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锦州后衙,莺莺燕燕的,很是热闹。

王烨走门口看了眼,然后~

转身就走了。

王烨并不急色,或者说现在的王烨根本不好色。

女人吗,衣服脱的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女人不会影响了王烨拔剑的速度,但是感情会。

所以王烨走了。

毕竟是跟兔子似的的几个小女孩,看到自己就吓成鹌鹑样,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致。

唉,风评被害。

还是琼英和师师好,今天一起睡~

春节,王烨便是在锦州过的,梁山大军在这里,各军统帅在这里,王烨自然也要在这里。

尤其是许多指挥使级别的将领,王烨都不面熟了,可不是很妥当,于是王烨便留在了锦州过年。

对军队的掌控,是王烨统治的重要根基,也是梁山文官体系从来没有大波澜的重要原因。

对梁山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纪律性,很多人还都是信得过的。

“主公,把燕云地交给俺,恁说咋打就咋打,多走一步路,多杀一个人,都是俺韩世忠没本事。”

正月初六,韩世忠找到了王烨,请战。

“你是第五个找到我的。”王烨笑道。

“恁看是吧,我多稳重,不像他们,请战都沉不住气,如何能做燕云之战的选锋?”韩世忠脸皮厚着呢。

“嗯,理由很充分,如果攻伐燕云,你打算怎么做?”王烨道,认可了韩世忠稳重的说法。

“若我部为选锋,正面压上即可,一日行军二十里,逼耶律淳自走。”韩世忠道。

若是选锋,也就是先锋,那就大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做好选锋是不用给王烨详细解释的。

就那么点事,能有什么花头?

至于说统帅~

自打领兵灭了日本,韩世忠也成长了,这种灭国的功劳不是挂在身上越高越好的。

而且打一个现在的辽国,先锋部队两个团足够了。

“为什么是二十里?”王烨问道。

“咱们如今前军营寨已经修到了润州(后世秦皇岛市附近),离辽国燕京也不过五六百里,若是再一日三十里,太快了些,若是十五里,又稍慢了些。”韩世忠道。

王烨点点头,韩世忠已经是个成熟的宝宝,咳咳,成熟的统帅了,不仅是领兵,也会从其他的角度开始看问题。

比如军事,总是要服务最起码要支持政治目的的。

如今梁山的目的清晰而直接,就是为了燕云地的土地还有燕地汉族的百姓。

毕竟如今燕云地的百姓,主要就是汉族,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耕种土地,打造武器盔甲,服务辽国贵族,耶律大石西征的时候,只带走了一小部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辽国亡国的迹象那么明显,燕云地的汉族还能那么听话?

稍微逼迫过了,恐怕都等不到外敌就完蛋。

所以韩世忠才会说正面压上作战,那是实力展示,让燕云地汉族知道谁大腿粗。

如果耶律淳能自走,那自然是对梁山收益最高的做法,也是死人最少的方式。

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若耶律淳不走呢?他现在也没地方去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估计也不会降。”王烨道。

王烨不记得耶律淳什么时候死的,但是军情处传出来的情报,估计活不久了。

所以几位军师一合计,大概就清楚了,如今的惨淡局面,耶律淳依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恐怕就是为了求死。

给百年辽国,留下一个殉国的北辽皇帝,如此而已。

一个人不想活,那很多行为就不好揣度了。

打到最后,一把火烧了燕京有可能,打到一兵一卒然后自刎也有可能。

“耶律淳不降,其他人未必不降,比如萧奉先,只要大军打出不可战胜的气势,他们自然会降。”韩世忠道。

是的,耶律淳想死,其他人可未必想死。

说到这萧奉先,其人也是人才,辽国出名的奸臣,忽悠的天祚帝一愣一愣的。

然后在天祚帝被擒杀之前,进言杀辽国中兴希望晋王耶律敖鲁斡,然后后来被反应过来的天祚帝撵走了。

结果刚好躲过一劫,没死。

辗转到燕京,被耶律淳收拢在朝廷,许是因为确实没人可用,又或者萧奉先人有些本事,其人在燕京竟然混的不错,依然身居高位。

这种人物没死,在各国都出了名。

无论是说耶律淳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说耶律淳忠奸不分也罢,反正各国都关注到了这么一个人物。

所以韩世忠才会拿萧奉先举例子,可不是说萧奉先已经联络上了可以做内应。

王烨点点头,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榆关如何攻破?”

