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齐国比想象中的还要富足。

房屋鳞次栉比,街道齐整宽阔,百姓们虽然简陋了些,但到底也是齐全的。

湘王忍不住赞道:“王兄治国有方,小弟实在是佩服!”

“治国这东西,一靠大臣,二靠资源!”

齐王笑了笑,毫不避讳地如实道:

“齐国本来只有十来万人,最近两年发展迅猛,多亏了金矿的发现,一年能多上一二十万块额外收入,所以才能大规模的迁移百姓过来!”

说着,他指着那些穿着粗布麻衣的行人们道:“朝廷太远,故而我基本是参杂着一半的秦人过来。”

“他们虽然不如汉人,但比野人强多了,至少会耕地,会织布,听官府的话。”

“现如今,我的齐国一年收入五十万,虽然比不上江南一府,但却盈余颇多……”

听着这位兄长的自我夸赞,湘王不由得露出羡慕之色,感叹道:“兄长的齐国与秦国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秦国如何了?”齐王听到这,忽然问道。

“秦国攻破了寮国,正在镇压叛乱呢!”

湘王随口道:“秦国与齐国相比较,就是太过于复杂,各色人等,常备十数万大军,就是为了镇压叛乱。”

“那倒是!”齐国笑道:“我齐国虽小,但到底安生,虽不说一砖一瓦,都是我亲自铺就,但也相差无几。”

对于秦国攻灭寮国,他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毕竟在前两年,他也在吕宋水师的帮助下覆灭了苏禄国,属于半斤对八两了。

马车行进着,湘王窥探着临淄城的景象,不时地啧啧赞叹。

相较于与安南杂糅的河内城,临淄则完全采用了明式建筑,可谓是与南京一模一样,十分的贴近。

百姓们的衣衫则相较于秦国,则更单薄了些,长袍没见多少,特色的细麻衣则随处可见。

旋即,他瞥向了自己的这位兄长,齐王。

他的长袍似乎也是特别的单薄。

见其眼神,齐王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掀开车帘一角,随口道:“在齐国,比秦国还要闷热,故而衣着与大明颇为不同。”

“丝绸透气,在我身上倒是不贵,但普通百姓,乃至于百官身上穿戴倒是昂贵的紧,只能穿细麻衣。”

“故而大多人只有一件单衣,且缩小了衣领和袖口,防止被草木划破,而细麻穿着也舒服,故而就普及开了……”

说着,他扯了扯自己的衣襟:“我如今身上也只有两件,要不是顾及你,平常也只有一件!”

听得这话,湘王也笑了:“二哥,我身上也没几件,在秦国就已经被教训了,想着要过来见您,就多穿了些,热的我受不了了!”

“哈哈哈!”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隔阂消磨了泰半。

就在马车上,二人换了木屐,踏地而行。

雄壮的齐王宫就映入眼帘。

“临淄未建成,而王宫就已经建好了。”

齐王轻叹道:“如果说整个临淄城耗费了百万,那么王宫就是五十万。”

“你那湘王宫,也是如此!”

“非壮丽无以重威!”

湘王点头称是。

他这时候思维都开始散发起来。

作为帝后嫡子,朝廷对于湘国自然是不会怠慢,百万打底,而内务府对其也同样认真,不下于朝廷。

花两百万建设一个城池和宫殿,尤其是在南洋这样不缺稀少木材的地方,着实是个大手笔。

……

“噼里啪啦——”

绥远,九原城。

府、县,乃至于巡抚,晋绥总督孙长舟,都抵达城外,进行了一场热烈的活动:

庆祝九原至大同,长达五百余里的铁轨,终于建成了。

其耗费了三年时间。

而早在去年,大同至北京的铁轨早已经通车,大同至绥远这一段则格外的艰难。

铁轨,枕木,乃至于劳工,在漠南地区都是稀缺的,要不是地形平坦,怕是还得拖延。

而且修铁轨,还涉及到了草场,牛羊,以及水源等问题,可谓是情况复杂。

但为了尽快的通这条铁轨,绥远上下真可谓是拼了。

为了养护铁路,绥远直接招募了近六百名护路工,沿着铁路一线进行看护。

每隔三十里一座路站,那每隔十里就有一名护工在巡逻,可谓是极其认真。

不认真不行,草原缺铁,为了这点利益,不知多少人铤而走险呢!

