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不收回马探报,在确认了清军真的退走的之后。

孙传庭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泺口镇移师抵达济南城西。

孙传庭带领大军到来,再度在济南城中引起了波澜。

身为山东布政使的张秉文协同着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领济南城中大小官员出城相迎,道路的两侧站满了前来的迎接的士绅百姓。

甚至连德王府都派来了使者,带着用来犒军的牲畜和粮米。

若非因为碍于藩王的身份,担忧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只怕是德王都会亲自出城相迎。

朝庭的律令制度是严禁藩王及宗室参与军政之事,不过济南一战仍然有不少德王宗室冲破藩禁,加入守城的队伍。

在数百年间安逸的生活之下,纵使是有无数的人在其中沉沦,但是在危难之时,仍然有人保持着血性。

陈望也站在队列之中,在城外迎接着带领着大军到来的孙传庭。

孙传庭御下严厉,对于贪赃枉法的官绅不假辞色,但是对于能吏百姓却并不苛刻。

从陈望传去的信中,孙传庭也得知了济南城中的境况。

因此在这最后的一段路,孙传庭下了马与济南众官一路步行入城。

清军围攻济南城九个昼夜,济南城中兵微将寡,但却上下一心。

硬是以三千弱卒,十万民夫守住了清军犹如潮水一般的攻势。

官员在前将校用命,军民一心前赴后继,城中死伤者两万余众。

城中数万户的人家,如今家家戴孝,户户披麻,一眼望去满城的素缟。

孙传庭举步走在济南城的道路之上,迎着一道道充满感激的眼神,看着一片片跪倒在地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只感觉有什么东西堵在心口一般,难以言喻。

他突然就明白了很多的事情,明白了很多的东西。

在泺口镇,那历历在目的惨状,让他明白了卢象升的坚持。

而在这一刻,孙传庭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卢象升明知事难为之,却仍然选择孤军深入。

杨嗣昌高居于庙堂之上,对于他来说一城一地的百姓,一营一部的军兵,都只不过是一张张冰冷无情的白字黑字。

但是卢象升不是杨嗣昌,他自始自终都站在泥泞的土地之上,跟着他所爱护的百姓站在一起。

卢象升在宣大,在北直隶,眼睁睁的看着惨状发生在一起。

或许卢象升心中也曾经有过犹豫,或许卢象升心中也曾经有过迟疑。

胜率渺茫,是否真的应该暂时避开锋芒,保存实力。

但身为边臣,身为督抚,肩负着守境安民之则,却无力阻止东虏的肆虐和破坏。

眼见着一个个昔日繁华的城池化为废墟,眼见着无数的百姓惨死,横尸于荒野丘墟之上,这让卢象升如何能够泰然处之,安坐于营垒之中?

诚如卢象升所言:

国家危难,安能置身事外?

百姓受苦,安能坐视不理?

……

杨嗣昌的筹谋,卢象升何尝不知。

若是卢象升愿意低下头颅,遵从杨嗣昌的安排,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但是卢象升这样高傲的人,怎么会愿意屈下自己的头颅,坐视国家的危难,放任百姓受苦受难。

天子的猜疑,同僚的攻讦,朝堂的污蔑,最终逼迫着卢象升走到了绝路。

在进往贾庄的那一刻,卢象升其实就已经预知到了可能发生的一切,预见了自己的败亡,预见了自己的结果。

但是卢象升还是义无反顾带领着仅剩的军兵,进往了巨鹿的贾庄。

在南宫的郊野,三郡的父老冒着风雪,背着口袋,拎着布袋,身穿着单衣,骨瘦嶙峋却还是将家中仅存的粮食送来。

在危难之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军兵,仍然愿意追随着他。

他不能对不起他们……

……

济南城中血气弥漫,呼吸之间尽是鲜血腥臭味。

孙传庭行走在街道之上,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向着前方走去,每走一步便感觉脚步更为沉重一分。

