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是个误会
掌柜的苦笑道:“对不住,差爷,是我的错,这事儿其实是个误会!”
为首的官差皱了皱眉,有些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索性让掌柜的仔细解释一遍。
“……您看就是那位姑娘,这肯定是我们店里的小二做了恶梦呢!这样的小姑娘,怎么可能杀得了人呢?”掌柜的指了指于婉秋的方向,无奈的道。
他抬头看了那个静静地微笑着的小姑娘,眼神却微微一动。
一般来说,看到这样年纪的小姑娘,他也会觉得是个意外,直接就带人离开。
然而这个小姑娘可不一般,看到他们这些人,始终都是淡淡的微笑着,眼神淡定而又平静。这样高的心理素质,可不是一般人!
若是其他人看到他们一大群官差,早就瑟瑟发抖的避开了,哪里会这样淡定……难不成这个小二说的才是实话?
其他人毕竟只是靠直觉!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小姑娘没有杀人。
为首的官差思索了一番,径直走到那个小二面前,将他拉起来,道:“你说那个姑娘杀人,为什么这么说?你是有什么证据吗?”
小二战战兢兢的被拉起来,听到这问话,原本还很害怕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
他偷偷摸摸的看了于婉秋一眼,深呼吸了几口气,才指着她身边的背篓道:“就在那个背篓里!”
“小姑娘杀掉的人,就在那个背篓里,”好像生怕大家没有听清楚,他又重复了一遍,而后他做出了一个歪脖子的动作,“背篓里躺着的人,就是这样的,脖子歪到一边。”
于婉秋抽了抽嘴角。
她本来还以为这人是想污蔑她,现在想来,竟然是因为看到了老爷子!老爷子睡觉确实东倒西歪,姿势怪异,但他真的还活着啊!
正想要解释,她却发现一众官差开始逼近她。
她坐的这个位置确实比较偏,周围也没有人在附近,倒是方便了这些官差行动。
而听到小二话的众人,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不会吧?那个姑娘不会真的杀人了吧?”
“肯定是真的,你们没看小二说的那么肯定吗?而且他都亲眼看见了,还跟差爷说了,他怎么可能敢欺骗差爷啊?”
“天啊!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为什么要想不开去杀人啊?”
“……”
于婉秋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看着不断逼近的官差,摊开手,道:“你们自己看,我根本就没有杀人!老爷子不过是睡着了而已!”
官差们探出头,仔细的瞅了她的背篓一眼。
“还敢说你没有杀人?尸体就在你背篓里呢!还好意思说是睡着了?这么明显的事情还敢撒谎?”为首的官差冷喝一声,就要上前控制住她。
于婉秋:??
什么鬼?她怎么就杀人了?老爷子明明睡得正香呢!
她不由得低头看了背篓一眼,发现被她摆正身子的老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歪着脑袋睡了。
她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老爷子啊老爷子,你的睡姿……当真是害人不浅!
而此时,茶馆里的众人也纷纷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
他们看不见背篓里的情况,但能看见官差伸手要抓那个小姑娘。
眼看官差就要抓到她的时候,于婉秋的手微微一动,正要抬手挡住这一招时——
“哈——”
一个漫长的哈欠声忽然打断了他们。
两人同时顿住在原地。
周围人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奇怪!差爷和那个小姑娘怎么突然都没有动静了?”
“该不会那个小丫头其实是鬼怪吧?所以她才可以这么轻易的杀掉别人?”
“呸!你说什么呢?这么大年纪了,你还信这个?”
“……”
就在众人猜测不断的时候,于婉秋和官差同时扭头,缓缓地看向哈欠的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老爷子打了个哈欠以后,似乎精神多了,他四处看看,慢慢的站了起来。
“这是在做什么?”他疑惑不解的看着一群人围着自己。
“啊——鬼啊——”
这时,只听见一声慌张至极的尖叫过后,外面的客人乱成一团,东跑西跑的,有些人甚至撞在了一起。
“鬼?什么鬼?”老爷子奇怪道。
于婉秋抽了抽嘴角。她能说什么?她能说那群人嘴里的鬼说的就是老爷子吗?
那群人离得远,看不见背篓里的情况,只能看见一个人突然从背篓里站起来。
刚刚官差才说过背篓里装的是尸体,这会儿突然一个人影从背篓冒出来,可不就被大家误以为是鬼了吗?
尤其是有一个人惊慌尖叫之后。
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一时间,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惧,看起来也就乱成一团。
几人没有去管那群看起来惊慌害怕的人。反正等会儿他们就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于婉秋简单三两句和老爷子解释完毕,转头就看向一脸奇怪表情的官差,道:“差爷,这下你该相信我的话了吧?我根本没有做什么,不过是老爷子在睡觉而已!”
老爷子也帮忙解释道:“是啊,我是走山路的时候被劫匪抢了银子,还把我打了一顿,那时候差点就完蛋了!幸好小姑娘路过救了我!”
官差这个时候才回过神。
他皱了皱眉头,怀疑的看着她,道:“好端端的,你走山路做什么?”
山路不是一般的危险,什么匪徒啊、野猪啊,啥鬼都有,就算是让他一个人走山路都胆战心惊,更别说这个小姑娘了,居然敢自己一个人走山路?
“这事儿我倒是听小姑娘说过,”老爷子摸了摸胡子,“说起来,小姑娘是想找人,所以才出门到处转悠的。”
“找人?”官差狐疑的看了她一眼。
于婉秋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我是宁阳县的人,我还带了户籍出来……不知道这位官爷,今天可有陌生的驴车路过?”
官差细细的检查过她的户籍,这才相信了她的话,而后思索了一番,才道:“我们县城每日进门的驴车不多,也就二三十辆,陌生的却好像没有!”
说完,他朝身后的下属招呼一声,一群人有序地离开了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