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场数万人规模的恶战延续了整日,从五陵原的最东端一直厮杀到中部。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狼藉死尸。以至于曹军援军抵达时,竟找不到一片空地扎营。

刘备军在这场战斗中,以寡击众,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粗略估计,战场上曹军死者数量比刘备军要多一些,而伤者更是难以计数。明明是以逸待劳的大优之局,最后竟成了这般,无论如何都难言胜利。

数年来精心集聚的邺下精锐之兵、诸多有能的基干军官,经此一战俱都损失惨重,再想恢复,非三年五载之功。

至于诸多校尉、司马、中郎将的战死,后果更加严重。那些人,很多都是曹操为日后培养的年轻俊彦。他们的死,将连带引起军中众多力量的重新平衡,也必然伴随着相当程度的动荡。

这就是家大业大的难处,眼下曹操根本就不想考虑那些。

当他夤夜巡视各部,再抚慰伤者,提振士气之后,随即吩咐,将伤兵营设置在远离本营之处。

结果那营地位置放得不够远,伤兵们哭喊哀嚎之声依旧压过了夜晚的风声,此起彼伏,惹人心烦意乱。

较之于大部分被遗弃在战场上慢慢等死的伤兵,这些伤兵的运气似略微好些,但也好的有限。因为各处营中较有名望的医者,如今都被魏公曹操聚拢到中军帐来,为今日最重要的一名伤者诊治。

中军帐里灯火通明。

好几个火盆熊熊燃烧,释放着热量,将夜间湿寒之气隔绝于外。

沿着帐幕边缘,数名医者小心翼翼侍立,彼此偷偷交换眼色,偶尔觑一觑曹操的神情。而曹操披着一件皮袍,踞坐在主位,一语不发,满脸尘土都掩不住他的阴沉气色。

一整天的指挥作战,晚间又面对赵云的突袭狼狈奔逃,榨干了曹操每一点精力,使他感觉浑身筋骨欲碎,手脚几乎都抬不起来。他甚至有一种幻觉,好像自己浑身上下的肌肉,都会像干裂的泥土那样哗啦啦地坠落,连带着自己整个人也四分五裂。

困扰多年的头风病也在这时候发作,剧烈的胀痛沿着额角的血管不断蔓延,一直导向脑颅深处,仿佛要把头骨整个撑开。

放在往日,曹操早就躺在榻上昏睡,但此刻,他就这么坐着。他用出了近乎干涸的体内最后一丝力量,使自己保持着仪态,等待医者的判断。

近年来曹操的身体不如往日,所以无论到哪里,都有多名医者随行。不过,自从杀了华佗以后,曹操对医者未必全信,所以另外也有擅长五行、道术、导引的巫人、方士之流陪同。

只是,今日巫人和方士的表现不能让魏公满意,适才连着被拖出去砍死了三个。医者们倒确实在想办法,也不知结果如何。

此时帷幕后传出轻微的呻吟声,随即好几人惊喜欢呼。

一名医者掀开帷幕,深深作揖道:“魏公,五官中郎将醒了……呃,醒过一阵,又睡了。”

曹操将踏出的脚步收回,身体晃了晃,左右连忙扶住。

他想要往帷幕后去看,却犹豫,于是问道:“……情况如何?”

那医者恭敬道:“副丞相剑创失血过多,但内腑、筋骨并无大碍。创口也很光滑,容易愈合。以后慢慢调养,自可恢复如初。”

曹操眼神凶恶地凝视着医者,直到他额头冒汗:“你确定?”

医者颤声道:“小人绝不敢欺瞒魏公!”

“好,好。”曹操忽然放松了,他连声说:“诸位都有功劳,我有厚赏!”

这句话出口,帐中整排的医者全都跪伏下来,整齐划一地感谢魏公。

曹操知道,这些医者并非真的感谢,他们更多的是庆幸吧。庆幸病人无碍,更庆幸他们自己乃至他们的家人亲眷逃脱了死亡的威胁。

站在曹操为雄主的立场,他对自己的几个孩儿,总有极高的要求,由此便生出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子桓故作忠厚,喜欢耍弄小聪明;子建才气横溢,处事缺乏分寸;至于子文,勇力可嘉,只是沙场武夫。及至子威以下,更都碌碌。

有时候他也会警惕,是否因为子修和仓舒早逝,而导致自己心态失衡,故而苛求?

但他又无可奈何。

曹孟德可以没有好儿子,可魏公的事业,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继承人!

秉承着这样的念头,他才始终给予三子重担和压力,既为了锤炼他们,也给自己看清诸子才能品行的机会。

此番出兵关中,缘于都督关中军事的曹丕未能准确体会中枢意图,将小小试探闹成了引狼入室。曹操固然藉此机会与刘备决战,但全程使曹丕随行,时时敲打、震慑。

但曹操没能想到,战局的变化竟然如此剧烈,胜败的转换更是突兀。他更没能料到,眼看大局将要丧败的时候,竟是子桓奋勇拔剑阻敌,救了他的性命。

敌军迫近,宿卫虎士和左右文武侧近迎敌,乃是理所应当,曹操事后自然会抚恤战死之人,甚至会亲笔书写祭文,以显情真意切。但实际上,身居上位多年,人的心态难免发生变化。臣子的所谓忠诚,所谓牺牲,如今在曹操眼里,无非是代价和数字罢了,并不会引起他心里一丁点的动荡。

但曹丕竟然也会如此奋勇,这真的出乎曹操意料之外。

老实说,他一直认为自恃聪明的人,就难免软弱,曹丕的性格不像是能在沙场奋起的。

愈是如此确定,曹丕今日的表现,便愈发触动了曹操内心深处,那重重铁石之下的一点点敏感细腻的东西,让曹操不禁感慨:毕竟父子天性,血脉相通!

这样的心绪,好像从当年子修战死以后,许久没有出现过了。

曹操默然许久。

当他回过神来,发现左右侍从依然搀扶着,而眼前一排医者依然跪伏,只不过跪得时间久了,有些人开始不明所以地发抖。

曹操放缓语气道:“子桓无碍便好,诸位用心诊治,不必顾虑其它。”

医者们继续整齐划一:“是……”

曹操瞥了眼守在帐幕旁的吴质。

适才医者诊治的时候,吴质全程陪着,殷勤照应。这会儿见曹操视线投来,他连忙跪伏:“魏公,我们会照顾子桓,绝不敢稍有懈怠。”

曹操皱了皱眉。

这个吴质,和司马懿一样,都是子桓亲信的宾友。但相比于恭谨仔细的司马懿,吴质未免逊色。他在魏公面前张口一句子桓,闭口一句子桓,怎么,展示你和五官中郎将的私人情谊,显示自己身份独特么?

这种程度的惹人不快,放在其它时候已经够得上拖出去痛打。但今天曹操实在太累了,情绪上也经历了太多波动,他慢吞吞地点了点头,便离开此地往隔壁一座更巨大的营帐去。

他非常累了,需要休息。

昏昏沉沉间,他又忍不住盘算:这一场下来,曹刘两家皆损元气,长安周边,大约不会再有决战。既然己方重兵贴近了长安,刘备和马超两军便失去了主动权,只有退兵一途。此后或许还会有零星厮杀,但已无关根本了。

既如此,关注的重点就要离开关中,而转向其它方面。

却不知司马懿这小子在江东的周旋,尚顺利否?若不顺利,这回在关中的所有折损,所有惊吓,都该算他身上、砍他的首级。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