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光居然投降了!这一点非常出乎董宣武的意料。
董宣武原本以为,德川家光会脱光衣服,在腹部缠满白布,在肚皮上狠狠划上一刀,五脏肠子流了满地,这才合乎董宣武印象中的倭人的形象。
可是,德川家光居然投降了,他可是倭国江户幕府的大将军啊!
董宣武当然不会拒绝德川家光的投降请求,一个活着的德川家光可比一个死去的德川家光有用得多。可以想象,为了挽回颜面,赎回德川家光,那位实际上掌握着整个倭国大权的德川秀忠会付出多大的代价。没有道理,送上门来的竹杠不敲。
而且,如果能掌握住德川家光,那可比掌握一个上杉次野有价值得多。大明能从中获得的利益简直是不可估量。
董宣武不是孔夫子的门徒,传统的仁义道德、忠恕之道在他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地位,至少对大明的敌人,他绝不会手软,能利用的,一根头发他也要利用到底。
烈火还在燃烧,但硝烟渐渐散尽,一队队倭军俘虏满脸疲惫、垂头丧气,在朱雀营战士的押解下走进了海岸边临时圈定的俘虏营。
此战,明军共俘虏了五千多名俘虏,击毙了三、四千俘虏,至于被烧死在烈火之中的倭军,根本无法统计。
投降的倭人十分老实,没有一人敢与反抗,十分听话,也十分配合,一副任人鱼肉的模样。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这个时代的倭人,还是后世的倭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除了一些德川家光、前田利常等一些重要的将领,明军对俘虏营地的看管实际上并严密。董宣武甚至留出了很多漏洞,有意想要放一些俘虏逃走。可是,倭人很守纪律,天明时候,董宣武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一名俘虏逃走,反而这一夜,又有很多倭军主动来明军的阵前投降。
后来董宣武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原本董宣武以为,为了防止倭军俘虏反抗做乱,每人每天按三顿三两军粮供应俘虏应该已经是非常苛刻了。谁知,从倭军俘虏的嘴中,董宣武得知,正常情况,倭军的伙食每天只供应两顿,每顿只提供两个饭团。一天下来,每人一天军粮不到二两。
每天三顿供应,三两军粮,早已让吃不饱饭的俘虏们喜出望外。
按照德川家光的解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倭人将领们相信,如果让麾下的士兵吃饱了饭,那么他们就会懒散起来,不会拼命地打仗。
这种荒谬的理论董宣武还是第一次听到,世上还真有又想马儿不吃草,又想马儿跑得快的事。私下里,董宣武认为这纯粹是倭国将领想法子克扣、剥削士兵的借口。
到目前为止,董宣武以收容了八千多名俘虏。这么多的俘虏,对董宣武来说,实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不但要派人看着他们,防止他们从背后捅上一刀,还要好吃好喝供喝,给他们疗伤,单单日后每天消耗的粮草,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董宣武毕竟不是倭人,虐待、残杀俘虏的事情他无论如何是做不出来的。当然,他也不会做出宁可勒紧裤腰带,自己饿肚子,也要优待俘虏这种蠢事来。
带着这么多俘虏,还会极大的影响明军日后的行动。
董宣武发现,打了一个大胜仗,同样也很苦恼。
想来想去,董宣武决定,把这个苦恼丢给早早逃回萨摩城的岛津忠恒。他派出了一名俘虏,给岛津忠恒送去了一封信。
在信中,董宣武详细地解释了他所面临地苦恼,要求岛津忠恒分担。
年成不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大明义师以仁恕为本,已经勒紧裤腰带,喝稀饭供应俘虏伙食了。
明军喝稀饭不要紧,但德川家光身为倭国江户幕府的大将军,如果德川家光也一起喝稀饭,吃咸菜,实在是太损华夏与倭国自古一来一衣带水的友好关系。所以,希望岛津忠恒能够提供足够的粮草,以保证江户幕府的大将军不要被饿着。
这封调侃意味十分浓厚的信件一送到萨摩城,立刻引起了岛津忠恒的重视,立刻组织了一千多民夫,拉着三百多车粮食。
岛津忠恒胆子不小,也不担心明军趁机将他扣押,居然亲自押送粮草到了董宣武营地。还连连鞠躬。满脸堆笑地询问,这些粮食够不够,如果不够,他立刻再派人送一批过来。
岛津忠恒的表现完全出乎董宣武的意料之外,根本不像是三天前还誓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敌军,更像是配合默契的友军。
出于好奇,董宣武决定见一见这位奇怪的将军。
岛津忠恒的态度十分谦卑,根本不敢抬头看董宣武。董宣武还没开口,岛津忠恒已经鞠了十数次躬,说了不知多少抱歉,并表示,立刻退还侵占琉球国的土地,愿意做出赔偿。
伸手不打笑脸人,双方在极为友好的氛围中,回顾了华夏与倭国自古以来一衣带水亲密关系,谴责了某些夜郎自大之辈对两国关系的破坏,展望了美好的未来。
岛津忠恒表达了希望能与大明达成更密切联系的期待,并希望在促进两国关系的过程中,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董宣武表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大明愿意与任何对大明怀有友善之意的国家、个人交往,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任何国家、地区,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决定如何发展。任何企图干预其他国家、地区发展的行动,是强权行为,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大明作为文明古国,有义务反对这种强权行为,支持反抗强权的正义行动。
两只狐狸相视而笑,关系顿时拉近了不少。
董宣武暗叹,这个岛津忠恒果真是个聪明人,拿得起放得下,眼见江户幕府不是大明的对手,德川这艘大船不行了,立刻另找东家,投靠董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