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辽地隆冬之苦寒,若非身临此境,真的很难想象。大雪纷飞时节,那雪花并非片片舞荡飘落,在空中便凝结成团,雪块纷纷砸落下来,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山川泽野尽被掩埋!

辽西的令支,原本曾是鲜卑段部的大本营。早数年之前,羯主石虎北进,痛击段部,段部首领段辽不敌,率领部众渡过辽水向辽东溃逃。然而在撤退途中,段辽又被他直接所接纳的慕容翰反噬,联结慕容皝将段部残余部众侵吞大半。

自此之后,原本曾经独大一时、盛极统治大半个幽州的辽西段部便一蹶不振,彻底沦为了羯赵的附庸。而令支这个原段部的大本营,便也成了羯国继续攻略辽地的前进基地。之后羯主石虎几次进攻辽东慕容部,都是由此集结军众,向东出击。

辽地冬日严寒,并不适合大规模的用兵,更兼羯主石虎年初定策南征,也将一部分兵力向南抽调,所以令支此地便越发冷落下来。

但这所谓的冷落,也只是相对此前而言,目下此境仍然聚集着军民十数万之多,同时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并不算完全的平静。

羯国虽然攻灭段部、占领了令支,但对于广拥河北之土的羯国而言,辽西之地苦寒贫瘠,并不值得大军驻扎、用心经营。

因是此境羯军主要集结于幽州的右北平、燕郡等地,幽州刺史张举坐镇徐无,章武公石斌坐镇渔阳,分领部众。至于对辽西的统治,则主要是通过威吓、羁縻当地的势力,并让他们各自牵制。

辽西本境势力庞杂,段氏虽然被覆灭,但仍有相当规模的残余,由段辽之弟段兰统率,早年曾经前往冀州跟随石虎回攻襄国,之后则回驻故土令支,作为羯赵攻伐慕容部的先锋。

毕竟段部之覆灭,主要原因虽然是羯赵的进攻,但慕容部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举动,才是段部就此一蹶不振的直接原因。因是段兰等段部残余对慕容部的恨意,要远远超过了对羯国。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羯国势大,远非段部能够挑衅,至于辽东的慕容部,本身便分裂内讧,若非其地较之辽西更加偏远,说不定早就覆灭。段部若能相助羯国杀灭慕容部,日后未必没有复兴的机会。

但段部毕竟是一群亡族之余,石虎就算能够包容他们,也不会完全放心,所以更北方的宇文部也被招引安置在辽西,用以制衡段部这些残余。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十数个东胡部落的胡部义从,也都被扎堆安置在了令支附近。

而在这当中,有一股势力比较特殊,那就是已故中朝名臣刘琨的旧部,其世子刘群并幕僚卢谌、崔悦等人。

刘琨其人,出身名门,本身又是中朝名士之翘楚,兼有守节任险、临危效忠之大义。其人或是短于控御攻伐,但却长于抚慰集众,孤立于豺狼之群,虽死而无损节义,因是虽然已经死了二十多年,声誉并未损失多少。

特别是刘琨身死之后,此境仍然乏于安宁,战火纷飞、似无竟时,上位者狼子野心、漠视人命,生民苦难,无论晋胡之众,对于刘琨的追思不免更盛。

刘琨其人身死,但其遗泽仍存。也正因为这一点,其子刘群并旧部之众虽然势力尽失,无力自保,辗转于虎狼之间,却仍能得以保全。无论是早年的段辽,还是之后的石虎,俱都要借助刘琨誉望遗泽,用以招抚晋胡之众。

辽地偏远寒荒,本就难以蕴养出人多势众的大部族。因是东胡之中无论段部还是慕容部,他们所以能够壮大起来,主要依靠的就是中国大乱,得以接收众多的晋民亡户,段部占据地利之便先得兴旺,而慕容部则久来标榜慕汉,慕容廆父子两代礼敬士人,将众多晋人亡户化为己用,才能后来居上,称豪辽东。

