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能胜袁绍者,必定是明公
在周毅的操控下,除了周瑜带着刘放、田楷等万余军队跟公孙瓒继续对峙外,幽并两地逐渐开始修养生息。
傅燮、周青、枣邸、齐周、杜畿、沮授、简翔等各就其位,开始了新一轮的战前生产。
趁着这个空挡,周毅也终于要结婚了。
话说回来,周毅因为怕得病,所以从来不用军妓这种东西,每次忍不住也只能等到郡城里面让当地长官安排。
所以说比起来其余诸侯,像是人妻曹与蜜水袁,周毅其实有够苦逼的。
而等这次之后,周毅也就有三个妻妾了。
虽然依旧不多,但是甄姜、貂蝉、蔡琰三个都是史册有名之辈,后两者更是流传千古级别,胜在质量高。
这段时间里,蔡邕这老头倒是忙来忙去的,主打的就是给女儿添声势,不让周公衡那傻小子真的把自家闺女当个妾。
而这老头本身名望也够,加上各地的士人豪强刚被周毅上一课,哪里敢不卖他面子,于是乎得到蔡邕邀请的,都是纷纷送礼。
一时间都快赶上当初甄家的派头了。
“公孙瓒这件事,我都听公瑾写信说了,多谢卢师了。”周毅真诚道。
卢植闻言,倒是没有如何居功。
毕竟,他如今也知道了周毅早先就派人盯着对方,自己说不说也差不多。
“袁绍那边,你准备怎么办?”卢植问道。
周毅闻言略喜,卢植这么问,差不多也就代表可以跟自己平静处之了。
两人于是就这个问题讨论起来,说到底,袁绍当真是个大敌。
甚至于,只要能破了他,天下大势便已经定下一半了。
收兵之后,袁绍也是把目标放在了别处。
幽州被周毅打的如同铁通水泼不进,于是他也只能暂时将目光放在青州、兖州等地。
然而问题来了,那就是袁绍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腾出手来。
先不说周毅一直对他的地盘虎视眈眈外,就在他内部,太行山中的黑山军也是极度难缠的。
先前说过,冀州本身就是各方英杰想要争夺的四战之地,其州郡内部盘踞的势力强大的的山贼部队,也主要是以张燕领导的黑山军。
这伙人马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大致就是黄巾之乱没多久。
中间地方也派了不少人马前去征讨,但是都是没什么收获,以至于这群盗匪甚至得到了朝廷的封赏。
但是现如今不同了,跟白波军一个道理,袁绍这样的人也不会允许治下有这种东西继续存在。
这群山贼加到一块差不多上百万人,他们分散到各地,河北各个郡县都要受其害,袁绍都准备把大本营放在河北了,自然要想办法平定他。
而历史上,袁绍也办到了,并且借此得到了强大的家底,可见其手腕还是十分硬朗的。
于是,面对着这样的情景,袁绍也选了一个人去治理青州。
而目标人选,也是臧洪。
这并不是简单的巧合,实际上,跟臧洪并不算出众的知名度相反,放在这个时间段,臧洪其实是已经名扬天下了的。
想想看,除了其人本身的能力被张超等人自叹不如外,先前不久的酸枣联盟,本身就是这位首发的。
就连那篇赫赫有名的讨董檄文,也是这位读的。
至于周毅跟此人的关系,其实也没什么需要特别顾虑的。
毕竟,两人一直一来都是好友,从来没有什么主从关系,反而是袁绍做过他名义上的上司,反而更亲近些。
这也是为什么周毅只是写信劝说了,显然,周毅也没把握这位好友能立马选择自己。
于是乎,秉持着天下谁都没有我有资格封官的原则,袁绍大手一挥,真就是给臧洪封了一个青州刺史的职位。
而且,大家还是都认!
