为皇后。

曹节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和曹丕、曹植都是一母同胞的。曹丕称帝后,把汉献帝降级分封到了山阳(今天的焦作),为“山阳公”。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曹节完全成了大汉刘氏的媳妇,反而对哥哥曹丕非常记恨。曹丕效仿昔日王莽禅让旧事,多次威逼汉献帝写下禅位诏书。在“三让三辞”之后,曹丕“无奈”同意献帝退位,并派人向妹妹曹节索要传国玉玺。

曹节眼见无力反抗,便将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愤怒称其人都是“乱臣贼子”,“上天是不会保佑你们的”。

曹丕即位后,自然追认老爸为“魏武帝”,可老妹并不领情,仍让自己的子女改称外公为“魏公”。当上曹魏太后的卞夫人到焦作去看女儿,也不称“太后”,只说“魏婆”。

结果这种分明是“赌气”的叫法,却迎来民间一大批仿效者。

大汉毕竟坐了四百年江山,所以汉献帝在焦作还是很有人气的。民间也就跟风把外公外婆叫作“魏公”“魏婆”。时间久了,也有叫“魏爷”的。

直到今天,“魏爷”“魏婆”今天在豫西豫北豫南农村还比较流行,只是年青一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以为是老人家没文化不识字,改回“外公”“外婆”——

殊不知“魏公”“魏婆”其实颇有历史古味。

其实对陈成来说,他的外婆也是一位古典优雅的女性。她口中总是说“魏公”家骆氏如何如何了得,以至于有时候陈成怀疑,自己和老娘该不会就是“咏鹅”骆宾王的直系后代吧?

只是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从长辈那里得到确认,毕竟在武周时代,骆宾王是反贼,是钦犯,他的子女隐姓埋名也能理解。

总之,开元二十四年的上元节,是陈成第一次“冲出市坊,打入宫闱”的尝试,在官方举办的大诗会上,不断有人上演一举成名,飞黄腾达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个时候还没有猜灯谜,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那不猜谜的话,除了观灯,大家还在上元节玩什么呢?

分曹射覆!

对李商隐的诗读得熟的话,自然对《无题》熟稔无比: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对于颈联的“隔座送钩”,似乎想想还能理解;

可是下一句的“分曹射覆”到底是什么鬼?

让人不明觉厉的样子!

看到“射”,难免望文生义,难道是投壶?

其实呢,“分曹”就是两两分对、分组的意思;“射”非射箭之射,而是“猜度”;“覆”则是覆盖。

说白了,就是聚会宴饮时大家分成两组,一方将某物藏于杯瓶碗碟等具之下、另一方猜其为何物的游戏。

宴饮时分曹相戏以助兴,是中国人古今一以贯之的饮食文化传统。

古人设宴欢会,鼓乐歌舞、赋诗弹琴、杂技百戏,助酒兴的办法是很多的,而其中最宜于调动席间气氛、拉近感情的,大概就是分曹以为戏乐了。

起初,这种分曹相戏更强调的是仪式感,着重“待人以礼”,娱乐尚在其次,是一种规定严格、极为讲究的社交活动,一般行于王公贵族之间,寻常百姓是不玩的。

历史上最早的分曹游戏,大概是先秦就有的射箭了——所以此射虽非彼射,却也称得上有些渊源。

而前面的“藏钩”也属于“分曹射覆”的一种,将一小钩暗里在诸人间藏来藏去,由此转彼,叫人来猜钩在谁手。猜的中,则藏钩之人罚酒;猜不中则反之,猜者罚酒。(陈成:这难道不是‘击鼓传花’?)

