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绍武十年春,二月二龙抬头,满北京城愈发得热闹起来,庙会一个接着一个,助长了北京的繁华。

往年的灰尘黄沙,今年却少了大半,可乐着五城兵马司,扫地的时候也能省点力。

一辆低调奢华的马车,在十几个人的护卫下沿着右侧行道,缓缓地行驶,与走步相差不离。

这时,窗帘被掀起一角,露出了一张青涩而又稚嫩的脸蛋,但双眸中却又写满了成熟。

街道上那喧闹的声音,也找到了缝隙,一股脑溜进了马车。

“要不怎么说修树好,整个冬天,根本就没拿沙尘——”

“嘿,可不是吗!京营动了十万人,忙活了一整年,您瞧,这不就有了效果……”

“好家伙,那可是值一百万块的树苗,听说从山东那运树苗都发财了——”

“这深井水好喝,还便宜呢……”

“比以前的二性水强,价格却一样,你说多好——”

听了好一会儿,望着车马如龙的街道,少年才放下车帘。

“殿下?”

宽敞的马车,足有五六平面积,在少年的身旁,则坐着一位中年人。

其名唤上官永,崇祯十三年的进士,如今为秦王傅。

从二品衔,前途不可预测。

事实上,在绍武朝后,王傅成为了许多新近大臣挂衔,而真正履职的,只有上官永一人。

皇帝亲自挑选,再三思量后的选择。

其实,上官永也很懵。

好好的按察使当得舒服,骤然提拔为秦王傅,好家伙,这不是给他前途添乱吗?

一旦新君继位,他难道能落个好?

不过,望向眼前这十二岁的少年,稚嫩而又成熟的脸庞,让他颇为满意。

秦王六岁进学,十岁左右就熟读四书五经,如今已治春秋,对于些许的杂学也是熟读众多,如果在民间,甚至可以直接参加童试。

以秦王的才学,在北方中个秀才,应该简单的很。

“王傅,这防护林真的不错。”

朱存槺看着上官永,露出一丝笑容:“今春的北京,也是极好,适合郊游踏青,免受了那些灰尘的骚扰。”

“只是,这钱,委实有些多了。”上官永则叹了口气:“听说,参加植树的官兵、百姓,达到了近五十万人,就在那长城以北百里。”

“其林长六百里,宽十余里。”

“户部因此支出了银元三百万块,粮食五百万石,其耗费之巨,举世罕见。”

还有一句话,他憋在心里没说。

光着种树的钱,都够把北京城墙再弄一遍了,听上去就感觉太浪费了。

但没办法,皇帝和官员贵族们都要享受,一条绿带,不知道让多少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朱存槺则摇头道:“这很值得。”

“北京城人口近百万,京畿、宣府等数百万人,为了他们,这点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殿下仁心。”上官永赞叹了一句:“与百姓谋福,所以说杂夹些其他,但到底是也是好的。”

“王傅,这井水又如何?”

朱存槺难得出了一趟门,对许多事都倍感好奇。

“这井水,着实说来话来。”上官永叹了一声,娓娓道来。

北京城作为国都,每日百万人吃喝用度,是极为庞大的。

粮食有南方供应,柴火有煤矿,盐有长芦盐场,而在最重要且离不开的水这一方面,却极其尴尬

周边最大的一条河流,却仅仅不过是海河而已,这怎么能同时满足北京和天津这两大城市的需求?

