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倭寇来袭后,南宫逸开便令人拿来了一张大秦的地图,一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根据他的推算,倭寇来到犯,其最为重要的目的便是劫掠物资,所以部门选择登陆地地点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东南前几年已经被他们劫掠一空,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再加上他已经在那里布下了重兵,就算倭寇真的来犯,那也只是自寻死路。
“那么倭寇登陆的位置,也就只有云州和兖州了。”
南宫逸望着地图,喃喃自语着,眼中带着几分思索。
从地理位置来看,倭寇在兖州登岸,能获取的利益更大。
但兖州境内有他留下的十万兵马,一旦倭寇来袭,兖州的兵马也能第一时间赶到。
而云洲的沿海区域,却只有三座县城,能获取的物资有限,但却十分安全,并没有太大的危险。
南宫逸并不了解山本一木,对此人的性格,用兵方法都不清楚,因此很难判断此人究竟会从哪里登岸。
“倭国不除,实乃朕心腹大患啊。”
想到这里,南宫逸下定决心,此次击退倭寇后,一定要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为日后对倭国用兵做准备!
“来人!”
随着南宫逸话音落下,老太监走了进来:“皇爷。”
“传朕旨意,令钱铭及其麾下大军进驻建安,以防倭寇来袭。”
“令高启明在兖州沿海区域构建防御工事,一旦倭寇来袭,即刻将其歼灭。”南宫逸下达命令道。
“老奴遵旨。”
老太监闻言,急忙向内阁大殿跑去,传达南宫逸旨意。
而当霍嘉接到这道旨意时,一脸疑惑。
倭寇来袭?他们怎么没接到消息?
尽管心里充满了疑惑,但霍嘉还是遵照旨意,派人将这两道旨意传给了兖州的高启明和并州钱铭。
二人得到朝廷的旨意后,不敢耽搁,急忙领兵前往。
云州的边境靠着海边,海防线长达百里,而钱铭却只有三万兵力,难以构筑防线。
好在云州的边境只有三个城池,钱铭便在三座城池内各派了一万兵马驻防。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南宫逸也收到了消息,山本一木的水军于两日前驶入了云州边境,但并未登岸。
“钱铭手中只有三万兵马,而倭寇此次却有十万兵马,恐怕很难抵抗。”
南宫逸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皱着眉头望着桌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他不敢保证山本一木是不是疑兵之计,因此不敢轻易调集重兵前往云州边境。
可若是倭寇真的会从云州登岸,那钱铭必定难以抵挡。
一时间,南宫逸显得格外为难。
就在此时,霍嘉奉命来到了御书房。
南宫逸免了霍嘉的跪拜之礼,随后便将有关倭寇的情报递给了后者。
“陛下担心这是倭寇的疑兵之计?”霍嘉看过情报后,很快便明白了南宫逸心中的担忧。
南宫逸微微点头:“眼下大秦的兵马皆分布在各州,驰援云州,还要长途跋涉,来回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最为主要的是,倭寇是不是真的在云州登岸,这一点朕并没有把握。”
南宫逸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我京都还有三万守卫军,可前往云州支援。只是这样子一来,京都便无兵可守,万一出事,京都危矣。”
霍嘉犹豫着说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此举似乎有些冒险。
“如今我大秦除各地驻军外,可调动之兵力,只有十五万,实在太少了。”
南宫逸认真地考虑了许久后,开口道:“这样吧,朕抽调两万守卫军各三千禁军。着禁军统领罗毅即日起,招募十万兵马,驻防于紫金山下。然后在招募十五万兵马送往东南,交由薛慕,用以操练水军。”
“水军?”听到此话,霍嘉愣了一下。
“倭寇数次犯我边界,使我边境不宁。朕要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以待将来,一举消灭倭国,以绝后患!”
南宫逸的语气透着一丝不容置疑地坚定,显然是下定了决心。
霍嘉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有太大的意外。
只是如此一来,朝廷所需耗费的银两那将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以现在的大秦,能够支持得住吗?
