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瀚与朱标相视一笑,目送赵元宝离开。朱瀚缓缓踱步,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沉思片刻后缓声道:“标儿,募捐大会若能成功举办,不仅能解决眼下难题,也能凝聚人心,彰显朝廷体恤民情之德。”

朱标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皇叔所言极是。商贾是国之财源,若能引导得当,不仅能助国施政,亦可稳定百姓生计。此次募捐大会,定会全力以赴。”

朱瀚微微一笑,语气郑重:“此事需慎之又慎。商贾重利,若无合适的引导,只怕会有阳奉阴违之辈混入其中,利用朝廷之名图谋私利。我们不仅要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确保募捐之事合乎规矩。”

朱标沉思片刻,忽然说道:“皇叔,不如我们在募捐大会前,先行拜访几位德高望重的商界长者,向他们详述边疆百姓之困,并请他们率先表态。若有他们带头,相信其他商贾定会群起响应。”

朱瀚目露赞许之色,点头道:“好主意。待我们走访一番后,再定大会之细节。”说罢,他看向门外,吩咐随从备马,“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走一趟京中几位商界巨擘的府邸。”

不多时,朱瀚与朱标便换上便服,带着几名心腹,低调地前往京城几大商号。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京城最大的米粮商——李家商号。此商号素有‘京中粮王’之称,李家家主李德全更是以忠厚仁义闻名于世。

朱瀚与朱标刚至府门,管家已迎了出来,见是皇室贵人,连忙必恭必敬地将二人引入大厅。不一会儿,李德全步履稳健地走来,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瀚王爷、太子殿下驾临,实在令寒舍蓬荜生辉。”

朱瀚拱手道:“李老先生不必多礼,今日造访,实是有要事相商。”随即,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募捐大会的初衷以及边疆灾情的紧迫。

李德全听罢,脸色凝重,沉思片刻后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道:“王爷、殿下,我李家世代经商,虽不敢言富可敌国,但也知富贵者当以济贫为己任。若殿下愿意信任我李家,我愿率先捐出五十万石粮,另拨五千两银两,尽绵薄之力。”

朱标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拱手道:“李老先生高义,代边疆百姓谢过!”朱瀚亦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李德全抚须一笑:“王爷、殿下放心,李家虽以商贾起家,但家训有云,家财取之于民,亦当用于民。此次募捐大会,我李家愿为先行者,向京城诸商贾发出号召。”

朱瀚目光深邃,微微颔首:“若京城商界皆如李老先生一般,大明国运昌盛可期。”两人辞别李德全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另一位京城绸缎业的巨擘——程家商号。

程家家主程万里素来精明,听闻皇叔与太子亲至,早已在府中恭候。他略带试探地问道:“王爷与殿下今日亲至,所为何事?”

朱瀚神色坦然,微笑着解释了募捐之事。程万里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后道:“王爷、殿下,虽说商贾有义务为国分忧,但眼下时局纷繁,商道不易,若募捐事宜处理不当,恐有损商界之信心。”

朱标微微一笑,缓声道:“程老板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我们才希望诸位商界翘楚能共同携手,以身作则,向天下展示商贾之义。”朱瀚补充道:“程老板,这不仅仅是对朝廷的支持,更是商贾德行的体现,商道若能与民同利,方能长久。”

程万里沉思片刻,随即缓缓点头:“二位殿下既如此信任,程某焉能袖手旁观?此次募捐大会,程某愿捐银十万,并召集同行共襄盛举。”

翌日清晨,京城的晨曦透过云层洒在繁华的街道上,朱瀚与朱标已经再次启程,前往京城最大的药材商——许家商号。

此地素来以济世仁心闻名于京师,许家家主许鸿儒不仅医术高明,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仁厚之人。

两人低调而至,许鸿儒早已在门前迎候,见二人身着便服而来,连忙拱手施礼:“瀚王爷、太子殿下驾到,实在是蓬荜生辉。请里面请。”

入得厅堂,许鸿儒亲自奉上茶水,目光中带着一丝敬畏与好奇:“不知二位殿下今日驾临,所为何事?”