贵族们自然只吃西山运来的山泉,而普通百姓只能吃方便快捷的井水了。

由此,北京城内大街小巷遍布水井,北京胡同有很多以井命名,着名的王府井就因为有一眼古井而得名,据说此井水“甘洌可用”。

有人数了数,北京城内外共计一千余口水井。

由于开凿的深度不同,方向位置不同,井水的味道自然也大为不一样。

其共分为三种,分别是甜水、苦水,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二性水。

普通人家吃喝用二性水,洗衣浇花则用苦水,甜水则昂贵,只有在待客的时候用来泡茶,做汤。

甜井在北京稀奇,人们自然是爱若珍宝,甚至会用铜铸造井口。

“在京城,最好的甜井,就在天坛内,相传水味清洌,饮之沁骨,一勺能卖数百钱之多。”

上官永感慨道。

“哦?”朱存槺开了眼界。

哪怕他长期待在皇宫,也明白民间的物价。

京城这两年海运流畅,南方大量的粮食涌入,粮价已经降到了每石五毫左右,不再成为负担。

所以,一块银元的价值,也长期保持在一千枚铜钱,普通男子每天忙碌不过三五十文钱养活家人。

一勺井水,竟然如此之高。

“那普通的二性水价值几何?”朱存槺好奇道。

“一桶约莫五文钱左右。”

“吃且不愁,喝倒是愁人了。”朱存槺叹道,小脸上有着不属于少年的担忧。

“去年,陛下微服私访,察见了民间疾苦,发现但凡是苦水井,其水深不过二二丈。”

上官永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拱手,满脸的敬佩之色:“由此,让工部再向下开凿,直到四丈左右,水骤然由苦变成了正常。”

“自此,二性水跌落至每桶一文,百姓不再以其为愁,北京城也再也没人喝苦水了。”

听到他在夸赞父皇,朱存槺来了兴致,忙不迭的继续问道:“那为何不免钱?让百姓们省点钱岂不更好。”

上官永看着秦王一脸好学的样子,心中倍感欣慰。

不愧是大皇子,虽然略显稚嫩了些,但心怀百姓的仁心,却是千金难买。

他捋了捋胡须,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授课内容,不由认真道:“殿下,凡事三思而后行。”

“当年此事后,督察院许多人上疏,要求免去水钱,但所被皇上留中不发,不了了之。”

“殿下,偌大的北京城,你知道有多少人靠卖水而生吗?”

朱存槺眉头一皱,试探道:“三千人?”

“不,是五千人。”上官永看着其不可置信的眼睛,教导道:“北京城小巷胡同六千条,水井一千三百口。”

“这五千人身后,就是五千户家庭,一旦断了他们生计,不知多少人家断炊。”

“况且,这水若是不要钱,自然就无人爱惜,浪费之事就多了,所以何不如花费些许钱,既能够保持他们生计,也能看让其看护水井——”

“还是父皇有远见。”朱存槺忍不住拍手叫好。

见其如此的样子,上官永不免心中高兴,果真是贤王也。

随着马车步入内城,速度也陡然快了起来,也更加平稳。

两人闲聊的功夫,就抵达了秦王府。

自三年前秦王朱存木釜薨后,大皇子继承其爵,奉嗣其藩,整个王府就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建。

这几年来的耗费,就达到了十万块银元,完全凸显了皇帝的豪爽。

也因此,朝廷许多人腹议不止,但没办法,皇帝用的是内帑的钱,户部只是出了一万块意思意思。

本就豪奢的秦王府,越发得辉煌起来,虽然没有逾矩,但却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秦王朱存槺虽然出宫两个月了,但依旧秉承的在皇宫内的饮食起居,并未做出改变。

“殿下,宫内传来消息,月底将要起驾玉泉山——”

刚入府,府内的大总管就迫不及待地走上来,开口汇报着紧要消息。

“那就按照以前的规矩办吧!”

朱存槺微微点头:“莫要过于太奢靡,与寻常的王府差不多就行了。”

“是!”

