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了徐女医,根据她一步步深入的调查,抽丝剥茧之下,这么多年的真相才终于大白。
事情还要从很多年之前说起,那时王夫人刚刚嫁入贾家。
王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没有让王家的姑娘入学读书,所以出身王家的王夫人,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
王夫人嫁入贾家,成了贾政的夫人,贾敏便是她的小姑子。
可那时的贾敏被贾老太君宠爱的不行,她又从小喜好诗词歌赋,自诩才女。
了解了二嫂的情况之后,就有些看不上二嫂大字不识几个的样子。
贾敏自然不会当着王夫人的面说她,可她背后议论人的话,却被身边的小丫鬟听个正着。
好巧不巧的是,这个小丫鬟,日后又成了贾政身边的赵姨娘。
赵姨娘是妾,与王夫人这个正妻自然是敌对关系。
王夫人管着贾政的后院,知道赵姨娘在背后议论自己,也知道贾敏这个小姑子瞧不起自己的事情。
可这些并不是王夫人真正害贾敏的原因,按照真正的原因,贾敏算起来也是遭了无妄之灾。
赵姨娘从前是跟在贾敏身边伺候的小丫鬟,长相十分出色,但其实在贾敏身边伺候的时间不长。
因为一次醉酒,贾政才纳了赵姨娘这个小丫鬟当姨娘。
赵姨娘从前是在府里嫡出小姐的院子里伺候的,也跟着读了些书,识得些字,与自诩风雅的贾政有些共同话题可聊。
也因此,赵姨娘成了姨娘之后,很是得宠,一度有要碾压王夫人这个正室夫人的意头。
从贾政那里得到的宠爱多了,赵姨娘就飘了。
她以为自己是从小姐院里出来的,有些得脸,对王夫人都很是看不上。
赵姨娘毫不避讳的谈论夫人的事情,还说起了之前听到小姐那样说,所以那些话,也是因此而传到王夫人的耳朵里。
贾敏是小姑子,有老太君宠着,王夫人不能跟她计较,可赵姨娘一个奴婢却那般嚣张,王夫人自然不会忍下那口气。
她作为正室夫人,直接拿出了自己的气势,把赵姨娘好好收拾了一顿。
就算赵姨娘去给贾政哭诉,可王夫人毕竟是贾政明媒正娶的嫡妻,他虽是老爷,也没有办法。
赵姨娘是个不服气的,老爷不愿给她出头,她就自己行动,用了些小手段,想整治一下王夫人。
谁知道王夫人当时已经怀孕了,就因为赵姨娘的小手段,她直接流产,那个才刚满一个月的孩子,就此流产。
而更让王夫人觉得痛心的是,她怀孕的事情是身边的嬷嬷诊断出来的,府里的其他人并不知晓。
她流产之后,因为月份还小,府里的大夫也没诊出她其实是怀孕了。
所以王夫人说赵姨娘蓄意害她却没有证据,赵姨娘矢口否认,贾政也偏袒赵姨娘,让王夫人心痛如刀绞。
也因为这件事,王夫人与赵姨娘的关系更加不好,而贾政也更愿意去赵姨娘的院子里歇息。
好在后面王夫人又顺利怀孕,生下了府里的大少爷贾珠,有了长子,王夫人才算稳定了自己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王夫人很关心儿子的读书问题,又对贾珠非常严格的原因。
就是因为王夫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聪慧些,能出息些,日后能找回自己的那些委屈。
本来因为这些事情,王夫人就恨屋及乌的恨上了贾敏这个旧日主子,后面贾敏又顺利与当年的探花郎林如海成亲,王夫人就更加嫉妒了。
而且当年贾敏成亲,贾老太君心疼女儿,不仅把自己的私库掏了大半,还让公中出了许多银子,来给贾敏筹办婚礼。
当时王夫人并没有管家,只是作为贾老太君的助手协管。
可看见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只是给一个外嫁女办婚事,王夫人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来。
借着这几年管家的手段,王夫人安排了好几个三等丫鬟作为贾敏的陪嫁,随她出嫁到林家去。
其中只有秋语最能干,也能成功接触到贾敏,所以也是秋语一直在给贾敏下药。
除此之外,王夫人还借助职务之便,把贾敏的好些嫁妆换了,或者是在那些嫁妆里做手脚。
当时的贾家,大老爷贾赦不得老太君喜欢,府里一直都是二房当家。
而王夫人是贾政的嫡妻,膝下又有大少爷贾珠在,而且贾珠从小被王夫人管着,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启蒙读书了。
府里都说珠大爷聪慧,将来必定读书有成,也是能科举入仕的好苗子。
所以府里虽然看上去是贾老太君当家,王夫人为辅,实际上许多下人都投靠了王夫人。
这也是王夫人为什么能成功做这么多事情的原因,贾家已经是她在当家了,她想做什么,易如反掌。
贾敏一直信任娘家人,根本不知道二嫂心里是那样想着自己。
她也从来没提防过娘家带来的那些下人们,以至于自己多年不孕,都没怀疑过其他的原因。
这次的事情,王夫人并没有想要贾敏的命,只是秋语失败,失了给贾敏下药的人。
王夫人又从秋语那里得了个方子,才想着让贾敏使用。
这个方子她确实让徐女医改过,是不会伤人性命的,反而是原方要毒些,是母死子存的效果。
没想到徐女医改了方子,最后还是母死子存。
所以察觉到不对,徐女医就赶紧逃跑了,她怕等到生产时出意外,自己会被丢去见官府。
林如海仔细审问过徐女医,就连她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林如海也拿那个方子去问过其他大夫,都说是平常的助孕方子,对母体与胎儿都没什么大的害处。
而最后还是陈嬷嬷想起,夫人的嫁妆里也被动了手脚,而徐女医并不知道,会不会是两种药相撞,犯了药性。
多了个调查的方向,林如海找了大夫查看,才终于弄清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