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道家讲究小国寡民。

如老子的鸡犬相闻,村落自存,不与人往来。

其实这是跟儒家的克己复礼一样,是奴隶社会典型的状态,一个村落、乡邑,就能与世隔绝,不争不抢,悠然自得。

但这是在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普通的村落之间相隔数十里,乡邑之间数百里也是常事。

所以在春秋时期,隔着几个国家两个的军队,也能够互相打起来,根本就不怕被偷后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村落之间的距离被拉小,城池与城池之间日趋紧密,而人口也在不断的繁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口大国,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路引的存在,也就成了必然。

明朝的路引制度,只要出了县域,就需要路引,防止盲流,逃犯。

就像是电视剧中,皇帝下圣旨流放,或者诛三族,那些罪犯为何不直接逃走?

实在是因为路引制度的限制,根本就逃不了。

当然了,极限操作下,只要不入县城、关卡,广大的农村是不需要路引的。

但在这个穷生恶意的时代,欺负外乡人是常态,相较而言,县城比乡下更是安全数十倍。

在封建时代,普通的农民除了赶税入县城,普通情况下,赶集就能满足日常所需,而且多是以物易物,路引根本就不需要。

同时,需要游学的秀才、举人,以及贸易的商人们,他们有钱有势,获取路引更是不值一提。

但在绍武年间,轻徭薄赋,重视商税,以至于人口流动的速度大增。

如水手们。

那为何之前漕运不需要?

那是因为漕运实质虽然民运,但却被漕运总督管辖,船夫们本来就是军户出身,身上有着官皮,是在给朝廷做事。

而海运则不一样,朝廷将运送钱粮赋税的任务,承包给那些船队,只付钱而不管押送。

这样一来,只用出钱就行了,省时省力,轻易地杜绝贪腐。

到时候一旦钱货不对,对付那些船夫可比官员简单多了。

“这路引,着实烦人。”船主叹道。

税吏则摇摇头,低声道:“我给你介绍个好方式,能省不少的气力,还能占便宜呢。”

“哦?”

“可是要这个数。”

一根拇指竖起来,船主心惊肉跳。

一百块钱,真是要命。

但是路引这玩意太烦人,但凡有个关卡港口,都被劳烦一遍,他咬着牙:

“行。”

“海运,你知道吧?”

“当然,绍武初年,漕运与海运并行,如今九成都靠海运。”

船主忙点头。

在前明时,抵达北京的四百万石粮食,实质上拨动的是一千两百万石,中间被贪走了八百万石粮食。

而承包给船队,四百万石抵京,只要四十万块银圆,运价约莫五分之一,可谓是低廉至极。

同时庞大的漕军也被裁撤,避免了剥削,弃了身上的包袱,也是笑逐颜开。

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从运河转到了海运。

“海运四百万石定量,即使是千料大船,一千五石计,也要近三千艘,即使是十大船帮,加一起也不能有三千数。”

税吏吟笑道:“所以,他们得招兵买马,在运粮的时候招一些白船。”

“只要夹带五百石,就给五十块银圆,那时候运的是官粮,谁检查路引?”

“那岂不是白赚?”船主一算,四百万的也不过四十万块,分给那些白船,岂不是赚吆喝?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税吏白眼道:“夹带阿!”

船主这才恍然。

这是漕运的传统技能。

由于运送的是官粮,所以基本上就没有税吏征税,到时候装半船粮,再装半船货,一个来回省去的税,就能赚大发。

“不过,这征白船是有限额的,朝廷额定四百万料,多出的不管。”

税吏摇头晃脑道:“我有一堂兄,正好在飞鲸帮做事,到时候让你占个名额,我的钱可不是白要的,还要分给别人。”

“可别心疼,这是用你的钱来办你的事。”

“明白,明白。”

船主大喜。

不要几日,他将货物卸到了港口,自然有商队前来收购南货。

虽然从天津到北京,货物价格有三四成的差距,但这几百里不好走,还耽误时间,船主也就没去做。

天下的买卖,可不能一人都赚去了。

再次来到天津城,其繁华依旧,几条长街人挤人,叫卖声不绝,店铺数不胜数,到处都是闲逛的人。

海陆河交汇,让天津持续繁荣了十几年。

不过天津那遍布全城的机杼声,却是天下一绝,唯有苏州和松江才能比拟。

一路上,数不尽的马车骡车,运送着一代代的棉花,送到那些织场中。

然后又将大量的棉布,送到染坊进行浸染,再去绣花纹云。

甚至在天津府,形成了染坊一条街,棉布一条街,染料一条街,香料一条街等等。

城内已然无法容纳那些织机,所以许多织场搬到了外城。

只是,在以往的织场口都是女工,而如今竟然有许多男工。

拘于男女之别,有的织场竖起围墙,而有的只是添了一块帘布罢了。

“怎地有那么多男后?”船主大奇:“织布不是虐家的事吗?”

逮住一个路人,其才道:“天津府的女工都在城内了,十三四岁的女子织布两三年攒够嫁妆就归家,织场越来越多,城内的妇女入织场也不够。”

“不得已,只要男工了。”

“越是缺人,织工价就越高,男人们也就豁出去了。”

“用工荒?”船主脑海中忽然浮现这个词。

这在整个大明是个稀罕词。

毕竟地大物博的大明,人数是怎么也不缺,甚至看起来比地上的蚂蚁还要多。

但它却偏偏就出现了。

“这是苏州、松江的事,不曾想也出现到了天津。”

船主感慨道:“不过在苏州,缺的是最上等的织娘,而非女工,天津倒是头一遭。”

远在北京的皇帝,自然对天津的情况略知一二。

不过他了解的途径不是因为锦衣卫,或者东厂,而是在于内务府。

内务府作为皇帝的御用机构,不仅负责皇家的采纳、置办,更是有大量的皇商专门做买卖,给皇帝赚取大量的财富。

虽然其间有不少的垄断和强买强卖,但商人的人口基数太小,即使他们后面站着是士绅,也不足为虑。

所以皇商们倒是大发横财,基本上垄断了制糖、丝绸、贩马、香料等高利润业务,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国营吧!