于是,臧洪就拿着这封诏令上任去了。
跟预想的一样,四世三公的底蕴才刚刚发挥作用。
袁绍手下能人很多,下的棋自然也不是一般大,除了青州外,兖州也有袁绍安排。
本身来说,兖州刺史刘岱刚刚把桥瑁杀了,应该是意气风发的。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这位整顿兵马之后,也学着周毅袁绍那样,磨刀霍霍向黄巾,准备给自己挣下一个家底。
然后他就被黄巾给砍死了。
这就侧面证明,并不是谁都能以少敌多杀穿黄巾的。
这家伙死了之后,远在长安的刘协还发了一个诏书,派了一个叫做金尚的人做刺史。
这明显是小皇帝长大了,不想真的就偏居一隅,他还是很想外面的诸侯能支持他的。
但是这能妨碍到袁绍吗?显然不能,此人义正言辞的声名,不肯接受“董贼”的命令,反手也是一道命令。
让曹操做兖州牧!
一切渐渐跟原先的轨迹重叠了起来,此时的曹操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心境已然有了许多变化。
而且,曹孟德的能力其实也真的不是桥瑁刘岱可以比拟的,在到达兖州之后,原献帝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几乎被立刻击败。
此人兵马折半,向南逃亡后投奔袁术。
在原本的历史中,曹操得到兖州后,一面对袁绍的举动失望,一面看到自己也却是兵强马壮了,于是就心生了背叛袁绍之意。
眼下,其实也差不多。
唯独担心自己这边给到压力导致袁绍被周毅打败,曹操这边才小心发展,明面上依旧奉袁绍为先。
这些之外,需要提的是,豫州,袁绍也派人干预了。
豫州刺史孔伷战后也死了,正应了周毅那句话,当初那些没什么能力但是却偏偏要领兵的,类似王匡桥瑁之流,果然死的很快。
而豫州就是袁术的地盘了,孔伷死后,袁术为扩大自己的实力,派孙坚领豫州刺史。
先前说过,董卓西走长安后,袁绍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
而这也彻底成为兄弟两人刀兵相向的最后一根稻草。
袁绍写信给袁术,信中说:“先前我与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然而长安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过他们!”
“当前只应派兵驻守关津要塞,让彼辈衰竭而亡,东立圣君,太平之日指日可待,难道还有什么疑问!”
“况且,吾等皆出袁氏,家室遭到屠戮,决不能再北面事之了。”
袁绍说的不可谓不恳切,但是结果也都知道,袁术拒绝了。
袁绍心中很恨。
真的是,倘若袁绍皇帝在手,他这边向四州布兵更加名正言顺。
像是臧洪、曹操这等人,在原先的历史上也是袁绍派出去的,但是他们都造袁绍的反了。
其实也不怪袁绍没眼光,只不过是时代变化的太快罢了。
但是真的要想想,袁绍要能得到袁术拥护,兄弟俩联合起来立个皇帝,一个在河北,一个在淮南,这种状况说不定就避免了。
而且真要是打起来,曹操怎么会胜得过这俩人,说不定,刚生出来的割据之心都会迷茫。
另一面,袁家的门生故吏说不定也真的就会抛弃西凉人手中的皇帝,选择一个明显更属于他们世界的未来。
当然,这是袁绍畅想出来的美好未来,自家弟弟还是不愿意帮自己啊,这一回,袁绍派了周昂争夺豫州,对抗孙坚,两兄弟关系彻底破裂。
……
所以说,周毅一边经营幽州,一边经营并州,同时还把手伸到河东其实一点都不离谱。
面对眼下的局面,周毅有些忧虑。
袁绍这样的邻居,太费心了。
只是稍微给他个机会,他便已经开始蚕食四州了,甚至荆州刘表也准备跟他结盟。
若是不加以遏制,怕是很快就会成为大敌。
周毅身边,贾诩正在安安静静的躺着。
这老小子自打来到周毅的阵营,每天过的可是比周毅还要舒服。
此人倒也不得罪周毅,每天划水之余也会给周毅建言献策,但是总体上,还是一副只要你不问我我就没话说的摸样。
“文和,竹椅可舒服啊?”周毅轻声问道。
贾诩闻言,立刻睁眼,从躺椅上缓缓起身。
“自是舒服的,明公何时起身的,在下一时都未发现。”贾诩说道。
周毅示意其坐下,随即负手而立:
“心中忧虑,不得安眠。”
说罢看了贾诩一眼,使得后者刚坐下的屁股立马站起来了。
当主公的忧虑的睡不着觉,你一个做下属的呼呼大睡,你怎么睡得着的啊!
