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前往太原的路,比早些年要好走得多。

长安是大汉中心,而太原,则是并州中心。

各郡县的治所,或许还没有办法与长安直接相接。

但各州的治所,则必须要与长安有直达的官道。

这不但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

“手办狂魔”老赢刚刚统一六国,就一口气修了九条驰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直通九原的秦直道,只是九道之一。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谁料到老赢耗尽天下民力搞的天下九道,自家人没享受到,反而全便宜了刘汉。

特别是前汉,之所以能创造出后世仰望的武功,国土疆域达到封建时代武力扩张的极限,“手办狂魔”所修的驰道功不可没。

只是越到后来,驰道因为年久失修——毕竟就算光是维护这些驰道,也是一项浩大而持久,乃至耗费民力的工程。

再加上战乱的破坏,这些驰道渐渐缩小乃至消失,最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但话又说回来,利用时间最为持久的秦直道,一直到清时才渐渐被埋没,也足以说明“手办狂魔”下令所修驰道的工程质量。

三国离秦时,也不过四百余年时间。

这些驰道,除秦直道在稍加修缮之后仍能直接利用。

剩下的八条,虽说已经不复昔日的宽大宏伟,但至少痕迹仍在。

甚至有不少路段仍是地方上的主要官道。

九条驰道有一条就叫临晋道。

顾名思义,就是从咸阳直通晋地的驰道。

从长安出发向东北方,抵大河,渡蒲津,过蒲坂,至河东,最后到达上党。

不过从河东到上党这一段,因为上党郡的各种变迁,早已被毁。

幸好近几年,工程队依照朝廷的外包业务,又初步重新打通了这条路,目前正在准备加宽加固。

至于从河东到太原,季汉仍是继承了昭烈皇帝的做法,大力发展邮驿系统,沿途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

同时利用工程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熟练工人,不断修建拓宽官道。

特别是上党一役之后,朝廷有感于太原的重要性,更是利用联合储备局发行了一笔特别国债,专用于河东与太原之间的官道修建。

其中大部分是由河东与太原的世家大族掏了腰包,一小部分则是上党那些被抄家的豪族买单。

当然,这个事情在朝廷里也引起了一些波澜。

比如说雍凉也有人站出来说,秦九道不是也有一条西方道(由长安通往河西临洮)吗?

何不也把它再拓展一下?

比如说顺着它再把前汉直通西域的驿道重新联接修复,方便河西与西域往来,岂不美哉?

朝廷可以再发一笔国债,咱关西,特别是凉州人也有钱,包圆!

这不是雍凉人傻钱多,而是这年头,收钱的不算本事,出钱的才算本事。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个话冯大司马在南乡早就说过了,大撒币的话,向来是不会错的。

河西与西域的驿道真要能修起来,那就真是满路都是黄金啊!

更别说前期的投入,在修路的时候就能收回个五六成——工程队又不是自带干粮免费干活的。

朝廷修大工程,但凡地方上有点关系,就算是卖个菜,都能吃个肚饱。

当然,这个提议在朝会上被否了。

原因也很简单。

没人手。

朝廷可以筹到粮食,民间也愿意出钱,但到哪找那么多人修路去?

所以当得知太原乡贤利用时间差,把镇东将军手里的五万劳力提前吃下后,就连本是政治同盟的河东,都忍不住地开喷:

太原佬真入他的不是人子!胃口这么大,怎么不把屎都吔下去?!

大汉,真的是各地各行各业都缺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收钱的不算本事,出钱的才算本事。

毕竟关系到狗叫权。

越有本事的某一方利益集团,在朝廷上的狗叫声就越大,才能给自家地盘拨拉更多的吃食。

至于像蜀地这种小姐出身丫鬟命的政治集团,有个屁的狗叫权,朝廷给什么你就吃什么。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想叫?

太原河东的世家大族为什么甘愿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冯某人放血?

