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秀娥画过的那张基建图样周正邦是看过的,要将石昌南部那片土丘之地建造成办公区域,需要大量青砖,仅靠沙水这一个砖窑烧制是供给不上的。

他将这个担心奏与王后,李秀娥自然知晓,着他再寻砖窑订制青砖。

周正邦面露难色,整个石昌境内仅有沙水一地有砖窑,别处土质并不适宜制砖。

既然这样,李秀娥则责承工部调研,看沙水这里粘土资源如何,是否还能扩大砖场规模。若可行,再上几个砖窑,烧出的青砖不仅官方要用,民间危房改造也需要大量砖瓦。

要发展大滕国,绝不能让百姓住在危房之下,这种局面势必要改变。

周正邦已然明白王后的意思,与工部尚书商议去了。

天暗了下来,按计划今晚要宿在沙水镇,早有人安排好住宿。

沙水镇有一处客栈,都是青砖平房,地方甚是宽敞,房间也多,一众官员皆可下榻,随从兵卒也能轮流休息。

这一天下来,李秀娥确实有些劳累,晚膳用罢,回屋歇息去了。

可那几个大臣聚在周正邦的房间,继续研讨一些未竟事宜。

虽说已然到了秋末,窗子关得久了还是有点闷的,李秀娥开窗通风,一股草药味飘将进来。

她记得,胡水曾带母亲来沙水看过病,这里有医生,自然有药铺,熬制药汤更是必须的。这味道应该是来自诊所。

李秀娥早已拟定振兴医学的计划,成立了医科研究院,这些时日虽有人报名参加,却寥寥无几。再则,那些医生还要行医治病,养家糊口,难以聚在一起进行研讨,所以那研究院尚未正式运行。

看来目前条件不太成熟,只能徐徐图之。

客观条件限制了李秀娥打算快速发展的进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个脚印更符合实际。

于是,她又在思考如何调整这个计划了。

次日上街,她看到了那间药铺,大清早的门前就有了马车,有病患上门了。

周正邦介绍,方圆百里之内,仅有此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诊所了,其次就是石昌县城的两家。全县也不过七八家而已,那些诊所规模可就小了许多,有的只有医生一人。

医术落后,医务人员的缺乏,难以保障百姓的健康。发展医学,这在后世也是相当重视的。

据周正邦介绍,此间诊所有父子二人行医,儿子医术比父亲要好,可他医术传承于父亲,算得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所以能强过其父,皆因青年医生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药方,他会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适时调整用药品种济量,对症下药,让病人每日均有变化。

也正因如此,远方患者多慕名而来,生意自比他方好了许多。

只是这费用也偏高了些,贫困家庭到这来,对于大病十之八九看不起,因费用而耽误病情的患者大有人在,有的既便是后来筹来了医药费,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难以治愈了。

看来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在利益驱动下,道德品质容易变质,这不仅需要立法制约,更需要引导和弘扬正能量。

这也是非解决不可的一件重要之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

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急不得一时。

借鉴前世的经验,这保险基金还是要大力推行的,目前百姓对这项政策还不太认可,参与者并不积极,只有极个别人投保了。

对此,李秀娥下旨,拨出专款投入,增大报销比例,让百姓偿到甜头,得到实惠,推行起来就顺利多了。

同时,管理管控要跟上去,防止有人钻空子。

对王后的吩咐,周正邦自然记在心间,归去便着人研究落实。

沙水镇街上似乎比石昌县城里还要繁华一些,这大早上就陆陆续续有人来赶集了,各家商铺早已开门营业。

在诊所东侧不远处,有一家药材批发站,生意好像很兴隆。

周正邦对这个站点比较熟悉,说是这个药材批发点是依托附近这个诊所开的。有些药在诊所里比较贵,而他这里便宜,人们便到这里来取药了。只因有些药不知药量到底要用多少,才在诊所里拿的。

还有就是一些药材贩子专门从这里批发去卖给诊所。到这里来贩卖药材的多数还是外地人,并非石昌县的商人。

这个信息令李秀娥很振奋,说明这间药材批发点有稳定的药材来源,却不知来自哪里。

周正邦回禀,在浏水河南岸,有一片药材基地。那里的农民很少种粮食,多种药材,已经有点规模。这间药材批发店里的药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种植的,所以比较便宜。

这一点倒是出乎李秀娥的意料,她在县志上并没有看到。周正邦解释,这也是最近两年的事,只是药材种植基地规模还不大。

李秀娥当即指示,可以选派草药专家,帮助药农,根据市场需要甄选优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着商部统一收购,销往其他王国。

可那周正邦有些为难,哪里去寻草药专家?