说起来,继承秦王爵位,不仅这是一个非常显赫的爵位,遗产更是让人惊叹。

一些金银珠宝暂且不提,在土地上,不仅有皇帝御赐的两百顷土地,如今他出宫皇帝也还赐予两百顷。

四万亩土地,一年的租子能有一万块银圆。

除此以外,受封那年起,三年时间积攒的钱粮,都归他所有。

皇帝赐下的宦官百人,宫女二十,王府护卫一百。

当然了,最让朱存槺重视的是,秦王府的人脉。

准确来说,是曾经附属数百年的西安右卫,一万余户人家。

虽然如今卫所改县,但数百年来的隶属关系不可能轻易改变。

许多军户子弟有出息后,基本是都得给秦王三分面子。

要知道大明三百年间,军户出身的进士,占到总数的两成左右,右卫出来的不少人才,可是最重要的人脉。

明面上,去往西安任职的官员,都要过来拜访一下他这个秦王。

无他,秦王的藩地就是在西安府,虽然没有管辖权,也插不上任何的话,但名义上却是秦王的藩国,不拜访根本就说不过去。

不一会儿,秦王府长史也走过来问候,述说起王府境况。

长史才是王府的管家,也是皇帝信任托管的人,负责监督秦王的学习的日常,管理王府的土地,财产,人员等。

而在皇宫中,关于秦王今天的对话,都已经呈交到皇帝眼前。

显然对于这个年纪尚小的儿子,朱谊汐并不放心。

虽然他有心在留几年,但朝野议论纷纷,为了秦王和太子,他不得不放行。

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十二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发育,足以传宗接代了,不适合再待在皇宫中。

离开母妃和皇帝,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朱谊汐觉得,儿子虽多,自己照看不来,但必要的关心还是要有的,他可不想养一群禽兽出来。

如果真的不成材,混吃等死他也没什么意见,但别成为禽兽就好,不然的话就只有凤阳高墙伺候了。

“嗯!”粗略地看了一眼这些言论,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相较于同龄人,皇子们的政治敏感性更高,也更加的成熟,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一件好事。

“陛下——”这时,刘阿福将一叠题本又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

显然,内阁也没有休息。

“放下吧!”看着一摞题本,朱谊汐又扭过头,那边还有一筐密匣。

这真的是太难为人了。

想了想,他将目光对向了密匣。

很快,一个木匣就被拆开。

这边密折,来自于天南行都司。

自从三年前征服南疆地区后,整个西域地区立马呈现出了变化。

首先是卫拉特蒙古三部开始分裂。

三部以北向南,分别是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

由于伊犁盆地出现了势力空缺,和硕特部就与准噶尔一起,将肥美的伊犁河谷吞并,实力大增。

如此一来在面对外敌上,准噶尔部倾向于跟俄罗斯议和,准备对付野心勃勃的明军,因为这距离他的地盘最近;最北边的杜尔伯特部则距离俄罗斯人最近,感受到威胁,要求一致对俄。

至于处于中间地带的和硕特部,则摇摆不定。

这种情况下,外交手段就至关重要了。

李定国军事能力可以,外交则不行,朝廷就另行派遣人选担任布政使,管辖民政,同时涉及俄罗斯。

如此一来,朝廷自然选择倾向于杜尔伯特部,与其眉来眼去。

但对于和硕特部、准噶尔部也不放弃,不断的暗中出手火枪,鼓动两方对立。

火枪的威力在西域早就得到见证,其数量代表着实力,同样也是攒动两方野心大增。

皇帝甚至觉得这样太慢,甚至顺水推舟,提出了统一卫拉特蒙古才能抵御俄罗斯和明人的流言。

这下,冷水入热锅,沸腾开来。

“哦豁,准噶尔竟然联合俄罗斯人,消灭和硕特——”

皇帝看着这份消息,感觉有些诧异,但却也容易接受。

毕竟两方没有血海深仇,联合一致倒是挺合适的。

“看来这又是一场代理人的战斗了。”

朱谊汐批了一个准字,就放下密信,来到了地图跟前。

支持和硕特,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同时,这两方无论谁胜,必然会统一整个卫拉特蒙古,即漠西蒙古。

这就是他无可接受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增强南疆的实力,从而趁机吃掉卫拉特蒙古三部。

而人家又不是瞎子,你一增兵,他们怎么打得起来?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