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延熙四年四月,天气开始变得有些炎热。

魏国名义上的都城,洛阳,太傅府。

司马师步伐匆匆,拿着一份密信进入司马懿的书房:

“大人,南边来消息了,吴国兵分三路,大举北犯!”

“嗯?终于动手了么?”

手捧着书卷在阅读的司马懿,听到司马师的禀报,拿在手里的书卷没有丝毫的颤抖。

只见他抬起头来,神色不变:

“吴寇此次进犯,动用了多少兵马,可曾探明?”

司马师一边把手里的密信递过去,一边回答道:

“回大人,尚无准确数字,不过据探子得到的消息,有说二十万,有说三十万,乃至举国之兵的都有。”

“大人不如先看看从许昌传过来的密信,说不定里面有提及。”

司马懿放下书卷,接过密信,揭开上面的泥封,抽出信纸看出起来。

过了一会,他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须:

“看来这一次,吴寇确实是声势不小,据从许昌探到的消息,王彦云(即王凌)上报说,仅仅是淮南,吴寇兵力就不少于十五万。”

从目前的情况看,吴国兵分三路北犯。

一路由孙权亲领,从巢湖攻合肥。

一路由诸葛恪率军攻六安郡。

而最后一路,则是由诸葛瑾、步骘领兵攻荆州的柤中(即后世湖北南漳)。

“大人,这可算得上是全面北犯啊!”

司马师听到司马懿的解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看来王彦云言淮南有十五万吴寇北犯,所言不虚。”

司马懿却是没有接口,他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密信,然后站了起来,来回走几步。

最后这才开口问道:

“陆逊呢?”

司马师一怔:“陆逊?”

“对,陆逊呢?若吴寇当真是举国来犯,那作为吴国诸将中最识兵势的陆逊,为何没有动静?”

司马懿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这不合常理。”

若说起魏国中最害怕的吴国将领,非陆逊莫属。

若吴国当真是举全国之兵来犯,孙权没道理放着陆逊此等人物不用。

司马师经司马懿这么一提醒,立刻就反应过来:

“大人是说,吴人有诈?”

司马懿呵然一笑,脸上有些许的不屑之色: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阵前行诡,理之所在。”

“更别说,吴人素来喜行诡诈之事,他们哪一次没有诈,反而是不正常。”

司马师一想也是,于是问道:

“那大人,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许昌那边?”

虽然洛阳与许昌势如水火,但终究是同属魏国。

汉国也好,吴国也罢,都与大魏是死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他们可不会因为洛阳与许昌不和,就会对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司马师还是懂的。

许昌那边真要出了问题,挡不住吴人,那么洛阳迟早也要背腹受敌。

没想到司马懿却是微微仰起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好一会这才摇头:

“不急,不急于这一时。”

“大人?”

司马师有些不明所以。

“陆逊虽然知兵势,但此人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司马懿语气里竟是带着一丝庆幸:

“无论是当年石亭一战,还是领兵攻取六安,皆可看出,让此人守境,则天下几无敌手。”

“但若是让此人攻城,却不过是耳耳罢了,不足为惧。”

司马懿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

“依吾看来,若是孙权以陆逊为奇兵,就算能取得一时奇效,也不过是能占一些便宜,并不足以扭转大势。”

“更兼淮南那边,王彦云(王凌)、文仲若(文钦)、田国让(田豫)等人,皆非庸才,依地利而守,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有些闪烁:

“大不了我们先让曹昭伯(即曹爽)先吃些亏,待时机成熟,再另行提醒一番,不是什么坏事。”

司马师明白过来,赞同道:

“既不影响大势,又能趁势打击曹昭伯,确实是好事。”

虽然一番言语之间,司马懿就确定了南边的情况。

但他的眉宇之间,却仍是带着几分忧虑:

“南边之事,倒是不用担心。毕竟吴寇不过多是鼠辈,吾之所虑者,却是在西边。”

听到自家大人提起西边,司马师原本有些眉飞色舞的神情,也跟着郁郁起来。

司马懿叹息一声:

“吴国再怎么使诈,终是目光失于浅短,实不足为惧。”

“但西边的汉国,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心腹之患,生死之祸。”

吴人喜诈,但见小利而忘义,易满足于眼前之利。

汉国善诡,却是图谋极大,不灭大魏,誓不罢休。

偏偏汉国前有诸葛孔明,达治知变,善治国政,正而有谋,挟大势而行事。

后有冯明文,深谋远虑,诡计飘忽,行事不可以常理计,让人无所适从。

而洛阳所要面对的,正是这等强敌——好想跟许昌对调,换一下敌人啊!

“河东那边的汉国,差不多也应该动手了吧?”

司马懿目光幽幽,看向西边,彷佛要透过时空,注视河东之地。

吴国的前期兵力调动,还可以用征发民夫,兴修水利遮掩过去。

但汉国在河东方面的动静,却是毫不遮掩。

“早在上个月,汉国的禁军就已经入驻河东,看来汉吴两国,早就密谋好了,欲夹击我大魏。”

司马师想起前些日子河东那边传来的消息,脸色越发地沉重起来:

“汉国连禁军都出动了,就算不是像吴国那样,全力北犯,只怕动静也小不了。”

“就是不知道,冯明文这一次,打算从哪个方向过来……”

司马师没有见过冯明文,但其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就连自家大人,也曾在此人手下吃过亏——即便是与诸葛孔明联手一起让大人吃亏。

仔细想一想,冯明文才多大?

