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六百九十七章攻势判断

冯朔是典型的山东大汉。

别看山东没有出过帝王,但是却出过不少忠臣良将。

冯朔也是冯先奇家族的子弟,自幼习武,年纪轻轻便投奔了徐梁,成为配军营的虎将之一。

多少年来,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事,从来没有退缩过。

如今他成了第一师直属团的团长,已经是准将军衔,在军中地位也颇为不俗。

说起来,高燕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却从来不忘提拔有能力的后辈,这一次他能成为直属团的团长,还是高燕亲自举荐的。

后来李岩和朱振都考察过,见没有问题,便直接升了军衔。

冯朔的外表看起来非常光鲜,但是队伍自从改组之后,队伍一直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之中,并没有实际上参与大战的机会。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高燕、冯先奇、李化鲸等人,相形之下,其他部队就像是上战场走个过场而已。

后来所有人都羡慕火器营、配军营不少老卒被抽调到了第一师,但是第一师却有自己的难处。

那些受训两个多月的新兵还算好的,至于那些辅兵……冯朔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还好长枪阵的变阵十分简单,无非就是突破、防御、行进三种基本阵型,又有人数优势、劣势、持平三种状态,算下来一共也就是九种变阵,比之鸳鸯阵要简单得多了。即便这样,要用以前的辅兵作战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很多人甚至记不住每种鼓号所代表的意思。

看着对面列成横阵的正黄旗虏兵,冯朔拔出佩刀:“左翼先锋营,擂鼓进军!”

沉重的鼓声很快响了起来,渐渐加速。步鼓控制着方阵的速度,保证每个人的步伐一致。以局为单位的方阵纷纷启动,尽量保证处于一条线。鸳鸯阵局在方阵局之间穿插,他们现在被视作“杀手”,在战术理论上是真正的战场屠戮者。

东面的右翼营也很快传来了步鼓响起的声音,统领者是其本司的把总,兼任着副千总军职。现在副职军官越来越多。但是有严格的晋升条例压着,仍旧有大量的缺口。

冯朔没有担心右翼,他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对面的敌人。虏兵也开始擂鼓进军,但是相比步伐整齐一致的明军,他们简直就像是一帮乌合之众。

——甚至连左右脚都乱了。

冯朔端起千里镜,看到这些虏兵手里端着长长的鸟铳。他叹了口气:远程打击实在是明皇的短板。

不过好在有炮。

骑炮兵从方阵中间穿了出去。下马、立炮、点火,一气呵成。

火药发射形成的烟雾在方阵之间腾起,空气中顿时充满了一股硫、硝的气味。

射击距离在一百步,在这个距离上,虎蹲炮只能杀伤无甲敌兵。而且因为刚进入它的有效射程,所以对面只是寥寥倒下三五个东虏。

在这个距离开炮的主要目的就是破坏东虏阵型。

果然,虏兵第一排停顿下来,整个阵列都开始不稳定地晃动。终于,他们停止了前进。开始装药,准备发射。

——百步开外放铳……逗我玩!

冯朔心中不屑,传令:“缓步~走!”

鼓点很快就慢了下来,几乎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速度。所有战兵配合着鼓点,调整自己的步伐,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便又恢复了沙沙的行进声。

对面的汉军旗终于装好了弹药,看着眼前这片红缨森林,腿肚子已经开始抽搐了。

满洲大兵骑在马上。在阵列前跑动,挥动着他的大刀。放声吼道:“等他们近了再放!乱放者杀!”

明军偏偏慢下了步伐,像是逗弄虏兵一般,一步分作三步走。

轰!

早就注意到战场形态的炮兵,用村防红夷炮朝镶黄旗汉军的将旗射出一发炮弹。

炮弹虽然没有射中旗杆,但也在东虏阵列前打开一个缺口,七八个鸟铳兵支离破碎地倒在地上。

轰轰轰!

虎蹲炮再次开火。挑逗着东虏兵紧绷的神经。

啪!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扣动了扳机。

啪啪啪!

一阵乱响,东虏鸟铳兵终于全都交出了子弹。

那满洲马甲气得大骂,挥刀砍死最早射击的那个汉军旗兵,大声喊道:“快填弹!快填!”

冯朔已经隐约能够听到那满洲人的嘶吼。他高高举起佩刀,斜向四十五度一指:“疾步~走!”

