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里收成少,又加上朝廷要求必须交税,那么为了生活,主种水稻跟小麦是必要的。
她不由想,如果不改变水稻跟小麦的产量,似乎百姓不会种更多的其他菜蔬。
毕竟吃菜是吃不饱的,要保证主食才能。
她不由叹了一口气,要知道前世,一般农家里只种两亩地的水稻或者小麦就足够一家人吃的了,甚至很多的红薯,玉米等种出来都是给猪吃的,当然,这也是后世杂交水稻出现后才能有的好日子。
在这个产量贫瘠的古代,确实必须以种主食为主。
不过穆德秋虽然这么说,但看他家里的情况,就知道并不太差,至少能吃饱穿暖,甚至还能有一点余钱。
当然这个余钱也有限。
在乡下,只要家里有劳动力,又勤快肯干,日子一般都不错,穆家就是她口中这样还不错的人家。
所以,他们家也许能够打破大夏国这种格局。
只要他们肯干,毕竟比起战乱,现在大夏国的百姓也不算太苦,只是地里收成会影响他们的日子。
“我这里有几种食物的种子,还有几种药材的种子,你们如果有能力,有空地的话可以种上。”
穆德秋震惊地站起来:“姑娘,种子?”
“你送给我们种子让我们免费种?”
别说穆德秋不相信,就是三岁的孩童都不相信这种好事。
但季清月还真是来做好事的。
她不缺种子,也想推广番茄跟土豆种子,无论是什么原因,她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多更多的美食。
至于那些药材种子,就当是她的私心。
虽然她尽量买了地,但目前还不够,对她来讲,多多益善。
无论是以后要开药铺也好,还是外祖父那都需要。
不过,现在跟穆家说,她也只不过是种下去一颗种子,至于今日之事能不能改变整个大夏国乡下的格局,也要看以后。
她并不在意结果,只是觉得若是这些人有前途,能把这些种子传播出去,也是一件好事。
“嗯,这是番茄跟土豆种子,种植方法是……”季清月一一说清楚。
也不管穆家人多么震惊,她继续道:“这些都是一些治疗伤口和温养身体的药材,不是很名贵但很多病都需要用到,如果你们有荒地,可以开垦出来,养几年再种,如果能种出来,就拿到季氏医馆去卖。”
“只是现在季氏医馆只有一家,还是在临州城下面的龙泉镇上,离这里很远,但这些药材种出来估计都要四五年之后了,如果那个时候你们镇上没有季氏医馆,那么你就随便卖给镇上的医馆,相信他们会收。”
穆德秋试探地问:“那季氏医馆可是姑娘的医馆?”
季清月点头:“嗯,我是大夫,如果你们遇到了难以医治的病症,若是有时间赶到季氏医馆,都能有机会治好。”
“这些另说,主要是这土豆跟番茄,虽然只是蔬菜,但现在这两种食物刚出来,正风靡大夏国,你们倒可以种一些试试看。”
听到这,穆德秋哪里还能不明白季清月这分明是好心给他们更多的出路,尤其是听说这两种食物是种在深冬的。
像他们家,深冬几乎不种什么粮食了,只有一些简单的蔬菜。
如果地养得好,那么在深冬种上这两种食物,显然也能饱腹,至少不用出现冬日里饿死人的情况。
“爹爹,你看这个土豆这么大,如果我们种出来也这么大,一顿吃两个都能肚子饱,而且姐姐还说这土豆一块就能长很多出来。”
“那我们肯定不用担心吃不饱了。”小菊抱着土豆傻笑。
穆家人十分感动,纷纷向季清月道谢。
至于她说的药材,因为大夏国荒地多,他们村子里也就有不少的荒地,若是如季姑娘说的那样开垦出来,只需要平时照看药草就行,并不太费力。
他们家男人多,劳动力就多,开垦一亩荒地出来,也不费什么劲儿,他在心里打定主意要把药材种出来送到季清月的医馆里。
“多谢姑娘出手相助。”
季清月摇头:“我只是给了一条路,至于路上怎么走,全看你们自己,所以无论多好的日子,都是你们自己挣出来的。”
“所以不用感谢我。”
“对了,我还准备了一些小麦水稻种,水稻亩产能到一亩四百斤,小麦亩产则一亩两百斤。”
“虽然不是特别好的种,但应该比你们的好。”
穆德秋眼睛睁大,不敢置信地揉了揉耳朵,他听到了什么话?
水稻亩产能到四百斤?
小麦亩产能到两百斤?
要知道他们家照顾得那么好的水稻,亩产也不过两百斤,小麦则维持在一百二十斤左右。
季清月这句话宛如天方夜谭。
他们不敢相信的同时,又忍不住掰着手指头,算着如果亩产真的能达到这么多,那他们家能够存够多少粮食一年。
这么一算下来,穆德秋呼吸都粗了:“不可能,不可能,要是真这么多的话,那我们一年每天吃饱肚子,都不担心不够了。”
“要知道这差不多是一倍啊。”
季清月淡然地面对他们的惊讶:“我的水稻算是新品种,也是下面的人意外研究出来的。”
“今天我就分别留下一百斤,我只有一个要求,无论你们怎么打算,就算是吃也好,当然,你们选择吃我会很失望,但你们也错过了翻身的机会。”
季清月不管他们对自己直言直语的反应,继续道:“如果你们打算种的话,我希望你们遵循着免费跟村民换种的做法。”
“甚至以后从你们那换到种子的村民你们也要同样要求。”
“我希望我今日拿出来的种子能够传播下去,这样,也许过不了几年,整个大夏国的百姓就都能吃饱穿暖了呢。”
季清月没想到,她只是心血来潮的一个想法,随意地丢下机遇,竟真的在往后的三年内,让整个大夏国的粮食增长了一倍。
乡下的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吃饱饭,穿暖衣的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