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场列阵二

这些保留的通道都是为了让刀盾手与炮车过去的。

占城兵的装备自然比不上雍军,雍军就算是长枪兵也是一身甲胄,不过是列阵在前的身穿铁甲,后面的穿皮甲,甚至是鸳鸯战袄。

这些甲胄也是分队而装备,远远的看过去,虽然方阵之中各有花色,但是并不是不整齐。

而占城兵就差远了。

占城兵从南方跟过来的时候,是穿着藤甲,手持长矛,连个弓箭都没有。

朱厚煌将他俘获的安南兵器全部都投入了占城军之中,让占城军前两三列,也都有甲胄了,不过剩余的依然是藤甲而已。

而且朱厚煌为了补充占城兵远程火力,将一些从安南士卒哪里弄过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交给了占城军,比如说火药武器,什么火箭,什么乱七八糟的火炮,林林总总的,看上去比朱厚煌阵前一字排开的火炮要厉害的多。

就在朱厚煌列阵的同时。

莫登庸也出阵了。

不过比起朱厚煌在一处稍稍高一点的高地安置帅旗,莫登庸就威风多了。

莫登庸站在一座木制高台之上,三层高台上面有一面大旗,猎猎飞扬,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莫”字。

整个高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活着动的,前面有十几匹牛在拉着,后面有百余名士卒在推着,就好像是一座小小的山峦,在平定移动一样,看上去壮观之极。

在高台附近,却是密密麻麻好像蚂蚁一样的士卒。

这些士卒,如同海洋一样,将大片大片的空地铺满,俗话说,人一过万,没边没沿。这数万人在大平原之上展开,让朱厚煌一眼都看不到头。简直是壮观之极。

不过具体到每一支军队,每一个方阵,安南士卒就大大不如雍军了。

雍军每个人都有甲胄,占城军也似模似样的有藤甲。但是安南军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朱厚煌拉开千里镜站在一匹马上面,远远的看过去,发现莫军的着甲率并不算太高,大概在三成与四成之间。与朱厚煌一样,莫军多数都是冷兵器,火器的数量并不多。

大多少火器还是火箭,而且制式不一。

也许是因为明军在安南驻扎过的影响,朱厚煌总觉得安南军队武器装备特别的眼熟,很多都在大明的武器上找出源头来。

而且莫军的纪律要差雍军很远。这种列阵前行,雍军在朱厚煌的训练之下,虽然不能做到整齐划一,但是也不会扭曲成这个样子,仔细一看,他们行动之间的方阵,好像是大面积人群,凑在一起,根本没有列阵如山的精气神。

“贼可破矣。”朱厚煌在马上意气风发的说道。

这一句话,一般是实话,一般是为了鼓舞士气,在冷兵器时代,朱厚煌信奉一个真理,那就是能摆出整齐阵列的军队,战斗力就强,不能的话就弱。

这固然是与朱厚煌从现在来,观看过阅兵式能逼死强迫症的队列之后遗症,也有朱厚煌这几年征战之中深刻的领悟。

阵列就是战斗力,可能有些偏颇。但是不会列阵的人,在这样大规模的战场之上,根本发挥不出多少战斗力,却是事实。

“看贼之阵列,还不如东雍县兵,哪里与我们能比?我等只需待其来攻。以火炮挫其锐气。然后一举歼灭之。”朱厚煌说得眉飞色舞,好像胜利就在眼前,他完全不将对面的敌人放在眼里。

周围的人感受到朱厚煌对敌人的轻蔑,一个个也自信起来,有几分趾高气昂的感觉。

朱厚煌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朱厚煌即便是觉得自己的火炮优势,训练优势,能压过对方,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方比他人多,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完全是真理。朱厚煌岂能如此轻蔑,不过是为了鼓舞士气而已。

这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他,他但凡有一丝胆怯,畏惧,哪怕是凝重,都会千百倍的扩大到士卒身上。

此刻朱厚煌影帝附身,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完全表现出来,蔑视对手,似乎他已经横扫千军如卷席了。

清脆的马蹄之声传了过来,有一人骑着马儿,在阵前掠过,这个人的嗓门极大,说道:“大越明郡王,致意大明雍王殿下。如果殿下肯退却,我家殿下当看在北朝的分上 ,放殿下一马。”

朱厚煌一听就笑了。

莫登庸言辞之间,完完全全没有将大明放在眼里的意思。

大越怎么能与大明想等同?还有北朝?虽然越南私下里称呼中原王朝为北朝,但是只是私下里面说说而已,从来没有人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

莫登庸也算是开了先例。

朱厚煌一指说道:“射死他。”

李良钦弯弓射箭,一箭飞去,来人应身落马,挣扎了几下不动了,唯有那匹马儿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劲绕着自己的主人转,用舌头舔主人的脸。

如此此刻从空中俯视,就能看见,两大群人马,黑压压在南城门外相对,而两者之间,有一个小黑点,就是这一匹留恋主人不肯离去的马儿。

莫登庸在高台上看的分明,说道:“敬酒不吃吃罚酒。开始。”

莫登庸刚刚早已安排好了。一个方阵绕过朱厚煌外围,直接向朱厚煌的本阵而来。

朱厚煌庆幸越南没有骑兵,或者说没有成建制的骑兵,这个方阵是步兵移动,故而等他绕过来,少说要有一个时辰。

莫登庸看得不错,朱厚煌的阵势,前重后轻,破这样阵势最好的办法,是绕过本阵直击后阵。

如果用骑兵就更好了。朱厚煌即便不崩溃,也要吃一个大亏。

但是莫登庸派出的是步卒,就给了朱厚煌太多的反应时间了。

朱厚煌见对付不动,冷哼一声,心中暗道:“山不就我我就山总行了。”

一挥手下达了命令,只见朱厚煌两个方阵并排而出,踩着鼓声的节点,一步步的向敌阵走过去了。

两个方阵,在朱厚煌指挥之下,十步一顿,十步一顿,一队队好像是尺子一样,越过南城门外的平地。

一万多人,所有人的脚步之声都踩在一个点上,即便是有个别人踩错了,也听不出来。只能听到,一声一声,好像是一个巨人走过来,轰轰轰,整个大敌都在微微颤抖。

莫登庸心中微微一愣,心中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这样万人如一人的步伐,让莫登庸再也不敢小看朱厚煌。

不知道什么时候,莫登庸后背挺着笔直,衣服里面微微见汗。

在雍军所部前进的时候。占城军两部没有行动,不过自动护住了雍军南侧与后侧,免去了雍军的后顾之忧。

朱厚煌应该感谢南城墙,这个给节省了不少兵力。

就在距离莫登庸军阵还有两百步左右的时候。朱厚煌手一挥,雍军全部停止了脚步。

朱厚煌说道:“拉出来。”

南城城头上一时间涌现出很多人,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莫军将来的家眷。城头看押的士卒高声喊道:“我家殿下有命,弃械逃走者,归还家人,临阵倒戈者,归还家人,并连封三级,升为海阳总兵。如果奋力杀敌者,株连家人,杀明军一人者,杀家人一人,杀明军十人一上,全军斩立决,绝不懈怠。”

喊过一遍,又是一遍,直到整个战场之上,都传递着这个声音,即便弄不想听,这个声音也不依不饶的往耳朵里面钻。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