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康城(顺京)的情况出乎意料的平稳。

近十万居民中,泰半是军属出身,在康王归降的情况下自然是屈服了。

也是如此,朱存渠直接大发府库,撒下五万银圆以作安抚,而对于功勋卓卓着的麾下士兵,则撒下了十万。

这直接造成了整个康城的畸形繁荣。

“可惜,本以为能打上一仗,丈量下训练的效果,如今倒是白费了。”

太子叹了口气:“早知如此,何必蹉跎一年?”

朱静则不以为然道:“殿下,若非一年之功,岂能迫降康国?”

“譬如人吃馒头,吃到第五个就饱了,那只吃第五个就能填饱肚子吗?”

朱存渠有些汗然,不得不心中苦笑。

这位十三叔,倒是耿直。

“殿下,西边传来消息,达延鄂齐尔汗溃败,逃离拉萨,去往了日喀则整军,当雄、啊里、藏北等地道驻军也陆续归其领导,规模突破万……”

“李来亨呢?”

“他驻军拉萨,停滞不前,如今派来的使臣,准备商讨归降事宜。”

“哦?”朱存渠轻笑道:“他还算识趣,知晓事不可为,那么是什么条件?”

“善待康王,安抚诸将,赐予世爵。”

听得此言,太子眉头一蹙:“第一第二条倒是不要,但是世爵乃是显爵,非大功无以表之。”

“李来亨,我只能给他一个世爵,这还是看在三万大军的份上,其他人,子爵,男爵就够了。”

说到这,他露出来真心,满脸不屑:“不过是逼死崇祯的逆贼之后,岂能太过于厚待?”

“若是传扬出去,反倒引起争议。”

对此,朱静倒是赞同,但他深知政治的妙用。

瞥了一眼太子,他冷静道:“殿下,李来亨并非诸将其首领,若是薄待他人,怕是引起军愤,且如今卫藏国还在呢……”

说着,他带着太子来到了房内,里面摆放着一幅卫藏国地图。

偌大的卫藏国,呈现出一副半圆状,位于西南部分中心的则是拉萨。

同时,日喀则,当雄,阿里地区,藏北那曲,这四地都标注出来,以及最边缘的拉达克、不丹、锡金等其他教派小国。

“殿下,如今拉萨谷地入囊,但却远远不够,庞大的高原地区只不过些许罢了。”

朱静沉声道:“末将虽然不知晓陛下为什么对高原如此热衷,但想来也应有所道理,自然,咱们也要执行。”

“相较于我军,康军更适应高原气候,让他们囊括高原,我军坐享其成,岂不美哉?”

“待其建功,封一些世爵想必朝廷无话可说。”

朱存渠看着偌大的高原,如此庞大的面积,似乎把整个川渝,湖广四省囊括都绰绰有余。

“朱将军,打下这里,又该如何治理?”

朱静听到这,也头疼起来:“末将读书不多,但想来应该跟草原一样,册封贵族,设立总督,屯练军户,尊崇佛教一类吧!”

朱存渠默然。

如此庞大的地区,对于朝廷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每年投入的不是少数。

但没办法,谁让当今皇帝喜好武功呢?

“让其使来见我!”

太子缓缓道。

片刻,一个灰尘扑扑的大汉走了进来,见到衣衫华丽的年轻太子,立马跪地行礼。

“小的代征西将军向太子问安……”

旋即,他也不含糊,直接就吐露了条件:“我等对王师不敢有丝毫作对之处,只求太平安稳!”

“这是献给太子殿下的礼物!”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羊皮来。

朱存渠投目一瞧,毫无认识。

但他明白这是臧文,立马就寻来了通译。

“殿下,这是卫藏国的户薄,记录着卫藏国的贵族、寺庙多少,以及纳税的土地。”

朱存渠耳听着数据。

贵族大小八百家,七成是蒙古,而寺庙则达到了五百座,僧侣超过五千人。

至于普通的农奴,乃至于土地数据,一概皆无。

赋税倒是记录明显,年收约两百万克。

“何谓克?”

