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一。

新年伊始,济南城内却是一片死寂。

浓烈的血腥味弥漫着济南城的街头巷尾。

绝望的气息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济南城外,灯火通明。

清军在济南城西、南、北三面下了明营。

火光星星点点布满了济南城的郊野,汇成了一片通明的灯海。

明营绵延一眼难尽,盈野的灯火连着天上的繁星,举目望去,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地。

清军大营,中军帐内。

多尔衮神色冷然独坐于首座之上,在他的旁侧原本属于岳托的座位此时却是空置。

不仅如此,除去岳托缺席之外,营帐之中的将校数量也比当初在贾庄之外要少了近半数。

攻破济南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清军的军帐之中气氛沉闷并没有多少的喜悦之气,反而是压抑的可怕。

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就在他们进入济南的周边不久,军中突然有人生出了天花,而且迅速的蔓延了开来。

天花的爆发点首先出现在正红旗,后面又波及到了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还有镶黄旗中。

军中将校染病者颇多,甚至连岳托都患上了天花。

疫病发现的还算是及时,多尔衮当机立断,下令将染病者全部隔离,那些接触者也被收纳于独立的营地之中,这才遏止住了天花的蔓延。

但就算是遏制住了蔓延,天花所造成的影响却是长久和难以弥补的。

天花不同于其他的疫病,根本就没有办法治疗,天花的致死率十之三四,也就是说起码有三四成的人撑不过这一波疫病。

而就算是能够活下来的很多也都会因为天花而残疾,毁容都已经算是轻的后遗症了。

而且因为天花的出现,军中的军心也不可控制的出现了浮动,士气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军帐之中,满洲旗主只有多铎一人,还有正黄旗的固山额真谭泰。

两蓝旗、两红旗的旗主都在各自的军营之中没有出营,疫病对于他们四旗的影响最大。

镶黄旗的固山额真叶臣也不在列,天花也波及到了镶黄旗的军营之中。

济南城外重兵云集,两黄旗的主力都在黄台吉的麾下,他们跟随着黄台吉在边镇牵制辽东等镇的营兵。

入口的两黄旗军兵较其他几旗都要少的多。

蒙古八旗的旗主,只有四人在场,分别是正黄旗阿代、正白旗伊拜、镶白旗苏纳、镶蓝旗扈什布。

其余几旗都在天花波及的范围之中,或是需要戒严周边情况有防务在身,因此也没有前来。

多尔衮的目光从帐中众人的身上一扫而过,能到的军将基本都已经到了。

多尔衮正准备开口,但是他还没有开口,坐下下首的谭泰这个时候却是先行发问道。

“不知睿亲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召集军议?难道是有什么军情要务?”

谭泰背靠着坐椅,他的态度并不恭敬,语气也颇为不客气,他的目光直视着带着几分冷冽。

他是正黄旗的固山额真,也是黄台吉真正的亲信,此番入口他的职责其实就作为黄台吉的眼睛。

虽然名义上多尔衮和岳托两人才是大将军,拥有指挥权,但是谭泰拥有的话语权也并不逊色两人多少。

这段时间军中发生了很多的变故,这一次不知道为何天花竟然流入军中,其中的细节让谭泰感觉到有些奇怪。

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一切一样。

更为奇怪的,天花只在两红旗和两蓝旗之中蔓延,两白旗却不见多少患病的人,只有蒙古正白旗受到的影响稍微重一些。

这自然是让谭泰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不过没有证据的事情,终究是没有办法说出口。

谭泰直视着多尔衮,想要从多尔衮的脸上看出些许的端倪。

但是多尔衮的面容仍旧如同往日一般并没有多少的变化,根本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不过多铎倒是变了颜色,转头向着谭泰怒目而视。

“此番升帐议事,我确实是有军情要务要宣布。”

“还是一等一的军情要务,否则我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升帐聚将。”

多尔衮忽略了谭泰的目光和不敬,他很清楚谭泰是黄台吉的亲信。

多年以来他一直都很恭顺,黄台吉因此也一直没有动他,开罪谭泰得不偿失。

而且多尔衮也很清楚,谭泰的态度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谭泰的怀疑……很合理……

“侦骑探报,大股明军已过禹城,人数在两万上下,已离济南城不到五十里……”

多尔衮话音未落,军帐之中一瞬间便升起了不小的喧哗声。

就是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谭泰此时也是脸色骤变,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睿亲王当真不是在说笑?”