朱瀚微微一笑,直言道:“许老先生,今日登门,确有一事相求。朝廷拟举办募捐大会,汇聚天下之力,以解百姓燃眉之急。我们希望先生能够共襄盛举,为民出力。”

许鸿儒听闻此言,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后叹道:“殿下有所不知,近年药材行情波动不定,许家虽尚能勉力维持,但要大笔捐赠,恐怕……”

朱标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许老先生,药材之事,事关国计民生,许家济世仁心,朝廷皆有耳闻。此次募捐,绝非强取豪夺,而是希望能有仁心仁术之人,伸出援手,拯救疾苦。”他顿了顿,目光炯炯有神,“先生,若大明子民体魄康健,则许家药业岂不更能流传千古?”

许鸿儒沉吟片刻,抚须而笑:“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既然殿下如此信任许某,那许某定不推辞。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另设义诊数十处,免费施药于百姓。”

朱瀚闻言,欣慰地点头:“许老先生仁心仁术,实乃百姓之福。此次募捐大会,若有先生坐镇,必能振奋民心。”

几番商议过后,二人告辞离去,继续奔走于京中各大商贾之间。

数日后,京师东市最繁华的“云来楼”内,群贤毕至,募捐大会正式拉开序幕。大会之上,朱瀚与朱标并肩而立,面对着济济一堂的商贾,朱标缓缓起身,朗声道:

“诸位商界同仁,今日募捐大会,实乃为救济天下苍生而设。吾等身为大明子民,当共担国之重任,共济民之困厄。愿诸位能慷慨解囊,共襄盛举!”

话音刚落,李家家主李德全首先起身,拱手朗声道:“李家愿捐粮五十万石,银五千两,解燃眉之急。”程万里紧随其后,朗声道:“程家愿捐银十万,布匹二十万匹。”接着,许鸿儒亦站起身:“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义诊十处。”

随着几位大商号的带头,台下商贾纷纷响应,不多时,捐款捐物已达百万之巨。朱瀚目光深邃,环视四周,缓缓说道:“诸位皆为我大明中流砥柱,皇上必定嘉奖,百姓必定感激。此善举将名垂青史!”

募捐大会圆满落幕,当日,朱标亲自命人将所有捐款登记造册,并召集户部、工部以及相关官员,着手将捐赠物资合理分配,确保及时送往各地百姓手中。

夜幕降临,宫内御书房内,朱元璋正翻阅朱瀚与朱标的奏章,见到此次募捐大会的成果,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瀚弟、标儿,二人果然不负朕望!”翌日,朱元璋特赐嘉奖,命工部加快修建京城“民情司”的分支,以更好地处理民生问题,并特命朱瀚与朱标共同督导,确保政令畅通。

朱瀚站在“民情司”门前,抚着那刚刚挂上的匾额,心中感慨万千。朱标走到他身旁,轻声道:“皇叔,‘民情司’已然运作,未来,我们该如何更进一步?”

朱瀚深吸一口气,眼中透着坚定:“标儿,民情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尽解,咱们需设立更多的巡察制度,定期派人前往各地,实地走访,方能真正为民解忧。”

朱标听罢,郑重地点头:“皇叔所言极是。这就安排人手,挑选忠诚可靠之士,四处巡察。”他目光坚定,心中已有了明确的方向。

“标儿,记住,体察民情非一日之功,唯有日日精进,方能得民心。”朱瀚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标目光坚定,深吸一口气,微微一笑:“皇叔所言极是。既然‘民情司’已然初具规模,那便应在全国推行,逐步建立地方分支,确保民意上通下达,真正实现君民一心。”

朱瀚微微颔首,眼中透着欣慰:“正是此意。京城之民情尚且易察,地方百姓远离朝廷,正需这般机构方能倾听民声,确保陛下所施之政务皆合民意。”

两人正谈论之际,一名侍卫疾步而入,拱手禀报道:“王爷、太子殿下,工部尚书李尚书求见。”

朱标神色一凛,朝朱瀚点了点头:“李尚书乃实干之臣,定是为‘民情司’扩建之事而来。”说罢,吩咐道:“快请!”