鼓声一改之前的厚重沉闷,以高音高频激励着战士们向前冲去。

在明军之中,一名训练有素的燧发铳手能在一分钟内开三、四枪,但是东虏这些奴隶出身的鸟铳手,一分钟之内能够完成一次填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而且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操练可言,当初黄台吉选择鸟铳手的标准是:体弱不堪用弓箭者。

纯粹就是废物利用产生的队伍。

在明清战场上,这样的鸟铳手只有一个作用:远远放铳,引诱明军鸟铳手放铳,然后撤退,让甲兵冲上去将那些正在填装弹药的明军杀败。这套战术面对明军竟然屡试不爽,真不知道是哪一方更白痴。

而且鸟铳的平均点火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会有一半左右的鸟铳会点火失败。再加上这些东虏兵没有用定量火药,还有很多人害怕炸膛,所以故意减少了药量。如果这样都会被流弹打中,那也实在是倒霉到家了。

好在这次的队伍里没有这种倒霉蛋。

而且坚实的明盔和胸甲,会让这种倒霉的几率降得更低。

看着疾步快走的明军,满洲大兵终于喝令这些鸟铳手让开通道,好让后面的甲兵和巴牙喇冲锋迎敌。

这些倒霉的鸟铳手几乎是被自己人从背后冲乱了阵型,连忙退开一边,看着手持大剑的精锐甲兵冲向这些长枪方阵。

冯朔对方阵的理解与其他将领有些不同。

他坚持相信方阵就是人造地形。如同一个肉身聚合起来的山丘,用长枪逼迫进攻方的阵型溃散,好让方阵之间的鸳鸯阵局、虎蹲炮、燧发枪阵将之击溃。所以在没有争取到足够的燧发枪之后,他只能将有数几门虎蹲炮集中起来,仿照戚继光在蓟镇时候的编制,建立了骑炮兵。

从目前的效果上看,这样的配伍还是很有效的。

满洲甲兵很快撞上了长枪兵阵。

“刺!”各排的旗队长高声喊着。

“虎!”战士们高声呼喝,刺出长枪。

这个简单的动作他们每天都要训练不下一千遍,有时候因为队伍里有人失误,还要被罚加练。几乎已经成了身体本能,根本没有任何念头就刺了出去。

那些巴牙喇挥动长刀,硬从枪林之中挤了进去,破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后面的明军很快找到了目标,三四杆长枪再次刺出,破甲而入,将他捅倒在地,旋即又本能一般地拔出了长枪。

那个刚刚被打开的缺口,很快就被后面的战士补好,整个方阵就如铜墙铁壁一般,无法让人逾越。

祖泽润亲眼看到了巴牙喇的覆灭,心痛得如同被人拧了一把。作为清兵之中最为精锐者,每一个巴牙喇都是满洲人共同的宝贝——虽然他只是汉军旗人。他带着自己的戈什哈稳住了阵线,喝令前面的人马收缩回来。

“这种方阵就跟长了刺的乌龟一般,何必跟他硬碰!”祖泽润劈头盖脸骂道:“让马甲兵换上轻箭,盯着这方阵前面的两个角射!射死他们!”

满洲人是山林里的猎人,本身的骑射本领也只是跟明军比起来才算不错。随着祖泽润的一声令下,这些马兵拿着小骑弓,配着轻箭,从方阵前方的两个角斜插过去,然后绕个圈又回到阵中。

如此一来,方阵就如同一个缓缓移动的靶子,对这些游离在长枪范围之外的骑兵根本没有办法。

“传令,各方阵局靠拢。”冯朔很快想出了对策,缩减方阵之间的间距,压缩骑兵转向空间。

然而这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很快又被东虏破解。骑兵从整个司的两侧发起了轮射攻击,就连没有马的步甲兵,也拿着步兵弓站在远处疾射。

方阵中倒下的人越来越多。

“千总,要不要调骑炮兵过去?”团参谋长赶到了冯朔身边。

“调鸳鸯阵局保护侧翼,要超出方阵局的位置。”冯朔胸有成竹一般:“骑炮兵缺乏自保能力,万一东虏马甲不顾死活地冲上去,炮都保不住。”

参谋长想了想,也觉得千总的调派有道理,不过缺乏中程火力打击却是方阵的最大弱点,甚至超过了机动性差这一问题。等战后写报告的时候还得好好提提,一个方阵里起码要有两排火铳,否则被人吊着打实在太窝囊了。

