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林珠生性就活泼调皮,有时候看上去不懂规矩的样子,但其实她规矩礼仪都会,就是自己不想用。
这不,被额娘说了之后,她就端正了。
弘曜带着福晋进来,行拜见礼。
之前已经当过一次婆婆,这次云意有经验,也不紧张了,按照惯例说了些小两口好好过日子的话,就从手腕上褪下个镯子戴在儿媳妇的手上。
如果说四十八年的年尾很是哀愁,那四十九年的年尾雍亲王府里就是一片喜气。
府里的大阿哥成婚,马上就能看见第三代主子出生,这府里上至胤禛,下至嬷嬷宫女,都很开心。
翻过年,时间来到康熙五十年。
朝中暂时一片祥和安静,没有什么大动静。
六月中旬,清漪院耿氏生产,诞下一子,为胤禛第九子,满月后九阿哥被取名为弘昼。
而桃芜院,云意大女儿瑚图里的婚事也终于定下,是胤禛的顶头上司,户部尚书家的嫡长孙,西林觉罗承砚。
这个小伙子从小就聪敏好学,比瑚图里大一岁,今年刚十八,年初考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当官。
因为科举考试的缘故,他现在还未娶妻,胤禛提了这个人选之后,云意特地托了大儿子去调查他。
弘曜说他房中没有小妾,洁身自好,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怎么出门交际,倒有些汉人书生的样子,不太像满人。
这样一说,云意还挺满意,瑚图里也是个爱读书的,他们二人若是真的成婚了,倒有共同语言可以聊。
云意不是个专断的家长,找了个时间把这人的情况说给大女儿听,得了瑚图里的同意,她才跟胤禛说,把这人定下。
今年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云意最后把婚期定在明年五月十日,到时候瑚图里也十八岁了,在她心里已经长大成人,年纪正好。
此事上报到宫里,康熙没有反对,直接下了赐婚圣旨,同时给大孙女封了爵位。
雍亲王长女封和硕怀嘉格格,赐婚户部尚书嫡长孙,择日完婚。
这几年府里的喜事挺多,前有大阿哥娶妻,现有耿格格生九阿哥,后面还有大格格成婚一事。
大格格的婚事定下,芳菲院的李侧福晋有些坐不住了,她的齐布琛只比大格格小一岁,今年都十六了,婚事还没着落。
前两年她便跟爷提过女儿的婚事,可胤禛觉得孩子还小,想把女儿多留两年,此事就这样搁浅了。
李婉柔跟胤禛相处起来没那么随意,这事情被爷拒绝后,她后面好几年都不敢提,现在眼看着大格格已经定下,她的女儿却还没开始挑,就有些着急。
这天李婉柔终于等到爷来她的院子,便抓紧机会赶紧提了一下。
也是李氏提了一下,胤禛才发现二女儿竟然已经十六了,他便也开始留意,准备给二女儿挑个好的。
一番挑挑拣拣之下,再加上李氏想跟福晋套关系,最后胤禛定了福晋娘家的侄子,那拉星德。
康熙又再下旨意,封雍亲王次女为和硕怀恪格格,赐婚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之孙。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大格格瑚图里出嫁,她一一拜别父母兄弟姐妹,被新郎接去了西林觉罗家,进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云意依依不舍的送走大女儿,抱着小女儿好一番哭泣,心里暗暗决定,如果任务没要求,她真的不想再生女儿了。
府里一片热闹景象,乌雅氏躺在床上,都能隐隐约约听见外面喧闹的声音。
此时她一个人躺在床上,贴身伺候她的婢女绿萝在外面煎药。
屋内一片寂静,而屋外却刚好相反,热闹非凡。
心里又是酸涩又是不甘,乌雅氏的内心五味杂陈,好生复杂。
藏在被子里的手紧紧攥住,她想,或许自己不能再等了。
离弘昀去世已经过去了已经三年多,她也该重新开始她的计划了。
三日后回门,云意仔细问了问女儿婚后生活如何,得到她说好的回复才稍微放心些。
七月,已经成婚一年多快两年的瓜尔佳氏终于有孕。
云意从来没有催过儿媳妇,瓜尔佳氏成婚这么久才怀孕,也没人在她耳边说什么,但她作为一个纯正的古代人,心里还是很有压力的。
在加上弘曜身边只有一个侍妾,他根本不怎么过去,只去嫡福晋处,所以这次瓜尔佳氏有孕,夫妻二人都高兴的不行。
瓜尔佳氏有孕,马上就要当祖母的情绪,稍稍冲淡了些云意因为女儿嫁人而产生的不开心。
五十二年又是大选之年,云意的大儿子大女儿都有了归宿,但她还不能闲不下来,这次她的二儿子跟三儿子也到适婚的年纪了。
又是一阵忙碌,云意跟胤禛定下完颜氏给二阿哥弘暄当侧福晋。
而三阿哥弘暻的福晋,却是康熙选的,来自蒙古科尔沁亲王家的格格,博尔济吉特氏。
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科尔沁,与当今皇太后沾亲带故,是她老人家的堂重孙女。
她的重孙女配重孙子,辈分合适,博尔济吉特氏今年又只有十六岁,年纪也合适。
蒙古跟大清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每年都会有蒙古格格嫁入清朝宗室,也会有宗室格格嫁去蒙古,满蒙互相通婚,关系密切。
这次这位蒙古格格入京选秀,康熙肯定不会纳她入宫,他的儿子们年纪又不合适,就瞧上了老四家的儿子。
三阿哥弘暻跟二阿哥弘暄是三胞胎里的双生子,他们两人都可以娶这位蒙古格格。
皇太后心疼娘家的小辈,便让她自己选谁当夫婿。
这个蒙古格格也是反常,没有选择武艺高强的二阿哥,却选中了文艺好学的三阿哥。
康熙与老四提过之后,胤禛也没反对,这婚事就这样定下了,随后赐婚圣旨下到雍亲王府。
五十二年的雍亲王府非常忙碌,四月大福晋诞下一子,是胤禛跟云意的第一个孙子,也是第三代里的第一个小主子。
胤禛大喜,刚准备给这个孩子赐名,却被康熙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