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北雄 >   第1185章 谈论

王庆和王禄想听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些话语。

王琦身份特殊,出京之前一定会得到一些嘱咐,还有就是她是宫中的贵人,后宫有数的女官,消息灵通之下已经可以影响外朝的官员们。

能和她对坐交谈,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机会,也许轻飘飘一句话,就能改变官员们的命运。

就像现在短短一句话当中,信息就非常的丰富。

晋阳书院是陈孝意上请所建,谈不上建的很慢,因为长安那边允建晋阳到达晋阳也才两个月,加上陈孝意辞归,并州总管府长史薛收病殁,纷纷扰扰间,能把晋阳书院的选址之事定下来,已属不易,肯定不会像建长安书院那么快法。

而皇帝比较关注晋阳书院的建设问题,对于王庆来说并不新鲜。

之前他虽然常年在外,可毕竟是兵部尚书,朝中的消息多数瞒不过他,还有就是临出京之前,陛辞之时皇帝也给他说过此事。

晋阳书院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他心中尽都有数。

但对于王禄来说就不一样了,他知道晋阳书院是仿照长安书院设立,但其中到底有何意味却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还以为是陈孝意辞归之前请建晋阳书院,一来是讨皇帝高兴,二来也是想给自己添点光彩,在晋阳留下点名声什么的。

嗯,这就是地方守臣和朝官的区别,地方上的官员不论官职如何,政治敏感性都和京官无法相比,要不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呢。

比如说科举改制之事在晋阳已经讨论多时,晋阳官场中人无有不知,但是能将晋阳书院与科举选才联系在一起的就屈指可数。

哪像长安那边,长安书院也才刚刚开建,朝臣们就已经听到了不少风声,有些人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重开科举就在眼前。

……………………

怨不得要去晋阳书院的选址之处观瞧一番,还以为是特意给陈公一个面子,原来竟是如此重要,于是王禄默默的在心里给晋阳书院加了个优先级。

作为太原郡守,他在此事上是有发言权的。

不过王庆先道:“招纳晋地贤才……当年李渊为太原留守,走时就是众人依附,后来至尊南向长安之时,带走的也都是晋地之精华,哪里还有许多贤才可用?

颜相时等不日即将到来晋阳,臣可还想着上书请至尊再派些人过来呢。”

王禄一看他在诉苦,也点头附和道:“总管说的是啊,比如吾等这些留守之人,便是在为至尊看守家业,像薛伯褒那样的贤能之辈,真的殁一个少一个,若臣能去长安,肯定要问一问至尊,还记不记得故土,岂能得有天下便不分亲疏彼此?”

这话说的不很恭敬,但在座的其他两位却都笑了起来。

皇帝起兵在云内,可在世人眼中,皇帝的龙兴之处肯定是在晋阳,所以并代两州的人们都视皇帝为自己人。

两边的人一旦遇到,就此争吵起来的故事已不知凡几,比如说从代州那边过来晋阳任职的官员们,就像王禄,和并州的官佐们饮酒,总要为此争辩上几句,不然大家都会觉着少了点什么似的。

而王庆说的其实也是实情,不论李渊还是李破,他们南下长安的时候都带走了很多人,那些人各个才干非凡,说一句晋地之精华真不为过。

而且晋地也非文风鼎盛之地,走了那么多的贤能之人,后辈们却还没有跟上,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想要引晋地人才入晋阳书院,那不止是浪费,而且之后也无法像长安书院一般很快的让晋阳书院扬名于世。

王琦也知道,眼前这两位所言并非是说给自己听的,便也笑道:“我可没有叔父,大兄这样的见识,也只这么一说。

可养育贤才之事至尊极为重视,两位可要上心一些,至于是引他方鸾凤来栖梧桐,还是自取清泉而溉沃土,就是两位所要抉择之事了。

我也是晋人,自小生于晋阳,所以只想着能做一些于乡人有益之事,我以为眼光要存于长远,切莫为求富贵而行急功近利之举。

这点小小的心意还望两位能细加考量一番。

如今天下已平,不分彼此的事情至尊肯定要多做一些,以安天下官民之心,咱们这里以后吃了亏,可莫要叫冤,毕竟自家人有些时候是要吃些亏的。”

