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感谢“施凯文”的百元打赏,谢谢~~·

——————

虽然从后续的消息看,朱慈烺在三河的缓兵之计好像是成功了,豪格驻兵三河,白广恩也还没有撤回来,还在三河附近盘桓,不过局势并没有缓解,依然处在极度的危险中,而京畿的调兵遣将和运河防线的构筑,一点马虎都不能有,否则必然前功尽弃,从这一点上来说,朱慈烺对京师朝廷、对内阁和六部并不是太放心,虽然就整个防御计划,他和兵部尚书冯元飚,两位侍郎吴甡和张凤翔讨论过很多次,并确定了最后的方案,但现在吴甡不在京师,兵部尚书冯元飚和侍郎张凤翔能不能顶住各方的压力,坚决执行他们讨论过无数次,最为稳妥的那套方案,却是一个未知数,一旦放弃,朝廷作出一些不应该有的昏招,局势就会变的更加混乱。

因此,朱慈烺疯狂赶路,连续不停,一路连续换了十几匹马,方才在今晚抵达京师。

而原本在他前面行路的黄道周等人,此时却是被他甩在了身后,不过黄道周等人的安全是无虞的,在豪格驻兵三河、不再前进的情况下,坐着马车赶路的黄道周等人应该可以及时回到京师。

去往皇宫的途中,王德化跟在太子身边,就太子所问,小心翼翼地回答。

听到崇祯帝和群臣正在乾清宫议事,为了是否召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大军入京勤王争论不休时,朱慈烺皱起了眉头---京师戒严,调山海关、宣大边军和蓟州军到京师城下集结,确保京师的安全,同时再广召天下兵马勤王,甚至连四川兵都不放过,是大明历次对付建虏入塞的标准程序,至于建虏对各地百姓的掳掠,就实在是管不了了,只能自生自灭,由各地官员自己努力。

朱慈烺和现任的兵部尚书冯元飚商议过无数次,他不止一次的强调,绝不可随建虏起舞,调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兵马勤王,不说耗费钱财,最主要的是,调派孙传庭和左良玉会影响了朝廷的剿匪大计,给流贼喘息机会,而这,正是黄太吉所希望的。

朱慈烺原本以为,有过己巳之变,援兵变成流贼的教训之中,朝中重臣应该有所顿悟,但却没有想到,他们却依然不知道吸取过往的教训,依然奢望两千里之外的兵马能缓解京师的燃眉之急,简直糊涂。不说现在,就是前世里的科技时代,有高铁飞机,要从两千里之外调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现在呢?

隐隐地,朱慈烺又想到,调孙传庭和左良玉进京勤王,怕都是胆小文官的主意,文官们担心京营兵力不足,守不住京师,尤其是在阎应元和杨轩两个最有战力的战力营,离开京师,去守卫运河防线的情况下,他们心中的担心就更多了。用调派孙传庭为借口,逼得京营再不能向外调兵,以此保证京师的安全。

在宫门前下步,疾步进宫,又在乾清宫前简单洗漱,换了一身衣服,朱慈烺进入殿中,拜见崇祯帝。

迈步门槛时,他清楚感觉到,殿中群臣的目光齐刷刷的向他望来,往日朝议的时候,都是早上,今日却是深夜,殿中烛光之下,殿中群臣的面容多是半黑半白,掩映在烛光和黑暗之中。

“儿臣叩见父皇……”

御座前的烛光却是无比明亮,清楚看到,御座上的崇祯帝脸色沉沉,一如往常的威严,但不知道怎么的,朱慈烺却能感觉到崇祯帝心中那极度的焦躁和不安。

崇祯帝先是仔细的扫了儿子一眼,确定儿子安然无恙之后,他在心里暗暗松口气,嘴角露出欣慰的笑,随即脸色就又凝重,急问道:“快起来,蓟州军情如何了?”

