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去年的时候,冯都护与皇后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然后冯都护就跑到蓝田祭拜丞相去了,顺便视察了一下武关的战备情况。

在离开的时候,冯都护曾吩咐过,让两人多注意一下荆襄那边的情况。

这本就是个有备无患的想法。

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武关城内,巨大的沙盘摆在作战桌上,巨大的地图挂在墙上。

句扶正执着长鞭,给冯都护讲解武关道上的情况。

孟琰在旁边时不时补充两句。

草桥关的地势,基本就是武关的一个翻版。

坐落于山涧的平地上,东西南三面临水,被丹水所围绕,北面靠着秦岭山脉。

唯一与武关不同的是,草桥关所在的山涧,是一个狭长的小型山谷盆地。

在关中的方向,有一块平地,与草桥关隔着丹水相望。

关中兵出武关,到了这里,正好可以驻扎大军。

而武关则正好相反,面对荆襄方向,是四座险峰,极为峻峭。

武关守军可以依靠它们阻止敌人直接来到武关城下。

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区别,注定了草桥关无法与武关相提并论。

武关距离草桥关,大概有百里。

百里的距离,若是在平地上,对于大汉铁骑来说,不惜马力的话,不过是一日可至。

武关与草桥关的这一百来里路,全部是河涧山谷间,崎区难行。

“末将以为,这个时候并不是我们出兵的好时候,因为此时正值多雨时节,山间常有山洪爆发。”

“而武关道多是依山谷水边而行,一旦水势上涨,就会淹没道路,难以通行。”

虽然知道这些话可能冯都护不喜欢听,但句扶还是认真地提醒道:

“百里山路,看着似乎不算太长,但实际上若是真的遇到山洪,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怕是走十天都走不完。”

所幸冯都护脸上并无不悦之色,反而是凑近了沙盘,对比着墙上的地图。

看了好一会,这才抬起头来,略有叹息地说道:

“孝兴所言甚是,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只是这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有时时事事都能称心?”

“此番出战,天时未知,地利在贼,不过吾等所占者,好歹也有人和。”

“人和?”句扶若有所思地看向地图上的荆州位置,“中都护是指南边的吴人?”

听说吴人此时正在攻打荆州柤中(即湖北南漳,在襄阳的西南),吸引了襄阳的魏军。

“没错。”冯都护点头,“此番出兵攻打草桥关,是应吴国所求,所以吴人会在南边策应我们。”

与吴人南北夹击,应该也算是一个人和吧?

“中都护,吴人,鼠辈耳,不可信也!”

冯都护澹然一笑:

“我又何尝不知吴人不可信?只不过这一次,是吴人有求于大汉。”

他一边说着,伸出点了点地图,“陆逊想要拿下襄阳,而我们,则趁机拿下草桥关。”

“只要武关在我们手里,则关中无碍。但若是襄阳在魏贼手里,则南边的吴人寝食难安。”

特别是在大汉面对魏国优势逐渐明朗的情况下。

天下局势未来会怎么变化,大汉能不能平灭魏国,谁也不知道。

但作为吴国的决策者,孙权和陆逊却不得不考虑这个可能性。

而且还要考虑到魏国被灭后,吴国所面临的最恶劣形势。

很明显,陆逊这一次,是打算拿下襄阳,再以襄阳为依托,构筑襄樊防线。

毕竟被魏国利用襄阳压了这么多年,吴国就算是再头铁,现在也应该知道襄阳对于荆州的重要性。

“关中可以无草桥关,但荆州却不可无襄阳。”

冯都护的手指在襄阳与南陵之间的位置划了一个圈:

“没了襄阳,吴国所据的荆州,可谓已失其半。”

别看吴国在名义上控制了大半个荆州。

但有效控制区域,实际上只在大江以南。

大江与汉水之间这一大片平原,其实是魏吴双方的缓冲地带。

是的,整整那么大的一大片平原,双方都得不到,但又不愿意让对方得到,所以宁愿把它变成无人区。

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乃是由大江与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