鸳鸯阵的机动性强,东虏步甲不是他们的对手。老兵用的步弓射程和准头都超过了马甲的骑弓,的确有效地保护了方阵局的侧翼。

看到明军变阵,祖泽润也颇为头痛,暗道对面的明将果然不是吃素的。仗打到这个程度,也实在有些看不明白了。

最让他看不懂的还是这个小小的村落,到底藏了什么,值得明军花这么大力气来保护。

祖泽润两翼推进很快都受到了挫败,这时候若是希尔根从中突破,难免会被人包住,三面夹击。好在他们在兵力上还有优势,调动了后面的预备队之后,清军后退五里扎营,停止进攻。

这时候已经过了午时正,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

“吃了饭的辅兵和民夫迅速建造防御工事,塘马通报营部,我军正面敌兵有三千余众。”冯朔想了想,又道:“请求补充火铳局。”

弓箭运输成本太高,而且射出去的箭很容易被敌人回收,只从经济成本上而言不如火铳。如今各地都要运送物资,畜力紧缺,所以火铳这种对运输压力极小的武器就受到了各军的青睐。

而且如今明皇制造出来的火铳都要经过石墨粉拓印。检查铳管内壁有无明显裂痕。这种质量检测手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的确让炸膛的现象大为好转。起码没人再担心自己手里的火铳突然炸裂——当然,很多人之前从未用过火器,并不知道鸟铳还会炸膛。

藁城之战中,高燕的燧发枪局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这还是因为战术体系没有更新。并未最大程度发挥燧发枪的攻击效能。随着燧发枪的日产上升,各营都希望有自己的火器部署,朱慈烺也发现在这个时代单纯的火铳手缺乏防御能力,势必要与冷兵器部队混编,这就导致了高燕部从原本内定的“神机营”变成了火器教导营。

高燕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听取各参谋部意见。这些老行伍出身的参谋,在沙盘上的确提出了各种可能性。最后认定结果是:东虏有心从安平县南下,居中突破深州,侵入山东。

“这也符合常理。”头发花白的老参谋长道:“无论东虏走真定还是沧州,我师都可以袭其中路。截断兵道,甚至与守军合而歼之。以我师的兵势。无论他们如何分兵阻敌,都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们只有将大军调到中路,居中突破,以两翼阻敌,方是以强对强,避免了以弱阻强的窘况。”

“咱们真定沧州一线就是个大大的一字长蛇阵。要想破阵,无非是齐头并进或是直捣七寸。东虏眼下似乎是想直捣七寸……但是深州并不适合东虏兵行进,尤其衡水县西有漳水,南有洚水,北有滹沱河故道。适合层层阻击,不知道洪承畴为何选在这里进攻。”另一个参谋道出疑惑。

高燕听取了诸位参谋的意见,也对洪承畴的部署十分不解。

而且还有个更深的疑惑藏在他脑中。

两军交战,攻击方总要先试探一番,方才能选定突破之处。为何洪承畴直接就盯准了安平县?是早有奸细埋伏其间么?这倒是满洲人的常用伎俩。

“先疏散安平县老弱妇孺,师部移驻安平,接管城防。”高燕道:“不管怎样先稳住前线再说。派出塘马传报明皇,请求火铳、火炮支援。”

“高将军,若是东虏虚晃一枪呢?其实却是要主攻其他地方。”最年轻的参谋徐震突然道。

高燕用竹鞭指了指沙盘上深州和安平两个点,道:“看看距离。”

从安平支援东西两翼,距离显然要比深州出发更近,所以无论东虏的战略意图如何,在开战之后师部移驻北面的安平县,都不会是一步废棋。

徐震脸上通红,退开一边。

“先且如此。”高燕朝副官点了点头:“照此传令。”

师部一动,所有师直属部队自然要跟着运动。其中最为浩荡的一支部队就是民夫。冬天没有农活干,除了疏通渠道准备春耕,就是出去打工挣些快钱。如今还有什么活能比给大军当役夫更赚钱的?非但不拖欠,而且拿的还是粮票,无论粮价怎么变动都不怕,正适合明年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用。

朱慈烺接到了近卫一师的通报,迅速调出了最近火铳配发方案,将原本配给游击营的火铳优先给了高燕。不过火炮却还是按照老样子分配,到底游击营真正的压力是在占领之后的巩固防御阶段。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