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辰时五刻(8:15)。

大清河南岸,清军大营此时一片喧腾,已是沸反盈天。

清军大营之中,大量身披着重甲的清军甲兵,正顺着营地内部军帐留出的过道,向着前方快步行进而去。

杂乱的脚步声之中,混杂着各级军官声嘶力竭的命令声。

营外炮声连绵,恍若震雷,裹挟着无与伦比的气势滚滚席卷而来。

清军大营正白旗营地,营地之中,甲士林立,旌旗如羽。

在层层的军帐、片片的戟戈之间一座巨大的望台伫立在营地的中央地带。

这座望台正是清军的指挥台,作为清军主将的多尔衮此时正面沉如水的扫视着整个战局。

北地的天在冬季亮的很晚,要到辰时才会开始亮起。

多尔衮本来计划的是等到辰时四刻,风清天明之后下令军队发起进攻。

但是在辰时一刻,天刚微明的时候,大队的明军便已是踏出了军营,率先向着他们发起了进攻。

明军突然的出击出乎了多尔衮的预料,彻底打乱了他原本安排好的计划。

而且明军的人数比起此前斥候探报的更多,总兵力差不多达到了三万人左右。

多出来的上万军队是原本山东省内,驻防在德州城内的军队,他们之前落在了后方,没有被斥候所发现。

不过眼下,明军三万大军已经是抵达

明军大军尽出,在大清河干枯的河道之上派兵列阵,两翼是作为护卫的骑军,约有六七千骑。

排列在中间的是一万五千余名步兵,共分五阵,每阵约有三千余人,其中有三阵为车营,外围有战车作为防护,其余的军卒则留守后方的大营,作为后阵策应。

明军的车营战术存在时间很久,现在明军所使用的车营战术。

基本都是万历年间,俞大猷和戚继光对于车营战术进行的改革后的定制。

俞大猷认为:“车必籍火器以败贼,火器必籍车以拒马。”

简单来说,就是战车一定和火器结合起来,火器作为活火力的补充,战车则是为了抗拒冲锋而来的战马。

经过俞大猷和戚继光改制之后,明军的车营的战术彻底趋于完善。

在戚继光之后,边镇的车营随着时间推移,同时根据战场的形势也一直都在发生了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的核心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明军的车营,一般有重车、轻车两种大的车型,根据装载的火器不同又有不同的车型。

战车两头都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

戚继光改革的车营,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炮手六名,车长一名,舵手一名,另外十人则为战兵,负责近战。

轻车则留射击空位,以供鸟铳,弓弩使用,以三千人为一营,每营设兵车一百二十八辆。

车营对敌,作战之时根据随地形将战车环列于最外侧,己方的骑兵居于最中央,而后步兵,弓手、火铳手层层递进。

敌人距离远时使用火炮与火器进攻,离得再近一点便用弓弩还击,等到敌人冲至近前,步兵上前依托战车防御拒马武器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再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

戚继光领兵镇守北疆十数载,凭借车营战法屡败蒙古,得以名动漠南。

在浑河血战,浙兵便是依据车营与数倍于己的后金兵鏖战了,一度陷入僵局,迟迟无法击破浙军车阵。

直到浙兵打光所携带的火药和弹丸之后,后金兵凭借着人数的优势,这才冲开了浙兵的车营,赢下了浑河之战的最终胜利。

明军的这种车营战术在针对武备不精,缺乏重型火炮的蒙古部落来说收效卓着。

但是面对着拥有着重型火炮的清军之时,便不可避免的落入了下风。

因为本来戚继光在改革的初期,为的也只是要应对北方蒙古诸部的威胁。

在戚继光所处的时代,处于辽东塞外的女真诸部,这个时候还是大明的忠仆。

那个时候的努尔哈赤,也只不过是辽东李氏门下的爪牙罢了。

没有任何一人在那个时候能够料到,女真会在随后的数十年间迅速的崛起,一跃成为辽东的霸主……

如果李成梁在九泉之下得知自己的二儿子李如柏,三儿子李如柏两人会因为女真而死。

不知道李成梁会不会后悔自己为了仕途风顺而养寇自重。

随着时代的进步,武器的进步,车营注定是要退出时代的战法。

只是对于现在的清军来说,明军摆出这样的车营他们却一时间没有多少好应对的办法。

在辽东,在塞外,他们能够收拢大量的火炮,甚至于排列红衣重炮。

在重型火炮的轰击之下,连砖石所铸的城墙都无法抵抗,木制的战车又如何能够抵挡?

