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逍遥在心里给蒋雀儿点赞。
这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方式,在正常方式难以取得满意结果时,逆向思维往往可以打开思路。
元十四问道:“大营里深沟高垒装备精良,禁军虽然怂了点,但不是傻子,你打算怎么逼他们出来?”
蒋雀儿随即扳着手指头说道:“只要我们困住他们,只消三五日,设法消耗控制他们的水源、粮草、药物,甚至柴火等生活必须物资,他们除了出营别无他法!”
司马横如捋了捋胡须,点点头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好一个‘逼敌以害’!”
韩逍遥也点头称赞:“能想到调动禁军出营再打击,确实不错,还有没有更好的主意?”
董小乙得到启发,补充了一句:“可以做出佯攻东京的态势,吓唬朝廷调动他们出来救援,我们可以围点打援,利用骑兵在野战中歼灭他们!”
司马横如鼓掌道:“攻敌必救,借刀杀人,大善!”
可是郑良却说道:“对方以禁军四万步军严阵以待,以我方现有骑兵的战力,只怕一口吃不下!若使其兵分两路,必定可以各个击破!”
按照大宋禁军配置,四万士兵,弓弩手至少在两万以上,若同时发箭,绝对是一片乌云盖顶的效果。
按照百步三矢的规矩,六万支箭……估计,韩记这点家当至少会减员一半。
这不是围点打援,而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自杀攻击。
不过嘛,分兵也有好多种方式,比如韩逍遥提出了诱之以利的作战方案。
听了韩逍遥的设想,众人将目光聚焦到城外东南方的一片坡地……牧驼岗!
这里是大宋禁军最大的军马场,饲养着最少两万匹优良战马。
这个时代,大宋各个军队步骑的比例,远远低于十比一,这里却宁可闲置也不配发给西北战场。
强干弱枝到了极点!
既然要分兵,韩军也急需战马,那干脆假戏真做夺了牧驼岗,再故意泄漏转移战马的消息给城东大营,相信同样奇缺战马的禁军将领会心动而“趁火打劫”。
如此,便是主动诱使他们“分兵”,等歼灭出营之敌后,再实施围点打援方案,压力就小得多。
众人认真商讨之后,很快拟定好“军马行动”的实施细节,交给韩逍遥审核。
韩逍遥确认以后,当即批准郑良带领一千骑兵连夜抢占牧驼岗。
同时,元十四率两千步骑先行进抵东京东北部五里,安营扎寨,作出长期驻守的姿态。
韩军开作战会的时候,东京城却沸反盈天了。
禁军斥候与皇城司密谍,已经打探到四万禁军覆灭以及楚国公都被枭首的消息。
赵佶听到汇报,整个人几乎都傻了。
满朝文武中最知兵的统帅,全国最凶悍最精锐的军队,就这么一夜一天功夫,没了?
韩逍遥是不是会施妖法?
上百万的江南逆贼都闻风丧胆的威武之师,却被区区几千人破军杀将?不仅如此,叛军接连获胜,士气高涨的同时,对方的人马已经破万,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韩逍遥竟然还向南推进到东京近郊,他想干什么?
难道他想……赵佶心中一寒,头皮发麻。
怎么办?谁能解决这个乱世魔王?
诸事不决问宰执!
于是,七八位宰执连夜入宫,帮着官家收拾烂摊子。
童贯捐躯,辛宗兴被俘,蔡攸被扣,五万大军灰飞烟灭,赵佶当真心疼到泪水哗哗。
梁师成、王黼、赵桓、赵楷、李彦等重臣,甚至还请了老公相蔡京前来咨询。
君父有了担忧,是儿子或臣子的耻辱,看着赵佶掉眼泪,众人慌了神。
赵桓率先开口请战以示忠心:“官家,儿臣愿意领兵剿贼,不灭韩贼誓不收兵!”
梁师成在心里摇摇头,赵桓情商太低,在场的,谁都可以带兵,唯独你太子不可以。
果然,赵佶擦拭泪水,环顾众人,问道:“太子所言,可否?”
李彦忽然说道:“太子身为储君,乃国家将来之根本,岂可因区区逆贼以身犯险?”
众人皆点头称是,联手掐断了太子掌兵的可能。
赵桓无奈退下。
赵佶面色缓和,叹了口气问道:“兵临城下,韩贼嚣张,奈何?”
这下,众人纷纷献言献策。
李彦认为应安抚韩逍遥,实封郡王,给予数州之地,赐婚茂德帝姬。
王黼却明确反对,韩记已经起兵造反,歼灭禁军,杀戮国公,囚禁重臣,如果不重兵围剿,只怕天下都会认为朝廷软弱纷纷效仿,后患无穷。
赵楷利用数据对比和亲眼所见的韩军实情,认为韩军得到数万俘虏实力更为强悍,极有可能图谋城外三营,一旦三营有失则东京无兵可守。
因此建议,召回城外禁军,利用东京城防坚守,通过谈判迷惑对方,再调集全国强军勤王,围歼韩军于东京城下。
这些想法有理有据,也是最为稳妥,得到了李彦和王黼的认同。
赵佶也觉得没有问题,不过他看了一眼只听不说的蔡京,想了想便温言请教。
“蔡相以为如何?”
蔡京不慌不忙拱手回答:“官家既然问起,老臣倒是想起数月前曾与韩氏子有过一面之缘。彼时,其忧国忧民谈吐不凡,亦能妥善安置数万流民,可谓人中俊杰。
倘若换作旁人,势必借此谋求荣华富贵,老臣亦曾询问可需推荐入仕?其答:愿做实务,不求虚名。”
这时,蔡京缓缓抬头,微笑道:“不瞒官家,前些日子,听闻韩记起兵造反,老臣惊诧莫名,时至今日仍有三处疑惑,不知当不当问?”
赵佶问道:“蔡相持重谋国,但问无妨。”
“韩记因何造反?禁军何以如此不堪?韩逍遥此时如何作想?”
赵佶大致明白蔡京的意思。
起因:韩记造反是你们逼出来。
作战:换五万头猪都比禁军强。
对策:知己知彼方能消弭祸端。
这时,众人的脸色都变得不自然,尤其赵楷更是黑了脸,但蔡京面色依旧平静。
打压韩记镇压流民都没错,但是没有做好围剿的准备,甚至打输了,那就是负责人的问题。
李彦作为大内总管,自然代表官家意志,斟酌再三开口说道:“确如蔡相所言,可事已至此,韩贼野心勃勃天下皆知,难道还能有两全之法?”
蔡京微笑反问:“为何不能有?”
李彦张口结舌,不能做答。
而赵佶闻言却精神一振。
蔡京为人行事素来智谋超常,千难万难之事到他手中便轻松化解,若真能解决韩记造反,何妨加官晋爵!
病急乱投医,赵佶极为恐惧韩军攻打东京,便于当夜拟旨令蔡京复相,再加“平章军国重事”,位列宰相之首。
大权在握的蔡京,重新感受到人生的活力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