谭泰的脸色沉了下来,虽然是从多尔衮的口中亲口听到的消息,但是他还是有些不能相信。

贾庄一战他们虽然未能竟全功,但是宣大军已经被他们打的半残,根本就没有了多少的战力,而且他们也收到了消息,宣大军似乎已经退居二线,往保宁府方向撤退。

而关宁军自临清一战后便龟缩在临清城内不敢外出,他们已经留了侦骑在临清徘徊,关宁军若是出动,他们会抢先一步收到消息。

眼下关宁军那边根本没有任何的动作,根本没有任何出城的想法。

明国勤王军大部分都朝着明国的京师北京汇聚,在济南的附近只剩下两支明军。

一支是当初驰援贾庄的陕西军,在贾庄之战后,他们顺着山东省和北直隶的边界一路往东,进入了德州,此前探查表明陕西军约莫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不过战力似乎很强,正蓝旗的查苏喀和色勒两人领着五千余人败在了这支明国军队的手下,折了不少的人马。

而另外一支,则是祖宽所领的关宁骑兵,祖宽的麾下约有四千余人,他带领是一支偏师。

谭泰之所以不敢相信的原因很简单,孙传庭所领的陕西军和祖宽带领的关宁骑兵,两者就算是相加也不过两万人。

多尔衮说两万余名明军已过禹城往济南奔来,那就说是说孙传庭和祖宽合兵,一起南下?

如今在济南,他们十数旗总数已经是超过了六万人,三倍于明军,明军竟然也敢出战?

孙传庭的名字,谭泰听过,他敢出战,谭泰可以理解,毕竟孙传庭一路来几乎都是胜绩。

明国关内的大寇高迎祥,好像就是被此人擒斩。

但是祖宽竟然敢出战,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祖宽算的上他们的老对手了,对于祖宽,谭泰称得上是知根知底。

当初祖宽在宁远当参将时,就已经是交过了手。

祖宽在辽镇之中不算强劲,只算的上是中规中矩,麾下的家丁还算是能打,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根本不怎么入眼。

但是眼下,祖宽竟然敢跟着孙传庭一起南下。

“军中议事,我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开玩笑?”

多尔衮斜睹了一眼谭泰,压低了些许的声音,凝声道。

“明国的军队抵近五十里的时候,是在今日黄昏之时,他们在官道附近扎营,也就是说明国的军队此时就在我军的西北处五十里内。”

五十里的距离,最快只需要一日的时间,明国的军队便可以赶至济南城郊。

军帐之中,一众清军的军将皆是面色凝重,神色阴沉。

若是往昔听闻明军兵少驰援,他们不仅不会感觉是个问题,反而还嫌弃来的太少,带来的军功太少。

但是眼下天花在军营之中蔓延,有两成的军队不好调动,能够调动的军队暂时只有八成。

如果要迎击从西北方到来驰援济南的明国军队,那么济南那边多少也需要留下些戒备,守卫大营,起码又要去掉一成。

不放缓对于济南城的攻势,那么又要减去一成左右的人数,这样算来只剩下六成左右的军队可以调动,也就是三万六七千人,兵力的优势实际上已经缩小了很多。

贾庄一战,各旗都有不小的伤亡,军将也多有折损,可以说是伤筋动骨。

说实话,他们并不愿意和明军的主力交战。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来援的明军之中有一支是孙传庭所领的陕西军。

