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二月底,及时是漠北这样的荒芜之地,虽然昼夜温差极大,但到底是抵不过气候,渐渐温暖。

也正是如此,陈东以征虏大将军的名号,指挥十万大军,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进发。

其大军浩浩荡荡,气吞万里,辽阔的草原上根本就藏不住。

这时候,就算是满清再瞎,也察觉了到了其行径。

顺治大怒:“绍武老儿竟然真有胆子犯我,好,真好,给我点起兵马,杀他个人仰马翻,重返中原。”

虽然他听从范文程的话,将贝加尔湖西经营了几个据点,但只是当做迫不得已的退路罢了。

奉京府这样经营十几年的根基之地,城池,百姓,土地等等,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舍弃的。

一众的文武大臣们都没有劝说。

因为他们从北京被撵到了辽东,再撵到了吉林,然后又到了如今的贝加尔湖,一路上的奔波辛酸,一言难尽。

他们目前所在的地方,最适宜的土地了。

逃无可逃。

在往西,或者往北,都是比漠北更荒芜的冻土,一年有六七个月都是雪天,根本就活不了。

似乎被逼入了绝境,满朝文武们纷纷应诺,要求决战。

一时间,整个奉京府陷入到了备战中。

从朝堂中回来,顺治坐上了御辇,回到了后宫。

奉京城虽然名义上是临时国都,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把它当做真正的国都来建造。

而像是皇宫,其占地五百余亩,山水齐全,殿宇皆有,虽然略显粗犷了些,但到底也是皇帝的规制。

虽然耳边常有言语,说是殿宇简陋,不过顺治对于盛京和北京印象极差,只记得心中惶恐不安占多数,哪里觉得好。

如今他虽然偏居一隅,但大权在握,粗犷而偏小的皇宫,却住起来极为舒服。

“陛下,到了。”

顺治抬眼一瞧,硕大的慈宁宫三个字印入眼帘。

宫女和宦官们出殿相迎。

“母后在干嘛?”

顺治轻声道。

“回禀陛下,太后在礼佛呢!”宦官忙道。

顺治微微颔首,步伐放慢了些,踏入了慈宁宫。

多尔衮在吉林病逝,自己迁居奉京,母亲就居在慈宁宫,帮助他掌控后宫。

多年来的水磨,顺治对于母亲服侍多尔衮的气恨也渐渐消散,如今的母子情渐渐浓厚起来。

他拐了个弯,来到了后方一个小佛堂。

他的母亲,昭圣皇太后正跪在一个菩萨佛像前,一手握着佛珠,一手敲着木鱼,闭目念叨着,极为诚恳。

顺治见之,也不由得找了个蒲团,跪在一旁。

良久,太后才睁开眼,放下了佛珠和木鱼,她看着日渐俊康的儿子,开口道:“大汗怎么来了?”

即使儿子成了皇帝,但是她却习惯称之为大汗,也算是她的一种特例。

“母后。”顺治注视着面前这慈善的面容,轻声道:“明人要来了。”

“他们发了十万大军,从漠北而来,还有一部分在科尔沁,两路进发。”

“奉京城也不安全了。”

太后闻言,斜眼一瞥:“皇帝怕了?”

“谁不怕?”顺治苦笑道:“明军西出,卫拉特蒙古被迫降,东边的科尔沁也是被打的分化为二,想来也支持不了多久。”

“咱们八旗,失败了那么多次,虽然如今有的后勤的优势,但结果犹未可知。”

“非儿子胆怯,实在是难为。”

这时候,大玉儿才突然发觉,这个一直以强硬示人,智珠在握的儿子,此时却是满脸的软弱,与普通的百姓没什么两样。

这时候,她才觉察到,自己的儿子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但却是如此的成熟。

一时间,她心疼不已。

但是她又真切的明白,自己所能做的并不多。

“福临,需要我作什么?”

“母后,你带着福全几个,去湖西吧!”