除了冯某人的手段和天下大势所迫,也是为了能借此提升自己在朝廷上的狗叫权,避免蜀地世家那样的命运。

当然,冯某人已经不需要在朝廷上狗叫来凸显自己的存在。

他仅仅是在太原呲了呲牙,大汉天子刘阿斗就立刻屁颠屁颠地派了人过来犒劳一番。

派过来的天使叫李骧,时任尚书郎。

李骧的大人叫李福,就是丞相病重时,被阿斗紧急派去看望丞相,同时询问丞相百年后国家大计的人。

不过他在早几年前就已经逝于任上。

其子李骧亦有名声,再加上天子念其父旧日之功,故而补了尚书郎的位置。

毕竟在丞相病重时被阿斗派去询问大事的人,可谓是阿斗身边的亲信。

亲信的儿子,也还是亲信。

李骧当众宣读了圣旨,又犒赏了大军,走完了流程,他又寻了机会,私下里前来见冯大司马。

“骧,见过大司马。”

这一次,他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表明自己并不是以天使的身份前来相见。

冯大司马看到李骧前来求见,倒也没有意外,反而是眼中有过一丝恍惚:

“李尚书请坐吧。”

“谢过大司马。”

李骧坐下后,冯大司马主动开了口,神态有些怀念之色,语气悠悠道:

“这些日子每每看到李尚书,我总是想起了一个故人和一个长辈。”

李骧作出恭敬聆听状:

“能被大司马称为故人的,定然是不凡之辈,而能被长辈者,想来就更是让人望而起敬之人了。”

李骧的年纪虽比冯大司马小一些,但相差不到十岁。

如今两者却因为地位的关系,李骧心甘情愿地让自己处在一个晚辈的地位。

想起那位所谓的故人,冯大司马的脸上,就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我所说的那位故人,正是李尚书的先父,李仆射。李仆射精识果锐,敏于从政,乃是我大汉干臣,确实称得上是不凡。”

李骧一听到大司马提起的人是自己的先父,连忙站起身来,以示恭孝。

“先父若是地下有知,能得大司马此番盛赞,定会欣然,骧谢过大司马。”

李骧对着大司马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有了大司马这番评价,大人的身后名,就算是稳当了。

“我不过是实话实说。”

冯大司马受了他这一礼,示意他重新坐下。

李福在先帝入蜀后,担任巴西太守。

之后,担任江州都督、扬威将军等职。

然后进入朝中,担任尚书仆射,封平阳亭侯。

最后还担任了前监军,领大将军司马。

所任职务无一虚职,皆是要害,由此可见其能,确实称得不凡。

“李尚书既已知我想的故人是令先父,那可知我想起的长辈是何人?”

李骧本想摇头,但心里一道灵光闪过,脱口而出地说道:

“大司马莫不成是在说丞相?”

季汉的丞相,目前只有一位。

若是汉室三兴,估计也只能有这么一位。

冯大司马点了点头,表明李骧猜对了。

他的目光,看向帐门,似乎想透过帐门看向更远的地方。

“是啊,就是丞相。记得收复长安时,丞相不肯先入城内,特意派人召我,与我同入长安,其拳拳回护之意,令吾每每思起,犹有滚水烫心。”

冯大司马的声音,似近实远,缅怀思念中,又有些许遗憾哀伤,让李骧不敢轻易接话。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身份,也没有资格谈起这个话题。

他与大司马的关系,更没有亲近到这一步。

所以他也不明白,大司马为什么要跟他提起这个。

帐内沉默了许久,冯大司马的声音这才继续响起:

“收复长安旧都,本是值得高兴庆贺之事,谁料到丞相却是积劳成疾,重病不豫。”

李骧这才开口道:

“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却又恐伤先帝之明,故而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汉臣楷模,吾不及万一。”

“是啊,吾等不及丞相万一。”

冯大司马接口道,比李骧多说一个等字:

“丞相在长安病重,陛下正是派了李仆射前来探望,同时咨询丞相百年后的国家大事。”

说到这里,他看向李骧,“没想到时至今日,陛下又派你来见我,倒是让我想起了这桩长安旧事。”

听到冯大司马这番话,李骧心头莫名地一跳,他总觉得冯大司马话中有话。

只是一时间,他又有些捉摸不透大司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

猜不透,就不敢轻易开口接话。

冯大司马的眼中没有焦距,也没有逼迫李骧开口的意思,只是漫声又问道:

“李尚书可记得前骠骑将军李平(即李严)?”

