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柳铭淇去年二三月份穿越过来,直到今年的开了年之后,他才觉得一切走上了正轨。

不但雪灾过后再也没有了灾害,而且还风调雨顺,到处都是一副蓬勃的生机。

连带着裕王府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顺利。

肥皂工坊正在搬迁之中,又因为忽然出现的硼酸皂,肥皂工坊的面积被迫又要增加一倍以上。

这下子还得紧急重新又买地来扩建工坊。

但是相比起硼酸皂的刚刚起头,肥皂的生产基本上是不怎么受影响的。

毕竟这群工人已经做得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能把流程走完。

花香精油工坊的人同样如此。

每天分离出来的甘油,源源不断的送到工坊,经过他们的处理,变成了一瓶瓶的花香精油,供应给京畿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富人们。

和肥皂一样,花香精油的产量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因为只要有肥皂生产,那就会从猪油里面分离出甘油来,从而供应给花香精油的生产。

厕纸更不用说了,小葛村一天到晚几乎是不停歇的干活儿,再加上有了蜂窝煤能取暖和烤火,厕纸的生产已经可以不用管天气状况,有些时候直接在大棚子里面进行晾晒就可以。

厕纸的销量其实还要更多一些,也成了裕王府商铺里面,经常能看到的商品。

可是谁都想不到,最近几个月产量第二多的,居然是白糖!

暴风雪过后,堆积在四川和湖南的一千多万斤甘蔗飞速的运抵了京城不说,柳铭淇从浙江、福建和广东采购的甘蔗,也一块儿通过水路抵达了京城。

浙江一千万斤,广东和福建又是两千万斤。

这么四千多万斤全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运抵京城,可想而知白糖工坊的压力。

原本守在白糖工坊外面的一百多石匠,是准备随时修磨坏掉的石磨的。

结果现在好了。

裕王府再下了五个石磨套件的订单,然后每天是六个石磨在工作。

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五倍,而且是同样的强度,结果这么一百多石匠直接累垮了。

幸好京畿地区的雕刻活儿很多,这里的石匠也多。

看到这边有活儿干,工钱还给得高,紧急跑过来了五百多石匠,总算是把局面稳住了。

现在每天接近二十万斤的用量,出三万斤左右的白糖,弄得整个儿白糖工坊的空间都被占据了,却还是不大够用。

这也是整个儿工坊的极限。

眼看着天气已经热了起来,白糖工坊的地下早就挖了十米深度的地窖。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蔗不会被被高温弄得腐烂变质。

因为白糖的产量多了,大白兔奶糖的生产也开始加快了速度。

柳铭淇不是二月份叫人从北方乞颜高原的部落购买母牛吗?

因为钱给得够,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商号直接用飞鸽传书让那边的驻扎人员开始准备。

于是最快的二月便开始了在牛圈里面调养经过一个冬天摧残的母牛的身体。

三月上旬,第一批母牛就沿着官道往京城而来。

四月下旬这批母牛便抵达了京城外的农场,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每天都有几十头、上百头母牛入住了新家。

这块农场的面积高达两千五百亩,包括了三座小山坡。

太祖有令,宗室不得买卖农业土地,连拥有都不行。

其中就包括了这种饲养牛。

怎么办呢?

柳铭淇找了景和帝,请他把南郊的一块皇庄土地租给了自己。

我不买,就租用,这下总可以了吧?

对此所有的朝臣们,包括御史都无话可说。

牛来到了农场里面之后,由农场的总管唐五来负责具体的饲养和实验改良工作。

另外裕王府还派了一个管事去,帮着他管理杂物,比如人事、物资、联络等等。

唐五其实相当于技术总管,别的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只用认真的饲养母牛,让母牛能产更多的奶就好。