顺治收敛起心情,认真道:“如今冰面化开,正好可以乘船去往湖西,在那里我已经建了一座小城,足够安置你们了。”

登基二十二年,亲政十四年,顺治成婚生子,陆陆续续诞下了不少的子嗣。

如今存活下来的有六子四女,也不算少了。

面对战争的威胁,甚至第一时间就想将自己的母后以及后宫送到更安全的湖西,那里远离战场。

“湖西?”

“这是范先生劝我留的后路。”

顺治叹道:“他说,绍武野心极大,西域这样的不毛之地都要拿下,是不可能放弃奉京府的。”

“所以在贝加尔湖以西的地界修建城堡,以为后路。”

“出来您以外,文武百官们的家眷都会被送到那里,以免后顾之忧。”

说着,顺治沉声道:“到了那里,我会苏克萨哈主持军政,但您却要监督他。”

“嗯。”大玉儿疼爱地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只觉得越发的削瘦了:

“你要照顾好自己。”

“作为大汗,你不需要亲自上阵,一旦战事,就来湖西与我们会合,汉人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有你这个大汗,大清就不会灭亡。”

顺治浅浅一笑,旋即站起身,行了一礼后才离开。

大玉儿望着其背影出神。

这种揪心的感觉,她再次感觉到了。

兵马匆匆,行人匆匆,街头巷尾的商铺,也知晓了情况不对,很识趣的关上了大门,不再营业。

而在一座明显带有粗犷的俄罗斯风情的商铺中,几个红发碧眼的罗刹人,正打开窗户的缝隙,看着街道上匆忙景象,一时间陷入到了无言中。

为首一人衣衫华美,脸上几分市侩,胡须浓厚,他小口喝着茶叶,见到二人偷窥不停,这才道:

“看什么,战争都快来了。”

“是啊,战争来了。”

俩人叹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就在这时,大门忽然被敲。

“咯吱——”三人面面相觑,一个小个子前去开门。

“你们还有多少的火药。”

“一个冬天都没有人过来,只有一百斤了。”

商人无奈道。

“好,我全要了。”

来人身披铠甲,面色凝重。

身后的几个亲兵抬来一箱子的金银,然后就去把那些火药运走。

商人露出笑容,然后关上了门。

“看来这群鞑靼人要危险咯。”

另外俩人也笑了起来。

“不过,咱们要保护好自己。”

商人神色一敛,警告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骑着马,走出了城门。

虽然奉京处于紧急状态,但日常的控制并不严,进出还是比较随意的,毕竟明军还有远在十万八千里呢,可不能自乱阵脚。

似乎是罗刹人见多了,路过的行人一个个熟视无睹,商人故作随意地来到一处溪流边。

他脱下衣裳,放在一块石头上,然后借机塞了一张纸团入了石头下的缝隙。

整个人入得溪流,痛快地洗起澡了,显得逍遥又自在。

差不多十来分钟后,他才穿起衣服,随意地回城。

过了两小时,一个骑马的汉子将马牵到溪流边喝水,自己坐在石头旁边,掏出了纸团。

这个纸团则又迅速地通过一道又一道的草原,抵达了库伦。

“这是北海来的情报?”

陈东惊诧道。

“没错。”

曾英点头道:“历经千辛万苦,昼夜不停的转送而来。”

他笑道:“满清如落日黄昏,虽然不少人顽抗到底,但还是有识时务的,不舍得性命和家族。”

陈东摊开纸团,上面写的不多,只有一些奉京府的消息,但却有至关重要。

清军点起兵马近二十万,其中有近十五万奔赴他这只大军而来。

其中,有火枪兵五千,多是火绳枪,但火药不足万斤。

“看来其是发现了。”

陈东轻笑道:“不过也好,咱们也省得跑太多路。”

“还有多久抵达北海?”