而大江与汉水之间的这一片平地,正是江汉平原的最精华所在。

如今却因为战乱,让这片土地荒废了二十多年。

早年魏国仍占有优势的时候,魏军的精骑,常常从襄阳出发,驰骋在这片平原上,袭扰南郡。

就算是孙权写给大汉天子或者大汉丞相的信件,在经过荆州时,也有被魏国夺取的危险。

可想而知南郡的吴军,在平原上面对魏国精骑时,是何等的无力。

也就是这些年来,大汉给魏国的压力越来越大,逼得魏国不断抽调各地兵力去填补西线的空缺。

襄阳的魏军这才渐渐少有南下了。

此消彼涨之下,魏军日子不好过,而荆州吴军的日子,却是越发地滋润起来。

特别是荆州军诸将,种甘蔗种得风生水起,腰包渐鼓。

又不用担心像以前那样,需要时时提防魏军精骑神出鬼没的袭扰。

而在魏国失去了关中之后,在荆州需要同时面对西面的汉军和南边的吴军,兵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不得不收缩兵力,更别说派出骑兵随意南下袭扰。

连续两三年没有见到有魏军越界,吴国荆州不少人觉得,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这种情况下,陆逊或者孙权,产生了要夺取襄阳的念头,再正常不过了。

只要夺取了襄阳,江汉平原的主要区域,就正式纳入吴国的掌握之中。

若是能好好治理一番,不出十年,荆州至少可以多出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亩良田。

到时候,说不定就能一举摆脱荆州粮食受制于大汉的局面。

所以,无论是为了构筑更加坚固的荆州防线,以防将来最恶劣的局面。

还是为了更好地治理荆州,摆脱大汉的制约。

吴国都有必须拿下襄阳的理由。

当然,这里面涉及的一些机密与猜想,并不适合公开讲出来。

不过就算是冯都护没有细说,但由于这些年来的赫赫战功,句扶与孟琰对冯都护皆是十分信服。

如今看到冯都护如此笃定吴人这一次是真心与大汉合作,两人自然也就不再过多怀疑。

“那依中都护所见,我们这一次出兵,当如何做才是?”

“兵贵神速,现在我们不知道荆州那边魏吴两军打得怎么样了,自然是越快出兵越好。”

冯都护的目光没有离开地图,“说实在话,我也不相信吴人。”

“不是不相信他们拿下襄阳的意图,而是不相信他们能坚持多久。”

“若是我们出兵太迟,吴人已经退兵,那么魏国就可以集中兵力对付我们。”

“到时候凭我们凭的这些兵力,只怕攻不下草桥关。”

句扶忍不住地再次低声提醒道:

“可是中都护,就算魏贼没有从宛城派来援军,就凭武关的这些将士,恐怕兵力也不太够……”

冯都护点头:

“放心,我岂是那等轻敌之人?我不过是率轻骑提前过来,过些日子,后面还有兵马与辎重随后而至。”

听到这个话,句扶和孟琰知道中都护的决心已下,不再有疑议。

孟琰开口建议道:

“中都护,某与句将军,受中都护之命,一直未放松过对东边的侦察。”

“据我等所知,想要通往宛城,除了走丹水河谷外,其实还有一条樵夫所行的山径。”

“这条山径,在武关的东边,虽然难行,但若是由末将领着无当营的旧人,未必不能翻过去。”

(注:即唐朝以后改道的武关道后半段)

“中都护名震天下,世人皆闻中都护虎威,只要贼人知道此番是中都护亲自领兵攻草桥关,宛城贼人必然全力来救。”

“到时宛城空虚,末将只需领三千精兵兵临宛城城下,必能一鼓破之。”

冯都护闻言,心头一动。

若是陆逊亲自领兵攻取襄阳,乃至已经取得了襄阳,孟琰此计,看似危险,实则有极大的把握。

只是……

冯都护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策乃上策,只是时机未至,此时大汉取宛城,有背腹受敌之险,还不如暂且放在魏贼手里。”

西红柿小说

没了宛城,许昌只怕要成惊弓之鸟,必然会全力反扑。

到时候谁知道襄阳的陆逊会有什么想法?

