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很显然桂阳军之前说白了就是诱饵,在不停消耗着他们,并且把孙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的身上,而到了此刻,孙策就算看到荆州军的主力出现,这个时候也不敢再冒险了,原因很简单,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足以说明荆州军做足了准备,而现在孙策并不是太担心眼下出现的荆州军,而是他如果拼命了,接下来还有没有荆州军。

因为你无法保证,而又因为对方既然准备充分,所以他担心的事情十有八九会发生,而这才是孙策最担心的事情,他怕自己陷入道敌将的示敌以弱的诡计中,这类战斗他在与刘澜的交战中可是吃过好几次大亏的,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孙策需要再观察一番来确保自己的猜测是真是假。

两件相互交战,孙策九江军的实力显然不是桂阳军可以轻易击溃的,但是到了荆州军出现的时候,就改变了,他们的配合十分娴熟,仅从这一点来判断,孙策就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而这样的部队肯定不会是桂阳军,再加上他们的衣甲,不用想一定就是冀州军无疑了,可越是这样,他就越担忧,因为荆州军如果过来,肯定不会只来几千人,所以他现在必须要考虑接下来该如何做出选择了。

这一仗孙策其实已经放弃了,尤其是有人逾越之后就更没有再去指挥部队的想法了,可是身为九江军真正的统帅,他能这样做吗,能对这些跟随自己出神入死的兄弟们不管不顾吗?

一切都在朝着最糟糕的结局在发展,这个时候的孙策有什么能力去改变?如果真要说改变的话,或许要退到几个月前的豫章之战时,如果那时候他能够不把心思都放在豫章或者干脆一点把心思都放在豫章,那么就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所以对他而言现在已经不是没有后悔药可吃了那么简单,而是想保命都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孙策能怪谁,怪叔父孙静还是怪朱治,互相信任是有前提的,相互猜忌也是有原因的,与其去想为什么会之前互相信任,倒不如想想是什么导致他们相互猜忌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内部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很自然的,或者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只要涉及到利益,就肯定会有多与少的问题发生,而在孙策内部或者说刘澜内部,都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利益分配永远不可能做到公平,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只能尽可能的做到理论上的公平,但就像刘澜现在的内阁,首辅只有一人,你用了张昭,那其他人心里甚至是嘴上自然就会有意见,在军队里,关羽是第一人,别的将领自然也会有想法。

而孙策,重用他看重的年轻将领,尤其是对周瑜倚重,那么跟随他父亲丁奉等人肯定会有意见,但是这些内部矛盾却可以通过外部的矛盾去化解,而战争是能够瞬间使内部上下一心。

而取胜更是可以立即化解一些潜在的矛盾,可如果是战败,似孙策现在这样,那么小矛盾就会引发大矛盾,之前憋在心里的问题会一股脑的全部出现,众人拾材火焰高,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似袁绍似刘澜,都能够快速吸引一大部分人围绕在他们的身边,而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那也是这些人会让你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做落井下石。

这些人刘澜习惯称呼他们为投机犯,政治上的投机,或许让他们捞取了不小的利益,获得了极大的好处,而且他们更是在各大诸侯的治下混得风生水起,而对他们判断,却非常困难,人心隔肚皮,不到真正危机的关头,你能知道谁忠心谁又是阴险小人?

大直若奸,大奸若忠,大真若假,大假若真,大智若愚,这类人刘澜见得还少吗?历史上这类人还少吗?他最喜欢的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不到盖棺定论,你是很难对他做任何客观的评价的,典型的曹操在多少人的眼里,啊就是大直若奸的表现,当天下所有人甚至连他最亲近的人都觉得他会称帝,取汉而代之,他却并没有做出这些事情。

而刘备呢,对很多人来说他是仁义的代表,但同时他又是奸雄虚伪的狗贼,那么到底是谁心目中的刘皇叔才是最接近历史上的刘备原本模样呢?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想法,但就刘澜自己来说的话,刘备应该是属于那种大假若真,最后装着装着就变成真了,养成了习惯。

所以有些事情看表面是很难分辨忠奸的,为什么当时天下人都对周公议论纷纷,那还不是因为成王年纪幼小,十三岁为天子,周公摄政,当天下人都在传说这周公要取而代之的时候,周公没有这样做。

反观王莽,那可是时代的楷模,道德的典范,天下第一仁人君子,反正什么溢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都不过分,因为他就是完美的代表,符合圣人一切的标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最后篡位了。

能想到吗,谁能想到,王莽的人设几乎在他篡位的那一刻崩坏,并且遗臭千年,成为了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会被提及的典型人物,直到刘澜在后世的网络之上,才算是给予了王莽一定的平反,可是在儒家的伦理熏陶之下,王莽已经被打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但刘澜在想一件事情时,却喜欢分开了,揉碎了去想,所以在对王莽忠与奸这个问题上,他还是有着自己一些看法的,因为看待王莽这件事首先要看当时骂他的人是哪一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去分析王莽这个人。

