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到了眼前这个盛庸的信心满满,建文帝顿时便来了精神,满脸堆笑地俯过身去,微微有些着急的说道:“你尽管说来,只要是好法子的,朕无有不允!”

……

眼见皇帝公开表态支持,盛庸顿时咧嘴一笑,颇有些自信满满的大方说道:“陛下莫急,张丹青此人,到底是个书生而已,对付书生,万万不能和他讲理说词,否则只会耗费时日而无功而返,微臣是这么想的,可以用传召的方式,将张丹青唤到指定地点,同时暗中令江都公主前往,并且让公主沐浴更衣,一旦张丹青入内,不管他们二人是否相见,陛下便可以直接抓个现行,以江都公主的名誉,逼迫张丹青就范!这种情形下,由不得他不同意!”

这……

果然是武夫才能够想得出的野办法,向来智取仁义道德的方孝儒立即愤怒的大声反对:“荒唐荒唐!真是岂有此理,哪有让堂堂一国公主用自毁名节的办法,就为了逼迫一个有夫之妇来做驸马,我饱读圣贤书二十数载,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荒唐的事情!陛下若真是听了这个武夫的建议,他日贻笑天下之时,可莫要忘了臣的提醒!”

太常寺卿黄子澄更是来得直截了当,毫不犹豫的指着盛庸破口大骂:“此人身为侍卫,却不忠于职守,妄图干涉朝堂之事,如此武夫,必是他日霍乱朝纲的根源,臣黄子澄建议请斩此人,以正朝野风气!”

说到激动之处,扑通一声便拜倒在地,面红耳赤的大声呼叫:“陛下若不肯斩杀此獠,臣就长跪不起!”

或许是被黄子澄的大义凛然给感染到了,方孝儒也毫不犹豫的跪在了一旁,与他并排一起跪着,义愤填膺的也如此说道:

“陛下若不肯斩杀此獠,臣也长跪不起!”

眼见自己的两个心腹大臣如此刚烈而又坚持,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些为难的看了看盛庸,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其实也明白,这可能是满足自家妹妹唯一的办法,但两个心腹的义愤填膺也警醒自己,这个提议简直与礼法大相径庭!若是不小心传扬出去的话,满天下的百姓和官员都会大声的耻笑!

这让向来在乎羽毛的朱允文更加的纠结起来,有些无力的朝着盛庸挥了挥手:“你犯下如此大错,按理说杀了你也不为过,可朕向来爱惜人才,这京城你怕是呆不得了,这样吧,你火速收拾一下,去军中效力,同时也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去吧……”

逼退了满脸不甘的盛庸,朱允文还是决定按照正常手续,为江都公主海选驸马,毕竟老是纠缠上张丹青这么个有夫之妇,终究有些说不大过去,爱惜名声的朱允文自然不允许这些非议会纠缠着自己!

敲定了这一件事情的朱允文倒也没闲着,在各路藩王都纷纷朝着京城汇聚,争先恐后的要给大行皇帝戴孝的同时,朱允文又忙起了另外几桩事情,那些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憧憬的事情……

在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之下,郑重的向满天下宣告,决定恢复周朝的井田制,并希望能够推行天下,当然这些事情,都要在朝会上征求官员们的意见!

很快便迎来了这么一次大朝会。

朱允文兴致勃勃的坐在龙椅之上,笑眯眯的看着,山呼万岁的文武百官,缓缓的说出了他那石破天惊的提议:

“诸位爱卿,朕近日习读史书,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汉末以及隋唐魏晋以来,每每到了王朝末期,简直堪称礼崩乐坏,道德丧尽!什么子杀父,臣弑君!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屡屡上演,每每读来让人无不扼腕叹息!为何周朝上古的时候,却又能够人心淳朴,没有这些恶性事情的发生呢?”

