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如今皇后娘娘病着,淑贵妃要安胎,咱们先按照旧例行事,若是有什么问题,再集中起来一起请教淑贵妃。”
两人对见面的结果都算满意,荣嫔又略坐了一会就离开了。
若是以前,惠嫔说不得要多留她一会,能拉拢到她是再好不过了。之前的事,惠嫔反复自省,认为皇上恼怒的无非是觉禅氏是罪奴、又特意学了淑贵妃的做派。
她的保清还小,延禧宫不能就此沉寂下去。
因为皇后病重,尼楚贺的生辰也只是康熙和两个儿子简单的用了顿午膳。两个小的还联手煮了一碗长寿面,虽然味道一般般,但好歹面是熟的。
原以为皇后能撑过中秋节,不想在六月的最后一天,钮祜禄东珠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继后病逝,这让不少人都有了新的想法。
尼楚贺在见她额娘那拉氏时,叮嘱再三,让族人低调再低调。
“额娘,不管他纳兰明珠的女儿多好,都不行。”听说纳兰明珠看上了额图珲,尼楚贺就想到了结党营私,如今朝堂上看似明珠一党、索额图一党和佟家三足鼎立。
但事实上,佟家如今完全是皇上在扶持着。他阿玛去年承袭了一等公的爵位,那也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
今年开春,尼楚贺考虑了下,还是和那拉氏商量了一番,将鄂伦岱送到了她阿玛的身边。一来可以锻炼下她大哥,二来也是希望这父子俩能好好相处。
起初不确定也是因为她大嫂塔娜有孕在身,结果还是大嫂极力促成了这件事。
尼楚贺伸出手比了一个一和二,然后摇了摇头,“额娘,表哥不容易,佟家更应该全力支持他,尽心尽力的办差。”
“额娘明白的,娘娘的意思也会尽数告知族人的。”那拉氏摸了摸女儿有些消瘦的脸,“这一胎怀的不安生?”
宫里宫外,消息灵通的都知道,淑贵妃这一胎是要抱给皇太后的。最重规矩的两宫太后,这一次送的贺礼都加了一层,其中的意思很明显了。
皇太后虽然不主事,但也是一门好的靠山。对于低位的嫔妃而言,不管是子女还是皇太后这条大腿,她们都想要。
“没有,小阿哥很乖。”尼楚贺笑的很温柔,“只是最近事多,睡眠有些不好。”
她怀着身孕,直接被免了哭灵,只需要给继后抄写佛经祈福。
那拉氏有些感慨,一转眼女儿都是三个孩子的额娘了。不管是神情还是眼神,都多了股温柔的感觉。
“若是裕亲王福晋来了,娘娘不见也无妨的。”隔壁府,那拉氏也是心累。好在如今隆科多的媳妇管事不错,她也放下了不少心。
尼楚贺一听这人就蹙起了眉头,“是又闹了?叔叔如今是什么态度?”
能是什么态度,那拉氏摇头,“你二叔如今只希望裕亲王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养着她就行。”虽然如今不喜这个侄女,但是偶尔也觉得她有些可怜。
不过啊,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不是她自己一直闹腾,何至于落到如此处境?
布尔和嫁给裕亲王十年了,这终于怀上了,不一心安胎仍抓着管家权不放。那位侧福晋,那拉氏见过几次,至少不是个喜欢争强斗胜的。
后来动了胎气,裕亲王直接撸了她的管家权,而是请了太皇太后赐的那位嬷嬷暂管着。这可真是……京城里,一般的秘密都是藏不住的。
好在那拉氏也精明,而且也实在是她那弟媳不靠谱。现在,那些相交的夫人们只认为是赫舍里氏不会养女儿。毕竟,宫里的淑贵妃还是不错的。
“希望她多为孩子考虑考虑吧。”尼楚贺无奈地摇摇头,裕亲王虽说已经有了两子一女,但是也看重嫡出子嗣。
她堂姐若是继续这么作,苦日子在后面呢。
孝昭皇后的葬礼仪式与仁孝皇后的葬礼并无太大区别,甚至因为太皇太后的欲哭灵、皇太后梓宫前举哀反而显得更加贵重。
九月底得到郭络罗常在有孕的消息,尼楚贺算了下时间,也只是轻叹了口气。
“嬷嬷,你去翊坤宫送贺礼吧,让宜嫔仔细照顾着,缺什么直接寻荣嫔。”尼楚贺和这位常在接触的不多,但也清楚对方的脾性。
这会子,宜嫔心里怕是不痛快着呢。
桂嬷嬷带上听雨,亲自开了库房挑选贺礼。如今后宫主子位分最高,郭络罗常在的这一胎就很显眼了。虽说主子将重要的宫务都给了出去,但惠嫔和荣嫔是协理,出了事主子是要担主要责任的。
四个月的肚子已经有些微鼓了,长生有些好奇的摸了下。
长华其实也想摸摸看,但到底有些担心。他记得上辈子,皇额娘有了妹妹的时候,连面都很少见,伺候的人也都围着,怕自己伤到了妹妹。
尼楚贺摸了下他毛茸茸的发茬,又牵起他的手放在腹部,“他现在还小,等再过半个月左右,你们就能明显感觉到他在动了。”
兄弟两都有些新奇,当初他们似乎也是差不多的时候吧?
长生翻开书页,是《千字文》,“额娘,儿子给弟弟念书吧。”
“行,以后午膳前长生念书,晚膳前长华念书。”尼楚贺直接给他们分配了时间,定下了胎教时间。
小婴儿无意识的划了划手,只觉得耳边嗡嗡嗡的很吵,一点都没有之前的声音好听。他不想听了,想睡觉zzz~
弟弟还没有出生,长生和长华就很好的拉住了‘仇恨值’,并且还很是高兴地炫耀了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
孕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连看书都被认为费眼睛。
尼楚贺不得不放下了看书计划,只是让人继续收集洋人的书籍和地图。
这个时期,英国已经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也早已开始了殖民侵略。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结束,英国经历了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接这个任务的本意就是为了功德,她进宫前就已经做好了计划书,只待时机成熟时一一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