但如今这是在关内,这一次的入口之战,他们深入明国的内地,为的是劫掠财物和人口,皆是轻装简行,甚至连粮草都没有带,更不用提重型的火炮。

诸如红衣大炮那般的重型火炮,得需要数匹驮马拖拽着前行,一日还走不了多少里,会极大的拖延行军的速度,这一次入口他们自然是没有携带。

在贾庄所使用的火炮也都是从明军的手中缴获的,基本都是中小型的火炮,多是各式的佛朗机炮,射程并不远,威力也不大。

想要依仗这些火炮轰开明军的车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想要击破明军的车营,便只有推行盾车递至近前,短兵相接强行破阵。

只是这样一来,伤亡也必然直线上升,这又是清军不能接受的。

明军步兵共分五阵,呈一字排开,第一阵,第三阵、第五阵三阵为车营,二、四阵为普通军阵。

车营和普通军阵之间交错相布,互为呼应,相互依靠。

多尔衮紧蹙着眉头,眼神阴骘,扫视着整个明军的大阵,想要找出破绽。

但是这些出自孙传庭手笔布下的军阵,怎么可能有什么破绽,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被孙传庭所注意到。

多尔衮看了许久也没有看出任何破绽,耳畔的火炮声几乎一刻都不平息。

让多尔衮心中最为烦闷的是明军在阵前设置的炮兵营地。

明军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炮队,那些火炮火炮威力相对于一般的红衣炮要小。

但是比起佛朗机却又要大得多,而且射程也超过他们军中的佛朗机炮。

这个距离之上,他们只有挨打的份而没有还击的份。

明军的火炮阵地采取轮射的方式开炮,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各营不断的传来损失的报告。

各营外围的营墙几乎都有损坏,人员虽然没有多少的损伤,但是士气受到的影响极大。

多尔衮向着左右两翼看去,左右两翼的他麾下的骑兵接到他的命令此时已经出阵,有数部骑军已经是和明军的骑军短兵相接,混战在了一起。

但是这一次,明军的骑兵并没有再如同以往一般一触即溃,反而是极度的顽强。

明军的骑兵依托着有利的地形,借助着己方的车营的火力,使得阵线空前稳固。

哪怕是他派出了护军营的甲骑出击,最终也没有能够打开僵持的局面。

就在多尔衮扫视着整个战局的时候,此前领着甲骑开赴前阵的多铎此时终于是返回了营地之中。

“斥候探报出来了。”

多铎身穿着镶白水磨甲,头戴着双棱盔,阔步登上了望台,他奉命去前阵是为了探查明军的底细,将近半个时辰的情况,散出去的斥候已经是将明军情报掌握的差不多了。

“明军的安排如何?”

多尔衮没有转头,直接发问道。

“经过再三的确认,明国军队的主帅确认是明国的陕西巡抚孙传庭,出战的军兵也是以他麾下的陕西军为主力,留守大营的部队是原本在德州驻防的山东部队。”

多铎走上前,和多尔衮站在一起,他抬起手指着远处明军大阵的正中央,详细的回答道。

“明国军队安排在两翼的部队,右翼是明国副总兵曹变蛟带领的陕西骑兵,左翼是祖宽带领的关宁骑兵。”

多尔衮的目光从右至左缓缓扫过远处明军排布的大阵,祖宽和曹变蛟两人的名字他都听过,祖宽算的上是老对手了,中规中矩。

曹变蛟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天聪四年的四城之战期间,因骁勇而扬名。

对于明国国内的事情多尔衮也有所了解,明军之中敢战的将校他们也都会收集一些相关的情报。

在山林之间,想要压服一个部落,就必须要先杀掉他们部落之中最勇敢的人。

只要杀掉了那些部落之中最有勇气的人之后,剩下的人无论有多少都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部落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所以每逢作战,只要发现有敢战的明军,就算是财富近在眼前,他们也会放弃那些即将到手财富聚拢起来,势要将敢战的明军的击败。