牧民可不知道什么叫做官府的威严。

除了护路工,绥远还对沿途的部落进行了责任划分,一旦丢失了铁轨,立马找附近的部落挨个赔偿,除非找到盗贼。

孙长舟眯着眼睛,看着如同长龙一般的铁轨,草原的风沙吹拂,让他的皮肤日益粗糙,他忍不住道:

“听说朝廷那里有了叫什么蒸汽机,可以吃着煤跑,不需要马来拉拽了!”

“督抚,咱们这也是那机器拉!跟大同那里同步,一起运来了机器。”绥远巡抚熊汝霖则笑着回应道:

“只要路上加煤,就能持续跑,比马好太多了。”

“据下官所知,这机器一个时辰能跑三十来里,从绥远到北京只要四十个时辰,而大同到北京二十三个时辰就行了!”

“哦?大同也要上吗?”

孙长舟一愣,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晋绥总督的驻地就是在大同府,距离北京七百里路程,往日的马拉铁轨可得走上三五日。

如今时间骤减至一半左右,这可是方便不少。

马拉铁轨可是要换马的,马歇车不歇,故而所以每天的转运次数都有限制,顶多五六次就没余力了。

就算如此,为了安全,夜里也甚少走路,防止意外发生,每日行进不过一百五十里。

“下官听说是这般!”熊汝霖轻笑道:“这次铁轨建成意义重大,故而朝廷有很大的意愿投入那蒸汽机过来,毕竟京畿都普及了,也该轮到咱们了。”

“你说的速度,夜里也能走?”

孙长舟尤难相信,人一老,对于新鲜事务就很难接受完整,还是难以置信。

“夜里也是能跑的。”

熊汝霖不厌其烦地解释着:“且不论在跑车前会有一小车试行引路,就言语铁做的机器,可比马强多了,不怕撞呢!”

“哼!”孙长舟想着层出不穷的撞车事件,忍不下赞同起来。

马拉铁轨盛行后,不知多少人兽被撞,以至于隔个两三月就有翻车的情况,让人心生不安。

毕竟马蹄多脆弱,稍微碰撞点就危险了。

如今蒸汽机慢是慢了些,但架不住是铁做的,夜里也能跑,时间反而是缩短了。

一群文武官吏们看着铁轨,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了这个,去往北京城就方便多了,而且还不用风餐露宿。

距离北京越近,也就意味着距离权力越近,前途也就愈发宽广。

孙长舟缩了缩脖子,感受着这草原上的寒气,中秋节才过去多久,这草原就冷了起来,着实不像话。

他瞅着熊汝霖还算顺眼,索性就直接道:

“朝廷本来是准备从九原往西修到阿拉善,乃至于乌鲁木齐,伊犁的,但距离近是近,但却什么都稀缺!”

“故而,朝廷决定先从甘州修到吐高昌(吐鲁番),然后再修至乌鲁米齐、伊犁……”

熊汝霖心中叹了下可惜,如果真的通往阿拉善,不知道要省去绥远多少的力气。

但他却目光长远,胸怀政治,立马道:“督抚,安西的省治真的要迁到伊犁吗?这是不是太偏西了一点?”

乌鲁木齐作为当年和硕特部的过冬草场,距离高昌不过数百里,更是处于北疆盆地中心,位置相当重要。

迁往伊犁,他是怎么也难想通的。

对此,孙长舟沉吟片刻,才道:“在以往,自然是考虑到安西的平稳,如今辽国,赵国已经封下,安西最大的危险在北和西面。”

“与藩国密切联系,看住哈萨克汗国和罗刹人,伊犁最合适不过了!”

“下官明白了!”熊汝霖点头称是。

虽然如此解释,但他认为罗刹人不足为惧,恐怕朝廷顾虑的是赵、辽二国不稳,从而可以随时支援吧!