在真定城外正蓝旗和陕西军已经是交过手了,结局是大败而归,留下了数百人的尸体,一路仓皇而逃。

正蓝旗两个领兵的甲喇额真被摘了顶戴,责令戴罪立功。

这个战绩,比起宣大军之前的战绩来说有过而无不及。

贾庄一战宣大军这块骨头有多难啃,各旗都清楚。

眼下又来了更难啃的陕西军,只怕是真打起来,就算是能赢,多半也是惨胜。

若是败了,他们身处明国的山东省内,明国的勤王大军环绕在侧,若败恐怕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他们入口是为了抢掠财物粮草去过好日子,而不是和明军真的拼个你死我活。

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太过于惨重的伤亡,此前贾庄的伤亡已经是让各旗都已是伤筋动骨。

多尔衮审视着军帐之中一众军将的脸色,对于这样的情况他的心中实际上也有预料。

几名蒙古八旗的旗主和将校明显是不想打这一战,只是碍于现在的情况不好言语罢了。

多尔衮虽然面色如常,但是他的内心并没有脸色这般平静。

底下的军将不想和明军再继续作战,难道他就想和明军继续打下去?

贾庄伤亡惨重,对他的威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住自身的地位和威望,转攻济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北方传来的消息,从明国陕西一共来了两支军队,一支是孙传庭带领的部队,另外一支则是明国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带来的军队。

不久之前洪承畴已经领兵抵达北直隶明国京师的近郊,而陈新甲也领着原本驻防昌平的部队进入了京畿地带。

明国在京师的部队七七八八加起来又有了五万之众。

他们到时候还要往北经过明国的京畿地带出关,这无疑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贾庄一战未能竟全功,各旗都有伤亡,这些我很清楚。”

多尔衮审视着帐中一众军将的神色,在数十年的沉浮之中,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其中有一项便是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之下,都能够保持泰然自若。

明国的兵书之中有一句话,多尔衮觉得说的很对。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多尔衮缓缓的站了起来,首座的位置本来就要比其他的位置更高,当多尔衮站起来时,几乎是高于众人半个身躯。

“数十年来,明国动兵百万,耗银以亿为数妄图覆灭我大清,但是结果都如何?最终的结果还不是灰溜溜的逃回长城以南?”

“萨尔浒、开铁、广宁、浑河……哪一战的明军不比这一次的要多?”

“但是结果又如何?”

多尔衮眼神冷冽,沉声喝问。

他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砸向众人的心头,军帐之中的气氛也在他的话语之下发生了变化。

军帐之中一众清军将校皆是慢慢的回过了神来,他们发现自己之前竟然对明国的军队有了些许的恐惧。

“先汗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以小伐大,并吞辽东,如今我等声势兵马比起先汗当年何止雄壮百倍,驰援明军不过区区两万,何足惧哉!”

“拦截禹城明军之战,以两白旗为主,其余各旗为辅。”

多尔衮环视着帐中的众将,最后目光落在了谭泰身上,凝声道。

“扬威大将军如今身体抱恙,正在军营之中修养,进攻济南的重任就交给谭泰大人了。”

谭泰眉头微蹙,眼神微凝,济南城破已成定局,再有两三日的功夫绝对可以攻下。

多尔衮作为最高的统帅,表明了态度,明言拦截禹城明军以两白旗为主。

又将进攻济南的任务交给他,等于是将先入济南的权力交给了他,让出了大量的利益。

利益就在眼前,多尔衮也拿出了应有的态度,谭泰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算上各地勤王之军,等到本月的中旬,明国在北直隶、济南等地的军队将会达到二十万之众。”

多尔衮缓步走下首座,他的目光锐利,恍若林间的猛虎。

“明国的军队之所以敢驰援济南,最大的原因贾庄一战我军未胜。”

多尔衮冷冽的声音在一众清军军将的耳畔回响。

“这一次,如果不能击败这支驰援的明军,其余各地的明国军队都会认为我们真的软弱。”

“受伤的野兽在白山黑水之间不可能活下来,山林中的猎人会循着血迹和气味靠拢而来。”

“诸位不要忘了,我们现如今是在明国的境内,而不是在辽东,在大漠,一旦战败便只有败亡一途!”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