所以看王莽必须要先分立场,如果不分立场,那么就永远也看不到王莽为人的本质,比如王莽所作所为,受到利益损失最大的必然是氏族大家,那么在他们的眼中,在所有后世的帝王眼中和史官眼里,王莽就是哪个奸佞小人,欺骗了世人的伪君子,而对普通的百姓来说,除了恢复井田让百姓受到损失之外,王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无愧他道德楷模四字,可在当时的情况下,土地是普通百姓的命根子,所以被氏族们稍微一带,瞬间王莽就变成了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伪君子,所以王莽最后败了,与其说是败给了那些掌握着知识的世家贵族,倒不如说是败给了那些被封建王朝剥削了数千年的自耕农手里,这不愿他们,因为知识被他们所垄断,热门缺少最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更缺乏判断善恶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当有人告诉他们,生活越来越苦是因为王莽的时候,这些嫉恶如仇,甚至非常单纯的百姓便成功被有心人煽动起了怒火。

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所以王莽遗臭万年,秦始皇被骂了数千年,而相似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而还有一些人呢,运气就要好上那么一些了,即使当时没有平反,可在日后却得到了证明,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袁崇焕。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的话,袁崇焕是乾隆给他证明,换言之如果明未亡的话,那袁崇焕势必将是贰臣传中那个将会被世人所唾骂的那一个,一生一世都会背负骂名,而京城百姓分食其血肉,也不在有人会为他涕泪,反而还会拍手叫好,甚至会恨不得想自己为什么没有生在那个年代,要亲口尝一口这个恶人的肉,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有袁崇焕这样被平反的例子,同样也有替人代罪的大奸臣秦桧,哪怕后人都清楚他是背锅侠,但好像却没有谁会替他多说一句辩解,因为害死岳飞的终究是他动的手,所以秦桧遗臭万年了,可他后世子孙与金国交战战死沙场,名副其实的抗金名将,却又鲜少有人提及,至于高宗那就更不会有任何的骂名。

而这就是历史,一个被打扮光鲜亮丽的小姑娘,是真是假都只是一些人希望你知道的真相罢了,可此真相距离真相到底有多遥远,就比如明朝的胡惟庸案,连清代为明修史,也都只是对此案一笔带过,所以这就是历史,有遗憾的历史才是历史,因为他可有让喜欢者有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刘澜还记得在后世与三五好友把酒言欢,也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五代十国,几乎是所有人都选择了赵匡胤,而只是刘澜自己把票投给了柴荣,从那一瞬间刘澜明白了一个道理,成王败寇的道理,但是刘澜也明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因为朋友的选择也是有他们自己的原因,赵匡胤如果不强,又怎么可能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呢。

一句话刘澜说不出话了,是啊,无力反驳,说再多也没用,哪怕在刘澜的心里,柴荣就是五代十国里没有缺陷的君王,第一明君,所以刘澜喜欢历史是有原因的,这也是他平时的乐趣所在。

假如在给柴荣两三年的寿命,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首先夺回燕云十六州,毕竟是假设,刘澜不敢肯定保证柴荣一定能做到,但是机会或者说是赢面是非常大的,但可惜这一切都因为他的死而成为了遗憾,如果是周而不是宋,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刘澜都会问一句自己,为什么他喜欢的人好像都英年早逝了,霍去病、孙策、柴荣、郭嘉和周瑜,他们几人之中最小的霍去病也才二十四岁,最大的郭嘉死时也不过刚刚三十八岁,天妒英才,能不叫人遗憾?

而孙策帐下,因为连续的失败,自然激起了内部的纷争,离心离德不说,甚至对孙策的指挥开始了质疑,结果就导致了这一仗演变成现在这个结果,如果按照孙策的想法,零陵虚张声势,桂阳暗度陈仓,就算最后出现了出入,那也不可能真的与桂阳开战,最多就是对峙而不打罢了。

只要不开战,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而一旦开战,拿下桂阳则还在掌控之中,可一旦出现意外,那所有的计划就都会被打乱,而现在的情况不仅没有拿下桂阳,计划还全部落空,甚至还有时刻被消灭的风险。

如果之前孙策还有信心说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那么现在他可有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完全被荆州军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最为关键的是,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赵范没这个能耐,所以这对此刻的孙策来说无疑是最受打击的地方,那种被羞辱的感觉让他羞愧难当。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孙静等人终于冷静下来,不在盲目了,或许连他们也知道铸成大错了,可是这个时候不管他们说什么话,孙策迟迟没有回应,倒不是他已经破罐子破摔,而是他也在考虑在观察,越是危险的时刻,就越要冷静,要先找到对方的弱点,不然一切努力都成为泡影。

所以他此刻是其统兵一来最为冷静的时刻,因为他在观察敌军的软肋和弱点,一旦被他发觉,就立即集中兵力进行打击,只要如此才有一线生机,否则此战他们撑不过一个时辰,甚至在一个时辰之内,这一场战斗就会落下帷幕。

孙策如此冷静的表现反而衬托出了身边孙坚和朱治两人的表现,以前在孙策眼中,两人无疑是大智大勇的影响,可是到了真正关键的时刻,你才会见到一些人真正的嘴脸,遥想当年起兵丹阳,朱治成竹在胸时的模样,遥想叔父夸夸其谈,对其说教的样貌,再看此刻生死关头时的表现。

能想到吗,不是这一次的机缘巧合,可能孙策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两人这般模样,想想就有些可笑,可再想想,却又对自己重用周瑜等人觉得是那么的明智。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赵氏虎子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大明:我洪武爷亲弟!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血雨腥风逆天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