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四月十二一早,王烨就出发了。

此次出征耽罗岛头领有:王烨,王石头,金麟,滕戡,孙真,凌振,陶宗旺,孙安,阮小五,扈成···

不是头领的指挥使有:

后军第一营指挥使—张五;

后军第三营权指挥使—冷宁;

后军第四营权指挥使—牛庚;

出征部队有燕云骑整编三百,后军三营两千四百满编正卒,以及后军六百辅兵;合计三千三百兵马。

另外还有就是人数四百的长岛民夫及各辅助人员,这里面包括十几个村长~

海军一营和海军三营,两营的船大概也只能运送那么多人,毕竟燕云骑还是有马的,这已经是比较拥挤了。

欧鹏带着陷阵营,杜老大带着前军全军五营正卒留在了白翎岛,阮小七领着新组建的海军四营也留在白翎岛以作接应。

当然如今的海军第四营还在往来运送百姓补给事宜,趁着高丽还没反应过来,多跑两趟是正经。

同时留下的还有神枪史文恭,带着减员以及受伤还有调整之后的剩下六十七人的燕云骑,准备从前军以及预备役中选择合适的苗子,以燕云骑为骨干,组建一营骑兵,毕竟刚好缴获的有马,也有人,就也挺合适的。

南下济州岛的船舱中,王烨在看信,长岛县令李冕的信。

“主公王讳烨亲启:

李冕顿首,见字如面,自壬午日,诸物已备,见后附之清单,只田亩事,有言于此,请试听之~”

信写的很长,内容也很多,可能是为了照顾自己这个假读书人,用词什么的也不是特别讲究~

但是对王烨来说,这绝对是王烨见过的最优秀的策论了。

是的,在王烨看来这就是一篇策论,科举考试用的那种策论~

信中先是委婉的说了一下,王烨此次决策的草率,这就是标准格式的刺,也就是指责一下为上者的过失。

然后简单提了一下长岛如今的混乱和忙碌,这个就是顺便,也明白主公这是面对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辛苦中捎带脚的说说自己最近都干了哪些活:像开垦良田,组织出征民夫,安排随员,准备荒岛建设开发的物资,等等事宜~

王烨是明白的,以前自己也这么干过,就是述职中的表功吗,谁都会,只是王烨第一次见到写的那么好罢了。

然后就是主公布置的事情,已经不打折扣的都做了,现在正在安排建设村镇的物资云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关于如何处理梁山泊如今最紧急的事情的建议?!

信中指出,无论是临时出征济州岛,还是永静军那边的灾民救援,虽然也急,然而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今当务之急,是定下规矩!

在这档子事出来之前,梁山这个小小的政权,只是大略对土地政策做了一个基调的确认,对长岛那边的百姓做了安置,简单粗暴的定下了丁田十税一,公田十税三。

军功田更是只有个想法,没有具体的细则,甚至可以说是一纸空文,田亩都没分下去~

而如今面对着几十万百姓的安置,最开始定下来这些规矩就极为重要了,而且信中还详实的列举了土地分配,税收政策,能养多少兵等等问题。

按照信中所说,根据梁山现在的收入和基本情况,这三四十万灾民,别说蓬勃发展,帝王之基,一个不好基本上离崩溃不远了。

不是危言耸听,信中指出的风险最大的是王烨引以为柱石的军伍,等灾民有了田,而出生入死的军伍却没有,心下必定生怨···

信的最后提出,以上关于田亩税收方面的内容,基本是一个新上山的小吏的见解,为官一任,举贤荐能,如今人就在随船来的首批民夫之中,寨主如果有空,可以见见云云~

信中还对这个小吏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崇宁五年进士及第,因他在对策时,指责哲宗时宰相章惇误国,所以文章虽然写得好,但是仕途不顺,六七年了,还是只在东京城开封府做一刀笔小吏。

去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刺配沙门岛,今年元宵节前后,被沙门岛李由送到了长岛,一直在李冕身边做个机要文字秘书。

平日里寡言少语,不发一言,而听闻如今山寨要救助灾民,却是一鸣惊人~

可不是一鸣惊人吗?都给王烨惊出了一声冷汗。

这个小吏名叫···

赵鼎!