人家戏志才放浪形骸,都立志为我工作五十年呢!
“明公近日婚期在身,但是却依旧不忘四周忧患,乃真英雄也。”贾诩拜服道。
周毅也就笑笑:“文和,我听过一个故事,分享给你听啊?”
“明公请讲。”
“从前有位年轻人,被察孝廉为郎,后来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周毅缓缓说道。
“按理来说呢,遇到这种乱局,普通人早就被杀了,但是这个年轻人却活下来了,文和可知道他怎么活下来的吗?”
贾诩略显尴尬,只见周毅继续说道:
“这个年轻人见到乱军要将他们分别砍杀,于是大呼——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
“这些人忌惮段颎的威名,不仅没敢杀他,反而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连赎金都没要,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这年轻人自然就是贾诩了,被人拿着幼年事情当众调侃,怎么样都会脸红的。
“由此可见,段公是个好人,不仅送了我偌大声名,同时还救下了我的谋士。”周毅笑道。
贾诩连道惭愧,他也知道周毅必然会说些什么,于是便马上安静倾听。
周毅继续说道:“现如今,袁绍利用其地位,马上就将势力席卷至河北,兖州和青州。”
“不出一月,三州隐隐间便要以此人为首,豫州周昂虽然被孙坚击败,但是孙坚之后也是袁术。”
“我意席卷天下,但二袁如此强横,天下谁人可挡?”
“我先前因为占据幽并二州便已觉兵强马壮,但是如今看来,两州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如冀州,倘若袁绍举三州之力前来攻打,我等又该如何迎敌呢?”
周毅说完,看向贾诩。
没有多余的推脱,贾诩居然正色说道:“二袁虽强,但是能取得天下的,一定是明公您。”
“敢听先生高见?”
周毅笑道,邀请贾诩同坐。
一个谋士,除了出谋划策之外,给主公增强信心也是很重要的。
周毅虽然自认不输给袁绍,但是眼看着对方发展的这么快,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贾诩这边,倒不是昧着良心胡乱奉承,只见他略作思索,竟然有条有理的论述起来:
“在下认为,袁本初虽强,但并非不可战胜,而明公,就是这天下间少有的能够战胜此僚之人。”
“明公深谋远虑,多年之前便借助甄家等势力暗取中山、河间各县,并派众多兵士把守。”
“有这两处重郡,明公麾下不仅多了百万人口,而且还有效的遏制住了河北跟幽州的界限,彼辈进攻则要受到重重阻碍,而我等进攻彼辈,却能够雷霆一击,此地利也。”
“其二……”贾诩侃侃而谈:
“臧子源虽听绍令任青州方伯,但在我看来,前者不但不是袁绍心腹,反而跟张超以及明公有所交情,待到时间一长,此人必然跟袁绍生出矛盾甚至反目,届时战事一起,便是天时也。”
周毅点了点头。
先前他给臧洪写信,也是觉得袁绍向东向南发展的太舒服了。
若是要找到一个能跟自己一起对付袁绍的,也就只有这位了。
毕竟除了他,难不成要指望曹操?周毅只觉得,他不跟着袁绍打过来就很好了。
“至于接下来的人和,自然就不用某多说了。”贾诩笑道:
“明公虽然出身不比袁家,但毕竟也是士人正统,而偏偏明公又久居边郡,广交草莽,因此明公麾下之人皆是心腹爪牙,可以任意驱使。”
“重要的是,明公又善于征战,因此麾下能人虽多,但是却无人胆敢居功自傲,倘若公孙平定,北方必然称得上人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