走到最后只感觉自己的双腿如同灌满了铅石一般承重。

无数杂乱的念头在孙传庭的脑海之中萦绕。

孙传庭在想一件事,如果他没有领兵及时赶到,如果他没有能够驱走清军,等到济南城破的时候,城中这数十万百姓的命运将会如何。

孙传庭通过了瓮城之后,改变了原定的计划,没有继续深入城中,而是顺着马道,在济南众官不解的眼神之中登上了济南的西城。

孙传庭没有让济南的众官跟随,而是让其各回官署,借口说清军北上,不久他也要率兵离去,追逐清军,但是眼下粮草牲畜不足,请求调拨一些军资粮草。

济南众官自然是没有拒绝孙传庭的请求,济南城中粮米充足并不缺乏。

孙传庭领军到来解围,入城的军兵纪律严明,毫无扰民之举,他们也都在看在眼中。

其实很多的时候,真的不能全怪一些守城的官员不放军兵入城,以致于军兵寒心。

因为这个时节,很多军队军纪败坏,入城之后造成的灾祸甚至不比流寇祸乱的要轻。

害群之马的可怕之处,正是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能够将彼此之间的信任快速摧垮。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群体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人群变成一盘散沙。

一支军纪败坏的军队,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足以使得所有所有的军队不被其他人所信任。

济南的众官被屏退,但是陈望并不在被屏退的众人之列,他也跟着孙传庭一起登上了济南的西城。

祖宽、贺人龙两人跟着孙传庭一起入城,曹文诏和曹变蛟并不在其中。

大军并没有入城,暂时驻扎在济南的西郊,自然是要留下一名将领坐镇中军,曹文诏现在留守军中统筹各项事务。

曹变蛟则是领着轻骑在外,尾随着北撤的清军,监察清军主力的动向。

清军主力北上,他们自然是不可能长留济南,只等补充些许的粮食就要立刻转道北上进往德州。

陈望和两人一起跟着孙传庭登上了济南的西城。

到了西城上后,孙传庭也没有让他们再跟随,不知道为什么,只带了两名亲从便登上了因为战火已经有些残破了的城楼。

剩余一众跟随着孙传庭登上西城的亲卫还有将校,都被留在了城楼之下,这也给了几人说话的时间。

“这几仗打的真是叫人痛快!”

贺人龙一双虎目泛着凶光,连番的胜仗让其颇为意气风发。

“正好也叫某些边镇的军将,见识一下我秦军本领。”

贺人龙的目光微斜看向一旁的祖宽,冷哼了一声。

贺人龙性格直来直去,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向来不喜欢遮掩什么。

不过贺人龙也并非纯粹的莽夫,他也清楚面对有些人的时候,有些不能说。

比如在面对着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时候,他就知道应该怎么说话。

但是祖宽并不再那些人之列。

祖宽和他一样都是营将,但他是陕西三边重镇的总兵,而祖宽只不过是关宁的一个副总兵。

副总兵和总兵之间职衔只低一级,但是无论是权柄还是地位都是天差地别。

像陈望这也以副总兵的职衔统领一镇的少之又少,也就是新建的营镇和小规模的营镇才是副总兵作为主官。

祖宽神色冷冽,眼眸深处有精芒闪动。

贺人龙执尚方剑,居高临下喝问他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对于贺人龙的挑衅,祖宽并没有回应。

陈望的目光从祖宽的脸上一扫而过,两人之间为什么会起争执陈望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仅仅是因为泺口镇一战,祖宽心怀退意,更多是辽镇和其他军镇之间的积怨。

多年以来,辽镇拿着最多的银饷,养着最多的兵丁,却一直徒劳无功。

而其余边镇就像是小娘养的孩子,别说什么武备了,就是军饷都难以发齐。

辽镇的军兵大多披甲,披甲率高的可怕,编制内的正兵几乎人人披甲。

而陕西三边的营兵,发下来的甲胄基本都要比辽镇用的低一个等级,披甲率也并不高,一般来说只有队一级军官能穿戴完整的布面甲,普通的军卒大半是各式的甲胄混搭,甚至干脆没有甲胄可戴。

“捷报通传京师,陛下绝不会忘记我等兵将奋战之功。”

陈望双手抱拳,开口道。

“不过各镇的营兵也都在出力,贾庄一战,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军兵随卢督臣奋勇作战。”