不多时,李尚书步入厅堂,拱手行礼后,直言道:“王爷、殿下,臣已奉旨主持‘民情司’的扩建事宜,经过多日商议,臣拟在江南、山东、湖广三地设立分司,派遣精干官员前往驻守,定期汇报民情。”

朱瀚目光一亮,抚掌道:“此乃上策,江南富庶,山东民风强悍,湖广地大物博,均是国之重地,若能率先推行,定可为日后推广至全国奠定基础。”

朱标沉吟片刻,问道:“李尚书,选派官员之事可有章程?此事关乎百姓福祉,不可懈怠。”

李尚书恭敬道:“殿下所虑极是。臣已拟定章程,选派官员皆须由户部、礼部、吏部三方共同考察,选出品行端正、熟悉民情之人。臣亦提议,在各地分司设立‘民言亭’,百姓可随时前往申诉,确保消息无阻。”

朱瀚闻言,朗声笑道:“李尚书果然周密,若有此‘民言亭’,百姓必定敢言直诉,朝廷方能决策得当。”

朱标亦满意地点头:“就依李尚书之策,尽快筹备推行,若有难处,可随时来报。”

李尚书拱手领命,满脸自信地告退而去。

当夜,朱瀚站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繁星点点,心中思索着未来的布局。片刻后,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朱标缓步走入,手持一封书信,神色略显激动。

“皇叔,这是江南官员急报,苏州一带已有百姓听闻‘民情司’之设,纷纷聚集,盼能早日开设,解决地方水患之忧。”朱标缓缓道,眼中闪烁着光彩,“可见此举已得人心。”

朱瀚闻言,嘴角微微扬起,轻叹道:“民之所向,政之所依。此事越早越好,标儿,你亲自起草一封奏章,向陛下请旨加快进度,同时派遣专员南下,先行探查情况。”

朱标欣然领命,当夜便挥毫疾书,第二日清晨,便遣人将奏章送入宫中。

数日后,御书房内,朱元璋细细翻阅奏章,脸色严肃而专注。他放下奏折,沉思片刻后,对身旁的刘伯温说道:“朕本以为‘民情司’不过是小打小闹,不曾想,竟能如此迅速收效,看来瀚弟与标儿确实用心。”

刘伯温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瀚王爷与太子殿下胸怀宽广,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实乃国之栋梁。微臣以为,‘民情司’若能推广至全国,必能为我大明打下民心基础,稳固江山。”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准奏!传旨瀚王与太子,即刻着手在江南、山东、湖广设立分司,并责成六部全力配合。此事不可有误!”

旨意下达后,朱瀚与朱标迅速展开行动,派遣精兵护送官员南下,同时设立监察小组,确保‘民情司’顺利推行。

一日午后,朱瀚与朱标再次聚于“民情司”大堂,正听取南下官员的汇报。

“王爷、殿下,苏州已初步搭建分司,百姓纷纷前来诉求,其中以水患问题最为紧迫,地方官员虽曾尝试治理,但成效甚微。”一名身穿官服的年长官员恭敬禀报道。

朱瀚微微颔首,问道:“当地官员态度如何?可有推诿?”

那官员连忙摇头:“回禀王爷,当地官员皆极为配合,并积极筹措人力物资,只盼‘民情司’能助力推动此事。”

朱标闻言,心中一松,缓声道:“既然地方官员愿意配合,那便事半功倍。立即调派水利专家前往苏州,协助勘察水患根源,制定治理方案。”(本章完)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