李骧的心里再次不由自主地多跳了几下。

李平是先帝给陛下指定的两位辅政大臣之一,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话说到这里,李骧已经隐隐明白冯大司马可能要说什么事情了。

或者说,大司马前些日子为何有如此反常的行为。

他忍不住地低声说道:

“大司马,不至于吧?谁不知道你与陛下亲如,呃,陛下对大司马信任无以复加……”

亲如兄弟,的确是亲如兄弟。

不,可能陛下对自己的兄弟都没有对大司马这般亲。

毕竟他们是连襟。

冯大司马的目光终于有了焦距,扫了过来,然后脸上露出淡然的笑容:

“难道李尚书认为,我还能比得过丞相?然而就算是丞相,率军北伐时,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还敢在后方拖后腿呢。”

“他人言我心狠手辣,又唤我乃是鬼王转世,可想而知心里不知有多恨我。这世间啊,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我这条命。”

“但凡有机会,又不知有多少人会在陛下面前进我的馋言。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贤明如孝文皇帝者,对季布这等重臣,犹有以一人之誉而召之,一人之毁而去之的举动。”

“如今河北一役,我大汉上下,无论贤愚,皆以为胜券在握,无有他想。”

“特别是镇东将军塞外大胜的消息传至太原,外头这些日子就已经有收复河北指日可待的传言。”

“言语之间,仿佛大军能一日飞越太行山,河北逆贼闻王师至就会卸甲倒戈来降一般。”

冯大司马的目光盯着李骧,“李尚书,你老实告诉我,如今朝中,有没有人是这么想的?”

李骧感受着大司马目光的威迫,竟是不敢抬头,呐呐道:“有。”

事实上,就连他都存了几分这样的想法。

朝中更是有大汉铁骑三个月就能完全踏平河北的乐观说法。

朝野上下,对这一次大战,都充满了无比乐观的看法。

特别是镇东将军收服数十万胡人的大捷,更是把这种乐观推向了顶峰。

所以朝中对大司马今天拔一堡,明日攻一寨,后日俘数十人的战报,毫无波动,甚至觉得这是小题大做。

“然对我来说,这一次的对手司马懿,却是我领军出征以来的第一大敌。”

冯大司马的声音幽幽渺渺,“以眼下的情况看来,若是战事顺利还好,大伙都觉得理所当然。”

“但有波折呢?恐怕就要心生怀疑,腹有非议了。”冯大司马看着李骧,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有个万一,怕不是群情汹汹?”

再加上某些天天扎冯大司马小人的家伙推波助澜。

还有某位时时刻刻想要回到未央宫居住的皇后。

蒋琬病重,几乎已经不能理事了。

接替蒋琬的费祎威望还不够。

尚书台未必能压得住朝中各方争夺狗叫权的利益集团。

万一阿斗这个耙耳朵,像三国演义中干的那样,把正在前线对峙的冯某人叫回长安,说是空虚寂寞冷,想念自己了,所以特意叫自己回来说说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骧听到大司马这些话,顿时就是额冒冷汗。

因为大司马这些话,不但准确言中了如今朝中大部分人的看法和心态,甚至连将来某些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还是陛下了解大司马啊!

怪不得特意派了自己前来见大司马,表面是犒劳大军,实则是私问大司马心中所思。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他却是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壮着胆子问道:“大司马对此战没有信心?”

“没有信心我上什么三出师表?”大司马冷哼一下,然后又缓了语气,“但就算再有信心又如何?正所谓兵凶战危,不可不慎。”

李骧又问道:

“那大司马的意思是?”

“这一战,可能比我们想像中的要艰难,要持久……”冯大司马终于吐露了“真·心里话”,“尚书台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注意多筹备粮草。”

“但除了尚书台,朝中上下,恐怕对这一战要打多久,没有人有个正确的概念。”

李骧听到这里,等了很久,也没有听到大司马继续往下说,于是不得不开口问道:

“那依大司马估计,这一战,要打多久?”

“不知道。”

李骧:……

“但我知道,可能要打很久,所以陛下要有个心理准备。”

“骧明白了。”

让人送走了李骧,冯大司马目光幽远,看向某个方向,眼底微微有些冷意。

同时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如同准备磨牙吮血。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三国大逃杀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震惊!开局召唤汉朝皇帝围攻三国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