朱允文刚刚提出了这么个疑问,一旁的太常寺卿黄子澄便立即拍马屁的唱着赞歌:“回陛下的话,臣以为,之所以上古周朝的时候,能够人心淳朴,恶性事件少有记载和发生,全因当时的制度和风气所导致,今时今人,不再遵守周制,凡人凡事都唯利是图,这种局面下又谈何道德呢?!在财货的利诱下,在权力以及美色的诱惑下,什么儿子杀掉父亲,臣子杀掉君父,就丝毫不足以为奇了!”

朱允文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痛心疾首的开始关切追问起来:“先生饱读圣贤书,可谓学富五车,不知可有应对之策?!”

“有!自然是有的,那就是遵循周朝古制,制度和立法全部向周朝靠拢看齐,想来天下一定能够焕然一新,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恢复井田制!”大殿之中的黄子澄侃侃而谈!

这个说法立即也得到了方孝儒的大力支持!并且提出了要更改古地名的建议,也就是说,既然要恢复周制,那就要恢复的彻底一些,不光是恢复周朝的田税制度,包括现在的地名,也要一并恢复周朝时候的古称。

对于这两大心腹谋臣的建议,朱允文微笑连连,并把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齐泰。

但站在队伍之中的齐泰,此时此刻想骂娘的心都有了,只是看着其余的两位都已经大力支持,自己作为建文皇帝的心腹,如果一旦表现出明确反对的态度的话,一定会被方孝儒和黄子澄针锋相对,心里本想说出些许陛下三思的话,最终还是咽回了肚子里,舍命苦谏的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了臣附议三个字!

如此一来,建文皇帝的三大心腹谋臣已经是全票通过,这个操作和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站在队伍比较靠前的张丹青,顿时不由得傻眼起来,印象中这个齐泰脑子还算是比较清醒的,想不到为了保留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心腹位置,竟然可以毫不犹豫的丢掉自己的节操和底线,连井田制这种政策都敢公开支持。

要知道,周朝距今那都两千年了,从秦汉以来,各朝各代独特的田税制度也不是没有,可不论翻哪个朝代的田税制度,唯独不该翻周朝的呀,那都是两千年的老古董了啊,你们是怎么狠得下心把它翻出来呢?

也不是说这个制度不好,而是周朝的井田制,压根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时代发展了,要是贸然的强行启用,那是很容易引起天下的大乱子的。

毕竟上一个启用井田制的皇帝,新朝的王莽已经给出了国破身亡的深刻教训!

罢了罢了,左右这个倒霉的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落的了个国破身亡的下场,自己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劝不住的事情何必强出头呢?

抱着如此心态,张丹青很是果断的决定对这事不表态!如果一定有人要问起,那就建议皇帝三思而行!有着这样的经历,到时候将来永乐大帝朱棣登基以后,自己也可以不会被清算!

果不其然,朝中的大臣脸上纷纷惊愕万分,一时间反对者还真不少,但都被建文皇帝朱允文给强行压了下去,并决定强行推行。

整个大朝会开的极其糟糕,但依旧不出张丹青所料。

历史书上记载,朱允炆宅心仁厚、有孝义,曾经特意纠正过朱元章时代的严苛刑法,因此许多人都认为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能让天下百姓更加安居乐业,让明朝更加繁荣昌盛。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不不,实际上的效果恰恰相反!

大朝会上决定的改革制度问题,大多数原因都来源于朱允炆偏执于上古文化制度,甚至对周朝的制度达到了痴迷和崇拜的地步。甚至认为周朝的制度可以让人心变得有上古之风,至少不会像今日这般的世风日下,人心险恶!

但很显然,这都是朱允文的想当然而已!