“殿下,一克约莫二十三斤(明斤),在高原上,土地分为三等,上等地撒下一克种子,就要缴纳十克的青稞。”

“中等田则是七克,下等田是五克。”

朱存渠心里默算了下,那就是四万石。

好家伙,这才多少吧?

如果全部算是中田,那也才三十万亩左右。

不可能,高原如果只有区区如此人口,当年怎么可能会与大唐争锋?

“贵族和寺庙不纳税吧?”

“是的!”通译认真道:“贵族们会将最好的上田纳入旗下,让农奴耕种,然后将一些中田下田交给自由民和农奴耕种征收赋税……”

广大的农奴分为三种,差巴、堆穷、朗生。

差巴占据了农奴的一半人数,他们向农奴主领取部分土地耕种,相当于大明的佃户。

其中顶尖的的“差巴”,充当把土地转包给其他农奴耕种的二地主。

堆穷则是第二等农奴,总数与差巴一样多,没有自由权,只有丁点的土地,世世代代为农奴主服务,类比是长工。

而比“堆穷”还惨的农奴,“朗生”,其本意为“家庭奴隶”。

这种农奴完全没有生产资料,也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基本等于农奴主的私人物品。

他们不仅世世代代要作为农奴主的奴隶,还会被随意地赠送、陪嫁、买卖甚至虐待、杀害。

三类农奴,都没有完全的自由权,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赁贵族的土地过活,仰仗贵族和寺庙而活。

自耕农,小地主,商人等,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可能。

而这些大贵族中,许多甚至是从吐蕃时代传下来的,几百上千年,可谓是世代相传。

“除了贵族,就是寺庙!”

朱存渠感慨万千:“偌大的高原土地被瓜分,达延鄂齐尔汗治理贵族,而两大喇嘛则管理寺庙,各安其位。”

这么一看,治理的难度就简单许多了。

管理好贵族和喇叭,就能安稳高原。

而这,也是未来大明朝廷的必修课。

但困难也在。

喇嘛都是从贵族家庭里选出来的,两者相互关联,勾结,互相帮助,说是两部分,其实就是一部。

所以和硕特汗国到了第二代达延鄂齐尔汗时期,就不得不向达籁让度权力,从大权独揽到平分秋色。

本来以救世主和主人的身份抵达高原的和硕特部,一下子就变成了保镖。

“难!”朱存渠心中叹了口气。

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应付。

但他觉得,分封藩王倒是最合适的举措,但同化的命运却很难改变。

“告诉李将军,我对他仰慕已久,一应的条件自然不再话下,但我这是也有条件。”

说着,他手书一封,让其带去拉萨。

“什么?活捉达延鄂齐尔汗,奉上两大喇嘛,全纳藏地!”

李来亨没有想到,仅仅是侯爵,其条件如此苛刻。

但诸将们却对于战争依旧热衷。

田见秀说出来大家心声:“我们辛苦多年,区区一个子爵,男爵怎能安心,最少也要个伯爵,才能保住世代的富贵。”

“打吧,达延鄂齐尔汗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其余的小国也是反手之间。”

“打吧,继续打!”所有人都赞成去做。

用手底下小兵的性命来保障他们的富贵,这怎么算都觉得划算。

更何况,手底下的那些人也想掳掠高原几百年积攒的财富,也不想轻易罢休。

“那就打!”李来亨对于信使道:“你去到顺京,告诉太子爷,我需要粮食和物资补给,只要这些不短缺,整个高原我都会将他拿下来!”

对于软化了几十年的和硕特士兵,他是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二者联系时,北京城也等来了高原的消息。

此时已然过了夏收,各地的数据也上报,准备落实上缴国库的工程。

相较于南方各省,最让朱谊汐惊喜的莫过于辽东。

赋税,尤其是商税,大规模的增加。

去年四季度不过两百来万,多是由铁、酒构成,而如今又增添了一份:糖。

历时多年,甜菜终于在辽东普及,种植面积达到了数十万亩,几乎每个县,乡镇都有人种植,从而制造了大量的糖。

而这些糖,则通过草地,输送到了察哈尔和科尔沁二地,以及更北方的黑龙江和吉林。

在物资贫乏的时期,糖是最解乏的存在,甜味也是最让人开心的东西。

这些由甜菜煮成的糖,仅仅是今年两季度,其赋税就跨越到了三十万,这固然有征重税(三成)的缘故,但不可否认,其自然成了东北地区最大的制糖场。

往年输送到草原的三大件,酒,盐,茶,如今又添了一类糖。

也就是说,那些铁羊钱,转了一圈,最后还要回到朝廷的手里。

“很好嘛!”

