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平定后,南宫逸留下了十万大军,仅带着三千禁军回到了京都。
回到京都后,南宫逸召开了一次大朝会,并明确了要在全国推行新政的想法。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世家大族和百官皆没有反对,甚至还十分赞同。
就这样,全国推行新政一事在百官的同意之中传至全国,一场轰轰烈烈地改革正式在大秦帝国境内开启。
时光荏苒,转眼五年已逝。
在新政的持续改革下,大秦的国力逐渐变强,国库也逐渐变得充盈了起来。
这日,南宫逸传召霍嘉进宫觐见,但不等南宫逸开口说话,便有太监找了过来,说长孙太后召见。
怀着疑惑,南宫逸起身前往了长乐宫,见到了正在对佛祖祈祷的长孙太后。
“母后,您找我?”南宫逸耐心等到长孙太后祈祷完毕后,便急不可耐地开口问道。
“逸儿,你今多大了?”
长孙太后已年近五十,但岁月并未在她的身上留下多少痕迹,看上去依旧那般美艳动人。
“儿臣今年已有三十了。”南宫逸听到长孙太后如此说,顿时就明白了后者这是又要催婚了。
果不其然,在听到南宫逸已有三十岁后,长孙太后便开始了长篇大论地说教,什么贵为一国之君,哪有三十岁没有立皇后,纳妃子之类的话语,听得南宫逸脑袋都大了,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受着。
“母后,现在我大秦内忧外患,儿臣实在没有心思立后纳妃,要不等过几年了,在谈论此事?”
实在受不了的南宫逸只得硬着头皮,试探地开口道。
“再过几年,你都快四十了,哀家不管,今年你必须要立皇后,明年必须要生下龙子。”长孙太后深知此事不能继续拖延,便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一听此话,南宫这的脑袋更疼了,他颇为无奈地说道:“母后,儿子哪有时间去找什么女人,藩王未除,外有强敌,儿子的心思都在这上面。”
“照你这么说,你是打算打光棍到死了?”
闻听此言,长孙太后有些生气了,她几乎是吼着说道:“三个月,哀家只给你三个月,三个月之内你要是还不立后,那哀家会亲自给你挑选。”
南宫逸听到这话,只得苦笑着点头,然后似逃跑地离开了长乐宫,回到了御书房内。
“陛下。”霍嘉见南宫逸回来,连忙起身。
“朕今日叫你过来,是为了益州一事。”
南宫逸压下心中的那些烦心事,摆了摆手,示意霍嘉坐下,最后说出了今日叫他过来的目的。
“陛下是想对益州用兵?”霍嘉闻言,顿时明白了南宫逸的意思。
南宫逸也是没有反驳,直言道:“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我大秦国力日益增加,兵力充足,是时候该收服益州了。”
“陛下此言有理。”
霍嘉赞同点头,旋即继续道:“可益州地势复杂,朝廷这几年来,不断地想要探查益州情况,皆以失败告终。”
“陛下若是想要对益州用兵,还需益州的地图才行。”
霍嘉提出的问题,也是让南宫逸比较头疼的。
他曾令人去寻找过益州的地图,但几乎都是百年前的益州地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霍爱卿可有良策?”毫无办法地南宫逸只得带着期待地看向霍嘉。
可霍嘉也没有办法,没有益州的地图,就算他再如何聪明,也无可奈何。
眼见霍嘉也没有办法,南宫逸起身看向一旁的大秦全国地图,端详了许久后,忽然说道:
“益州山路崎岖,朝廷大军难以行军。霍爱卿觉得,能否从兖州与青州进入益州境内?”
霍嘉听到此话,遂认真地看了一眼地图,道:“可以先派小规模地部队去探查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那就先这样决定吧。下旨给徐威,让他派人去探查。”
说完,南宫逸忽然又想起了一个人,不由开口道:“朕记得幽王手底下有一个叫赵川宁地人,他正是益州之人,不知道他可否帮助我们呢?”
“说起来当年离开荥阳时,朕便让他入京见朕,但他却没有来,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在荥阳,或者是留在了益州?”
霍嘉听到南宫逸的讲述后,沉吟道:“陛下可以派人前往荥阳,问问韩卫忠将军,若那个赵川宁真在那里,陛下可宣此人入京觐见?”
