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蜀臣 >   第194章 功未竟

今年的雪,下得有点离奇。

春正月的时候一场都没下过,但刚进去二月,鹅毛大雪就没有停止过几天。

待进入了暮春三月,却一下子就放晴了。

这种骤寒骤暖的天气,对任何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一种折磨。

卫将军赵云便是如此。

哪怕去岁他还可以领军征伐,但今岁开春后就卧病在榻。

断断续续拖了两个月的时间,一直未见好转的迹象。

大夫用尽了办法,连远在成都的太医令都被丞相诸葛亮让人招来了,结果还是束手无策。只是很隐晦的说了一句:“寿乃天定,半点不由人。”

如此结果,尽管所有人都有心理准备,却也不免悲伤。

而作为当事人的赵云,却很看得开。

还安慰了被天子刘禅及丞相诸葛亮特许赶来汉中的赵统、赵广二子道,“人老了,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话落之时,心中亦然有遗憾落地。

谁都会历经这么一天,但很少人会做好准备。

比如他还没有看到汉军入主关中,再成昔日高祖进可睥睨天下的王霸之业。

唉~~~

病榻上的赵云瘦了好多。

颧骨微微凸起,让两颊深深凹了进去,显得胡子尤其的张乱与长。

厚厚一层被子盖在他身上,还用许多动物毛皮裹着,屋里也放了好多个火盆。亮红色的炭火续不了他的生命之火,却让他红光满面,还能坐了起来。

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再度垂下了眼泪,不忍直视。

他们都知道,赵云脸上的红光,意味着什么。

他自己也知道,即将面临什么。

所以露出了笑容。

目视着病榻前子孙,缓缓出声作最后的叮嘱。

如对即将成为赵家家主的长子赵统,叮嘱家门责任及宗长的担当。

如叮嘱一直在军中任职骑督的次子赵广,忠孝难两全;以有赵统可守丧为由,勒令他只需守孝百日即可,不可因私事而忘了朝廷北伐之功。

如对被赵统从成都带来的年幼孙辈温和勉励,让他们当勤学自强、厚德载物。

对,赵云早就有孙辈了。

在先帝刘备最早那批元从中,唯有赵云算是高寿且能看到孙辈的人。

虽是老死床第,而非沙场马革裹尸还的壮烈;但他在国门汉中郡任职到最后一刻,亦然是一种“不负先帝情义、不负朝廷厚恩”的宽慰了。

是故,他叮嘱完家事,便对闻讯赶来的丞相诸葛亮作别。

“丞相,我先走一步。”

此刻的赵云,脸上的红光已然消散了好多,身体也不支重新躺在了榻上,抓着丞相的手,断断续续的说道,“北伐功未竟,先帝愿未全,一切便由丞相劳之了。”

声音很从容,话语很不甘。

亦让丞相泪满襟。

先帝刘备微末之时便追随着辗转南北的创业老臣,如今唯有赵云一人。

也即将再无一人。

握紧了手,丞相抑制着心中的悲戚,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一字一顿,“好,子龙安心,我必不负先帝之愿!”

“呵~~~”

听得真切的赵云,咧了咧嘴欣慰笑了声,有些艰难的挤出一个字,“善。”

随即,缓缓阖上了眼帘。

时为建兴十年,公元232年,春三月末。

惜哉,一身是胆赵子龙,亦在岁月无情中留下遗恨。

.....................................................

夏四月,初。

祁山道上,郑璞与张苞策马驰骋,赶归来汉中郡。

吊唁。

依着赵云的遗命,墓地选在了汉中郡。

以他的话来说,是自己无法看到大汉入主关中,那么就在葬在汉中郡等着那一天到来吧。

远在成都的天子刘禅,得丞相表后,乃从其愿。

自去先帝惠陵祭告之余,还以昔日当阳之战赵云救主之功,别遣禁卫护送年已八岁的皇长刘璿前来汉中吊丧,以示恩义。

身在陇右各地的军中将领,职责所在无法分身的,别遣僚佐或家人来吊丧或送悼表等。

像郑璞与张苞如今驻军休整的,自然是前来吊丧。

不为人情世故,而是慕赵老将军满腔赤诚之心。

至,与丧毕,赵统及赵广答礼。

而郑璞看着形容枯槁的二人,张了张嘴,想说些宽慰的话,却发现自己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