上一世李秀娥学过农业,可她没有学过药草,对此也是不入门的,只得等待时机了。

看那街道上的行人行色匆匆,买了物品之后便纷纷离去。现在正值农忙时节,很少有人在集市里闲逛。

前面一家卖农具的商铺,进进出出的人员络绎不绝,每一个客人出来差不多手上都拿着一两件农具,或是镰刀或是锄头。

李秀娥在石昌县城曾经见过那里所卖的铁制农具,除了做工比较粗糙之外,材质也不太好,工具非常不耐用。

周正邦说这一家的农具优于其他地方,主要原因是这家农具出自小白山,那里的冶铁工艺比较先进,做出的刀具用具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小白山那里有铁矿,李秀娥已经让人去调研整合了,她要重点开发那里,大滕国的建设还要仰仗那些铁资源供应呢。

按照计划,这次巡察是打算要到那里看一看的。

王后的巡察队伍经过沙水镇,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避让。

小白山距此地大概有100余里,车轮滚滚,浩荡而行。

走了不到50里地,遇到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很特别,它并没有与远处的大山相连,坐落在平原上显得很突兀,山上除了一些零星的杂草之外,见不到一颗大树。

车队停了下来,李秀娥要到近前看看这座特别的山。因为在她的前世记忆中,这座山并不存在。

当行至山脚下看到那淡灰色的岩石,她兴奋不已。她认识这石头,石灰石,做白灰的原料。今后的基础建设是需要大量白灰的。即便是不用后世的工艺,当下百姓也已经掌握了石灰石的烧制方法。

这个小山几乎全是石灰石,整个石昌县用上几百年也用不完。

诸位官员见王后对这些石头很感兴趣,有些不解,但他们知道,王后又有新想法了。

李秀娥指示工部,现场开采,就地煅烧生产石灰。

周正邦提出疑问,生产这么多的白灰谁来买呢?石昌县的百姓几乎不用,即便是朝廷建设新的办公区也用不了太多,终究是有限的。

李秀娥提醒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来的居民都会用,住房改造或者重建,那白灰是少用不了的。

用白灰抹墙有诸多好处,不仅是看着洁净漂亮,而且比较耐久。更重要的是白灰有消毒作用,可以减少居民的一些疾病。

再则,石昌县毕竟有些小了,即便是建了国它的面积也不会变大,消费总额还是有限的,白灰同样也要走出国门。

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周正邦以及众官员都明白了王后的发展思路,将来发展的趋势,绝对不单单是局限在石昌县内,王后早已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王国。

对这个新王后的战略目光,不仅是周正邦,其他的官员也很佩服。

只要是有了市场,产量越高自然越好,根本就不怕积压,不仅是这白灰,其他产品同样一样。

这让人们联想到了前几日腾王那些家具拍卖的情形,对于积攒下来的那些国王亲做,想必王后也是要销往国外的。

当这个思路都被认可之后,那么对王后一系列的举措众官员算是看清楚了。王后着眼于天下,并非仅仅是石昌县,大滕国。

众人自叹弗如,禁不住在这野外高呼“王后圣明!”

车马南行,很快便到了小白山下,远远的就能看到有浓烟升腾,也许是由于大山的阻挡,这烟雾并不能立刻消失,逐渐在空中弥散。走得近了,稀稀拉拉的能看到几处草房坐落在那里。

早有几位官员迎了上来,参见王后。他们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十几天了。

无序的开采使得现场比较凌乱,到处都是废石废料,进进出出不太方便。倒是有一段路相对平整。

其中一个叫郭振山的官员汇报。

这里确实贮有丰富的铁矿石,因为技术的原因,开采的程度并不大,只开采了地表的一部分。由于无序管理,废料遍地都是,须先进行清理,运出去,为将来进一步开采留有场地。当前他们正在做这项工作。

目前在这开采矿石的有四家,基本上也不固定,谁需要铁矿石,谁就安排人手采一些,没有什么章法。

经过调研和协商,他们很愿意服从朝廷安排,加入矿务公司。那几位老板可以负责安排人手,组织工人进行采掘。

这个框架基本构成。这段平整的路面和山脚下的开阔地,就是近段时间以来他们组织人干的。

今后他们服从公司的统一领导,成为公司的正式成员,不再私自开采。

这样做也是为了工人的安全着想,因为他们没有更先进的技术,难以保障采掘工人的安全,况且深度挖掘投资比较大,哪一家业主也没有这个财力。

他们也曾经想过统一起来进行合作,但是为谁当老大争论不休,多年也没有一个结果。现在好了,朝廷出面,大老板的事宜自然就有了着落,用他们的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如果他们知道这棵大树就是当朝王后,也许会惊掉下巴。

往东十里有个露天煤矿,生产优质煤炭,是炼焦的好材料。当地有些人从事炼焦。

有了这些资源,成立一个大型炼铁厂并非难事。

李秀娥满心欢喜,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