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北方地区,为什么把过过冬叫作猫冬?

因为地里没有活了,天太冷,啥也干不了,所以只能蹲在家里,想办法取暖。

连续几场大雪过后,几乎彻底把关中的人类户外活动给封住了。

特别是像冯君侯这种,宅子大,又烧有暖炕,房里还添了新人。

若非是为了保持身体状态的需要,还有虎女的监督,他甚至想连早起锻炼都免了。

当然,关中几乎已经没有了人类的户外活动,就说明还是的。

普通老百姓没有能力在这么冷的天出门。

但终究还是有能力在户外保暖的人。

比如说朱据,这个孙大帝的女婿。

同行的还有赵广和杨千万——现在冯君侯身边,他们一个是铁甲骑军的将领,一个是轻装精骑的将领。。

“杨将军,这么冷的天,大汉的骑军居然还能发起冲锋,确实比魏国骑军强多了。”

站在高处,看着下边的骑军不断地变幻着队行,忽而聚拢,忽而分散,朱据不由地惊叹。

大吴这些年来,多是在冬日和春日时北上。

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两个季节,魏国的骑军没有办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冬日的时候,骑马飞奔,光是冷风刮在脸上,就能让人感觉有如刀割。

更别说拿着武器骑上飞奔。

只要冻得厉害一些,就能让手都会没了知觉,根本无法握紧兵器,更别说是在马上挥舞武器。

至于春日,自然是因为淮南多春雨,整个春日,地面多泥泞。

虽然对大吴的步卒来也说是麻烦,但春日江河河水的增多,对大吴的舟师有利。

而魏国的骑兵,在泥泞的道路上,根本跑不起来,更别说是跨过恢复了水位的水网。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魏贼的精骑,会屡屡败于冯君侯之手。”

朱据贪婪地看着下面仍是跟随旗鼓不断变幻的骑兵阵列,忍不住地发出惊叹。

说实在话,若不是有人亲自讲解,就算是自已亲自进入汉军的骑兵营,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养一支骑兵,需要下多少功夫。

特别是像养冯君侯麾下这等精锐骑兵。

喂马的草料与精料,骑卒脸上的油脂,手里的手套,小至一块马蹄铁,大至骑卒的披甲兵器。

按汉将的说法,那都是有讲究的。

有一些东西,只有兴汉会有能力给军中大规模提供。

而这些东西中,可能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改变整个战局。

很严格,很精细,完全不同于步卒。

现在,汉国把骑军所有的细节都展示在自已面前,没有一丝保留,坦坦荡荡。

知道了这些东西,就算大吴没有办法像汉国那样,组建起大规模骑兵。

但至少再次面对魏国时,也会知道应当去应对。

冰冷的天气里,朱据心里一片火热。

回到自已的居住,他不顾劳累,立刻就拿起纸笔,记下了今日的心得。

下了大雪之后,意味着已经是进入了深冬。

日子一天天过去,建兴十五年最后一个冬日,大汉天子阿斗发了一道诏令,下令让群臣拟定一个新年号。

然后在元旦的大朝会上,最后选定了“延熙”这个年号。

事情到了这一步,但凡有资格朝堂之事的人心里都明白一件事:

天子在这个时候改年号,那就意味着明年,十有八九是要迁都长安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丞相去世了,但关中有冯君侯坐镇,诸事还都比较顺利。

与连襟操心新年号与迁都不一样,冯君侯在元旦时,很是高兴地和自已的妻妾孩子好好过了一个新年。

给孩子们弥补了这几年的遗憾。

这几年来,冯君侯东奔西跑,南征北战,双双和阿虫的童年里,大人与阿母的陪伴是很珍贵的回忆。

还真如关大将军所言:

享了他人享不到的公侯之家的待遇,就当有公侯之家的承担。

刚刚进入延熙元年,关中的雪才开始融化,朱据就迫不及待地派出人马,加急给建业送信。

他要把自已在汉国的所见所得,全部告诉吴大帝。

这本是为君上所想的好意。

没想到信刚一送到吴大帝手里,就差点被撕碎了。

“多少?一匹铁甲骑兵需要这般多钱?怎么可能?难道他想让朕把大吴的将士都解甲归田,只养这一支铁甲骑军?”

