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很短,至少对于董宣武是如此。他原本想把所有的事情甩给熊兆琏和马忠,趁着这三天的假期回北京城,不管任何事情,与李轻盈享受一段平静而又幸福的时光。当领导吗,不是都该有点特权吗?
可是无情而且无耻的马公公很直接地否决了他的请求。
“董大人,这次可不是咱家有意要为难大人。你这支兵马练得怎样,不仅关系将来大人的荣辱,更关系咱家的生死。
如果大人真的吃了大败仗,凭着皇上的宠信大人也许能逃过一劫,可咱家不成。大人应该知道,作为监军的太监,在兵败后一定要砍脑袋的。大人输得起,咱家可输不起。
所以,来军营帮忙,带了八名熊家的家丁,负责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熊大人可忙得顾头顾不上腚了!”
马忠,这不能不说是徐光启一直以来的一个遗憾。有董宣武等人诚心相邀,又有信王爷朱由检亲自出面,样样都需要重新二龙出水阵,什么六出梅花阵,这些才开始。
这里可不像水泥厂和永定皇庄,水泥厂那边有三百工匠,只要说明目的意思,画张草图,积极『性』空前的工匠们自然而然就会将细节想好,根本不需要费自己家中抽调了四五十名好手,有这么多人手振朝、薛荣各提供两名值得信任的会写字的家仆,总共,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是董宣武可以放手,敢于放手的缘故所在。
可是编练新兵不同,真正懂军饷与军械的问题,后来不了了之,这老头子很有可能会这一块的,只有熊兆琏一人,那是他的家学。即便是董宣武,他也拿不准他从后世拿来的那一套是不是管用。他所说的那些东西,就的手下,协助白牡丹等人接手大剧院建设事宜。刁德嗣和董三会彻连熊兆琏也有些听不懂。所以太需要人手了。
董宣武想了想,手中的确缺少人手,他要训练的是一支新的队伍,涉及方方面面各个体系,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战术,都要向和熊兆琏、马忠三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思量再三,和董宣武一起训练新兵,主要负责文案事宜,算是参军,刁贵略通董宣武决定将熊廷弼、刁德嗣两人拉熊兆琏、燕无为、周通进来,熊廷弼不必说,有胆有识,对大明军事的了解可以说当世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他。
刁德嗣本来是安排他负责大剧院建设的,不过大剧院还没正式开工,现在还只在丈量土地,设计规划中。水泥没弄出来之前,董宣只打算把地基多大心思。永定皇庄也是一样,虽然是种植土豆这样的农作物,薛荣可是一口气从挖好。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白牡丹他们自己完成。所以完全可以抽出来跟董宣武一起训练新兵。
另外,燕无为原本就是大子专门安排过来的董八,董十七等四名董家家丁,将作为董宣武的亲兵负责董宣武明的官兵,曾经官居千总,也懂一点军事,必须拉进管理层,分担一下事情。
倒是周通除了武功好一点,有一把子大力气,暂时还看不出其他方面的才能,还是接着当董宣武的保镖这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吧。
想到这里,董宣武急忙让人把信王爷人都同意信王爷的观点,但众人多多少少都有这个疑问,目光一齐、郭振朝、薛荣、刁德嗣等人找齐,又让熊兆琏,请来他老爹熊廷弼,又遣人找来白牡丹和负责文艺团的几人找来。
众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
郭振朝负责水泥厂事宜,薛荣负责永定皇庄事宜不变。
信王爷将会派出一名得力底调出来。为了白牡丹的安全,信王也还会抽派两名侍卫作为白牡丹的保镖。加上董宣武原本给白牡丹雇佣的两名保镖,估计京城中没人再敢打白牡丹的主意了。
自从发生了李轻盈被还请大人从现在起,遵守军营的纪律。一年想练出一支精兵来莽古尔泰掳走的事情,董家派了四名护院入驻济安居,专门保护李轻盈。董宣武不好让家里出人保护白牡丹,干脆自己出钱请来两保镖保护白牡丹。
刁德嗣作为副手调到军营一点文墨,再加上董宣武、郭有七名手下。
熊廷营弼答应军法徐光启老大人请来,协助练兵。徐光启曾经在通州练过新兵,只是因军纪事宜。
董宣武、负责平时士兵的,估计三国读多了,把书中作者想象。
马忠和他带来的那两个锦衣卫赵兴和、刘含继续负责后勤事宜,手下管着四十多名民夫。
董三和之前董家老爷的生活起居,以及安全防卫,五人以董三为首。
信王爷还答应帮忙把为同意。董宣武心里还一直惦记老头子在天津的那台工业母机,不知道能不能趁着这机会弄过来。
商议完毕,说得没错,新队伍开张,新队伍开张,又不是用的老军营,衣食住行、军械场地白牡丹等人匆匆离开,天『色』已经不早,他们还需要赶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到城中。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李轻盈那样的事情,董宣武派周通护送他们回城。
其余的人倒是不站立有什么用?依着小王的意思,应该教他们各种战阵,什么一字长蛇急于回城,这次会议就在永定皇庄中信王爷的别院中开的,别院不算大,但他们这些个人还是住得下的。
如何在一年之内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新军,这是个问题,众人必须统一思想。
董宣武把他的想法提出来。
“董兄,你真打算让他们学站立,走路这些?”朱由检睁大了眼睛,“难道不是该让他们练习武艺,打熬身体吗?每天跑步还说得过去,走路、阵,什么有用处啊!”
到底是小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纪的军队靠拢,至少也要达到二十世纪初那样军队的水平。这些,单单靠他情当真了。
虽然并不是所有望向董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