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观其形势,甘宁所部仿如周郎从江陵探出,直指大江尽头的一把利刃。

这一年来,甘宁常常想起自己抛弃荆州刘表而投效吴侯时,提出那套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的宏图远略。甘宁并非有机鉴先识的智谋之士,但他亲历益、荆、扬三州,对山川形势、用兵之便有清楚的认识,绝非纸上谈兵者可及。故而这番话当时便令得吴侯大悦。

后来甘宁又得知,周郎与鲁子敬此前曾为吴侯绸缪二分天下之策,其内容与自己的谋划多有相合。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赤壁战后,甘宁越来越得到周瑜的重用,赫然已成为南郡吴军的锋刃;他始终身处溯江而战的最前线,带着追随他多年的数百名子弟兵们不断向西。

而当是时也,甘宁也顾盼自雄,仿佛重回益州就在指顾之间。

快了,快了,很快就可以回到益州故土,让十六年前迫使我背景离乡的人跪在马前磕头求饶,让那些手上沾过锦帆少年之血的人后悔莫及。用他们的血来洗我的靴子,用他们的脖颈来磨刀!

然而甘宁雄心勃勃的状态并没能维持多久,就在数月前,在刘备软硬兼施的求恳之下,周郎不得不让出南郡的江南部分,以供刘备在公安设置左将军府,安置络绎来投的荆州人。

随即刘备便令张翼德领兵沿江西进,迅速占据了夷道、佷山等县,并以夷道为治所,设立宜都郡,赫然与甘宁形成了夹江对峙,共有蜀江水陆交通的局面。

孙刘两家虽是联盟,但那只为共同应对曹军威胁罢了;在荆州内部,双方的对抗简直无一日停歇。为此,甘宁不得不集中精力来应对虎踞大江以南、兵力日趋雄厚的张飞所部,反倒是“渐规巴蜀”的计划,竟似被搁置了。

接着就是现在这局面,蛮夷围城……甘宁情不自禁地向着城下猛啐了一口唾沫。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员眼中,蛮夷就只是蛮夷,只是纸面上的两个字,好像那就是一群无知无识,狂躁而粗野的动物。甘宁却清楚并非如此,他在荆益间的峡江地带往来多年,深悉蛮夷内情,知道蛮夷也有其独特的种落、组织、风俗,不同种落间,也有复杂而又分明的界限。

比如此刻攻打夷陵的这批人,看他们的发式和衣着,很像是佷山蛮的余部……这些人此前被五溪蛮的首领沙摩柯打得几乎灭种,也不知道是靠了什么手段苟延残喘,居然又来到夷陵作死。

这些人背后究竟站着谁?甘宁不敢确定。但他着实听说过,玄德公新设了护荆蛮校尉之职,而荆州掾属中的向朗、马良等人,也与荆蛮素有交情。

更重要的是,蛮夷再怎么凶悍,毕竟惯常只在深山中出没。就算搜集点船只,至多强渡澧水、沅水;若非有人调动船队相助,怎么可能渡过滔滔大江?刘大耳朵!你须是天下英雄,做事能不能要点脸面!

甘宁面沉似水。

他很清楚,就算自己确认眼前这些是佷山蛮,又待如何?难道还能就此行文左将军府,向玄德公讨要个说法吗?

总之,这个眼前亏是吃定了。

与此同时,三五个东吴将校陪着甘宁立在城头观看,俱都凌乱。

对他们来说,这段时间的局势变化太过诡异,而种种私底下的传闻,又全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传闻说,荆南各地最近的麻烦事,诸如俘虏暴动、官吏逃亡、蛮夷起兵等等,都是出于东吴的煽动,意图以此削弱玄德公。又有传闻说,那些都是玄德公特意伪装的,其实正是玄德公指挥了荆蛮们的行动,甚至就连东吴大将周泰的死,也和玄德公相关。还有传闻讲,那是曹操派出的奸细兴风作浪,意图再度发起南征。

最近还有一种说法更加耸人听闻,说的是周郎暗中策动荆蛮攻杀荆州各地文武,打算借机自立!

对于这些纯粹的武人来说,要从这么多复杂的传言中分辨出真相,实在是太难了,还是先顾着眼前吧。

这些蛮夷三天前突然出现在夷陵东部的虎牙山,兵力约莫两千余,如果算上混杂其中的老弱,数量还要多些。之后的他们每天都会推进至夷陵城下,绕城呼喝威吓,像是一场武装游行。

既然敌人来了,夷陵城的城防便不容侥幸。此时城外的建筑被推平了不少,各种木石之类建筑材料都被拖回城里堆积起来。数百名士卒和临时动员的百姓往来奔走着,挖掘壕沟、堆填箭台,构筑种种防御工事。

城外那些建筑,码头、校场、房舍之类,都是近一两年来陆续兴造的,周郎与甘宁都有意将夷陵作为东吴西进益州的基地,因此各项设施规模甚盛,足以容纳大军。现在却损失得有点重了。

夷陵城头,更多的守军来回奔忙,强弓硬弩、滚木礌石一一就位。这些倒是操练精熟的动作,甘宁的部下们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并不须多做督促。

“蛮人虽众,但阵列松散,部伍毫无约束。将军,趁他们立足未稳,我领三百精兵出击,必能痛杀他们一场,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说话的正是甘宁的副将袭肃,他也在是荆益边境扎根多年的宿将,对于应付蛮人的侵袭,具备丰富经验。

甘宁知道袭肃说的没错,但他眺望着由远方一队队涌来的蛮夷,沉吟不答。

眼前的蛮人们绾发垂髻、着五色艳丽之服,挥舞着手中刀剑,闹哄哄地过来,闹哄哄地又过去,就像是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虫豸在地面上翻滚前进。袭肃的胆勇还是欠缺了点。对付这样的乌合之众,哪里用得着三百精兵?

我甘兴霸只要两百……不,只要一百精兵,东向杀入,西向杀出,一战就可将之粉碎。过程中但凡喘口大气,就算我输了!

甘宁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知道自己的体魄无法和年少时相比,曾经的钢筋铁骨久历风霜侵袭,已经开始锈蚀。但从益州、到荆州、再到扬州,数十年的恶战、无数次尸山血海中淌出生路的经历,使他磨炼出了野兽般的战场嗅觉。不需要瞻前顾后,不需要仔细分析,他就是能赢。

问题是,有没有必要这样做?甘宁抬眼向西,眺望着那仿佛遮天蔽日的重重群山。荆州益州之间的往来,必须仰赖狭窄的蜀江水陆道;而这段道路的南北两侧,全都是蛮夷所据的穷山恶水。在此情势下,双方相安无事最好,一旦敌对,这些蛮夷会给入蜀大计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甘宁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很清楚周郎需要什么。他坚信一切都应该为了最终的目标,而不能在无关的琐事上浪费精力。

“先不要急于作战,等一等。”甘宁用关节粗大的手掌一下下砰砰拍打着墙头,借以排解心中鼓荡着的斗志。多年不辍的习武锻炼,使他的手掌上遍布着茧子,就像钢铁一样坚硬;拍在墙头,哪怕并未用力,也有砖石的碎屑簌簌落下:“周边蛮夷向来与我们没有牵扯,此番突然来袭,一定别有内情。我已令人急报江陵,先看看周郎那边,有什么说法。”

袭肃想了想:“也可,那就让他们嚣张数日。”

与此同时,江陵城中。

周瑜半真半假地恼怒着,将甘宁的军报扔在案几上:“甘兴霸这厮,在我面前装腔作势!”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