明国军队之中有勇气的人有三成战死在了萨尔浒。

另外三成战死在了沈阳城外的浑河,还有三成倒在了数十年之间的血战之中。

只剩下了最后一成在关内。

只要杀了这最后一成有勇气的人,那么明国的军队将会在此后的十数年内一蹶不振。

在贾庄之时,多尔衮想的便是一锤定音,以震明国各路勤王之师。

但是可惜的是,贾庄一战最终不了了之,他所有的筹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损兵折将却是未能如愿。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那个人,如今更是奔驰千里之遥,领麾下兵马与他再次相临。

多尔衮抬起头举目向着远方看去,连营以北明军大阵兵马移动,扬起无数的尘土。

越过重重连绵的军阵,穿过层层的枪矛,透过如麻的旌旗,最终多尔衮的视野定格在了明军大阵的正中央,那面火红色的大纛之上。

大纛之下,无数身穿着赤甲,头戴赤盔,罩袍束带的甲兵,恍若众星捧月一般环绕着那面火红色的大纛。

凛冽狂暴的寒风卷着尘土,呼啸着掠过干枯冰冻的大清河,而后又掠过了南岸列阵的明军军阵。

无数恍若火焰的赤旗在狂风之中翻腾滚动,犹若燎原之火!

明军大阵之前,炮声如雷,恍若山崩。

无数团白色硝烟升腾而起,橘红色的火光在多尔衮的眼眸之中绽放,最终收获的一声一声凄厉的哀嚎,伴随着的是各营不断崩塌的营墙。

多尔衮握紧了腰间的顺刀,冰冷的寒意自他的眼眸之中缓缓溢出,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中的杀意也已经到达了临界。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在他的心中,生出了一股原本不应该存在的情绪——恐惧。

数十年来,明国的国势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一日比一日更为衰弱,一日比一日更为衰败。

而他们的势力却是如日中天,越发的强盛,就在四年之前,在他领大军渡过黄河,趁着大雾包围了额哲营帐,派苏泰之弟南楚劝降。苏泰、额哲母子奉蒙元传国玉玺出降。

至此,漠南蒙古诸部尽皆慑服,一路之上,诸长低首,王侯跪迎。

此消彼长,如何不会滋生野心?

数百年前,蒙古人崛起于漠北,一路南下灭金平夏覆灭宋室,最终问鼎天下入主中原,继华夏皇帝之位。

而在今时,关外北国万里之地已成他们女真诸部牧马之所,为何不能效仿昔日蒙元入主中原?!

从前,多尔衮一直都是信心百倍,因为明军的孱弱,因为明庭的腐败,因为明国的衰弱。

但是眼下如今就在大清河南岸严阵以待,士气如虹的明军,却是让多尔衮的心中生出了那本不应该有的恐惧。

明国的内部似乎正在发生着一些让人不明就里的变化,这些变化并非是坏的变化,而是好的变化。

那只垂垂老矣的赤虎胸腔之中的心脏仍然用力的跳动着。

眼前的景象还有心中那生出的些许恐惧,让多尔衮回想起了过往许多不好的回忆。

原本存在于他心中保全实力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已是荡然无存。

无论是为了今后的大计,还是为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都必须要击败眼前这支明军,绝不能放任明军重振旗鼓。

低沉的号角声在多尔衮的耳畔缓缓响起,也将多尔衮随风飘荡的心神重新拉回了望台。

多尔衮收回了目光,转而向着号角声响起的地方看去。

各旗大部分的军兵此时已是奉命出战,列阵于野,那号角声正是向他汇报应旗结束的信号。

他麾下的兵马,已经做好了准备。

多尔衮紧握着腰间的顺刀,令人心悸的杀意在他的眼眸之中流转。

“擂进军鼓,吹长号,死兵在前,护军压阵,传令诸旗,倾力进攻!”

“鼓声不停,攻势不缓,无令后退者,连坐诛杀,无论满蒙!!!”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