不过这些奶牛到了新的环境里面,又没有产小牛犊,当然现在还不能产奶。

大白兔奶糖工坊里面使用的水牛奶源,全都是从京畿地区方圆一百里收来的。

很多人凌晨的时候就收集好了牛奶,然后披星戴月的开始往京城赶,最迟中午就能抵达。

这样再赶回去,基本上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只是送奶而已。

但裕王府给的收购价格高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他们就算辛苦一点也心甘情愿。

但在刚刚负责了一段时间大白兔奶糖工坊的小绿玲来说,就显得有些不满意了。

本来水牛奶的产量就不多,还得和蛋糕、奶茶抢夺原材料,收上来的价格就很高。

再加上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又一次增加。

如此的算下来,大白兔奶糖别看卖得挺贵的,但利润率却不高。

绿玲从去年就开始跟着柳铭淇学习阿拉伯数字,学习一些简单的记账方法,为的就是今天的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是好事儿,不过这个利润率却始终让她没办法开心起来。

……

之前说到产量第二多是白糖,每天出产三万斤。

那么最多的,肯定就是蜂窝煤了。

蜂窝煤的产量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每天五千万个的产能,直到现在五月份了都没有停下来。

之前堆积下来的订单很多。

东南、西北、北方、东北这四个地方便有四十亿个蜂窝煤的朝廷订购。

然后每个月还要给四个地方各一亿个蜂窝煤。

这还仅仅是朝廷的大订单。

各个附近省份的经销商们的订单更是源源不绝,没有因为天气不冷了就不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都能用到。

大舅徐东升二月底第一次回江南的时候就带了一百万个蜂窝煤回去。

结果蜂窝煤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不但是穷人家喜欢,就连富贵人家也喜欢。

毕竟它不像煤炭那样,一用就是煤炭粉尘到处漂,非常方便和整洁。

另外南方的天气比较湿润,木材湿润通常不容易燃烧,即便燃烧起来也是烟雾缭绕。

蜂窝煤就成了很好的替代品,占地又不多,堆放一大堆之后能用很久。

而运费加上成本和利润,一个蜂窝煤五文钱不便宜,但是有钱人家还是不在乎。

方便好用,才是他们的购买标准。

事实也是他们购买了绝大部分的煤炭。

然后大舅这一次其实并没有挣多少钱,除去一切的开支,他仅仅赚了几百两银子。

别笑。

这是真的。

一个蜂窝煤二文钱。

一百万个蜂窝煤购买价格也就才二千两银子。

二千两银子的生意,赚到几百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为此,第二趟他再过来时,柳铭淇问他要不要再运十来船回去,他都拒绝了。

除非是两文钱的成本,不然运到江南的受众面太狭隘了,没办法挣什么钱。

哪怕挣的都是很辛苦的钱,划不来。

从这一点来说,徐东升做生意的心思就有些不够积极了。

管它挣多少钱呢,反正只要能挣,我一天到晚都拉蜂窝煤回江南都行。

反正漕运的大运河航行,使得运费很便宜,再加上是属于侯爵的商号,漕运衙门的各个关卡也不为难。

最后缴纳的商税更是不多,这不是相对于别的商人们的巨大优势吗?

就这样的条件下,大舅徐东升只想着做分量少、价格高、利润高的产品,不能说胸襟不够,反正差了点意思。

当然了,这也是普通人正常的想法。

如果柳铭淇自己有这么一个圣人侄儿,他也会想着直接傍大腿了,还奋斗什么啊?

其实少年也想过,等到以后条件成熟了,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蜂窝煤的配方公布出去,让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大家凑钱买多点煤炭,从而自己做蜂窝煤。

本身这种民生相关的东西,柳铭淇就不想怎么挣钱。

肥皂他都想降价了呢。

不过现在绝对不行。

现在柳铭淇不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古代的商业市场是一个非常野蛮的市场。

他担心即便是自己把配方公布出去,那些上游的煤炭商人就会涨价,然后下游的制造工坊也会涨价。

本来是惠民的一个事情,最后弄得小老百姓却得不到实惠,最后还是只能砍柴来度日。

然后第二点,资本家的心基本上都是黑的。

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你认为他们会给老百姓一百文每天的薪酬?

做梦吧!