这个名字王烨有点熟,或者说很熟,可不是熟吗,据王烨所知,靖康年间有一个名相——赵鼎!

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

赵鼎早孤,由母亲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曾两度拜相,主张养民力、稳根基。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宋根基贡献甚大。

这是王烨当年研究两宋历史时,记下的百度词条,而对比年龄,履历,籍贯,好像还真是他~

这已经不是捡到宝了,简直是又开了个挂!

老子运气这么好的吗?!

两宋之交,徽宗前后13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宰相,钦宗在位一年换了8个宰相,高宗,也就是赵构同志,换了15个,而这么多的宰相里面,在王烨看来,赵鼎是最优秀的那个,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陆游:呜呼!不可谓伟人乎?

辛弃疾:佐国元勋,忠简一人。

看看这两个名人的评价,大体也就能理解现在王烨忐忑不安的心情了。

是的,在等赵鼎过来的时候,王烨是有些忐忑的。

少顷,舱门外传来王石头的声音,“少爷,人到了。”

“快请进!”

王烨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了自己跑出去迎接的冲动。

这不是礼贤下士,而是会把人吓着了,双方地位不对等,太过了不好。

进门的是个书生打扮模样的年轻人,七尺长短身材,宽额浓眉,三缕短须,相貌俊秀。

“见过寨主!”

“见过赵兄!”

王烨行的是叉手礼,甚是郑重。

双方叙礼之后,就是稍微有点尴尬的沉默,王烨是一时激动,不知道说啥。

赵鼎是感念自己悲剧遭遇,一时有些感慨。眼前的这个年轻寨主,也是名门之后,自己是被迫做了贼,人家是主动做了贼,就挺不理解的~

“寨主为了上山落草?”赵鼎问道,不明白就问。

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王烨也回答过不少次,只是这次看着眼前这个不到而立之年,却已经沉稳的像个暮年人的赵鼎···

王烨忍不住脱口而出,“因为想要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地方。”

赵鼎一愣,这回答···

“世上没有净土,自己打造一个而已。”王烨补充道。

赵鼎点了点头,经历了这么一遭沙门岛之行,到底是认可了这句话。

来而不往非礼也,

王烨也是问道,“赵兄为何非得为了不相识的人,跟朱勔(mian三声)死磕?”

根据信中所说,赵鼎就是得罪了这位负责花石纲,然后残民无数的朱勔。

人家要把人下狱,你一个刀笔小吏多说什么话?!

“梁师成遇刺,与无关者无关,借此排除异己,不是好人!”赵鼎说的甚是平静。

“咳咳~”王烨有些尴尬,这事咱就不能多聊了。

“那赵兄后悔吗?”

“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读书人,但求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

“寨主不是也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吗?”

“做的不好,不知道多少人心下腹诽小可幼稚呢,还请赵兄教我~”王烨拱手一礼。

“依我观之,山寨如今已经有一县大小,很多事情再按照草寇时候来,就不合时宜了,需要做些调整。”

“赵兄请~”

“事情比较多,先从最重要的田亩开始说吧,寨主可知,一人可耕地多少?一亩地一年可产粮多少?”赵鼎的声音很稳,没有太多情绪,就是问问题,也问的很平淡。

“这个倒是大略知道,咱们山寨,长岛一户大略有田亩十二三亩,一户三四人不等,也就是人均四五亩;一亩地产粮食根据南北温度不同,气温不同,又有不同肥力水土,大略是两石到三石之间。”

一石是后世一百二十五市斤,一人一年大略消耗粮食五石,王烨当初做规划的时候,大略是了解过得。

赵鼎点了点头,到底是游历过天下的人,了解民生,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就可以聊了。

”寨主说的是,只是还有些偏颇,《孟子*万章下》说,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管子揆度篇》也说,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虽然二者所述差别有点大,而且那时候的亩和现在不同,但是一个人种粮食,大略是可以养活六七人是没有问题的,寨主就不能感觉奇怪吗?十二亩田地可养不了那么多人?“