只不过单单猜东西的话,未免太过低级,没有技术含量。到大唐的此时,早已不限于猜物,而进化出文字游戏、即兴作诗等更为丰富多变的玩法。(现在的人喝酒聚会时仍然乐此不疲,“划拳”“棒子老虎鸡”啥的,却不知道这也是低阶的“分曹射覆”一种形式。)

而陈成要想在上元节诗会一举成名,就要通过“分曹射覆”的考验。

因为参与的人那么多,不可能人人都能把自己的诗传到上面的大人物面前,必须要经过前面的筛选。

那年上元节的“分曹射覆”可以看做是选秀的“海选”阶段。

陈成和一大帮人围坐在方桌前——都是有志于此的,以20人为一组。

这二十个人用相连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然后作诗,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或者诗作得不行时,就要被淘汰出局。

最终这二十个人只能决出一个人——通过预选,然后就可以去参加五凤楼前的诗会了。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这二十个人“划拳”,赢得那个人就获得通往上阳宫的入场券,输的人呢,也不亏。

反正天子大酺,酒水不喝白不喝,哈哈!

经历的过程具体可以参见千秋节那一章,除了灯楼更多,契合上元节主题之外,其他大同小异。

只是因为加入了猜谜,陈成可就如鱼得水了!

因为他发现,虽然大唐的人作诗很厉害,可是猜谜水平——

只说普通人的话,那真是菜鸡到不行!

被陈某人吊打!

陈成上来出的题目: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周围连着两位仁兄竟然都猜不出来!

我的天!

你们就这种水平的话,我要是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那你们还不得崩溃自尽啊!(他们当然都猜不到这是花生!毕竟这时候还没有引进……)

至于“远看山有色”的谜底是“画”,这是学过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小朋友都知道的,而且也不很难。

至于这首诗本身,还有一个悬案。那就是诗的作者和年代总是胡乱标,有的教科书标的是“唐代王维”,有的说“元代王冕”,有的说“明代唐伯虎”“清代高鼎”,经过陈成亲自问询王维老师——矢口否认那是他的作品!

既然不是王维老师写的,那我就没有心里负罪感了!

以后这首诗的作者就是陈成我了!

哈哈哈!

(其实真正的作者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

就当陈成无比得意自己的水平无比出色,远远高于周围人,外婆也为我骄傲的时候,身边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张口答道:“谜底是‘画’。”

陈成有些泄气,不过也没关系,咱们玩的是文人的“分曹射覆”,你光猜出来谜语不行,还要写成诗才行啊!

“这有何难?”对方轻轻笑笑,一副这正是他拿手好戏的模样,卷起袖子道:“我前两日刚刚观赏过一幅好画,正有所想,便在此刻写来与你听!”

那人原本见陈成一个八九岁顽童的样子,也觉得十分天真可爱,可是他那首饱含禅机的“画”诗一出来,青年便知道此子并非池中之物,不可以拿普通小孩来看待,也起了较量的心思。

我堂堂——

还不如你?

开口吟道:“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陈成当时听了,就觉得此人诗作不凡!

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

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

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乃是“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

先声夺人!

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

真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

毕竟系着金属圆轴,只是人的掌中之物——

可只要一旦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

从颈联这一句,便可知道此人身怀大志向!

“思”与“似”、“擿”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擿”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

用字之精工,颇见匠心!

把画上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抱负!

“何当”表明他希望画上的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

“毛血”则出自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凡鸟”,应该是比喻成误国的庸人,颇有映射当朝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姓宰相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这人是谁?

竟然有此等大气魄!

总起来看,这首诗虽然是一首“揭开谜底”的诗,可是所展现的技术含量却远远超过了普通“划拳”“猜酒令”的范畴!

即便拿去考科举也不寒碜啊!

陈成心说江湖中真是能人辈出!

我这才刚出新手村呢,就遇到这么个主!

错愕半晌之后,陈成却又微微笑,心说,诗写好又如何?

我还有大招!

“那阁下再猜猜,我现在这首诗写得又是什么东西?”

陈成微微一笑,又开口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果然,这下对方一下子就有些犯难,未能像刚刚那样脱口而出了!

陈成内心哈哈大乐!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