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一章有历史介绍,不喜欢建议不要订阅!”

燕雄鹰和贺豹都是护国军一营主将,作为虎豹骑统领,曹变蛟此时是战场上最高指挥官。

见多尔衮不再反抗,他并未命令击杀多尔衮和一百多个建奴,曹变蛟要把多尔衮他们交给神武皇帝处置。

“捆了,带走!”

曹变蛟一挥手,多尔衮和他麾下一百多建奴,立即被虎豹骑按倒在地五花大绑。

等多尔衮等人被五花大绑后,曹变蛟对燕雄鹰和贺豹说道:

“二位,你们两营负责打扫战场,再留下两个千总虎豹骑辅助你们,本将军要把建奴带回去。”

“喏!”

留下两个千总虎豹骑给燕雄鹰和贺豹,曹变蛟率领麾下人马赶往锦州。

曹变蛟知道大凌河的战斗早就结束,神武皇帝他们肯定会暂时返回锦州休整,下一步应该开始渡河收复义州和辽阳等地。

正如曹变蛟预料那样,朱慈烺此时已经率领大军进驻锦州。

至于多尔衮,朱慈烺并不担心他逃掉,前面还有护国军两个营在拦截,后面又有曹变蛟一万虎豹骑在追杀,多尔衮绝对插翅难飞……

此次松锦之战的胜利,最好心的并不是神武皇帝朱慈烺,而是崇祯太上皇。

在听到皇太极暴毙后,崇祯一度喜极而泣,还激动的抱着朱慈烺狠狠啃几口……

崇祯在位期间最大对手就是皇太极,但崇祯从未在皇太极手中占到过一点便宜,反而多次被虐。

除了大凌河之战,小凌河之战,松锦之战外,期间建奴还多次入关抢掠,一度长驱直入到山东破济南杀鲁王。

后期明军对建奴八旗更是畏惧如虎,在建奴肆虐京师之时,勤王人马皆不敢战,甚至只敢尾随建奴八旗。

皇太极时期建奴八旗,对大明皇帝崇祯来说,几乎是梦魇般的存在,得知皇太极死在乳峰山,他岂能不激动,抱着朱慈烺说道:

“皇儿,现在皇太极暴毙,我大明光复辽东已经无人能挡,父皇终于对列祖列宗有所交代了,这一切皆吾儿之功……”

朱慈烺看着开心的像个孩子似的父皇,他心里有激动也有感慨。

如果不是他穿越而来,在过几年,自己这个便宜老爸就要自挂歪脖树了。

崇祯在位期间不努力吗?

当然不是,他很努力,甚至二十多岁就白了头,可他的能力真的没有办法和皇太极相比。

对比一下明思宗崇祯和皇太极,这两位从未谋面的最大对手。

一位代表大明王朝的末代君主,一位代表建奴第一位入关前的皇帝。

准确说建奴这个皇帝名不符实,他们占领的土地本就是大明领土,努尔哈赤也是大明建州卫一个首领,属于造反的那种,没有入驻中原之前,建奴这个皇帝属于自封的。

不过,透过历史的尘埃,会惊奇地发现皇太极和崇祯皇帝二人身上的共同点相当多。

其施政上都是奋力一搏的英雄人物,然而当那个时代被彻底撕裂后,皇太极走向成功,而崇祯身死国灭。

但从个体生命来讲,二人又在同一年离开那个纷争的世界,只不过历史标签有所不同。

皇太极是建奴此后二百多年开创性的人物,崇祯帝则是二百多年大明王朝的终结者。

朱由检和皇太极两个人生活的时代大体相同,都是在位17年,其登基也基本就差几个月的时间,可谓相当的巧合。

崇祯拼尽全力,想给即将滑落的大明王朝踩刹车,而皇太极也是继承努尔哈赤基业想要再进一步。

如同竭尽心力在拔河,二人隔空发力,最终将那个时代彻底撕裂。

天启二年,13岁的朱由检被封为信王,5岁丧母,10岁丧父的他虽然性情孤僻,缺乏安全感。

但他却刻苦学习,不仅擅长书法、诗文,而且还擅长弹琴,内心脆弱的他从来没想过将来会继承皇位。

由于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恐惧、孤独,使其防范意识极强,甚至生病都拒绝服用宫中药物。

