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是说好了不造船了吗,为什么又造船了,这一造船还是一百百五十艘铁皮龙船,至少得花二百万两白银吧,这两百万两白银,足够给守卫京师的全体将官发二十年军饷用的。”
看莫然不吱声,齐泰更加生气,“皇上啊,你千万别好玩成性,让我们这些臣子看着你治国无方,以至于百年之后,臣觉得自己无脸见先皇。”
莫然气愤,心里想,我不就是出个海吗,干嘛要把明太祖都搬出来。
莫然还未说话,齐泰又夺得话语权,对莫然唠叨,“要不,皇上把那些铁皮龙船转手卖了吧,实在不行拆了卖铁,那也能捞回来不少成本吧。”
黄观还掏出一个迷你型的小算盘,煞有其事的算了起来。
刚刚从常熟回来潇恩不爽了,老子辛辛苦苦造的船,你们居然要拆掉卖铁,潇恩大大的不爽。
潇恩朝外面一挪,从百官队伍中出列,“启奏皇上,臣有话说。”
莫然点头,手一指,有话快快说,(心里却在想,最好替我档点刀子……)
潇恩说:“齐大学士说的对,皇上就是要以江山社稷为主,其他的想太多不好,想的多就无法专心治理社稷了。你说对不对,齐大学士。”
齐泰很高兴,点了点头,心里想这个潇恩挺上道的,不错、不错,值得培养。
潇恩又说:“我有些愚笨,不知道社稷的真正含义,请齐大学士给我解释一下好不好。”
齐泰有点发愣,感觉到了有点阴谋的味道,不过作为大明朝文官之首,他还是想卖弄下自己的学问。
于是齐泰说出:“社指宗社太庙,稷指土地庄稼。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上对不起太庙里的先祖,下对不起种庄稼的百姓。”
潇恩点头,“原来是这样说的啊,就是说咱们的皇上,不如先皇那样文成武就。”
齐泰点头也可以那么说,毕竟先皇从弱小的一方霸主到天下共主,其中厉害关系,不是三两句话能说完的。
潇恩点头说:“我自认为,太祖虽强,可终身未除北元。皇上虽弱,可这几年也是功勋累累,平西南、灭鞑靼、休养生息,这可都是明君所做之事。”
齐泰又说:“太祖可是一统天下的,我们所站立的土地,都是太祖用鲜血拼来的。”
潇恩说:“皇上也想开辟新疆土,而且是从海陆一起进军,海疆和陆地都有。”
齐泰说:“太祖可是让全天下百姓吃上饭的”
潇恩说:“皇上不仅让他们吃上饭,还准备让全天下百姓吃上饱饭,就是用船来远航,用来寻找高产量的农作物。”
齐泰生气了,问潇恩:“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吗?有几成希望能拓展新疆土?有几成希望能寻找到高产农作物?所拓展的疆土别又是西北那种不毛之地。”
潇恩淡淡的来一句,只要船队和外界不停的接触,高产农作物总会找到的。至于疆土,今年年底就能平定东番和琉球,那边的土地绝不比江南的差。
然后我们再沿海岸线进攻,配合大明陆军攻击,就为早日拿下安南。
安南这个地方可以一年种三季水稻,我们军队使用屯卫制度,起码不会问大明伸手要粮,收成好的时候,还能给大明上税。
齐泰真是气的不行、不行的,喊黄观过来帮忙,黄观笑笑说,“我也只能忽悠忽悠莽夫级别的,对这种智商颇高的,我也束手无策。”
齐泰第一次被人在金銮殿挤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悄悄问向身后的杨荣和黄观,有什么办法能让潇恩这个混小子难堪。
杨荣说:“现在祆尔都司哪里不是计划移民吗,派他到哪里去主持移民工作,那可是个里外都要得罪人的工作,任他有通天本事也得摔在哪里。”
黄观觉得潇恩救自己一命,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要感恩,就为潇恩开脱说:“让他去祆尔都司那里,是个好办法。可是都知道潇恩聪慧,万一被他找到什么办法,把祆尔都司搞得繁荣起来了,那岂不是大明平定漠北后功劳最大的功臣,搞不好立功后,会和我们平起平坐。”
齐泰感叹了一句,“你说的挺不错,可是我们还有啥办法能整他啊!”
黄观接着说:“让他去苏州,从靖难之后,苏州就越发的破落,形势越发的严峻,土地兼并、物价飞涨、运河堵塞等……太多问题了。
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我们给他找个好去处,其实苏州是最难治理的一个府,他做不好,我们就给他穿小鞋,做的好,我们也只要口头嘉奖一下就行。”
齐泰和杨荣点头,竖起大拇指,还是黄观的点子好……
金銮殿的辩论以潇恩胜出而结束,作为让船队继续下南洋的条件,十年内必须找出一种高产量的农作物,还有今年年底要征服东番和琉球,消灭聚居在岛上的海盗,把那里编制成大明的一个府。
当莫然忙着调兵谴将,忙着出师安南的时候,一个折子被黄观递了过去,莫然看了看是苏州新任知府的委任书,内阁大学士们都推荐潇恩。
莫然也觉得觉得潇恩挺适合,苏州人治理苏州,真心挺不错,就让郑和盖上印章,此委任书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