听说与自己年纪相彷。

饶是司马师杀妻证道,心狠如此。

但一提起冯某人,语气里仍不由自主地带着不小的忌惮。

特别是其弟司马昭去过一趟长安,与冯明文见过一面后,即便是身为敌人,仍是对冯明文赞不绝口。

外人所传,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太真切。

但换成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总是要更加深刻一些。

只是司马懿听到司马师这个话,脸上却是露出些许捉摸不定的神色,甚至带着一些轻松的笑意:

“冯明文啊,这一次估计不会亲自领兵来犯。”

司马师一怔:

“这又是为何?”

吴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汉国同样是连禁军都出动了,怎么看也不像是善罢甘休的样子。

“这个你就别管了。”

司马懿摆了摆手,“你只要知道,汉国这一次的领军之人,乃是魏延,那就足够了。”

司马师听到自家大人这么一说,知道这是涉及自己暂时还不能知晓的机密,他没敢多问。

不过听到冯明文没有领军,司马师又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吴人举国之军而来,汉国却是故作声势,看来两国之间的联盟,也不过如此而已。”

司马懿澹然一笑:

“理之当然耳。汉国尽全国之兵进犯关中的时候,吴国不也是一样想要占渔人之利?”

“昔日若非吴人故意减少荆州兵力,宛城之兵,又如何能从武关援助关中?”

提起当年之事,司马懿不禁叹了一口气。

只是可惜啊!

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有算到,冯贼居然能领军横跨万里之远,突袭并州,直接威胁关中大军的后路。

最后逼得自己不得不领军退出关中。

司马师却是没有想这么多。

虽然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确定冯明文这一次没有领军,但长期以来,大人一直少有出错。

所以司马师同样相信了大人这一次的判断。

“若是冯明文不来,那岂不是说,我们这一次,根本不用太过担心?”

“还不能这么说。”司马懿摆了摆手,“魏延虽比不过冯明文,但终究也算是汉国少有的勐将。”

“真要小视此人,说不得要吃大亏的。”

昔日与诸葛亮相持于武功水,诸葛亮派魏延渡水作战,自己一时不察,竟然在此人手下损失了数千披甲之士。

故而司马懿对魏延,印象也是颇为深刻。

司马师一听,这才发觉自己确实有些大意,心里一惊,连忙应喏。

然后又问道:

“那大人以为,魏延此次会从哪里进犯?”

“不外乎轵关、高都、邺城三处。”

汉国的禁军上个月就进入了河东,所以汉军有可能想要试探一下轵关。

而这几个月来,魏延在河东与上党调兵遣将,对高都形成了压迫之势。

现在魏延亲自坐镇上党,未必没有从壶关向东出兵的可能。

只是前面两种情况司马师还可以理解,但对于第三个可能,司马师却是有些不敢相信:

“从壶关向邺城?难道他要顺着漳水穿过太行山?魏延乃是汉国大将,他安敢如此大胆冒险?”

邺城就在漳水边上,顺着漳水穿过太行山到达邺城,并不是说不可以。

但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刀,把太行山割出一条巨大的伤口。

这条伤口,就是被后世所称的太行大峡谷。

近两千年后,这条峡谷犹是险峻无比。

更别说三国时代。

若不然,曹操攻取邺城后,为什么不是直接从邺城顺着漳水北上,而是绕远路,从河内走太行陉,攻取壶关?

就是因为这条峡谷,比太行陉还要难行。

“敌攻我守,敌强我弱,就算是可能性再小,我们也要做好防范的准备。”

“冯贼能横跨大漠袭并州,魏延行险路攻邺城,想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司马懿叹息,“只是邺城……唉!”

邺城乃是魏国的开国之地,而且现在也是听命于许昌而非洛阳。

但邺城真要有失,则河内将三面被围,防守压力成倍增长,实是让司马懿觉得颇有些棘手。

看出了大人的为难与担忧,司马师劝道:

“大人何须如此?漳水峡谷,猿猴难行,即便是魏延当真欲偷袭邺城,领兵亦不会太多。”

“邺城城高墙厚,只要有所准备,不被贼人所趁,想必不用太过担心。”

走险径袭城,讲究的就是一个趁其不备。

现在大人既然能料到魏延可能会袭击邺城,只要知会邺城那边,让他们有所准备,魏延自然也就失去了突然性。

没想到司马懿却是摇头:

“吾并不是担心邺城,而是觉得,邺城不在我等之手却操之于曹昭伯,终是一个隐患。”

曹爽此人,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

所用之人,不问才能,以亲近为先。

就算这一次守住了,那如果下一次冯明文亲自出手呢?

连司马懿自己都不敢说自己能防得住此人。

说完这些话,司马懿眼中精光隐现,陷入了沉思。

就在河南与河内两地对季汉严阵以待的时候,姜维正领着大军从濩泽出发,行于山道之间,向着高都前进。

而高都的北面,也有一支汉军,从上党出发,往南而来,目的地,同样是高都。

河东,张包领着南军,开始继续往东,逼近轵关。

很明显,这不但是为了牵制河内轵关的魏军,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轵关内的魏军出来,袭击河东。

如果此时有人在上空俯瞰华夏大地,就会发现,淮南、荆州、河东、上党等地,至少有六支大军。

如同绞索一般,准备从各处绞杀魏国。

洛阳城内,司马懿闭目沉思,稳如老狗,等待着前方传来汉军确切的进攻方向。

而许昌城内,肥肥胖胖的曹爽,气喘吁吁地从先帝的某位才女身上爬下来:

“孙权出现在合肥旧城?看来王彦云(即王凌)猜对了,此人兵分三路,最终还是想要打合肥。”

合肥旧城,逍遥津,一艘足有五层的楼船,船高几乎能与合肥旧城倒塌的城墙齐平。

孙权执鞭立在船头,顺着施水往北边看,面色忽阴忽晴。

楼船下面几层,布满了吴军的将士,正持刃而立,随时听候军令。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战国小大名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大秦第一熊孩子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