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不如父皇
“听说是尹爱卿派人去研究种植出了红薯是吗?”那坐在龙椅上的黄袍男人开口道。
尹三深吸了一口气道:“回陛下的话,确实如此,尹大人派人不断的研究种植,最终种出了红薯这种高产量的作物!”
然而说完,他心里却有些不安起来。
陛下这么早就召见他,他还没来得及联络官员呢!会不会被人戳穿……
他袖中的手紧紧地握成拳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尹三低着头,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
就在他即将崩溃的时候,坐在最上首的皇上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不错!没想到朕手底下还有这样的人才!当重重有赏!”
朝堂上,安静的朝臣们好像得到了什么信号,纷纷开口。
“陛下圣明!出现这等擅长农事的人才,多亏了陛下的教导啊!”
“陛下乃真龙天子!多亏了陛下庇佑,尹知府才能发现红薯这等宝物!”
“……”
尹三愣愣的看着朝臣们,心里却渐渐放松下来。
原本他还以为,自己没有笼络过这些大臣们,他们可能会坏事!谁想到,这些大人不仅没有否定,反而还帮了知府大人一把!
太好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大人愿意帮知府大人说话,难道是他们忘记了之前过来领赏的姑娘吗?
尹三有些疑惑,想了一会儿,还是想不明白,索性不再多想。
反正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大人之前还头疼着这次要大出血了,现在可好!能省下一大笔钱呢!
而朝堂上的朝臣当然不是因为蠢到忘记了之前领赏的姑娘!他们其实也是有盘算过的。
那位姑娘毕竟是个姑娘,选择了她,家里的女人就会发现做别的事情也能得到赏赐,她们还愿意安安稳稳的呆在院子里吗?
以后他们娶妻纳妾得多不方便呐!
更何况,这次帮帮姓尹的,以后他也欠了他们一次人情!到时候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不出手都说不过去!
这般那般的考虑了一番,朝臣们自然就帮着尹三这边说话了。
“好!既是如此的功劳,那也该赏……”皇上摸了摸下巴,沉思起来。
尹三心脏怦怦直跳,越发的紧张起来。
他心里默念道:给知府大人升官!一定要给知府大人升官啊!
“嗯,那就赏白银百两吧!”皇帝忽然笑了笑,“今年年底的时候,吏部再给他升一品吧!”
“谢陛下隆恩!”尹三赶紧跪下道谢。
太好了!虽然不是立马就升官,但是再过一年,知府大人也可以升官了!比之前他们讨论过的要快太多了!
……
静王府。
曾经的太子,如今的静王此时正静静地坐在书房里。
听完暗卫的汇报,他忽然笑了。
“父皇当真是老糊涂了!”他神色淡淡,语气似在感叹,又似在嘲讽。
暗卫低下头,假装没有听见他的话。
静王想了想,提起笔写了些什么:“本王依稀记得,负责正殿洒扫的小太监,是父皇的人?”
“是,殿下。”
“今日傍晚就让人去正殿谈话吧。”他忽然勾唇一笑。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黄昏。
静王府正殿内。
大太监一脸认真的禀报着:“……全京城的官都知道这事儿了,陛下已经将银子奖赏给了那位尹大人的手下,还准备年底给那位尹大人升官呢!”
静王听到了消息,先是一怔,而后忽然感叹道:“真不愧是父皇啊!就是比本王要厉害!”
大太监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道:“殿下何出此言?”
在他心里,殿下可要比皇上厉害得多!
静王摇了摇头道:“父皇比本王可要霸气多了!你不知道,本王之前奖赏那姑娘,是因为那姑娘是个女子,可不会影响到什么,要是个男人种出了这样利国利民的东西,全国的农民都会感激他的!”
“说不定全国人都会为那位尹大人立碑作书,以后他就可以流芳百世了!”他一脸羡慕,“不过女子也就罢了,但男子的名声这般厉害,本王担心他以后万一想要……”
“所以本王才没有奖赏那位尹大人,而是奖赏那位姑娘!”静王仰头望着晚霞,“本王不如父皇多矣!”
大太监有些懵逼,下意识的道:“既然可以增加名声,那殿下之前怎么不……”不将这功劳据为己有?
话说到一半,他才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连忙闭上嘴。
然而静王却一下子就听懂了:“不可!本王连田地都没有怎么下过,怎么可能忽然种出了这样的东西?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到时候别说有个好名声了,说不定恶名倒是传遍全国各地了!”
……
当晚。
静王和大太监的谈话就呈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到最后更是狠狠的将暗卫呈上来的折子摔在桌上。
“可恶!”
他又气又急,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动起来。
旁边候着的太监宫女们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啊!”
皇帝这才注意到御书房里还有这么多人,顿时怒斥道:“滚!统统给朕滚出去!”
等太监全部离开了御书房之后,他才渐渐冷静下来。
他沉思良久,才招来暗卫:“派人去查一查江眭府尹知府的事情,看看他有没有受贿、结党营私之类的事情,全部搜集证据记录下来!”
他眼神沉沉。
之前光想着要对付太子,太子说是好的,他就不想说好!谁知道反倒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大麻烦!
女人也就罢了,反正也影响不到什么!但是他决不允许有男人的名声超过他!这尹知府居然敢抢这样的功劳,莫不是想要坐一坐他的龙椅?
夜晚,早该休息的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突然被急召入宫。
“陛下……”
然而还没等两人行完礼,陛下就急急忙忙的开口了。
“两位爱卿请起,今日说到尹卿当赏,但种出红薯的人更当赏!”陛下一脸正经的模样,“立刻让礼部准备一下,那位种出红薯的于姑娘就封为县君吧,把那个宁阳县封给她,以后都归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