朱慈烺起身,将蓟州军情连同三河的情报一并禀报。

听到入塞的建虏兵分两路,总兵力将近十七万,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之后,殿中群臣都是色变,十七万,可能是有史以来,建虏最大规模的一次入塞了,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建虏第一次入塞之时,总兵力不过六万,这些年是一次比一次兵多了。

而虏酋黄太吉的亲自领兵,则意味着建虏这一次怕是倾巢而出,精锐尽在,大明面对的压力,将成倍增加。如此一来,运河防线的兵力,怕真的会是不够啊。

听到太子已经下令吴三桂等人登船渡海,对建虏后方展开攻击,积极的朝臣都跃跃惊喜,认为在建虏精锐全部入塞,后方空虚的情况下,吴三桂等人此时渡海攻击,一定能大有斩获,但保守的朝臣却是担忧,认为辽东地广人稀,吴三桂等人未必能有大收获,倒不如调回京师,增强京畿的防务。

最后听到太子在三河以自己为饵,几乎是用过一种极度冒险的方式,令豪格误以为“大明太子”就在三河,因此放慢了进军的脚步之后,殿中群臣微微骚动,所有人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太子,太胆大了,如果在三河城下停留的那段时间,建虏大军忽然杀到,那该如何是好啊?

在后怕的同时,对太子的聪睿和果决,却又不得不佩服。

现在大明最缺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兵马,而是时间,建虏入塞突然,运河防线的准备还没有完全铺开和完成,不需要多,只要建虏能在三河城下停顿两到三天,给大明一定的调兵和布置时间,运河防线的稳固程度就会大大提高,别的不说,只运河水位就能上升一到两米。

御座上,崇祯帝又是怒,又是喜,怒的是,太子总喜欢冒险,明明身为储君,一国的国本,却总是要越俎代庖,去做总督巡抚们应该做的事情,令人提心吊胆;喜的是,太子极有谋略,如果三河计策成功了,那建虏南下的脚步,说不定真会被拖延住,那一来,因为建虏提前入塞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就会减少很多。

“殿下大智啊……”群臣纷纷议论。

而崇祯帝好像也安下了心,目光望着太子,问道:“建虏提前入塞,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你以为如何应对?”

“儿臣以为,不需慌张,按部就班即可!”

朱慈烺拱手,朗声高言。

这话不止是对崇祯帝,也是对殿中群臣所说,虽然胜败还未知,但他一定要对群臣灌输胜利在我的信心。

听太子说的如此有信心,殿中群臣好像安定了许多。

太子都能镇定,他们这些进士出身,宦海沉浮的一时人杰,又何须慌张?

“按部就班?”崇祯帝的声音从御座上飘下来:“照兵部的计划吗?”

“不错!”

朱慈烺肯定回答。

“一,渡海攻击的人马立刻渡海,对建虏展开攻击,切断建虏的粮路,对建虏施以以牙还牙的报复,驻守山海关和宁远的边军坚守为主,不论京畿战况如何,都不可轻易救援!”

“二,严守京畿,京畿周边戒严,召集青壮,上城防守,以京营十万人马为核心,巩固京师防务。建虏虽然有十几万,但远道而来,缺乏大型攻城器械,以我京师城墙的坚固,只要上下一心,将官用命,绝不是他们可以攻下的。”

“三,蓟州长城边军,想办法向京畿靠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对建虏的出塞之路进行破坏,不能让建虏轻易出关。”

“四,死守运河防线,调集所有可以调用的兵马,从京营到杨文岳的保定兵,乃至各处的地方兵,全力守卫运河,绝不能让建虏度过运河!只要运河防线稳固,建虏被困在运河之东,抢无用抢,劫无可劫,时间长了,不战自退。”

“五,大同边军移防宣府,大同总兵姜镶率领麾下可以调动的兵马,全部调宣府,不过却不用驰援京师,而是要在宣府按兵不动,视建虏的下一步,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在建虏攻击京师、京师危急的情况下,大同兵和宣府兵才要一起驰援,”

“六,山西、北直隶南部、河南、山东各地卫所,在总兵和各处卫所指挥所的带领下,沿运河往上,于第三道防线予以驻守,在巩固第三道防线的同时,对第二道防线予以支援。”

“七,严令各地,必须善待入城躲避的百姓,解决吃饭,防火和瘟疫问题,但有懈怠者,朝廷必严惩不贷!”