吴大帝看着信上所说的钱粮数目,差点当场犯了高血压。

对于骑军太过耗费钱粮这个事情,孙权其实心里是有准备的。

但就算耗再多的钱,也阻挡不了他想要组建骑军的心。

要不然也不至于几十年如一日地想要交好辽东。

除了是想让联合辽东,南北夹击魏国,从辽东取得马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魏国精骑,一直是压在吴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锋锐无比,偏偏又让孙权无可奈何。

汉国铁甲骑军的出现,终于让孙权看到了一线希望。

三千就可踏破十万军。

三千而已!

汉国有了凉州与陇右,在孙权想来,就算马匹全部要从汉国那里买,咬紧牙关,怎么说也能凑齐三千铁甲骑。

所以他才愿意把吴国的镇国重器对汉国开放。

说句真心话,如若汉国能帮大吴建成铁甲骑军,孙大帝甚至愿意把吴国造船技术作为交换。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所以孙大帝这才选了又选,选出一个在他眼中堪比吕蒙,文武皆备,同时又是他所能信任的女婿前去汉国。

没想到这个女婿去汉国这么久,送回来的信息,居然是要花钱。

而且是花大钱。

怎么个大法?

大吴一半的赋税才能养得起这支三千人马的铁甲骑军。

这是疯了吗?

大吴可是有三州之地!

而萧关一战前的汉国呢?

不过是一州加陇右。

而且那个时候陇右才拿下来几年?

虽然仔细想想,蜀地这十几年来,似乎一直都很有钱。

但它就是再富,也不可能豪富至此,能拿出这么多钱粮打造出这么一支铁甲骑军……吧?

就诸葛孔明生前那副节俭模样,他舍得如此花钱?

孙大帝紧紧地捏着手里的信纸,脸色极为难看,心里下意识地拒绝相信朱据信上所说的数目。

三国鼎立以后,除了魏国有曹操留下的丰厚家底。

不论是吴国还是蜀国,咤叱沙场的老一代将领都渐渐消失了。

特别是吴国,本就不产战马。

更别说这些年来,大江以北的老一代没了以后,不少新生代将领,还是第一次在魏国那里见到大规模的骑军。

他们连如何抵挡骑军都要从头学起,更别说是率领骑军作战。

吴大帝沉默了许久,也不知是怀了什么心思,把其中一张纸递给吕壹,开口问道:

“吕卿,你们校事府,与汉国打交道比较多,这朱将军信上所言的铁甲骑军所需,可有夸大之词?”

若单单是说普通骑军的费用,吴大帝自然可以猜出个一二来。

毕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偏偏这铁甲骑军,却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上。

而且还是汉国的军中机密,其中的门道,外人如何知晓?

想到这里,孙权不由地有些狐疑:

“那朱子范,不会是被人骗了吧?”

所谓巧言令色冯郎君。

这么些年来,连魏国都在传,说此人有“小文和”之称,委实阴狠狡诈无比,乃是令北方中原极为头疼的人物。

以朱子范仗义疏财的性子,莫不成是对方看出了他一向看轻钱财,故而夸大铁甲骑军的费用?

吕壹所领的校事府,是吴大帝养的一条疯狗,忠诚无比,吴大帝让咬谁就咬谁。

不过,就算是狗,那也是有判断的。

校事府这几年来,与兴汉会关系一直不错。

再加上前面校事府遇到危机,还是兴汉会出手帮忙,这才安然渡过。

自从秦博第一次出使汉国回来以后,校事府可没少从兴汉会那里拿到好处。

而冯君侯又是兴汉会的龙头老大。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吕壹极为罕见地说了一回公道话:

“诚如陛下所言,朱将军乃是文武皆备之人,若是论起领军作战,那确实让人放心。”

“但养军与领军不是一回事,朱将军性子轻财好施,对花钱没有什么节制,故而可能不知这些钱粮数目,意味着什么。”