每天能有三十文就不错了,你想做就做,不想做有的是穷得没饭吃的人来做。

对了。

还不可能包三餐,你想吃自己带来,不吃饿死了就扔出去,再找别的人来。

这就是典型的血汗工厂,甚至是比起现代的血汗工厂还要黑,还要残暴。

别以为这只是在华夏。

日不落帝国的血汗工厂同样是这样的,只不过现在人家洗刷掩盖住了,一味的以绅士自居,就好像这样就能掩盖那原始资本下面的浓浓血腥味一样。

最重要的其实还都不是上面的两项,而是一个人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

环保。

在古代搞环保?

许多人一听就觉得好笑,有这个必要吗?现在有那些大黑烟囱吗?有那无穷无尽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污染吗?

充其量就是现在做了点蜂窝煤,但这个连京畿地区都没有污染到,甚至是帝京城也影响很小,放在整个天下来说,屁都不算。

古代这么环保的地方,还要搞环保,不是圣母病发作了吧?

当然不是。

古代对于环保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直接影响了中国许多个朝代的更替和兴衰。

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没有察觉出来。

那便是水土流失引发的黄河不断肆虐!!

因为过度砍伐树木而引发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水泛滥,席卷着大量泥沙从西北高原冲刺而下,从而不断改道,在历史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甚至于历史上的许多名城,包括了现在这座帝京城,就是因为黄河改道而消失在了人们的眼线中。

今天你去黄河边上看那黄黄泥水,你能想象当年黄河其实清澈见底的吗?

这都是千百年来,黄河沿岸的老百姓为了生存,拼命的砍伐树木而引发的灾难。

这就是所谓的“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印证。

柳铭淇出门的时候,特意看了一下黄河流经京畿地区的区域。

它的水已经不再澄清了,已经有些浑浊,但比起后世来,还是要好太多。

老百姓们为什么要砍伐树木?

绝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要烧水做饭和取暖。

朝廷又不会给他们发钱去买柴火,那么他们自然便就地取材,不断的砍伐那些无主之物了啰。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们需要柴火来烧火做饭、取暖。

砍柴人这种职业,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

你能想象数十上百万老百姓在黄河沿岸一路的砍伐树林破坏神态环境的场面?

而且他们从古至今都是这么干的!

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黄河能支撑了一千多年,已经很坚挺了,完全不能怪这条母亲河,它为我们华夏已经付出承担了太多太多。

柳铭淇做出了蜂窝煤,黄河上游距离京畿地区又不远,他的销售网络完全可以覆盖这些区域。

而西北这些穷人扎堆的区域,他是不准备把经销权让给别人的。

他要全部自己来,就用每个两文钱的价格来卖,让老百姓觉得买蜂窝煤比他们砍伐树木要方便得多。

更要让那些城里使用木材的大户们,都习惯了用蜂窝煤。

他们一旦不用蜂窝煤,那么专门卖给他们柴火的砍柴人就不会去砍伐树木。

这就是供需关系的改变,直接会保护那些树林植被,保护黄河这条母亲河。

你说说,有了这样的话,柳铭淇还能放手蜂窝煤工坊吗?

不能!

放手了就是对民众的犯罪,就是对整个国家整个华夏民族的犯罪。

在这一刻,柳铭淇看着自己的影子,都觉得金光闪闪,非常高大。

我太牛比了!

要是现在有联合国,还不得发几十上百个奖章给我挂着呀?

……

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在大宋刚刚蓬勃发展的宋太宗年代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小冰河期,这个时间持续了大约数十年,因此老百姓疯狂的砍伐树木。这也就是为后来宋朝屡次遭遇黄河改道埋下了伏笔。

现在年龄大了,每每读及这些古书,都觉得历史的发展是必然,自然灾害来源,大部分都是大家一起自己做死,不给子孙后代留后路!

……

今天三章,抱歉抱歉,休息一下!

感谢老爷们都还在支持我~~~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先婚厚爱悍卒之异域孤狼回到大宋做山匪血雨腥风逆天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