“最后,其他各处兵马,包括陕西的孙传庭,湖北的左良玉,都暂时不动,继续执行剿匪的重任,绝不能因为建虏的入塞,而乱了朝廷大计,放松了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钳制和剿灭,更不可让他们死灰复燃,建虏一时可去,但流贼却是大明的长久之患!”

朱慈烺将兵部尚书冯元飚说过的话,再一次在朝堂上重复。

和冯元飚遭到质疑不同,太子将策略一说,乾清殿雅雀无声,暂时还没有朝臣敢站出来,对太子的策略提出质疑和反对。

兵部尚书冯元飚欣慰,在点头的同时,忍不住又剧烈的咳嗽。

御座上,崇祯帝微微点头,太子的话,令他重新坚定了一些信心,于是他环视众臣,目光最后落到了首辅周延儒的脸上,严肃问:“周先生以为如何?”

刚才殿中争吵的激烈,但周延儒从未加入,不但他,就是次辅陈演也是默默--作为内阁的头号和二号人物,两人从不轻易参与朝堂的争吵,但使他们对某件事有意见,不用他们出手,自有下面的人为他们当代理,尤其他们清楚的知道,兵部尚书冯元飚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是太子的意见,两人就更是小心了,现在皇帝问起,周延儒立刻出列拱手:“臣以为,建虏这一次来势汹汹,又是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绝不可轻视,太子殿下和兵部所列策略,有静有动,总体是适宜的,不过京师兵力不足的现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京师乃是天下第一,不容有失,因此臣以为,还需要再做一番调派,以保证京师兵马的充沛。”

崇祯帝微微点头,周延儒说的四平八稳,不过却甚合他的心意,他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运河防线虽然重要,但京师防务却也是不能放松的,崇祯二年,建虏兵临城下,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他绝不能允许那种情况再发生,因此,京师的兵力必须加强。

周延儒说完就退下,次辅陈演走出,拱手道:“还有一个问题不可不虑,现在刚是九月末,天气温暖,我大明尚可以用运河之水阻挡建虏,可一旦建虏盘桓不去,在京畿地区久久停留,到了十一、十二月,气温陡降,运河冰封,天堑变成坦途,建虏骑兵过河,到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不错。”

“是啊,到时如何是好?”

殿中响起嗡嗡地议论声。

每一个人都是忧虑,目光都望向了站在殿中的太子。

朱慈烺却神色不变,陈演所担忧的,并非是新鲜,最初制定三道防线时,参谋司就已经想到了,十一月还不会冰封,但如果是十二月,那运河冰封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百,如果建虏十二月入塞,大明只能通过天津武清香河通州四地,加上修建的十六处棱堡,对建虏的入塞大军进行凝滞,但却不能像现在一样,阻止建虏大军通过运河,这也是要修建第三道、也就是河间府防线的原因。

不过如果建虏是十二月入塞,那么大明的第一道防线,也就是长城防线绝对不会这么快就被建虏攻破,不需要多,只需要有三到五天的预警时间,京畿地区散落在乡间的百姓就能逃难到京师或者保定之类的大城中,各个州府也能准备,等建虏突破长城,到了京畿,京畿防线再凝滞建虏三到五天,如此就有将近十天的预警时间,足以保证京畿之南,河间府之北的大部分百姓撤退到安全的大城中,从而实现从蓟州到河间府,将近七百里之内的坚壁清野。

如此情况下,建虏无法从乡野获得军需,那么就只能攻城。

只要各地守将坚勇,利用加固后的城墙和新招募的乡勇,令建虏付出代价,推着时间的推移,建虏会越来越疲惫。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大明:我洪武爷亲弟!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重生柯南当侦探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血雨腥风逆天行汉阙三国梦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