见惯了生死军中男儿,也会变得寡言少语。

因为知道言语的苍白无力。

叹了口气,拍了拍赵广的肩膀,便对着赵统轻轻说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尊公。”

却是不想,此话让他们二人眼中再度微微作润。

或许,他们也想不到,郑璞竟也知道赵云临终前的遗憾吧。

交情浅些的赵统,郑重行礼做谢、

而早就同过生死的赵广,则是轻轻颔首,用沙哑的声音回道,“克复中原,愿与子瑾共勉之。”

唉,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

好好的活着,替逝者走没有走完的道路、了却尚未了却的夙愿,那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三日后,郑璞与张苞踏上归途。

丞相治军严谨,所有将率无令不得长期离开营地。

他们二人现今虽然都无有事务,但来往汉中的路途便消耗了不少时间,若再晚归去恐会给与他人口实、遭人非议。

有些事情,能避免就避免了吧。

而且三天时间里,也够他们把想见的人都见了。

张苞不必说,他这几日都围着皇长子刘璿身边。

张皇后一直都无子,而刘璿的生母乃是皇后身侧侍人,最早从张府陪嫁过去的。

算起来,张家也是刘璿的舅家。

是故,张皇后一直将他当成亲子来看待。

抑或者说,为了双方都好,刘璿也是必须认张家为舅家。

而郑璞这几日里,以袍泽之谊陪着赵广守了一夜;第二日则是代州泰前去看看家眷有无用度匮乏;第三日则是与闻讯赶来的弟子傅佥话师徒久别之情等,其他也没什么事了。

至于丞相那边,他没有去拜见。

丞相平日里事务繁多,若是有事寻他自然会遣人来召,没有的话就莫主动去打扰了。

不然,如今朝廷与逆魏有无战事,前来汉中吊丧的僚佐如此之多,人人都前去拜见丞相,丞相岂能有时间署事?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与张苞披着朝霞,策马往陇右而去。

却是不想,才刚行至沔阳县时,就发现留在丞相身边当记室的傅佥,早就在官道上等候了好久。

不是送别。

而是被丞相遣来,召郑璞去城内别署见。

丞相何事寻我?

心中有些诧异,郑璞让张苞领着其他扈从缓行,自己连忙驱马往城内而去。

待进了别署,郑璞便发现,不过半年未见的丞相,没有带着峨冠的头上,发丝已然是黑白相间,且两颊微微下塌,更显法令纹的深刻。

骤然间便苍老了好多。

也憔悴了好多。

或许,是伤感赵老将军的病故,还有被近日西平太守之争而劳神吧。

“璞,拜见丞相。”

郑璞垂头,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坐。”

丞相的声音依旧如以往般温和,但多了一丝疲惫。

“诺。”

应声,郑璞步往侧席而坐。

甫一端正跪坐好,丞相的声音便有问过来,“我让朝廷僚佐公推西平太守,为何不见子瑾上言来?”

嗯?

以丞相之智,为何还要明知故问呢?

闻言,郑璞昂头讶然。

微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拱手作答,“回丞相,我常年领军在外征伐,不明施政牧民之事,亦不知其他僚佐优劣贤良,是故不敢妄言。”

“嗯......”

丞相听罢,略微一记鼻音。

也不置可否,阖目思绪片刻,却又催声道,“虽不明他人优劣,但子瑾出仕多年,亦对其他僚佐不陌生。可试言之,且推举一人吧。”

呃~~~

此次,郑璞愕然。

他不知道为何丞相坚持让他推举。

亦更不明了,难道他无有私心、想置身事外,丞相看不出来吗?

而丞相见他作楞不语,不由眉目舒展了下,摆了摆手,宽慰道,“子瑾安心言之,我权作参详,不必多虑。嗯,今众僚佐所推举有三,想必子瑾是知道的。且说说,此三人何者更适合?抑或者别有他选?”