“自东南惨案发生后,其荒废的良田,都是由朕令薛慕派人耕种,以囤积了数十万石粮草,想来应该足够水军的开销了。”
“至于其战船各军饷…国库存有白银三千万,应该足够了。”
似乎看出了霍嘉严重的担忧,南宫逸便耐心地对其分析了一番,以打消他的忧虑。
“微臣明白了。”霍嘉听到南宫逸这么说,虽还是有些忧虑,但陛下既然决心已下,他全力支持便是。
“明日一早,朕亲自率领三万京都守卫军开往建安,爱卿留在朝廷,时刻注意倭寇动向,切不可让东南惨案继续发生了。”
南宫逸起身,对着霍嘉叮嘱道。
“陛下放心,微臣必不会辜负陛下厚望。”霍嘉一脸正色地保证道。
“好!如此,朕也就安心了。”
听到此话,南宫逸笑着点了点头。
随即,第二天清晨,他便带领着三万大军,向建安而去。
禁军统领罗毅,也遵从南宫逸的指示开始招募兵勇,于紫金山下进行操练。
与此同时,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无数战船缓缓前行,大雾弥漫,谁也不知道其要前往何方。
此刻,船舱内,山本一木独自坐在一旁,双眼透过窗台,望向海面,似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这时,十来人走了进来,齐声喊道:“将军。”
山本一木收回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旋即开口道:“再过不久我们就要到达秦国边境,你们准备好了吗?”
“请将军放心,我们都已做好了准备。”众人连忙保证道。
闻言,山本一木点头,然后拿出了一份地图。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秦国云州的边境,那里是一片平原,非常适合大军行军。”
“接下来,我将部署策略,你们仔细听,不准擅自行动,扰乱本将军的策略,都听明白了吗?”
山本一木表情严肃地说道。
“明白了。”众人齐声大喊道。
“我们登岸的地方名叫新滩,往西五十里是一个名叫桂园的县城,往东九十里,是一个叫秭归的城池,往北八十里是一个叫建安的城池。”
“根据情报,桂园城兵力守军不过五千,黑田君,你领两万兵马,攻打此城。”
“秭归城守军约八千人,佐藤君,你领三万兵马,攻打此城。我则率领余下兵马,攻打建安。”
说着,山本一木缓缓伸出了三根手指,沉声道:“三天,三天之内务必攻破此三城,并将城中物资尽数运回船中。你们,明白没有?”
“明白!”
“好,各自下去准备吧。”
说罢,众人立即离开了船舱。
半个时辰后,密密麻麻地战船出现在了新滩边,无数倭寇从船上走了下来,并分成了三路兵马,分别朝着东、西、北三个方向火速前行。
而这一幕也被隐藏在暗处的密探得知,他不敢耽搁,连忙驱使战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建安,并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钱铭。
“敌方有多少人马?”钱铭得知消息后,面色顿时变得格外凝重,随即沉声询问起倭寇的数量。
“初步估计,约有近十万人!”密探想了想,随后禀告道。
“什么!十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钱铭大吃一惊,不由得瘫软在座椅上。
他一共也只有三万兵马,还将三万兵马各自分出了一万至秭归和桂园。
如今,面对倭寇的十万大军,他又该如何抵挡呢?
想到这里,钱铭心急如焚,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报~”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走了进来。
“何事?”钱铭本就感到心烦意乱,听到此人喊叫,烦上加烦,语气显得格外不耐。
“禀将军,朝廷来信,陛下亲率三万大军,正火速向建安驶来。”
信使见钱铭似乎心情不好,不敢废话,连忙将信中内容说了一遍。
“陛下亲至!”
听到这个消息,钱铭大吃一惊,连忙接过密信,再认真观看了一遍后,表情越发凝重了起来。
按照陛下的行程来看,明日便能到达建安。
而在陛下到来之前,无论是秭归、桂园还是建安,他绝不能丢掉一座城池,否则,他不好向陛下交代。
想到这里,钱铭咬了咬牙,大喊道:“来人!”
数秒后,几名千总走了进来,他们皆是钱铭的心腹。
“将军!”
“你们听着,倭寇兵分三路,想要夺取秭归和桂园,你们几个传本将军令,火速赶往秭归和桂园,告诉他们,给本将军死守城池,无论用什么方法,两天之内,城不能丢失,否则就别怪本将军军法无情了!”
钱铭冷着脸,一脸杀意地命令道。
“是。”
四人听到此话,不敢耽搁,连忙驱使战马,分别向秭归和桂园赶去。
四人离开后,钱铭来到门外,再次大喊道:“传本将军令,倭寇来袭,所有人严阵以待,抵御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