对于皇商们中饱私囊的行为,朱谊汐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基本上都不怎么管。

而一旦过分了,或者皇帝缺钱了,载几多肥猪,充实内帑也是正常的。

这可比扩张皇庄强多了。

皇商大小上百家,有的负责宫廷饮食,有的负责首饰珠宝,有的负责衣料。

自然会涉及到织场。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夸大其词:

因为女工的缺乏,导致某些利润增长乏力等等。

如果是其他皇帝,几乎是转眼即过,但谁让朱谊汐是穿越者呢!

他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深意:城市化。

所谓的城市化,就是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大量的手工作坊,或者工厂缺人,从而需要大家都劳动力。

在英国,由于人口的缺乏,让新贵族们霸占公地,把农民驱赶至城里,让他们去自己的工厂做事。

在美国,不可一世的白人们因为工厂缺乏劳动力,不得不捏着鼻子让黑人入厂,从而记恨拥有大量黑人的农场主,从而引起了南北战争。

而法国跟中国类似,人口一直处于欧洲领先位置,劳动力充足,所以不需要什么羊吃人,或者解放奴隶。

其所做的,就是因为利益,让农民去往城市。

如今的大明,则同样如此。

织布数载,少女就能积攒自己的嫁妆,补贴家用,甚至让男人都放下脸面,去织场做事。

但男人的效率却不及女人的一半,同样的薪酬下,男人不及女人。

这就让那些资本家们忍不了了,他们迫切的想要大量的女工参与到织场中,从而用棉布换取大量的银圆。

毕竟少赚就是亏本。

“之前,我废除一府之间用路引的限制,从而让天津府大肆发展,如今其蓬勃发展下,区区一个天津府就不够了,还要整个河北来效劳。”

放下手中的密折,朱谊汐轻声滴咕起来。

在这个庞大的帝国,路引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数以亿计的人口如果没有路引而四处乱窜,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面对鱼龙混杂的北京城,百万人口,朱谊汐采取了暂住证政策。

没有暂住证,根本就无法入城,只能在城外。

同样为了稳定,其他城市没有宵禁,而北京则有,虽然不免对经济有些影响,但这是政治需求。

“这次是府,下次就是省咯?”

回到路引制度,朱谊汐感到头疼。

经济和资本的发展,需要放开路引,而稳定帝国则需要路引。

如果将府扩充到了省,那么路引制度将会形同虚设,控制力度激增。

忽然,朱谊汐想到了苏南铁路。

从南京抵达松江府的数百里铁轨,几乎都是由商人们自筹而成,是他们殷切盼望的结果。

其固然有推动商品流通的需求,但恐怕最大的作用莫过于人口的聚集吧!

无论在苏州还是松江府,纺织业都是大头,对工人的需求极其旺盛。

而铁轨的建立,自然有利于两地对人口进行吸收,从而让资本不断发展,士绅和商人们大赚钱财。

“恐怕在江苏,路引就形同虚设了吧!”

朱谊汐摇摇头。

在如此庞大的利益面前,地方官府根本就不敢制止,因为其本身就是既得利益群体。

想到这些,朱谊汐就忍不住想出宫,去天津,乃至于苏州,松江看看。

这些年他基本在北京、玉泉山晃悠,天津有好几年没去了。

心中有了定计,就算是九头牛过来也拉不住他。

更遑论内阁了。

这般,皇帝巡查天津府就启动了。

十来天的功夫,准备妥当后,御驾启程。

为了安全起见,御驾并没有坐铁轨,而是走起了官道,三百里路走了六天时间才抵达天津府。

官道的平阔,让朱谊汐点点头。

如果连近在迟尺的官道都残破不堪,那么天底下其他官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次出巡,皇帝并没带妃嫔,只有几个丰腴的宫女随身伺候。

同时,辽王、越王、卫王、福王,赵王、湘王六位皇子随驾而行。

对于这几位皇子来说,能够离开北京城,就算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在辽王的带领下,一个个骑上了马,悠闲的跟在队伍之中,好一派热闹。

只不过没半日工夫,两腿内侧就被磨出了血,一个个立马就萎了。

只有辽王依旧未变,悠哉悠哉,好不舒服。

“四哥,你怎么没事?”胖乎乎的福王道。

“我当年去了一趟察哈尔,又去了科尔沁,骑了几个月功夫,早就磨出了茧子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辽王满脸的得意。

朱谊汐笑道:“不知轻重。”

论起历练,辽王确实长这几个兄弟数筹。

当年送公主去康国,走了数千里,而且还在雪域地区待了许久,吃了不少苦头。

之后的察哈尔、科尔沁不提,都是一番历练。

其他的几个皇子只是在京城八部锻炼,在政务上有所长进,但见识确实不如辽王。

“看来还得让他们出去走一遭才行。”

皇帝心中一动:“仅仅是观政可不行,还得真切的去实践一下。”

对于实践内容,他却毫不担心。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上千万平方公里,两亿众,每个月都有地方受灾,派遣皇子过去慰问赈济灾民很是正常。

这般一想,朱谊汐忽然觉得,把皇子当做钦差大臣也不错,巡视河堤,巡查贪官等,也可以交给他们。

只有让他们被官员们湖弄一番,才会真切的明白官僚的内里是什么。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