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嘿,哎嘿,哎嘿。”
“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啊走,乐呀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嘿,哎嘿,哎嘿。”
吃过晚饭,楼上楼下,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里,小孩子的嘴里都传出这听过不止一百遍的主题歌。
这部剧的核心人物是济公,济公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济公衣衫破烂、疯疯癫癫,打破了千百年来佛与人之间的隔膜,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被广大人民接受。
“管天下不平事”是《济公》所要彰显的核心之一。
每次遇到邪恶与威胁,济公不但不回避,反而迎难而上,积极救助无辜百姓,惩治邪恶的势力。他这种不畏权势、伸张正义的做法,表达了人民对当时统治者的憎恨与蔑视。
人们把惩治权贵的心愿都寄托在济公身上,通过济公的行为,表达他们的心声,让观众为之拍手称快。
看电视剧的过程让大家感觉很是畅快,济公用他独有的能力,以及他的聪明才智,每次遇到艰难险阻,总能化险为夷,善良的人总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险恶的人都有他应有的下场。
济公表面上疯疯癫癫,但是他心如明镜,善恶是非了如指掌,而且还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君子。
活佛济公在寺内禅定十年后,重新出现在了香客们面前。
在新任住持确定后,济公开始云游四海,过着扶贫济困的生活。
浙江台州府天台县李善人平生乐善好施,常常救济穷人。
李善人老来得子取名修缘,不知为何,这修缘像却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竟在自己成婚当天,不辞而别出家当了一个和尚,法号道济。
李善人夫妇心急如焚,从此卧床不起,遂派人寻找,等到道济回到家中,李善人夫妇早已亡故,恶管家已霸占了李府家产,道济经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从此疯癫不知去向。
不知过了多少日,多少月,多少年,突然在街市中出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他惩恶扬善扶危济贫,有人叫他疯和尚,也有人尊称他为济公。
他是穷人的活佛,确是恶人的噩梦。
电视剧主要讲述了济公济困扶危,惩治强盗,经常用一些诙谐的小法术教训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奸佞恶霸的故事。
济公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他的潇洒劲头,邋遢做派,他的法力无边,或者是“哪儿有了不平事,我济公就到哪儿游”的为穷人分忧解难的英雄想象,都让左邻右舍,尤其是小孩子们爱不释手,孩子们经常手拿一把蒲扇,称自己是济公。
孩子们都说自己要像济公一样,疾恶如仇,不仅要有聪明的智慧,丰富的知识,还要明确是非善恶,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坦然的人,做一个好人。
济公衣衫褴褛,经常头戴一顶破帽,背上插着一把破扇,脚穿一双破僧鞋。
后来,济公圆寂之后,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就会去祭拜济公佛像,希望济公显灵帮他们解决困难。
人间疾苦不断,百姓就希望能有神人降世解救人间疾苦。
据说济公出生的时候国清寺的第十七降龙罗汉突然落地,人们就把他的出生与降龙罗汉联系在一起,说他是天上神仙转世。
这个出生的娃娃取名修缘,与佛有缘的意思。再加上他的家人世代信佛,他受此影响很大,逐渐产生了出家的念头。
济公佛像的另一层意思是对心怀恶念之人的一种威慑,坏人看到济公佛像就不敢肆意妄为,怕造到天谴。
济公出家后的故事被后人传的十分精彩,让人百听不厌,也是寡弱之人精神的寄托。
他出家后一反常态,不喜欢念经书,经常流连大街小巷,烟花市井之地。
济公最喜欢喝酒,所以济公佛像上总少不了一个葫芦酒瓶。
刚开始的时候世人都很反感济公,认为他这样的言行举止不能算作和尚。
可是随着济公不断地帮助百姓,惩恶扬善的时候,人们反而把疯疯癫癫的济公尊称为济颠,这是大家对他的喜爱和尊称,也是独一无二的称呼。
济公不愧为神佛,大家都笑他疯癫,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作的诗极好,他的修为兼佛儒道为一身。
比如那首《临江仙》。
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
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孩子们都对济公的帽子感兴趣。
和尚都头戴一顶小沙帽,那么济公的帽子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济公穿的与别的和尚不同,鞋也破、帽也破、衣服更破。
初看他就是一个疯和尚,整天嬉皮笑脸,人称济颠。“破”就是他衣着的象征,看他的帽子,是一顶普通的小沙帽,这顶帽子破的厉害,而且奇脏无比。
不知道他这顶帽子是不是捡来的。
据说修缘出家前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突然有一天风雷剧变,他就突然变得披头散发,自此疯疯癫癫。
他这顶帽子不仅是和尚的象征,更能帮他盖住脏乱的头发。
济公做和尚期间,从来没有见他脱下过这顶帽子。济公的肖像中也总是头戴这么一顶破帽,如果帽子不破就不是济公。
济公的影响力之大,这是多方面的。一是他破鞋破帽的疯癫形象,二是穿梭风花雪月之地专门锄强扶弱,教训无道恶霸之人,三是他懂医术,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人家因此都称他为活神仙,四是他的佛学成就很高,是杨岐派和禅宗都留有他的大名,五是他学问之高,他作的诗绝不逊色很多着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