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四方虽然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大明,但就行动的细节,四方的意见并不统一。
就比如西班牙要求荷兰同意四方在大流球岛上建立各自的基地,共同统治大琉球岛。这个要求,荷兰坚决不同意。
大半年前,荷兰可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才赶走意图盘踞北大琉球岛的西班牙人的。
独占大琉球岛,就意味着独占了大明福建以北沿岸的贸易,也独占了倭国、朝鲜、琉球等国的贸易,即使日后各国插手进来,那一份过路钱也是少不了的。这其中利益巨大,荷兰又怎么可能松口?
这也引起了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等国的不满。
可是那又如何?
西班牙早已不是哥伦布时代的西班牙。
三十八年前在英吉利海峡进行的那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把目空一切的西班牙的心气全都打没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居然败在了弱小的英吉利舰队的手上,让整个世界的下巴掉了一地。那可是三万人对九千人的战斗,而且西班牙舰队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西班牙不行了,已经衰落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该让位了。还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势?
至于葡萄牙,这个曾经的爆发户自身都难保。
巴西的糖,非洲的奴隶,印度的香料,还有从非洲和巴西掠夺的巨量黄金钻石,成就了葡萄牙,也彻底毁掉了葡萄牙。
地主有地不种,平民有工不做,贵族只会挥霍。农民、地主、平民都跑到海外发财,国内工、农业生产几乎荒废。
1580年,葡萄牙国王恩里克去世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趁着葡萄牙国王恩里克没有后嗣,于次年加冕成为了葡萄牙国王,吞并了葡萄牙,结成了名义上的伊比利亚联盟。
至于英吉利,荷兰则是戒心重重。
这个游离于欧罗巴大陆之外的国家,自从1588年在英吉利海峡以弱胜强,将西班牙无敌舰队送进了海底,这个国家越来越显示出他巨大的潜力,有资格与荷兰争夺继西班牙后的海洋霸主地位。
不过好在英吉利与西班牙之间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战争,两者之间仇恨至深,英吉利人是不可能完全倒向西班牙这边。
况且,一个印度,英吉利暂时还消化不了,抽不出太多精力关注大流球岛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荷兰才能顶住西班牙的压力,死不松口。
现在,大明露出要对付荷兰的势头,虽然荷兰感到了重重压力,但始终不愿给西班牙等国以借口,插手大琉球事务。
况且,无论是大琉球岛舰队司令雷约兹,还是大琉球岛最高长官德韦特,都认为:
以上一次澎湖之战的情况来看,明军还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除非集中大量军队和战船围攻,明国没有希望战胜荷兰驻大琉球岛的军队的。
而董宣武虽然调来了据说是大明国最精锐的两个营,但充其量不过不到三千人。其他的大明官兵并没有汇集的动向。仅凭这三千人,以及厦门、澎湖的驻军,想要击败奥伦治城的荷兰军队,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有这种判断,所以荷兰虽一边于大明福建巡抚以及董宣武交涉,一边积极调集兵马,以备不测,但从心底来说,却是并没有把大明的举动当作一回事。
在他们的心中,始终认为,在大明东南沿海的三大水师没有大动作之前,明军不可能冒然进攻大流球岛,奥伦治城安如泰山。
正如在大明官员心中大明才是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华夏永远是站在世界文明的巅峰,其他的地方都是莽荒之地一般,在泰西人的心中,同样存在着有着相似的想法。
他们认为他们承袭了古希腊璀璨的文化,继承了古罗马帝国辉煌的历史,世界的中心在欧罗巴,基督教文明才是世界上最巅峰的文明。他们心中,对其他地方的文化一律视为土着文明,这样的观点让他们从心底瞧不起除欧罗巴以外其他文明。
正因为如此,德韦特与雷约兹虽然听说过董宣武此人,也听闻过五行卫曾有的战绩,但并不信以为真。
他们认为,那些只是东方人自吹自擂罢了,这种事在欧罗巴文明中并不乏其事,就比如斯巴达三百勇士,又比如古希腊的那些光怪离奇的神话故事。
从心底,德韦特与雷约兹瞧不起董宣武。
战争往往就是这样,指挥官的骄傲也许无关紧要,但也有可能会永远改变历史。
当危险降临之时,德韦特与雷约兹无一例外地因为这种骄傲忽略了对岸那些微小的异动。
尽管早有情报显示,厦门与澎湖之间,大明商船的活动近来活跃了许多;尽管荷兰人安排在澎湖上的细作冒着生命的危险禀报,最近十天内,原本驻扎澎湖的大明官兵几乎全部被调回福建,接替他们的官兵,纪律森严,与以往的官兵有很大的不同。
站在新建成的密特堡,遥望桅杆林立的禾寮港,大琉球岛及奥伦治城德韦特脸上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意。
愚蠢的东方人啊,为了区区澎湖几十座岛屿大动干戈,却对大琉球岛这座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岛视而不见,拱手送人。
澎湖列岛再重要,又怎么比得上大琉球岛之万一?
这个世界,是海洋的世界。
只要控制了大琉球岛,就等若控制了大明东南沿海,控制了整个东亚的贸易。
古老的东方有一句话,叫什么能看清拉马车的马匹每根马毛的末端是什么样,却看不到车辕的方向是指向何方。这句话说的不就是明国自己么?
别的不说,马六甲如此重要的地方,扼制着整个东南亚,明国居然在占领后自动放弃,真是愚蠢之极。
东方人的思维,的确让人十分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