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不要让皇后知晓,反正,到最后出问题,也不关我们的事。”尼楚贺确实没有对皇后出手过,至少明面上没人查得到。
皇上就算审查,也只会查到皇后对她出了多少次手的证据。
至于害皇后的人选,贵妃既是为自己报仇也是心甘情愿做了太皇太后的棋子。她可不会替贵妃扫尾,毕竟,贵妃也不是没对自己下过手。
产房内,王嬷嬷进来时朝皇后点了点头,只是心里有种挥之不去的不祥之感。自从淑妃有孕,她做了不少事,偏偏人还坐稳了胎。
其实在王嬷嬷看来根本不必如此心急,淑妃怀的是双胎,最容易早产,生产的时候……偏偏主子看不开,孕期里急躁的性格越发严重。
若不是主子是皇后,又怀着身孕,太皇太后和皇上也不会只是收了宫权这么简单了。
“皇后的情况如何?”康熙不动声色的询问守在外面的太医,手不停地转着玉扳指,可见他心中并不平静。
太医是皇后惯用的那位,“主子娘娘的情况正常,脉象无问题。”
康熙颔首扫视了一圈,看到尼楚贺时皱了皱眉头,“淑妃身体不便,回景仁宫吧。”
“嬷嬷,你替本宫送淑妃妹妹回宫,仔细点。”
哪怕贵妃是在皇上面前做戏,尼楚贺也没有推辞,正好可以借齐嬷嬷的口,将路上的意外捅出去。
毕竟如今管着宫务的是贵妃,自己要是出了问题,她也难辞其咎。
之前的水渍已经干了,但是另一侧却出现了油花和苔藓,尼楚贺都要为幕后之人鼓掌了。
一回到坤宁宫,齐嬷嬷就将事情低声回给了贵妃。
皇后痛苦的叫喊声时断时续,康熙心里不痛快,“贵妃,可是出了什么事?”
“回皇上,是淑妃妹妹回去时,路上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东西。”贵妃低着头,将齐嬷嬷刚才说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前朝战事不顺,康熙进后宫的次数也少了,但也会时不时地询问几句。
“你去查,有问题的都关进慎刑司。”
贵妃恭敬地领着人离开了坤宁宫,眼中是一闪而过的得意。
翌日,尼楚贺睡醒时,红袖将坤宁宫那边的消息一一道来。
听到六阿哥只是略微有些体弱,尼楚贺有一瞬间的诧异,不过很快就想通了。贵妃的药本就是偏方,因人而异,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
如此,皇后对如今养在宫外的五阿哥才会更觉得碍眼。
至于尼楚贺遇到的意外,贵妃处置了两个庶妃和几个宫女、太监,庶妃张氏、小纳喇氏被禁足。
这结果,尼楚贺一点都不意外。
“嬷嬷,我们这边人查的如何?”
“张氏和那拉氏是郭络罗氏和纳喇氏动了棋子。”
尼楚贺轻点下巴,“倒是谁都敢踩本宫一脚了。”今年本是大选年,因为前朝之事直接免了选秀,点了几位秀女入宫。
这其中就有纳喇氏的一对族妹,进了宫成了姐姐妹妹,那些姐妹情却所剩无几两人。
尼楚贺不着急做什么,现在她当务之急是平安生下两个孩子。
六阿哥的洗三和满月办的很隆重,尼楚贺因为要养胎,康熙直接免了她出席。六个月的双胎,尼楚贺走路时必须要两个人扶着了。
这宴席上人多,康熙也担心她出了什么意外。
“青禾,撤下去吧。”
尼楚贺扶着绿衣慢慢的站起身,只见桂嬷嬷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
“主子,这个月送来的布匹和药材有问题,慈宁宫送来的燕窝也有问题。”桂嬷嬷有些惊疑不定。
皇后的手伸的可真长,这才出了月子都不好好养身体,就开始给她找不痛快了。
有她要保皇后三个月的要求,太医也只是诊断皇后身体虚弱,需要调养个一年半载。尼楚贺不愿意皇后死,主要是不乐意她是为了皇家子嗣而死。
“嬷嬷,将那些东西都收起来吧。”
见主子不愿意多说,桂嬷嬷有些担忧,离生产还有一个多月,任何意外都有可能。
尼楚贺在屋内慢慢地走着,一边安抚身边的几个人,“不要这么紧绷,皇上许了本宫生产前不必出门,你们只要守好了景仁宫就行。”
“不需要禀告贵妃吗?”在红袖看来,这事交给贵妃,哪怕没有直接交待,皇上那边也必然会心疼自家主子。
尼楚贺喘着气半躺在软塌上,对红袖的提议摇了摇头,“皇后现在不能有污点,而且本宫也没有出事,没必要非惊扰皇上。”
后宫的女人和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非黑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更何况,皇后还生了嫡子,为了皇家和阿哥的脸面,皇后就必须是宽容大度好名声的。
屋外听墙角的康熙,神情欣慰又复杂,扫了周边人一眼,直接带着梁九功悄悄地离开了。
因为尼楚贺一直窝在景仁宫不出门,连初一和十五的请安也被免了,皇后根本使不出手段,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人身上。
“嬷嬷,这次必须万无一失,前朝已经有大臣请立太子了。”宫装女子恨得直接撕破了手中的丝帕,凭什么对方可以得到这些荣光。
“主子放心,本就是强弩之末。”嬷嬷心疼地掰开她紧握着的手,免得主子伤了她自己。
在皇后自鸣得意之时,殊不知,她的一生早已走到了尽头。
“纳兰明珠,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康熙直接将手中的几张供词扔到了地上,心里十分恼怒。
明珠战战兢兢地跪在那,“皇上命臣一家抚养五阿哥,是臣的荣幸,五阿哥溺水之事,臣绝对无任何隐瞒。”
无任何隐瞒?就是说身在后宫的皇后派人去谋害朕的子嗣是事实!
康熙想到了数日前在景仁宫听到的一席话,又忆起贵妃之前查到的一些事,若不是情况不允许,他也想直接废后。
“你下去吧,好好照顾保清。”康熙忍着心中的怒火,等人退出去后,直接领着梁九功去了慈宁宫。
仁孝皇后,何尝不是一种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