不等王烨回到,赵鼎继续道,”长岛百姓因为都是上山落草百姓来的,户都是小户,夫妻二人,兄弟二人,甚至只有一丁的独户,所以这每户的田亩少。“

”正常按照一户一男一女一子一女四口来说,要说农户家的孩子,女人也是要下田做活的,四人每年需要粮食约十五石,但是可以种田二十五亩,长岛的田亩2可以一年两耕一麦一栗(小米),亩产粮约两石五斗,风调雨顺的话,也就是可产粮六十余石。“

赵鼎说完,看了看王烨,看他皱着眉,在思考,就继续道,”按照山寨规定,四人可分丁田六亩,十税一,约交粮一石五斗,另租公田十九亩,十税三,约十五石,共计交粮税十六石五斗,只粮食倒是可养兵两人,毕竟当兵的吃的多些,一年八石也差不多了~“

王烨点头,心下确实明白,实际上哪里能这么来算的?!

”一户四口,不算养的家禽牲畜,不算那八分菜田,除了自用,粮食可剩余三十一石,按照每石一贯五计算,收入是四十六贯,农闲时男人还可以打个零工,女人在家还可以做个针线,也就是一岁一户收入可达百贯。“

赵鼎说完,忍不住去看王烨,”寨主,待这些百姓真的是优厚啊~“

可不是优厚吗?这收入对比大宋三成赤贫,四成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丰厚的不像话。

摇摇头,赵鼎继续说道,”二十五亩田,一岁农税十六石五斗,合银钱二十五贯,粗略按照一亩田一贯钱来算,整个长岛五万亩田地,一年农税大略就是五万贯税入。“

王烨明白了,如今长岛的税收基本只有农税,这税收是极为不合理的,或者说总的田地财富产出是一定的,税收的少,百姓必然富裕,但是税收的少,梁山的收入就少,长岛如今有田亩接近五万亩,算上渔民,盐场,可以安置的百姓有六七万人,但是这些地方的产出如果按照这个计算,恐怕还养不了两营兵马。

要知道,一个兵除了吃饭,还要有盔甲,武器,还要有其他的赏赐,尤其还有伤残,阵亡补贴这些,后续肯定还要有军饷,总得加在一起,恐怕是一个人一年总的花费很大,百贯会富裕,但是富裕的也不会太多~

算下来,是一百个人养一个兵?!

梁山上的垄断生意还有抢劫所得,掩盖了王烨一直忽略的问题。

财政上大问题!

”之前也想过,所以打算军功折田亩就是如此了。“

”寨主信上说,希望长岛的有荒岛开发经验的百姓来耽罗岛开荒,然后让灾民暂时在长岛安置,正常来讲,这是乱政,或者说就是胡闹,百姓好容易安个家,如今拱手让人,怎么舍得?!“

赵鼎说的王烨有些尴尬,这确实是自己异想天开了。

只是赵鼎突然话锋一转,

”可是寨主对这些百姓太好了,给了房子,给了安家的钱粮,给了种子,给了田地,虽然今年的粮食还没有熟,可是菜田已经有了产出,平日又没有酷吏骚扰,也无苛捐杂税,日子好到让这些原本的赤贫百姓都不敢信,真真幸福的让人忐忑,简直是大同治世,美得像个梦。“

赵鼎原本是想警告或者说劝谏王烨在耽罗岛上安排的不足之处的,可是话倒临头,又说不出口,这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啊,

”所以为了不让这个梦碎,这些百姓真的很听话,寨主人还没到耽罗岛,就已经有百姓登了船,准备耽罗岛开荒,甚至如果不是运力有限,来的会更多,所以寨主……“

“还请不要辜负了这份信重!”

王烨起身,拱手一礼,“喏!”

这世上到底还是大略讲个将心比心的!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战国小大名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大秦第一熊孩子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大唐:我带着商品系统来了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穿宋大忽悠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