若仅是作参详,我倒可直言之。

“诺。”

再度拱手而应,郑璞略作思绪,便徐徐回道,“回丞相,璞窃以为,湟水河谷之内种羌部落众多,皆异动难安之辈;且西海乃烧当种羌的栖息地,是时正为我大汉附庸,领郡之人若莫德高望重者,若莫断事公允者,方可长治久安。是故,璞以为,众僚佐所举者,当以廖将军最优。不过,若是不拘泥于此三者,璞以为薛茂长可任之。”

“薛茂长?”

顿时,丞相眼眸中闪过一缕异色。

复述了一句罢,便轻轻捋胡自作思虑。

薛茂长,乃是薛永。

豫州沛国相县人。其父薛兰,曾任职兖州别驾,是温侯吕布的麾下将领,但驻扎在钜野时,被曹操所攻杀。

因而,丧父后的他便跟随着先帝刘备。

也算是元从,资历与魏延、陈到等人差不多。

他以往曾经领兵为将率,今天子刘禅即位后,便转为牧民。

如昔日丞相为了彰显大汉对凉州士庶的恩义而善待游楚,将之居家迁入蜀地,授予的蜀郡太守,便是继任了薛永的职位。

也就是说,郑璞所举的,算是弥补了没有人推举元从系的空白。

而且薛永性情颇为宽和,断事公允,能让黎庶思慕朝廷恩义,也算是良选了。

自然,缺点也不是没有。

他军事才能并不佳。

西平郡乃是边郡,不乏战事。若是以他为太守,就必须再配一知兵的长史辅佐;亦或者是让一名将军领军驻扎在当地,守戎镇边。

此便是郑璞推举巧妙之处了。

既然涉及到丝路贸易,各方都想占之,不若将此地的权力分成两个。

以对大汉忠心度最高的元从为太守,领大权,保障西平郡的安稳;再以轮镇的方式,从其他三个派系中挑选守戎之将,将利益平均分润。

“子瑾所举缘由,我知矣。”

少时,丞相欣慰的点了点头,又微微叹了口气,“然而,茂长年岁有些高了。他追随先帝时日颇久,亦劳苦多矣。若用之,恐他人讽朝廷无有恤老臣之仁。”

“丞相所言,恕璞不以为然。”

郑璞露齿一笑,说道,“璞在蜀地时,便听闻士庶有赞,声称薛茂长之子薛夷甫,咸有父风,可为其后。”

其子薛齐?

这是打算他日以子承父职,让薛永为家门计悉心任职?

呵,果然。

筹画之道涉猎极广,不止于军争。

或许,此便是他没有参与推举西平太守人选,一心想置身事外的缘由罢。

不由,丞相瞬息间心念百碾,也轻轻颔首,“嗯,太守人选我再作斟酌,多与他人议之。子瑾之军在陇右,不可久离,且归去吧。”

“诺。璞告退。”

闻言,郑璞便连忙起身作别。

待出了别署,跨上战马一直追上了先行的张苞,他都没有想明白丞相寻他的用意。

丞相不可能无缘无故让他推举太守人选。

但若是想看他有无私心,也说不通。他不声援益州士人所举之人,本来就是无意谋私利的心迹体现。

难道真的仅是想让他参详一二?

然而诸多朝中重臣在汉中与陇右之地,他们任职更久、更熟悉其他僚佐的优劣,何必寻我来参详?

甚奇焉!

百思弗解的郑璞,索性也不想了。

反正,他只想领军征伐,也止于领军,至于其他事情,丞相说是参详就是参详吧。

而他不知道的是,丞相口中的参详,明着的是西平太守人选,实则是想“参详”他是否善于权术的制衡。

赵云的故去,让丞相倏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习惯生离死别人间无奈的年纪了。

先帝有云“人五十不称夭。”

他已经过了五十,也一路看着,曾经的同僚有许多未满五十便凋零。尤其是近期,他又开始出现了如南征前的胃气不平、食欲不振的症状。

但北伐才刚开始四年。

虽然军争战果斐然,但是对比他岁数而言,还是太慢了。

北伐功未竟,先帝愿未全。

赵云临终前还能谓他“一切丞相劳之”,而他若是到了“先走一步”时,又能谓之谁?

时不我待,后当有继。

此便是丞相想参详郑璞的缘由。

结果,也颇令他满意。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寒门日月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