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七百九十二章亚齐的覆灭二

“诸位。”吴明说道。

“刷”的一声,两排军官全部站立起来,整整齐齐的就好像是一排排木头,站的笔直。

吴明两侧,一边是水师将领,一边是雍军将领。

吴明的目光扫过两边说道:“雍王殿下说过,他保护所有南洋华人的安全,而亚齐屠杀华人,雍王殿下觉得,这是在打他的脸,主辱臣死。亚齐人一个也不能活,这是雍王殿下对南洋所有华人的承诺,杀一个华人,那一个土邦都必须交出凶手来,而如果屠杀一批华人,那就是灭族。此次出来,雍王殿下给我的命令,就是杀死,能见到的所有亚齐壮丁,一个不留。”

吴明从在北京就追随朱厚煌,到现在也有十来年了,他有一些明显的衰老痕迹,岁月不饶人啊。

吴明的本事他自己知道,他虽然熟悉了东雍的军制,熟悉东雍军中的一些打法,因为这些战术原则,很多都是吴明参与制定出来的。

但是他只能,也只会,按照军中规定呆板的用兵,这就是他的天赋所限。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上限,而吴明出身边军斥候,虽然脑袋瓜子很灵活,但是从小不读书,不识字,后来跟了朱厚煌才学会读书识字,这很明显的限制了他的上限。

而且,戚景通年纪也大了。

戚景通老来得子,四十多岁上有了戚继光。如今戚继光都能出战了,戚景通也六十多岁了,或许在现在六十多岁,还在当打之年。但是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列入老朽之列了。

所以,朱厚煌决定让吴明代替戚景通接管枢密院。

但是,吴明接管枢密院必须有功劳啊。

这一战,朱厚煌特别给吴明安排刷功劳的。

首先,佛郎机人已经解决了亚齐人的水师,而东雍的战船虽然不够,但是有大量的运输船,在沿海行动的时候,雍军就掌握了主动权。

而这一次吴明带领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都是东雍的主力,与俞大猷所带领的军队不相上下,甚至连龙骧卫,也被吴明调了出来。

从战斗力上来,这三万之众,绝对超过了亚齐人战斗力,而且亚齐人归心似箭,有太多的手段可以用了。

朱厚煌也总结出来了,让吴明打仗,不要让他打军力在劣势的战争,他胜算不大,但是让他打军力在优势的战斗,他绝对能打的四平八稳,可能伤亡大一些,但是绝对不会失败,阴沟里面翻船的可能行不大。

这一战就是这样。

吴明直接说道:“这一战,我们要攻克棉兰,将亚齐人压制在棉兰以东。下面我开始分配任务。”

吴明拿出直接的记录本,将所有任务一条条的分配下去。

每一个人指挥风格不同。反正吴明的风格就是教条死板之极。正是吴明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优秀的将领,他的一切都安置军中的条例来。

毕竟他是亲眼看着雍军的一条条条例是怎么形成的,对他来说,雍军那一套体系,是他掌握最深的。

棉兰这个名字似乎来自圣城麦加。

对回回教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名字。

这里虽然是亚齐新征服的领地,但是却没有遭受太多的战火,甚至还保存着半独立的特『性』,就是因为这里是有大量回回教徒。

亚齐对这里的征服,非常容易,几乎上没有动刀枪,只是上层谈判而已。

不过,现在却让这里遭受到了战火。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从海上有这么多敌人上岸,一夜之间,所有船只都被摧毁在岸上了,轰轰的炮声压制之下,有士兵从两边登陆。

这是朱厚煌提倡的发挥炮火优势。

但是棉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火炮。

不得不说这里不过是一个小镇而已,甚至比不上东雍的一个县。

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有很多人,在没有人口大爆炸之前,很多地方的人口是相当的稀少的,最后一个依靠港口兴盛起来的回回教小邦,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抵挡东雍的攻势。

不过几个时辰而已。

吴明就踏足了这里最大的建筑,回回庙。

圆弧屋顶,一个个新月的标志,还有大量裹着白纱的人,他们一个个敢怒而不敢言的看着的吴明。

吴明并没有清洗过鞋底的靴子,踏上了回回庙之中,在雪白的羊绒地毯之上,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

不,不是一个,而是一行。很快这些脚印就淹没在更多的脚印之中。

吴明轻蔑的看着,他们朝拜的东西,转过身来,看着下面的所有人说道:“雍王殿下之令,所有亚齐人都必须死。你们是亚齐人吗?”

立即有翻译将吴明的话传达了下去。

在南洋很多地方都是有汉人的。所以很容易找到汉人通译,只是各地的语言不同,这也成为了朱厚煌征服南洋的阻力之一。

吴明心中还是有一丝恻隐之心的,虽然朱厚煌给他大开杀戒的命令,但他却不愿意屠杀平民。口气虽然恶毒,但是其实给了这些人一线生机。

承认是亚齐人会死。所有人一下子变成了聪明人,立即说道:“不是,不是,亚齐是从西边打过来的,我们都不是亚齐人。”

“很好。”吴明说道:“既然不是亚齐人,那么就统统出来帮助王师,攻打亚齐人吧。”

“这---”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了,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固然不愿意与亚齐人站在一起,但更不愿意与眼前这些异教徒站在一起。

吴明什么也没有说,而是缓缓的抽了刀,刀尖落在白『色』的羊绒地毯之上,一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流下来的血迹,将这一片羊绒给污黑了。

所有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我等愿意听从王师命令。”所有人一起说道。

吴明点点头,对身边的汉人说道:“这里就征用为我的府邸,你让他们出去,还有告诉他们以后多学说汉语。否则----”吴明说完之后,一挥手,大批士卒就将这个回回庙给占据了,将里面的人往外面驱赶。

吴明占据这里,其实并不是给这些人好看的意思,而是本地人最好的建筑就是回回庙,吴明不征用这里征用什么。

吴明作为边军斥候出身,从来是信奉刀枪的力量,胜过任何信仰。

不管这些回回教徒再不愿意,都被驱赶出去了,在雍军的安排之下,从城中汉人之中选出合作者,看管这些回回壮丁,一个个驱赶到城外,开挖野战工事了。

虽然东雍的火枪威力不错,但笨重的火枪并不大适合野战,所以野战工事,也变成朱厚煌所提倡的东西。

当然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这个时代的野战工事,并不是战壕,而是矮墙,不过,在矮墙前面挖出一道道战壕来阻挡敌人的进攻,将敌人更多的暴漏在火枪的打击之下。

不管,这些愿意不愿意,整个城里面的壮丁,未必有雍军的人数多,他们无论如何也反抗不了吴明的命令

不过三天,一道像模像样的工事,就出现在棉兰城以东了,封锁住大半道路。

北边是海,南边是山,中间狭长的平原地带,又被这挡住了大半,如果不攻克这里,几乎上不可能绕过去了,当然,他们要钻林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这个时代,这个地点山林很多都是原始森林,可以参考一下野山人。

毕竟这里的纬度还要比野人山哪里低。哪里绝不是容易通过的地方。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