“禀将军,还有近五百里路程,前锋只有两百里路程,两天可至。”

“让其尽快,马歇人不歇。”

陈东沉声吩咐道:“尽快抵达北海,建造营地,咱们要守株待兔,静候建奴。”

十万大军,连绵数百里,这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都是骑兵,支援的也很快,倒是不虞被人拦腰截断。

在三月十五,明军前锋抵达北海,安营扎寨。

旋即两天不到,他们就发觉了清军的身影。

再过了三天左右,明军主力抵达了这座营地,就地休整。

源源不断的粮食,也在此囤积。

清军的主力也抵达了,一样扎营。

一座座蒙古包就地而起,几乎笼盖了草原。

可是,令陈东惊奇的是,这股清军竟然只守着营地,并没有出击的打算。

饱经战阵的他立马有了警惕。

第一时间,他派遣骑兵保护粮道。

随后,他又派人屡次挑衅,想要进行决战。

但是清军却不动如山。

“看来这是想要跟我比耗粮啊!”

陈东沉吟着。

明军的粮道从库伦运到北海,差不多有两千里,两百万石粮抵达此地只能剩下个三五十万石。

只够大军食用两个月左右。

相较而言,清军的粮道只有几百里,损耗极低,短时间内足以支撑大军。

这时候,曾英正好运粮而来,大笑道:“满清所居之地,蒙人称之为林中百姓之地,即使土地还算肥沃,但却比不上咱们中原。”

“据我所知,其种植的多为大麦,黑麦,小麦等,亩收不过一石左右,其粮食就算再多,除了养这些军队和战马以外,还得养人。”

“他们比不过咱们。”

“可是,他们牛羊也不少。”

陈东轻声道:“粮食给战马吃,人吃牛羊,熬得比咱们长。”

“既然他们不动,那咱们就食于敌,主动出击北海,把那奉京府一股脑地捣碎。”

曾英气势不减,豪气万丈。

陈东则一直是护卫出身,谨慎惯了,他沉思片刻后,摇摇头:

“要是来个坚壁清野,而且这股兵马还在捣鼓咱们的粮道,那么大军就危险了。”

“在草原上,兵力什么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粮食。”

言罢,陈东眯起眼睛:“此地水源不缺,粮食不缺,儿郎们也休整的差不多了,决战正当其时。”

曾英心中叹了口气,他想要参战,但是后勤却需要他来保障,只能缺席了。

翌日,陈东大起兵马,直接对着清军的营地开始了进攻。

一时间,竟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太阳升起,洒下了点点带凉意的光芒,就再也不管人世间的温暖,抓过一朵云彩将自己遮掩,自娱自乐起来。

号角声声,狼烟渐起,略显泥泞的草原上密密麻麻都是人,战马齐聚,整片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阳光虽然不太耀眼,但在铠甲上却被放大了不少,一片又一片。

勒克德浑登上高塔,见到如此景象,一时间竟然有些呆了。

明军的着甲率竟然如此之高。

而他回首看向自己的军队,八旗精锐也不过五六成左右,普通的骑兵能有一件皮甲就算是不错的了。

跟明军完全无法比。

人数虽然有优势,但铠甲和战马都无优势,他一时间颇有几分烦闷。

待在贝加尔湖养精蓄锐多年,但八旗的瑞士似乎也被消磨了,新一代的子弟不复父辈的悍勇,配合什么的也不必多提。

“怎么办?”

尼堪扭头问道:“咱们的营地建造的可不怎么样,守不住的。”

“难道要撤退?”

“不战而退,影响士气。”勒克德浑摇头道:“多年来屡次被打败,我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若是再退,怕是就止不住了。”

“打吧!”

勒克德浑咬着牙道:“我就不相信了,草原上也打不过明军。”

旋即,营地大开,满清骑兵散开,形成了一股股的箭矢,伺机而战。

而明军前方的步兵立马停住脚步,开始了结阵模式。

在草原上,这样的重步兵方阵极其牢固,骑兵冲杀只能等死。

“嚯,非得逼迫一下才肯出战。”

陈东站在中军,见到几片一大股骑兵变成了一小股。

环顾四周,他入目之处竟然都是清军,一眼望不到边,其数量如蚂蚁一般巨大。

两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

.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女帝帝师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和林黛玉先婚后爱大唐秦公子雪域格桑在辛酉年的进步续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