“榆关无护城河,防备也不严密,便如锦州这边攻城即可。”韩世忠道。

“嗯,也是一种方式。”王烨道,笑了笑,继续说道:“他们有人建议,以海军走界河(后世海河附近,天津市区内)登陆,转桑干河,入高粱河,可以沿河补给直入燕京,方便的多。”

熟悉古代打仗的都知道,运送粮草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根据路况难度和远近,很多时候,三四个人才能运送够一个人吃的粮食。

这也是许多战争,动辄百万大军的原因,因为需要数量倍数的辅兵来支援战斗。

这般规模人口动员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影响极大,粮草钱财的花费自然也极大,所以打仗多了,国家容易完蛋,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梁山能越打越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海运和水运来进行战争,亦或者是硬寨呆仗的稳步推进战术,这两种都可以极大的缓解粮草运送的压力。

所以沿河作战,对有海军和水军优势的梁山来说,就是另外一种稳妥的进军方式。

“咱们沿海运送补给,本也压力不大。若是走界河,那是辽与宋边界,平生波澜,不如从榆关强攻,然后正兵硬推。”韩世忠道。

打仗,最好的战斗环境是只有战斗双方。

如果有第三方加入,无论是敌是友,对战斗的影响都很大,韩世忠不是很喜欢这种场面。

“我觉得你是对的,最后一个问题。”

“主公请问。”

“若是跟大宋朝廷对上,当如何?”王烨问道。

韩世忠略顿了一个呼吸,组织下语言,道:“主公问这个,我就有的说了,我和刘锜兄弟不一样,我西军并无多少故人。当初一个马勺吃饭的几个,除了死了的,也多来够奔我来了,如今最差也是都头做的挺好。所以大宋朝廷对上就对上了,俺又没啥过意不去的。咱梁山从来没有面对敌人不还手的说法,如果我觉得他们对俺有危险,先下手弄死他们也是有可能的。”

这就是泼韩五,能把任人唯亲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而且说自己的时候,都不忘暗戳戳踩一下刘锜。

毕竟如今统领选锋的热门人选中,就有刘锜。

因为论帅才,刘锜如今已经崭露头角,在治军、领兵、将将等方面,都挺好,除了个人武艺这种做都统制没啥用的加分项,其他都是顶配。

当然,这个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是性格。

如今刘锜上山也是五六年了,人都长成二十三岁的大人了,孩子都生了,大家自然也都熟了。

心地善良,杀伐果断。

这是孙安这个直接上级对刘锜的评价。

这两个词原本不该在一个人身上的,可是在刘锜身上就是这样的,他怜贫惜弱,但是该杀人的时候不会手软一点。

某种程度上讲,刘锜跟王烨很像,但是又做的比他还要好。

所以很多人都说,杜老大是梁山军的现在,刘锜是梁山的未来。

当然,韩世忠的看法跟那么庸庸碌碌的不一样。

梁山军的现在是杜老大和俺,未来,呵呵,应该是姓岳的那个小子。

十三岁便被寨主送进军伍磨砺,那能是一般人物?

“呵呵,你是咋猜到我想让刘锜做选锋的?”王烨问道。

“主公说刚刚是最后一个问题的。”

“这个不算问题,就是闲聊。”

“年二十八各军统帅比武的时候,你们眉目传情,我看到了~”

“嗯?”

“眉···眉来眼去?”

“良臣啊~”

“嗯。”

“本来想你挂帅的,现在没了。”

“主公,俺错了,俺回去一定多读书!”

“开个玩笑,良臣你统帅骑兵的本事怎么样?”

“呃,还挺好的~”

“嗯,那就行,具体我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跟你说。”

“喏!”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战国小大名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大秦第一熊孩子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穿宋大忽悠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
书河书屋搜藏榜: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