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一式钢炮跟这个时代的火炮并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火炮,管壁是不均匀的,炮口管壁较薄,底部管壁较厚,整个炮身就像是一只细长的罐子,这是因为火炮在发『射』过程中,各处所受到的压力并不一样的缘故。天启一式火炮则不同,从炮口到炮尾,炮管都是一般粗。这完全是也了铸造的方便,因为不均匀的管壁很容易让炮身产生缺陷。
而且天启一式火炮也不是像这个时代的火炮那样一体成形,而是底部与炮管别成形,然后车出螺纹后,旋接在一起。最后钻出盲孔,灌上钢水固定住。
这九门炮立即被运抵五行营,再加上之前已经运到五行营交付营警卫连训练的那一门,董宣武终于可以组建计划中的火炮连了。
这九门火炮,被交给了螣蛇标十五连。
在董宣武的计划中,螣蛇标将会成为炮兵标,暂时总共将会配备三十六门三磅小钢炮,十八门六磅钢炮。
三磅小钢炮『射』程可达两里地,威力略小,但胜在十分轻盈,一匹马就能拉着跑得飞快,特殊情况下,一个普通士兵就能将它扛起来,十分利于野战。
六磅钢炮威力与『射』程都比三磅炮强得多,不过暂时还造不出钢制的来。
由于信王又从工部那里要来了不少熟练的工匠,再加上招收了不少工人,火炮厂三磅火炮的生产速度,可达到每月二十门左右。一个月的时间,炮标火炮的缺口就能补齐。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试制六磅火炮,相信有制造三磅火炮的经验,试制六磅火炮
制造出钢铁火炮后,董宣武立刻去信告知了老师孙承宗,军火这东西,不能光靠自己消化,不然,军工厂生产出那么多东西,五行营哪来那么多钱买?需要开拓市场。山海关和宁远的兵马显然是最好的买家,所以董宣武最先想到了老师孙承宗。
孙承宗在山海关训练新军,也非常重视火器,但是京城铸造的火炮,都是铜炮,不但移动不便,而『射』程也不够远。听到董宣武在信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孙承宗立刻请旨回京。
在来到五行营,看到董宣武亲手演示三磅炮的『射』程极威力后,的确比同样大小的铜炮『射』程要远,这是因为董宣武的炮管比铜炮要更长一些。
同时,由于炮管内刻有三道螺旋线的缘故,炮弹更稳定,精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董宣武还开发出来了开花弹,威力在孙承宗看来非同小可,中弹点五米范围的标靶被『乱』飞的弹片撕成了碎片。
因此,孙承宗当即拍板,向董宣武定购三百门六磅炮,每门价格八十两银子。另外订购六千枚开花弹,每枚开花弹五两银子。
果然是财大气粗啊,单单这两项就是五万四千两银子。火炮厂一年多的产量不愁没销路了。
不过这也难怪,长城上需要火炮防守,新建的宁远城和堡垒也需要大炮防守,还有新军所需,的确不是个小数字。
董宣武一高兴,答应每门奉送十枚实心弹。
非但如此,孙承宗对天启一式步枪也很感兴趣,工部所造的鸟铳质量实在太不靠谱了,按照一支步枪加一柄刺刀四十两银子,一百发子弹一两银子的价格,下了三千支步枪,三十万发子弹的订单,并答应先支付两成的订金。
当然,是在五行营完成武装后,才能为他们生产。看来,步枪厂要扩建了,要不然,恐怕孙承宗猴年马月才能拿得到货。
对于其他的些军用品,孙承宗出手采购了一些。
真是大主顾,大买家呀!孙承宗一出手,就够诸多兵工厂好长一段时间吃喝不愁了。
至于六磅炮,孙承宗表示,等六磅炮造出来后再派人来商榷。估计到时这笔单子也跑不掉。
除此之外,孙承宗还表示出对红衣大炮的兴趣,希望董宣武也能仿造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又称红夷大炮,是泰西在新近制造出的一种火炮,刚刚传入大明,『射』程可达十余里,威力巨大而且精准,但价格十分的昂贵,目前大明还没几门,基本都架在山海关上守国们。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非常有特『色』,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可以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而且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这不就是十二磅重炮吗?
董宣武心里嘀咕,要造出这东西可不简单,膛压不知必三磅炮要大多少倍,用钢铁造,很容易炸膛,毕竟他们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是失蜡法铸造成形,而不是经过轧压成形的无缝钢管。这其中强度的差别相去甚远。
如果继续用失蜡法铸造成形,那管壁必须相当的厚,而且要涉及到各种热处理工艺,那成本就不小了。
唉,还是技术不过关啊,泰西人后来的炮也都改用钢铁制,不晓得泰西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董宣武转头望向咬着不放。
咬着不放急忙低下了头,十二磅重炮,他也只是听说过,连样子都没见过,他又怎么敢打包票一定造得出来呢?这次造出三磅炮,可是熬白了他不少头发。
“好,既然老师都说了话了,弟子一定给您把红衣大炮给仿制出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过弟子没见过红夷大炮,不知是什么模样,不知老师是否可以让弟子见识一下。”董宣武豪气大发,拍着胸脯保证说,既然泰西人能做出来的,华夏人没有理由做不出来。
不过董宣武所言也不全是实话,他这一世的确没见过红衣大炮,不过在上一事,他不止一次在纪念馆见过那玩意,红衣大炮什么模样,他心里一清二楚,只是具体尺寸,还需要测量后才知道。
孙承宗哈哈大笑,说道:“不要紧,老夫跟陛下说一声,这次老夫回山海关,你便随老夫去一趟吧,正好老夫也要考校你的学问。”
一句话把董宣武说得愁眉苦脸,大半年没『摸』书本了,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哪还有时间读书,不知该怎么应付老师的考校。
孙承宗在五行营中左看看,右看看,好奇不已,整整呆了一天才离开。
送走了孙承宗,莽和尚忽然说道:“二爷,洒家要请假回一趟京城,还请大人批准?”
董宣武有些奇怪,问道:“没事你回京城做什么,莫非有相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