这种性情让他急躁而又脆弱,在日后处理重大事务时,从一个极端转移到另一个极端,由此诠释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古老命题。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十二岁丧母,自幼随其父兄出兵打仗,得到了良好的前线历练,心智非常成熟。

24岁时被封为四大贝勒之一,并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由于处事稳健,智勇双全,在当时就是个“人皆称道的人”。

从经历来看,朱由检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缺乏对外界的了解。

相反皇太极的成长环境要艰苦一些,但皇太极却在父兄的影响下,迅速得到充实的成长历练。

崇祯却形影孤单,真正的孤家寡人,可以说,在个人性格和出身及面临的环境,让崇祯朱由检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18岁这年,朱由检在危机四伏中仓促继位,此刻大明已经内忧外患,气息奄奄。

出于强烈的对大明王朝的责任感,对其最恰当的词汇就是一个急字,他想通过自己的振作全面挽回大明的悬崖颓势。

继位不久他就下令:

“诸臣服饰袖长不得过一尺,宫中尽撤金银等器,俱用陶器。”

并对全体臣僚下发谕旨不得擅自使用金银。除了大改作风外,崇祯本人成了明朝继朱元璋外的第二位最为勤政的人。

他经常因为召见大臣“面决庶政”而忙的吃不上饭,有时到了深夜他还在处理国政,他与大臣商讨朝政终席无倦容,一生从无节假日。

皇太极于天启六年继承汗位,时年35岁,比朱由检早一年继位,虽然继承了汗位,但皇太极对拥戴他的三大贝勒颇为优礼。

每当朝会举行盛大庆典时,皇太极都会把三位哥哥摆在与自己同等位置一起居南面并列为坐,可知其称帝之初地位并非如何稳固。

在不久发生了莽古尔泰“御前拔刀”,皇太极得到支持后,才将其革去大贝勒爵位,最后在圈禁十年后死于禁地。

第二年正月,在代善等人明智选择下,皇太极正式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坐受”,改为自己“南面独坐”。

由此,皇太极才成为能够全面支配八旗各主的权威人物。

虽然二人均十分努力,但崇祯的成效却大打折扣。相反,皇太极不断稳固权威后,将满洲进一步推向新的高度。

崇祯与皇太极都是明朝末年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们在用人和军政谋略上却有着根本的不同。

急躁的性格和面对大明官僚机器整体素质下沉的情况下,他对文武官员越来越缺乏信任。

崇祯认为,内臣都不堪使用,不得已大量启用宦官,对于使用宦官内臣,崇祯也说出了不得已的苦衷:

“文武各官,朕未尝不信用,谁打起精神实心做事?只一味朦徇诿饰,不得已差内臣查核,原出一时权宜,若是差来不行,差他做什么?你们外臣果有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内臣。”

当时对于皇帝使用宦官的危害,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宦官内侍之流,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

此外虽然能够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然而17年里,却是庸才遍地,以当时最重要的阁臣为例,总共五十人。

其中周延儒、温体仁为首辅最久,可周廷儒实庸笃无材略,且性贪,另外的温体仁专务刻核,迎合帝意,且在其任内,未闻其进一善言,未闻其行一善政。

要命的是,负责明朝军事的总督、巡抚、总兵、副总兵大多不懂军事,鲜有能带兵之人,尤其在毛文龙和袁崇焕死后,当时整个大明已经没有真正的大将。

如王洽在担任兵部尚书后,以至于到了不习边事,闻惊仓惶无以应。

相反皇太极在使人用人上更为从容,首先其父给他留下了重要的四梁八柱的几大贝勒和子侄们。

皇太极在崇祯四年,战役中俘获了祖大寿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他故伎重演,给他们最好优待,并以此招降祖大寿。