石虎也是有鉴于此,在攻破段部之后,将旧年依附于段部的刘群等人安置在令支,让他们借刘琨的遗泽声誉招抚收容晋民,以此来长期削弱慕容部的力量。

所以尽管刘群等人尚不如段部、宇文部势大,但居住令支数年下来,也经营起一支颇为可观的力量,数千晋胡之众依附他们而艰难求生于此处境域之中。

辽地寒荒,难筑雄城,甚至就连令支作为旧年段部的大本营,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城,板筑夯土结成的微浅城池,之后随着势力逐渐壮大,在于原本的城池基础上层层外扩,便形成非常古怪杂乱的结构。

从这一点而言,段部的汉化其实还要逊于慕容部。慕容部特别是在慕容廆在位时期,便非常注重兴筑城池,用以聚拢生民、淡化本身的渔猎习性。

而这一点在军事上也极为重要,有了城池的存在,便能聚集更多生民,生民一旦聚集在一起,对民众人身的掌控也能更有力,一旦作战起来,征发卒力的效率便会大增。

刘群所部聚居于令支城的偏东南位置,营舍连绵阔及十数里,布局井然有序,跟令支周边其他几股势力相比要整洁得多。甚至在营区之中还有着两座小小的集市,多有周边生民在这里交易有无。

但是整个营区中,以老弱妇孺居多,真正的丁壮数量则非常的少。这一点也属正常,在没有秩序的乱世中,所谓的仁义抚慰真正能够感召到的,主要还是那些根本就无力自保的弱者。悍壮者自有勇力可恃,他们对此感触实在乏乏。

而且无论是段部还是宇文部,包括其他的杂胡部族,也都非常警惕刘群这一股有别于他们的力量,不愿他们过于壮大,因是要联手排挤打压。

刘群四十多岁的年纪,须发早已斑白,虽然出身于冠缨世家,但生人以来大半岁月都是在辽荒渡过,身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世家子弟的儒雅气质,乍一望去反倒更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辽地寒伧。

至于他身边的卢谌、崔悦,哪怕身处简陋寒舍之中,仍能保持正襟危坐端正仪态,一眼望去便知是一个德行、教养俱都优越的士人之流。

因陋就简、从善如流自是一种变通的灵活,但能坚持本我、固守本质,也是一种可敬的迂腐。

此际他们几人聚在草皮竹木搭建起的简陋屋舍中,因为担心炭火烘烤房屋积雪融化渗透、加上营舍中本身也是乏用,也都不敢生火,只是身上多加几层衣袍用以御寒。

刘群抱臂佝偻,原本也称魁梧的身躯缩成一团,他抹了一把鼻涕随手擦在了皮氅上。旁侧卢谌看到这一幕,顿时眉头一皱,只觉无奈,此一类形容举止的毛病,他不知劝过刘群多少次,只是其人表面恭顺听教,过后又是故我模样。

见这两人神态小动作,旁侧崔悦倒是忍不住微笑起来。他们这些人远离故国,多年间流落胡虏之中,说是相依为命也不为过。

早年的刘群,并不是这幅模样,谨慎律己、笃静自持,较之故司空刘琨甚至更有领袖姿态。但越是身为一个领袖人物,在这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中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则更大。刘群这些年点点滴滴的变化,他们其实都看在眼中,言之脱胎换骨都不为过。

如今的刘群,不独农事熟稔、渔猎也都精通,能跟妇人们闲坐纺麻,能跟壮卒们围堰捉鱼,粗鄙起来满嘴污言秽语,端庄起来又能引经据典,际遇的苦难,把一个世卿世禄的贵公子生生逼成了一个油滑老练的伧夫。

卢谌常常懊恼辜负了司空托付,但其实他们内心各自都知,如果没有刘群因于困境做出的种种改变,他们这些人未必能够保全至今。

如今的他们,只是寄人篱下的劫余之众,再非身担大义的晋祚孤臣,若是始终自持身份、端着姿态,更难获得人的依附追从。他们这些属众需要坚持本质而不失,记住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但是刘群作为一个首领,若还过分的孤高自赏,只会更加的自绝于众。

有时候卢谌、崔悦等人心中都想,司空早早弃世未必不是一种幸运。那样风骨高洁人物,如果活下来得于亲身经历之后污浊种种,实在是一种残忍。

“你们说……”

刘群擤了一把鼻涕,开口说道:“今次若能成事归南,南国将要何位待我?”