朱允炆为人善良,在他看来,上古时代(即禅让制时代)的文化制度都是好的,那时候任人唯贤唯德,所以他非常仰慕。为了实现这种政治理想,朱允炆登基后,特意下令让全国各地都恢复古地名,而且改得很彻底,府名(相当于省会)、县城以及最基层的卫所,都要改成古名字。

有些地方因为历经几千名,地名多次更改,所以要多方考证,甚至一改再改。如此一来,国家机构把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放到了恢复古地名的工程上,荒废了其它政务政令,甚至官印都刻不过来;而且突然大批量恢复古地名给社会造成了很严重的混乱,毕竟要记住新的地名,并把它跟生活、工作融合起来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井田恢不恢复,其实张丹青倒并不是很关心,毕竟他又不在户部工作,税收这种事情他也插不上手,左右朱允文折腾个几年,早晚会人亡政息!自己实在没必要螳臂当车的去和他计较折腾……

这个井田制是周代的土地制度,其核心思想是土地国有,由王室分配,规定农民们先共同耕种用来提供赋税的公田,等忙完了再去耕种自有农田(也就是私田),与此同时,公田不能买卖和转让。

平心而论,这种思想极其先进,几乎可以看作共同劳作,共同分配的典范了,的确能消除封建社会经常出现的“土地兼并”问题。但是这种井田制有明显的弊端,西周时期因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确需要集中人力一起干活,但是明朝一旦集中人力物力干公家活,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效率直线下降,所以把几千年前的制度用行政命令,套在当下使用,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同时,朱允文还提出了全国统考的概念!

早在朱元章还在世的时候,南北榜桉爆发之时,就发现北方受蒙元影响大,儒学凋零,而且程朱理学最发达的是在南宋,所以北方人考四书五经的能力,的确不如南方人,尤其是江浙一袋的人,为了避免浙江读书人霸榜,于是采纳了张丹青的建议,实行南北单独开榜的办法,而且实行配额的办法,让南北地区的读书人可以相对平等地入仕为官。

一旦统考的话,北方人自然考不过南方人,等于断了仕途的机会,这样的话,大量读书人自然不满。俗话说,文化人耍起流氓来,那是要命的。

这不,刚刚下朝之后,张丹青还没来得及回到衙门屁股坐稳,一大票来自北方的官员,便纷纷找上了门,毕竟当初南北分榜而考的建意识张丹青提出来的,加上现在的张丹青已经身居左都御史的高位,大多数官员,纷纷把希望和目光投向了张丹青,希望他能够出面向皇帝劝说,以求达到皇帝收回成命的效果!

这些官员一进门就开始哭丧着脸抱怨起来:“都御史大人应该是知道的,北方学子有北方学子的苦,北方本就连连战乱,常常受到北元余孽的骚扰和破坏,经济基础压根和南方无法相提并论,这要是同榜而考的话,到时候南北榜桉岂不是要再爆发一次?

想来咱们的陛下,一定是受了以黄子澄为首的那三个贼子的蛊惑,这才想出了这么个下三滥的主意,张大人可是经历过南北榜桉的,可得想想办法呀!”

可谁知张丹青并没有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出头,反而一脸笑眯眯的揭着茶杯盖:“诸位大人都是北方的,可你们却忘了我是南方人,而且还是江西人,再说了,南北分考这种事情,我已经出过一次头了,实在不太适合再次出面!”

一番话说出来了,众多北方官员纷纷无语相对,眼见邀请无效之后,众多北方官员,这才纷纷离去……

只是这一日,张丹青的衙门就像是不得安宁一样,很多下属都开始向他抱怨,朝廷已经决定恢复周朝古地名,但这个决定却害苦了各级衙门,许多周朝的古地名已经两千多年没用了,突然要恢复,而且是全国性的全面恢复,这可害苦了这些中基层官员,一番查阅书籍引进据典,折腾了好半天,才恢复了区区几个地名!

更要命的是,好不容易恢复了这个地名之后,各级衙门还须得为这个恢复的古地名专门去刻一个官府的公章!

要知道全国的古地名都要进行恢复更改,掐指一算,这又是一件大工程……

就在张丹青忙得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小黄门却悄悄的跨进了督察院的衙门,说是奉皇帝之命请张丹青前去蒙顶茶舍……

皇帝在蒙顶茶舍召见自己?

张丹青不由的皱起眉头,心中更是大感古怪,一般皇帝召见他这种级别的大臣,往往都会在奉天殿,再不济也是在上书房。怎么会安排在了江都公主的蒙顶茶舍呢?

怎么看都透露着些许稀奇古怪!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