贺人龙可以不顾及祖宽的脸面,但是陈望不能不顾及。

贺人龙是总兵,他只是副总兵。

陈望知晓自己的根基尚浅,自然要和辽东的军将打好关系。

而且他也是辽人,这个时代的人极重乡土之情,不重乡土之情的人会被人打上不好的标签,所以于情于理陈望都要为祖宽申辩一二。

“关宁两镇的军兵一路以来,连阻东虏,京师郊野与东虏大战数阵。”

陈望微微抬头,目光越过贺人龙,看向远处,轻叹了一声。

“贺总兵,祖总兵两人久为营将应该都知道,很多事情并非是我等营将可以做主。”

“我等营将遇到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力战无功的事情反而遭受苛责的事情再不过稀疏平常。”

陈望向着左右看了一眼,轻声道。

他没有顺着贺人龙的话语接着说下去,因为无论怎么说都不好去接。

不过矛盾可以转移,各镇的矛盾可以转移成文武对立,内外对立的矛盾。

陈望说的很隐晦,不过贺人龙和祖宽两人自然都明白陈望的意思。

关宁军畏惧不前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高起潜太过于胆怯,坐视清军围攻贾庄,却不战而逃。

而之所以畏敌退切,心怀保存实力的原因也是因为赏罚不公。

来回奔波,不断往返,兵疲将乏,战胜无人论功,败亡则将罪责尽数按于其身。

朝廷是非不明的时候太多太多,苦战无功损兵折将,还要被治罪。

但是避敌不战,只要兵马不失,实力未损,朝廷却不会轻易惩戒斥责……

有时候,真怪不得很多军将都怀抱着保存实力的念头。

贺人龙这个时候也回过了些许的神来,他察觉自己的话语有些不妥,不应该在陈望的面前的说出来,他忘记了陈望也是辽人。

陈望在汉中镇任副总兵,麾下的兵丁多是陕西人,又是曹文诏麾下的家丁。

曹文诏是大同人,就在山西,山陕一家,秦晋相好,自然是一家人。

久而久之,贺人龙下意识的便将陈望完全当成了陕西人来对待。

眼下陈望没有附和他的话语接下去,也让贺人龙想起了陈望好像是辽人。

贺人龙眼神微黯,陈望的话也让他想起了往昔战败之时遭遇的苛责。

“陈老弟说的是……我等营镇……”

贺人龙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看着周遭侍立的一众甲兵,终究是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

所有的话语在最后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而站在贺人龙身旁的一脸冷漠的祖宽,此时神情也有些动容。

陈望话中的隐喻说中了他的心声。

祖宽抬头看了一眼陈望,眼眸之中的厉色退却了很多。

他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双手轻轻一抱拳,所有的一切尽在不言中,陈望同样也抱拳回了一礼。

祖宽和贺人龙两人之间的坚冰也随之融化了不少,气氛也不再如同之前那般沉闷。

陈望正待继续说话,但是一阵从上至下的脚步却是打断了他的话语。

“陈总兵,督师有请。”

陈望神色疑惑,向着祖宽和贺人龙看了一眼,从两人的眼神之中,他并没有找到答案。

“烦请带路。”

陈望没有多拖延,向着祖宽和贺人龙两人拱了拱手,而后对着那下来传话的亲从说道。

“陈总兵,请。”

那亲从淡淡一伸手,而后站在前面又往城楼上走去。

陈望跟在那亲从的身后,顺着楼梯登上了城楼。

城楼的顶层,穿戴着一身绯色文官袍服的孙传庭此时站在栏杆之前,背对着楼梯的方向,负手而立看着远方。

“末将陈望,叩见督抚。”

陈望上前了一步,恭敬的行了一礼。

孙传庭听到声音,也同时转过了身来,而后轻轻的招了招手。

陈望神色微动,顺着孙传庭的手势走到了近前。

站在孙传庭的旁侧,陈望也从孙传庭的口中得知了孙传庭召他前来的原因。

就在昨日,孙传庭在军营之中接到诏书,诏书任命他为保定总督,总督保定、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与此同时,洪承畴也被调任为了蓟辽的总督,统领辽东事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人的命运奔腾向前。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我还没下山,就无敌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