孙长舟没了兴致,就乘着马车返回城内,一众文武们自然是同回。

光秃秃的铁轨有什么可看的,不及总督的一根腿毛重要。

不过对于许多牧民来说,如此多的铁轨,足以让他们眼冒绿光了。

但面对持着腰刀骑着马的护路兵,一个个只能偃旗息鼓,扭头而去。

只有千余名收尾的劳工,则围在铁路边,翘首以盼。

孟恩(白银)就在其中。

作为贫穷的牧民出身,在草原日益增长的人口中,他的处境颇为艰辛。

家里的牧场和牛羊自然是轮不到他的,有没有什么出色的箭术和骑术,亦或者摔跤,就算是参与那达慕大会,也不会远上。

如果不出意外,要么他出家成为喇嘛,要么就去贵族老爷家放牧,失去自由,成为长工,然后再娶一个同样是长工的女人成婚。

不甘于此的他,则等到了铁轨修建,为了钱粮,他加入到了修路大军中。

包吃住,月饷五毫。

价钱虽然低了,但在草原上却是不薄,对他来说更是个出路。

领了两年的饷钱,突然就要结束了,他怎么能甘心?

更何况最后一个月的工钱还没结呢!

千余人的等待中,陪完那些官员们后,一个胖子骑马而来,身后跟随着十几个魁梧的大汉。

胖子也不啰嗦,直接道:“待会随我去城里结钱。”

欢呼声刚响,就被压住了。

孟恩同样停住了欢呼,看着这位内务府的管事。

“大家伙基本都是干了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的老人了,我也不啰嗦。”

胖子沉声道:“朝廷修完这条路,准备再去陕西修路,到时候除了那些短工外,还得需要熟工。”

“俗话说的好,用熟不用生,我准备把大家伙带到陕西去修铁路。”

“到时候,一个月一块钱,包吃住!”

翻了一倍的饷钱,让人情难自禁。

孟恩自然不出意外的激动了。

两年的生涯,让他学会了汉话,对此自然是听得一清二楚。

一个月一块钱,一年就是十二块……

即使草原上物价腾贵,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最起码够他买上七八只羊了。

见到众人意动,胖子继续道:“大家伙跟着我,到时候还能去安西买上便宜的牧场,自由放羊!”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这群单身汉子的心。

孟恩领完最后一个月的饷钱,就买了一些礼物回到了家。

作为如同的牧民,他的家并不大,三顶蒙古袍,一顶大哥一家,一顶父母,一顶兄弟姐妹。

“这是五斤盐,两斤茶,够咱们吃上半年的了。”

面对这番礼物,家里人都很高兴,兴高采烈的吃了一锅炖羊肉。

旋即,孟恩说起自己离开的事:“我要去外地成家,离开这里!”

一家人都同意了他的想法。

蒙古草原受限制于贫瘠的资源,分家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就算是部落,人口滋生太多也会分开一部。

瞅着懵懂的弟弟们,孟恩说道:“阿布,我听说去了喇嘛庙后,吃喝就不愁了,而且家里还能积攒功德!”

“家里穷得很,可以让试试?”

“真的?”老头神色一喜,能够负担养育压力,还能为家里积攒功德,这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可是我听说要贡献香油钱……”

“一块钱而已,我出了!”孟恩咬着牙道:“这是好事,自然得去。”

随着时间推移,黄教在绥远越来越普及,喇嘛开始修到了千户区。

这是绥远长期执行的三寺政策。

即佛寺,官寺(衙门),学寺(社学),三者一体。

佛寺旁必定要有衙门和学堂,同样衙门附近必然要有喇嘛庙,紧密相连,不可或缺。

衙门赏赐部分土地作为寺庙的庙产,寺庙则依靠信仰来保障衙门的权威,学堂则是普及教化之道,传播儒家思想。

对于喇嘛庙,所有人都愿意送子孙入内,但出家人太多,故而有一块钱的门槛在,防止香火钱不够吃。

不多不少,咬咬牙都能出得起。

ps:纠错功能很不错,大家踊跃帮忙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