没了襄阳,宛城就是一个鸡肋。

但魏贼又不得不守的鸡肋。

因为一旦宛城失守,许昌就等着随时被人兵临城下吧。

就算不攻城,城下时时冒出来敌兵游行一下,也足以让城内寝食难安。

至于日后,若是大汉在河北的战事顺利,魏国灭亡已成定局之后,吴国必然会趁火打劫。

从襄阳渡水北上,攻取宛城乃到许昌,乃是一个难以抵挡的巨大诱惑。

到时候,无处可去的曹爽,必然是要和吴国在宛城死磕……

“所以我们这一次,还是不要分兵,全力攻下草桥关就好。”

“至于这条险道,且先留着,同时平日里注意一下就行了。”

从武关可以走这条险道去南阳,但从南阳过来,最终还是要经过武关。

所以只要武关不失,这条险道就对关中没有任何威胁。

对于取与不取宛城,以及取了宛城之后所在面对的形势,中都护府早就推演了许多次。

冯都护简单地跟两人解释了一下——在战前做好战前统一思想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果然,在听到冯都护的解释后,原本有些失望的孟琰登时心悦诚服:

“中都护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这都是中都护府诸人一齐努力,集众人之思。”

冯都护摆摆手,“就如这次,吾若是想要建功,亦是需要仰仗两位将军。”

这话听着舒服,句孟二将闻言,脸上皆是有些发红,就连呼吸都是一顿。

“孝兴既然说武关道在这个季节可能会被山洪淹没,故我想派出五千人马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冯都护趁机道:

“不知你们二人谁愿意当此重任?”

两人正值心神有些激荡之时,此时听到冯都护的主知,异口同声地抱拳道:

“末将愿往!”

看到二人如此,冯都护笑了笑,“这倒是让我为难。”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几圈,这才重新开口道:

“孟将军久在南中,熟知山地,句将军,这一次的机会不如就让给孟将军如何?”

听到中都护如此说,句扶虽有些失望,但也只得回道:

“中都护所言,甚是有理,末将愿从。”

当年丞相南征,冯都护经过朱提郡时,第一次见到句扶,就认定其颇有才能,故而亲自举荐了他。

北伐后,冯都护立下战功后,被委以重任,也一直没有忘记提拔他。

故而无论是在外人眼里,还是句扶自己心里觉得,都认为他是冯都护的嫡系。

既然是嫡系,那肯定是不用担心受到亏待的。

何况跟随中都护出征,何愁没有立功的机会?

而孟琰,则是兴奋地大声道:

“末将必不负中都护所托!”

“既如此,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孟将军,你到营中,挑出熟知山路的将士,做好准备后,就立刻出发。”

“喏!”

让孟琰作为前锋,自然也是有理由的。

除了来孟琰比较熟悉山地外,同时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武关的守军中,还有一些将士同样是来自南中的无当军。

让孟琰率领这些人作先锋,自然要比句扶更方便一些。

句扶与孟琰二人,特别是句扶,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将军,能力自然是信得过的。

再加上他们所领的守军,有一部分还是南乡军的底子。

在得到军令后,武关上下就立刻高速运转了起来。

而远在百里之外草桥关内的魏军,面对关中方向,从未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在孟琰领着五千人马出发后的第二日,草桥关守将就得到了武关汉军异动的消息。

在确定汉军是顺着武关道向着草桥关而来,草桥关守将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传骑,把消息送往宛城。

两日后,亲自坐守襄阳的魏国荆州刺史毋丘俭接到消息,长吐出一口气:

“终于来了!”

久悬的心终于可以落回原处。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震惊!开局召唤汉朝皇帝围攻三国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明末枭雄大唐小郎中世子请叛逆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扩军十万,直取三州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