第一次祖大寿熬住了,第二年皇太极再次围困城中断粮的祖大寿,这次与祖大寿城下之盟。

为了表示对祖大寿的充分信任,让他做先锋带兵攻打锦州,在锦州城下,祖大寿甩开大队人马逃入城中。

此时皇太极招降的战略高度和眼光再次表现出来,他亲自好安慰与祖大寿一起投降的降将,并给祖大寿的儿子们赐予宅院,将祖大寿与他们区别开来。

虽然此后历经了漫长的七年才再次俘获祖大寿,这一次,祖大寿以为不免一死,出乎意料,皇太极依然对其诚恳劝慰,最终祖大寿被彻底征服。

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后来越来越多,位置越来越重要的汉人归降,满洲人夺取天下根本无法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努尔哈赤厚待李永芳的主要原因,招降的不只是一个李永芳,而是比李永芳十倍重要的手中握有重权的大明高级将领。

尽管那时没有具体目标,到了皇太极这时,对于招降的整体战略部署越来越清晰具体。

明崇祯十五年,这年三月,明朝和满洲之间发生了一次关键性战役——松锦州之战。

作为战略要地的锦州,洪承畴是最高驻防将领被俘后,也曾想以死殉国,但对自己下不了手,他在监狱里日夜痛骂,拒绝饮食。

皇太极对此早有准备,耐心思想说服工作,给他精美衣食待遇,甚至不惜让大玉儿和洪承畴发生某些联系。

他还时不时还要去监狱中亲自探望,当看到洪承畴衣服单薄时,脱下自己的貂裘大氅给他披上,并且温和问道:

“先生得无寒乎?”

这句“暖心”的话,让洪承畴直直地望着皇太极很久,感叹说:

“真命世之主也!”乃扣头请降。

崇祯十五年九月,松锦决战刚结束,满洲官员一起向皇太极上奏,建议趁此机会,迅速全面发兵直取燕京,控扼山海关,大业克成。

对于如此急躁的急功近利,皇太极表现出了高度的军事战略眼光,他批示说:

“尔等建议,直取燕京,朕意以为不可。”

紧接着他把大明比成粗壮大树:

“无论有多大气力,有多着急,绝不会一斧子就把大树砍倒,而是从大树两旁一斧斧地砍下去,到了一定程度,这棵大树自然自己倒下。

可怜皇太极都没有想到,让大明这棵风雨飘摇的树轰然倒下的,并不是是关外的皇太极,而是李自成与其不约而同的一齐发力。

也不怪崇祯在国破前夕在书桌上写下“文臣人人可杀”的数个大字。

直到自戕之前,李自成竟然出奇的要给他一条生路“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两。”

并承诺可以为大明打退各地贼寇,包括对付满洲的皇太极。

崇祯问魏藻德:

“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老奸巨猾的魏藻德担心承担负责,始终一言不发,气得崇祯推倒龙椅,匆匆离去。

无论皇太极多么厉害,但他也未能看到大明这棵树轰然倒塌,就猝然去世。

巧合的是,崇祯仅仅在几个月后,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彻底为大明献身,这种惊人巧合令后人喟叹不已。

率军进入锦州后,朱慈烺和崇祯太上皇住在总兵府。

此时崇祯还不知道祖大寿已经战死,由于不想和祖大寿见面,崇祯特意交代朱慈烺:

“皇儿,祖大寿拜见时,你先让王大伴通知父皇,父皇不想见他……”

历史上崇祯杀了袁崇焕后,几次召见祖大寿,祖大寿心虚都找借口躲避,让崇祯很是不爽,可为了让祖大寿继续镇守辽东,崇祯一直不敢动他。

现在威名赫赫的小杀星率领护国军来到锦州,崇祯知道祖大寿绝对不敢躲避,不然朱慈烺必杀他。

崇祯已经退位,朱慈烺杀不杀祖大寿,崇祯不会去干涉,但祖大寿想见他崇祯太上皇绝不可能,面子不要吗?

朱慈烺当然知道崇祯太上皇心里想法,他轻轻叹口气道:

“父皇,过去就算了,您就算想见祖大寿,现在已经见不到,祖大寿已经战死……”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赵氏虎子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从大明县令到国之砥柱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穿越古代当赘婿!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三国之周氏天子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明末野心家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你是明珠,莫蒙尘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1926:开局深谷野人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玄武裂天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秦:古代修仙女帝太监最风流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汉末少帝回到大宋做山匪血雨腥风逆天行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穿越三国做将军唐时月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