这话说的很是大气,不像出自女子妇人之口,王庆和王禄稍稍对视,大致上都是一个心思,南园之主果然名不虚传。

当年王琦少时,自号南园主人,扬名于晋阳城中,如今记得的人已不多,可作为王氏中人,关于王昭仪的一切,都属基本常识。

也是因为性情所致,王琦对筹建晋阳书院的事情很感兴趣。

她对长安书院本就很是向往,可身份所限,不好过去游览,主要怕招惹是非,倒是李春带着阿史那天香,王贞两个曾到那里游玩过几次,让王琦很是羡慕。

但那几位太跳了,王琦等闲不会跟她们厮混于一处,不然挨上几拳,或被踢上几脚,王琦可受不了这个。

…………………………

其他两人为官已久,早已练就了一身耳聪目明心亮的本事,稍一对答便发觉王琦对此颇为关注,再想想关于王昭仪的简历,两人便在此事上耗起了工夫。

正好王禄对书院之事也不甚了了,倒是王庆曾去长安书院考察过几次,对此很是熟悉。

于是他便将国子和长安书院拿出来进行了一番比对,最后得出结论,两者现在大致上看不出太大的差异,但将来就说不准了。

两者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国子历来就是各朝最高学府,同时也是贵族们的禁脔,里面进学的多是勋旧,大阀之后,家世稍微差一点的连边你都别想沾上,甚至有皇室入读国子的先例。

而文皇帝杨坚在少年时也曾入读国子,李渊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国子之地位。

长安书院则不同,他招收的是一些童子,虽说其中也不乏门户高峻之人,但大部分还是庶族子弟,类似于当年文皇帝杨坚办学时的情景。

那其中之意味也就非常清晰了,当年文皇帝为何办学?那还用多说吗?

王庆稍稍说了几句便不涉于此,主要是顺着王琦的兴趣,从书院招纳教授,以及书院的科目等事上,又说到了如今晋地的人才上面。

他作为并州总管,此时已具备品评人物的资格,晋地俊秀之人在他和王禄口中一一道来,王琦津津有味的听着,丝毫不觉厌烦。

然后话题就又转到了即将来到晋阳的颜相时等人身上。

颜相时祖籍山东,在山东才俊凋零的今日,颜氏兄弟也算是山东世族的代表人物。

他的祖父是北齐黄门侍郎,大儒颜之推,他们兄弟三人皆有文名。

其兄颜师古为散骑常侍,皇子师,常伴君侧,颇得信用。

其弟颜勤礼如今为着作佐郎,正在修订隋史。

相比之下颜相时有点惨,他跟秦王李世民走的太近,所以受了一定的牵累,只能在长安书院中教授学生,修身养性。

如今以他为首来晋阳,辅佐王庆建设晋阳书院,来意不问自明,估计是眼瞅着在京城不得施展,便另辟蹊径,来晋阳院祭酒的。

说起长安书院来,王庆也是感慨,长安书院建了才不到两载,有了不小的名声不说,里面也是人才济济。

很多不得志的人扎堆往里钻,所谓的不得志,其实多数是与李渊父子有所牵连,位置不高,却为人幕僚,知晓机密。

这样的人晋阳也有,比如说褚亮,褚遂良父子。

朝代更迭,他们是最需要担心的一些人,褚亮父子干脆的离京出走,不能走的人则在长安书院建成之后托庇于其中,蛰伏以图再仕。

而各处书院陆续设立,则给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

……………………

说了许多,偏题已远,王琦甚至还吟了一首皇帝作的诗,其他两人自然是大加赞赏,马屁拍的极其响亮,算是稍稍给皇帝扬了扬大名。

其实对于这些官场中人来说,皇帝作的诗词好不好都无所谓,即便是来上一句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他们照旧甘之如饴,就是拍马屁的时候得费些心思而已。

现在就省事的多,皇帝作的诗确实是好,那拍起马屁来就轻松的多了,王庆还把皇帝私访长安书院的诗又拽出来好一顿点赞,以做迎合。

实际上,凡是有所作为的官员们都不会认为皇帝诗才了得是一件好事,皇帝的职责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扩展疆土,令外邦来朝才是帝王事业。

若是你弄的天下沸腾,官民怨声载道,外敌年年入寇,你诗才再好,又能顶什么用呢?还不是得落个身死国灭,万人唾骂的下场?

所以说,这只能是锦上添花之事,朝臣高官们心里有数,即便是李破自己,其实也有谱着呢,不然这么多年下来,也不至于就抄那么几首出来传于众人之口。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震惊!开局召唤汉朝皇帝围攻三国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明末枭雄大唐小郎中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扩军十万,直取三州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