“哈哈。”
闻言,南宫逸不由大笑了几声:“朕的旨意对他来说怕是不起作用。此人一心忠于幽王,若想让他为朕所用,还得朕亲自去见一见才行。”
“陛下是想亲自去一趟荥阳?”
南宫逸点头:“益州是大秦的一部分,不收回来,始终都是一个隐患。倘若那赵川宁能助我一举拿下益州,朕也就不枉此行了。”
霍嘉对此并没有反对。
这几年新政的实施,让朝廷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官们实心做事,这也让南宫逸清闲了很多,此次前往荥阳,正好也可以去查看军务。
这般想着,霍嘉拱手问道:“陛下准备何时离京?”
“今日。朕只带两千禁军,轻装前往,就不要让百官出城送别了。”
南宫逸低头想了想,随后说道。
“微臣遵旨。”
“微臣告退。”
见事情谈完,霍嘉起身,匆匆离去。
一个时辰后,南宫逸便领着两千禁军,向荥阳而去。
************************************
益州。
自朝廷平定了晋王之乱后,蜀王心中便有了投降的心思,但益州的世族大多并不同意投降,甚至就连那些个忠心于蜀王的将军们,也不同意投降。
在他们看来,投降了朝廷,蜀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任由南宫逸宰割了。
倒不如自立为帝,联合蛮族与倭国,与朝廷分庭抗衡!
可蜀王乃是太祖的后裔,他做不出与蛮族和倭国合作共同对付朝廷这种事情,因此便否决了这项提议。
如此过后,便再也没有人提这件事情。
而逃至益州的青王在这五年内,通过不断拉拢益州的世族以及蜀王麾下的将军们,逐渐在益州站住了脚跟,甚至还隐隐有了一股要取代蜀王的趋势。
为此,丘淮甚至还明里暗里地提醒过蜀王,让其防着点青王。
但蜀王却认为他和青王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再加上他有恩于青王,青王是不会背叛他,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日,蜀王召开了会议,再次提出了投降朝廷的事情来。
不出所料,蜀王话音刚刚落下,便遭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尔等难道还看不清楚形势吗?朝廷现在的国力日益强大,仅以我益州一州之地,如何能与朝廷对抗?”
蜀王愤怒起身,然后将朝廷近几年的情况丢给了众人观看。
众人看过后,表情凝重,但还是坚持不同意投降,尤其是这些世族的人,更是表示,若要他们投降,除非是死。
蜀王见状,深感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便强行通过了并于下月初正式投降的命令。
而这项命令让世族的人脸色非常难看,就连在会议上不发一言的青王,脸色更是黑了下来。
蜀王投降,他是最不愿意的那一个人,毕竟当初他与晋王和幽王公然造反,更是出言羞辱了南宫逸,这一点便让后者绝不会原谅他,甚至还有可能将他凌迟处死!
想到这里,青王的心里便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遂冷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王爷可是为自己日后的安危而忧虑?”
忽地,一身青衣地苏先生走了进来,见青王面色难看,便微笑着询问道。
青王没有回答,但他的表情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其实王爷大可不必担心,毕竟益州的世族们是不可能让蜀王投降的。”
见青王没有回答,苏先生继续说道。
“你说的好听,蜀王执意如此,谁能拦得住?”青王闻言,冷声反驳道。
“蜀王执意投降,让世族不满,王爷不正好借此机会,控制整个益州吗?”苏先生眯起眼眸,淡淡出声道。
此话一出,青王面色突变,随即厉声道:“苏先生,你可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本王岂是那忘恩负义之人?”
“既然王爷不愿意,那就等着蜀王投降后,朝廷大军来斩王爷的头好了。”
苏先生耸了耸肩膀,故作随意地说道。
“你!”
青王闻听此话,面色潮红,显然被气的不轻。
“蜀王如今畏惧朝廷如虎,已经不适合做这益州之主,王爷若是肯出手,世族必定助您,何乐而不为了?”苏先生劝诱道。
“就算成为了益州之主,本王也没有信心挡住朝廷大军。”
青王沉思了许久,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王爷可联盟倭国和蛮族,三方合力之下,王爷觉得朝廷能挡住?”
“你…你让本王…”青王面色微变,眼中冒起了怒火。
“不这样做,王爷必死无疑。为了大业,一时的忍辱偷生又有何不可?”苏先生淡声说道。
青王阴沉着脸,久久没有说话,但眼中的犹豫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阴狠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