“所以说不得没有仔细考虑过信上所言,就派人送回来给陛下。”

校事府这些年通过不断地敛财,很是给吴大帝缓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随着对大吴府库的了解,吕壹也越发明白偌大个吴国,竟是窘迫到这等境地。

为了供养朝廷官吏与大军,除了吴地各大家族每年给朝廷上交的赋税。

陛下每年还要另外想办法再从各大家族手里筹些钱粮。

出多出少,没个定额,全看各大家族的心情。

细思极恐之下,原来府库里的相当一部分钱粮,其实是由吴地世家控制的。

吕壹这个时候才彻底明白过来,为什么陛下会对吴地的世家豪族如此忌惮。

本来桓王入江东的时候,陛下一族,就与江东世家豪族结下了血海深仇。

再加上吴地世家豪族本自有宗兵,子弟多有在朝中军中担任重职,又控制着府库相当一部分钱粮来源。

换谁谁都会忌惮。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校事府只要能给陛下找来财源,就能立刻转危为安。

冯君侯是不是故意欺骗朱据,这个事情对于吕壹并不重要,反正校事府又不能染指军中之事。

但兴汉会这个路子绝对不能断——至少目前来说,还不能断。

否则的话,对陛下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校事府,很快就会被早就怀恨在心的朝中群臣撕成碎片。

孙权自然不知道吕壹心中的想法,不过他的确认为吕壹这个话,是有些道理的。

当下便点了点头,问道:

“那依你所见,当如何是好?”

吕壹嘴角泛起不易察觉的微笑:

“陛下,要确认铁甲骑军所耗钱粮,其实也不算什么困难之事,臣倒是想出一个法子。”

“哦?快快道来!”

孙权一听,连忙说道:

“这世间只有汉国手里有铁甲骑军,若是他们一口咬定了这个价格,我们怕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吾正在发愁呢,没想到你竟有办法?”

吕壹应了一声诺,然后建议道:

“陛下何不以联系朱将军的名义,派出精于算学之人,前往汉国?”

“对外可说是多派些人协助朱将军,实则暗地里可把铁甲骑军所需东西,一一拆解,再计算各部所需钱粮。”

“比如说战马所耗几何,铁甲打造所耗几何,兵器有无特殊之处等等诸如此类。”

“只要是我大吴所能自已打造的,可按大吴之价算。”

“至于那些只有汉国所能提供的部件,可询问一下能否教会大吴?或者看看能不能便宜些……”

“如此算下来,一匹铁甲骑军所耗钱粮,就算不能大降,肯定也要比汉国提供一整匹铁骑骑军少一些。”

孙权闻言大喜:“善!”

朱子范只在信上说汉国养三千铁甲骑军所需钱粮,却是没有想到,那都是汉国人的说法。

那铁甲之类,若是全部由大吴自已打造,肯定要便宜不少。

武昌那边,可是有大铁矿呢!

前些年未迁都的时候,自已还在那里铸了数万柄刀剑。

只是孙权又想到一个问题:

“唯恐汉国只愿意卖铁甲,不愿意把这打造之法教给我们。”

吕壹微微一笑:

“陛下,臣记得,汉国派人过来学习操船之术已有近两年,但陛下一直没有教给他们打造战船之法吧?”

孙权猛地醒悟过来:

“妙啊!铁甲打造之法换战船打造之法,甚妙!”

说着,他还有些踌躇满志地说道:

“若是汉国一定要把铁甲卖给我们,我们也可以把战船卖给他们嘛!”

他来回走了两步,再看向吕壹,赞许道:

“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当真不错。”

吕壹谦虚道:

“校事府与汉国打交道久矣,那兴汉会惯用算学之术计算货物价钱,臣虽愚钝,但其手法臣也略知一二。”

“好好好!”孙权笑道,“此次前往汉国计算铁甲骑军所耗钱粮,就交给你校事府如何?”

吕壹大喜过望,连忙拜倒:“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战国小大名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大秦第一熊孩子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