朱谊汐夸赞道:“辽东地区冬天漫长,不缺时间来煮糖,更是不缺材木燃料,最是适合不过。”

内务府大臣段梦书则笑道:“从皇庄再到勋庄,如今在普及到百姓,甜菜已经不是稀缺玩意,糖也飞去了千门万户家。”

“此等万民幸事,全靠了陛下仁德。”

朱谊汐也就笑笑没说话。

说一句不谦虚的话,若不是依靠它的强力普及,恐怕等到甜菜占据北方,得等三四百年后了。

蒙古人想吃了糖,怕是有得等。

要知道,虽然如今台湾、吕宋,广东等地大规模的制糖,再加上民间的麦芽糖,导致糖类不缺。

但这也是大城市罢了。

像是冰糖,绵白糖,更只有南京,北京等寥寥几座大城市才有,普通的地主都很难吃到。

红糖不贵,但那是销售渠道少。

“辽东普及完之后,在科尔沁,察哈尔也得普及,糖这玩意得多,让普通牧民也吃得起!”

朱谊汐再三强调道。

制糖业再怎么发展,也不会有瓶颈的。

土地面积和生产力在这里限制着,反倒是越多越好。

“陛下,太子密匣。”

这时候,刘阿福就跑过来道,满脸紧张。

也由不得他如此紧张。

这可是太子啊。

“臣告退!”段梦书忙低头离去。

朱谊汐拆开木匣,一卷书信出现在面前。

寥寥千余字,说完了整个西南战事。

“西康省按照预定建立了,那川渝总督就不应该设置了,免得坐大。”

朱谊汐没有预想中的兴奋。

锦衣卫多年的侵蚀,让整个康国如同筛子,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取之如探囊取物。

这本来就是为太子特地设立的功勋,让其在军中建立威信。

川渝本就是一体,再让其紧紧相连则是不符合中央集权了。

故而,可以设为川康总督。

让四川帮扶西康,从而稳定局势,增强朝廷对于西康的控制力。

读到让李来亨等诸将攻略高原时,朱谊汐不由得颔首:“太子倒是知道借力打力了。”

“政治水平提升的很好。”

让这群闯军余孽将高原打个稀巴烂,朝廷最后来收拾局面,可以最快的建立在草原的统治。

这种捡便宜的事,他最乐意去做了。

至于一些爵位,朱谊汐反而不看重。

勋贵体系增加一些新血,这是有利的,同时也是增加太子对勋贵群体的影响力。

这些闯贼余孽,必然是亲太子的。

阅读完后,另一个木匣中则放了一张羊皮,与之相配套的,则是翻译的纸张。

“贵族,寺庙!”朱谊汐呢喃着:“好嘛,连地主也完全沦为了农奴,直接实现扁平化管理。”

这怎么行?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根基是地主阶级,而其中的自耕农,这样的中产小地主,才是统治基础,大地主则是毒瘤。

而高原的贵族,自然同样是毒瘤。

“分地,必须分地!”

朱谊汐耐不住,亲自书写,告诉太子,一定让李来亨等务必消灭大中贵族,只留下一些小贵族即可。

多余的土地,分给那些农奴即可。

这些人才是收税、军队的广泛来源。

“等等!”

忽然,朱谊汐瞥到了那张羊皮,双手不自觉的搓了起来。

“这是臧文?”

“臧文出现多久了?”

他脸色难看,旋即撕掉书信,重新书写。

臧文应当如云南焚文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从而维护统一与完整。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女帝帝师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和林黛玉先婚后爱大唐秦公子雪域格桑在辛酉年的进步续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