“谋还未成,多思无益。”

卢谌随口说了一句,继而低头摩挲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长剑,只是如今的他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危坐拭剑非但不给人威慑感,反而透出一股悲凉。

“还是应该想一想,南面的人,我不敢深信啊……”

刘群蓦地叹息一声,眼眸里却闪过一丝伤感,早年其父刘琨被段匹磾幽禁,当时的他则被段部首领段末波擒获,段末波也想借助刘琨的名望,因是刘群打算借用段末波的力量营救其父,然而事情泄露出去,之后不久便传来其父被段匹磾缢杀的消息。

之后卢谌等人率领残部同归段末波,彼此碰面之后讨论其父之死,都隐隐有些怀疑真正杀机或还来自江东。

当时执权者王敦逆心早生,刘琨又身负极大名望,若是其人反对他篡晋之举,也会是一桩隐患,假手段匹磾除掉刘琨,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之后在琅琊王氏掌控下的江东朝廷,甚至不敢评议刘琨哀荣待遇。

至于眼下,其实情况不乏类似,南国执权者沈氏本就不属中朝人物,但权势之盛已经远超旧年琅琊王氏,对于他们这些中朝劫余,大概会有更大的防备心理。

虽然也有传言说刘琨的追赠种种,沈氏也出力不小,但若深究原因,大概是对王氏打击更多,不可一味乐观认为对于刘氏就有什么纯粹善意。

“事到临头,也不得不发,否则我等或真要老死此乡了……”

刘群又皱着眉头说道:“不过我若真能直列三公,性命自是难保,但也算是临死小振,不辱家父。只当这一条命,再许温太真罢了,稍助其子扬威辽边。”

听到刘群这么说,卢谌与崔悦神态俱都一肃,而后则说道:“偷生年久,司空寂寞。若南归之后,事真至此,义不独活!”

他们这些人,是存必死心志谋划之后行事,然而有些可笑的是,他们所认为的杀机还不在谋事过程中,而是在事成南归之后。这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他们这些亲眼见证中朝权斗残酷,又多年体会尔虞我诈的人来说,对世道真无乐观之信心。

刘群所言南归之后或将直列三公,这并不是妄自尊大,单凭他是刘琨的嗣子这一点就足够了。中朝人物凋零,哪怕是衣冠南渡的江东,如今旧人也多不在世,刘群若果真南归,哪怕仅仅只是为了稳定人心,给予一个三公的虚荣高位并不算夸张。

但正如旧年哪怕王敦远在江东,都对刘琨暗存杀机。沈氏日后若果真有篡代之行,又怎么能容忍那些中朝名宿之后安在其位?就算那位沈大将军确能旷达仁厚,他身边那一众追随者总还有上进的需求。

如刘群这种既是誉望加身的名门之后,又南投未久,根本没有自己势力影响的人物,纯以冢中枯骨幸居人上,本就令人嫉恨交加,是最好的立威对象!

所以眼下刘群就能笃言,一旦南国之后真以三公高位待他,那么也就可以确定日后必会杀他立威。但尽管对于南投并不乐观,他还是决意要如此,一则漂泊年久,心生厌倦,不愿老死虏中,二则今次所谋乃是温太真之子温弘祖来游说他们。

虽然辽荒与江东路途遥远,消息多有不通,但刘群他们也深知,若没有温峤在江东的努力,其父刘琨未必能得身后正名与哀荣种种。单凭这一点,他们愿意用生命帮助温峤的儿子建功于辽荒!

“若真世道负我,我不能辜负义气。半生飘零,或死或归,都是遂愿。”

刘群讲到这里,将手伸到卢谌与崔悦面前,崔悦笑着反手握住,卢谌看到他那脏乎乎的大手,先是皱了皱眉,但还是用两根手指触了触他手背,转而一脸厌弃道:“若还不修仪容,纵使黄泉相见,司空怕是不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